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答案速填:①平原 ②政治文化 ③福建
④热带和亚热带季风 ⑤加工制造业
⑥环岛 ⑦山地和盆地 ⑧额尔齐斯 ⑨长绒棉 ⑩云贵
石漠化 煤电 乌鞘岭 沟壑纵横 植树造林、种草
考点一 北京市的建设和成就
命题角度 1.结合雄安新区的建设、在北京举行的国内、国际性的会议等,考查北京城市职能及环境保护。 2.借助北京发生的大事件,考查北京的自然环境及城市建设知识。
【真题·典例】
(2024·陕西学业考)2024年2月,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受到全球瞩目。读北京市地形图和相关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 纬度 海拔 年平均气温
北京 39°48'N 33米 12.3℃
张家口 40°48'N 726米 8.8℃
(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张家口地形以山地为主,纬度比北京略高(填“高”或“低”),地形和气候条件更适合承办越野滑雪、自由式滑雪等项目。
(3)每个城市都有其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任举一例说明北京的某一城市职能: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北京有众多科研机构,体现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承办冬奥会体现北京是文化中心,北京召开重要国际会议、各大使馆体现北京是对外交流中心。
(4)北京冬奥会举办前一年,北京优良空气天数达到288天,“北京蓝”为冬奥会增添了一道亮丽底色,为此政府采取的措施可能有推广节能与清洁能源汽车;关闭或外迁污染企业;倡导使用新能源;重视城市绿化;加强环保宣传等(任答一条)。
【链接·考点】
1.北京的城市职能及发展方向:
2.北京城市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 题 措 施
自然环境问题 浮尘、扬沙、沙尘暴天气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多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水资源匮乏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南水北调,兴修水库等
人文环境问题 人口过多 控制人口数量
交通拥挤 加快城市交通设施建设
空气污染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关停污染严重的工厂
住房紧张 加快城市改造与建设步伐
【素材·命题】
(素材)三千年前,北京出现了第一个古城——蓟。1949年10月1日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至今70多年。历史的长河中,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1为北京市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城区建设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2)图2为某年4、5月在京举办的部分活动示意图,这些活动体现的北京城市职能有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其中要点:①确定北京市战略定位;②疏解非首都功能,设立北京市城市副中心;③京津冀协同发展,包括在京资源向河北雄安新区转移疏解等,并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3)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一副”指将通州设立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副中心的设立对首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D。
①促进工业发展 ②明确城市职能
③改善城市环境 ④增加城市用水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一区”是指在西部、北部山区建立生态涵养区,该区是北京重要的生态屏障。请列举在生态涵养区大力植树造林对北京中心城区的生态改善作用。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少河流含沙量等。
(5)雄安新区主要接纳高校、科研机构和信息技术产业。下列产业中最可能落户雄安新区的是AD(双选)。
A.互联网企业 B.石油化工工业
C.钢铁企业 D.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
考点二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命题 角度 1.利用台湾地形图、气候图等示意图考查台湾岛自然环境特征。 2.结合台湾与大陆民间交流活动考查台湾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旅游景点。 3.利用城市分布图或独特的高山族民族风情考查人口分布及民族状况。
【真题·典例】
(2024·荆州学业考)读我国台湾省示意图,完成1、2题。
1.高雄市的气候类型是 (A)
A.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下列有关我国台湾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B.河流流速缓,水能匮乏
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出口加工贸易落后,制约经济发展
(2024·菏泽学业考)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读台湾省的位置与范围图,完成3、4题。
3.关于台湾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位于我国东南沿海
B.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包括台湾岛和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
D.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4.祖国大陆是台湾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后盾,加强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有利于台湾 (D)
①输出大量的水果
②输出大量的煤炭
③输出大量的小麦
④发展旅游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链接·考点】
1.台湾省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
2.工业分布的成因:
地形 西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为城市的形成和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开发 历史 西部平原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大陆居民最先到达,开发历史悠久
市场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交通 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其中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很大便利
【素材·命题】
(素材)202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台北被规划在京津冀-粤港澳这条主轴之中,这对于实现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快台湾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读京台高铁规划示意图(图1)和台湾省铁路分布示意图(图2),回答问题。
(1)台湾岛地理位置。
读京台高铁规划示意图(图1)可知,高铁从福州到台北需要跨越台湾海峡。
(2)台湾自然环境。
由图2可知,台湾山脉的大致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山脉走向对海洋水汽有阻挡和引导作用,受此影响,台湾岛东部降水多(多/少)。
(3)台湾交通线路分布。
读图2可知,影响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的自然因素是地形(地形/气候/河流)。
(4)台湾人口、城市分布规律。
结合图2台湾省城市分布特征可知,台湾省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其主要原因有西部是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5)台湾旅游资源。
列举台湾的旅游景观有日月潭(赤嵌楼、阿里山等)(列举一处即可)。
考点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环境与经济
命题 角度 1.考查新疆自然环境特征。 2.借助西气东输工程考查新疆的能源开发与利用。 3.借助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考查新疆的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真题·典例】
(2024·安徽学业考)【地理实践 知行合一】
“新疆是个好地方”。暑假,小乐去新疆旅游,写了不少旅行日记,拍了很多新疆自然与人文方面的照片,对新疆及周边地区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如图示意小乐旅游目的地——新疆及周边地区与他拍摄的照片