第七章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分层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分层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7 23:18:04

文档简介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1.长江三角洲:
(1)成因。
由A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2)优越的自然环境: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
(3)美誉:“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2.长江三角洲区域:
(1)位置: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结合部,东临B黄海和C东海。
(2)发达的交通: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和航空港。铁路D为京沪线,E为沪昆线。
(3)地位: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1.地位: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2.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城市与职能(连一连):
1.“沪宁杭”指的是上海、宁波、杭州。 (×)
2.苏州、杭州都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 (√)
鱼米之乡、丝绸之乡、辐射带动作用
长江三角洲被誉为祖国的“鱼米之乡”,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答: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适合水稻和淡水鱼的生长。
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城市沿河流分布的原因分析
长江三角洲的内外联系
【典例】(2024·江苏期中)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布图,完成1~3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其成因不包括 (D)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B.河网密布,湖泊星罗
C.气候温暖,降水丰沛 D.交通便利,工业发达
2.长江三角洲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形成和发展的便利条件有 (D)
①平原广阔,气候适宜
②经济发展快,科技力量雄厚
③矿产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发展快
④国家政策支持及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旅游文化特色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D)
A.颐和园 B.布达拉宫
C.茶马古道 D.水乡古镇
提取 关键点 “鱼米之乡”、发展条件、旅游文化特色
转化 知识点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温暖,降水丰沛,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水田连片,适合发展种植业和渔业,所以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缺乏; (3)颐和园位于北京市,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茶马古道主要位于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规避 失分点 “鱼米之乡”与农业有关,与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关系不大
  如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区域。据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河是 (C)
A.塔里木河  B.海河 
C.京杭运河  D.珠江
2.位于图示区域的工业基地是 (D)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珠三角工业基地
D.沪宁杭工业基地
3.长江为长三角区域农耕提供的优势条件有 (A)
①灌溉水源 ②肥沃土壤
③平坦地形 ④充足热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盘锦学业考)图示区域河湖密布,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服务设施较为完善,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4、5题。
4.这里城市密集,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 (D)
A.南京 B.杭州
C.苏州 D.上海
5.属于该地区特色的旅游景观是 (C)
6.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 长三角都市经济圈成为继纽约经济圈、北美五大湖经济圈、东京经济圈、巴黎经济圈、伦敦经济圈之后的第六大经济圈,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引擎。
材料三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示意图和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
(1)读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可知,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2)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请写出两个著名的景点。
①杭州西湖,②苏州园林。
(4)图中宁波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浙江省,该省级行政区的省会城市是杭州。
(5)下列关于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矿产、水能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B.科技力量雄厚,创新产业发展迅速
C.河湖密布,以水乡为特色发展旅游业
D.河海陆联运,经济腹地广,发展水平高
(6)此区域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提供灌溉水源,提供生活用水,提供城市用水,便利的水运,冲积出肥沃的平原(任选2条)。
  继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中国(广东)、中国(天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迎来“2.0”时代,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格局。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A)
A.靠近海洋,有便利的水运
B.气候适宜,畜牧业发达
C.均为重要的全国政治中心
D.煤、石油矿产资源丰富
8.关于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D)
A.临近马六甲海峡,交通便利
B.能源矿产丰富
C.我国经济第二发达的地区
D.技术力量雄厚
9.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入海口水流平缓,挟带的泥沙往往大量沉积下来,导致海岸线位置移动。下图为长江三角洲8 000年以来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图。
(1)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和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该区域人口最多、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为上海。
(2)概括近8 000年来长江三角洲海岸线的总体变动规律,并简要分析原因。
长三角海岸线一直向海洋扩张,原因是长江挟带泥沙在此堆积。
(3)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从地形和水运两方面分析)。
地形:长江冲积而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运:这里江阔水深,水流平稳,无结冰期,航运价值高。
10.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经济带已成为中国大地的“金腰带”。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经济带腹地辽阔,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11个省市,其中①是四川省,②省的简称是鄂。
(2)完成下面结构图,说明长江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保障作用。
①平坦;②缓慢;③大;④无;⑤东。
  长江经济带对我国经济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下图为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示意图。
(3)2024年长江经济带有7个城市GDP居于我国前10位,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4)长江经济带北连京津冀城市群,南连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东与沿海经济带交汇,促进了我国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
(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请你结合材料,说出该地发展的优势。
①交通便利;②处于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③区域内经济发达;④城市众多;⑤地形平坦等自然环境优越。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1.长江三角洲:
(1)成因。
由A 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2)优越的自然环境:地势 ,气候 ,土地肥沃,河网纵横。
(3)美誉:“ ”和“ ”。
2.长江三角洲区域:
(1)位置:地处中国 地区和 的结合部,东临B 海和C 海。
(2)发达的交通:拥有 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和航空港。铁路D为 ,E为 。
(3)地位:对外开放的 ,是中国综合实力 的区域。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1.地位: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 中心和 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2.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作用。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城市与职能(连一连):
1.“沪宁杭”指的是上海、宁波、杭州。 ( )
2.苏州、杭州都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 ( )
鱼米之乡、丝绸之乡、辐射带动作用
长江三角洲被誉为祖国的“鱼米之乡”,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城市沿河流分布的原因分析
长江三角洲的内外联系
【典例】(2024·江苏期中)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布图,完成1~3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其成因不包括 ( )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B.河网密布,湖泊星罗
C.气候温暖,降水丰沛 D.交通便利,工业发达
2.长江三角洲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形成和发展的便利条件有 ( )
①平原广阔,气候适宜
②经济发展快,科技力量雄厚
③矿产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发展快
④国家政策支持及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旅游文化特色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
A.颐和园 B.布达拉宫
C.茶马古道 D.水乡古镇
提取 关键点 “鱼米之乡”、发展条件、旅游文化特色
转化 知识点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温暖,降水丰沛,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水田连片,适合发展种植业和渔业,所以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缺乏; (3)颐和园位于北京市,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茶马古道主要位于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规避 失分点 “鱼米之乡”与农业有关,与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关系不大
  如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区域。据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河是 ( )
A.塔里木河  B.海河 
C.京杭运河  D.珠江
2.位于图示区域的工业基地是 (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珠三角工业基地
D.沪宁杭工业基地
3.长江为长三角区域农耕提供的优势条件有 ( )
①灌溉水源 ②肥沃土壤
③平坦地形 ④充足热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盘锦学业考)图示区域河湖密布,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服务设施较为完善,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4、5题。
4.这里城市密集,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 ( )
A.南京 B.杭州
C.苏州 D.上海
5.属于该地区特色的旅游景观是 ( )
6.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 长三角都市经济圈成为继纽约经济圈、北美五大湖经济圈、东京经济圈、巴黎经济圈、伦敦经济圈之后的第六大经济圈,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引擎。
材料三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示意图和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
(1)读长江三角洲气候资料图可知,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类型是 。
(2)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是 。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请写出两个著名的景点。
① ,② 。
(4)图中宁波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省,该省级行政区的省会城市是 。
(5)下列关于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矿产、水能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B.科技力量雄厚,创新产业发展迅速
C.河湖密布,以水乡为特色发展旅游业
D.河海陆联运,经济腹地广,发展水平高
(6)此区域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 。
  继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中国(广东)、中国(天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迎来“2.0”时代,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格局。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
A.靠近海洋,有便利的水运
B.气候适宜,畜牧业发达
C.均为重要的全国政治中心
D.煤、石油矿产资源丰富
8.关于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
A.临近马六甲海峡,交通便利
B.能源矿产丰富
C.我国经济第二发达的地区
D.技术力量雄厚
9.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入海口水流平缓,挟带的泥沙往往大量沉积下来,导致海岸线位置移动。下图为长江三角洲8 000年以来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图。
(1)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和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该区域人口最多、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为 。
(2)概括近8 000年来长江三角洲海岸线的总体变动规律,并简要分析原因。
(3)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从地形和水运两方面分析)。
10.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经济带已成为中国大地的“金腰带”。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经济带腹地辽阔,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11个省市,其中①是 省,②省的简称是 。
(2)完成下面结构图,说明长江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保障作用。
① ;② ;③ ;④ ;⑤ 。
  长江经济带对我国经济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下图为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示意图。
(3)2024年长江经济带有 个城市GDP居于我国前10位,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4)长江经济带北连 城市群,南连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东与 经济带交汇,促进了我国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
(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请你结合材料,说出该地发展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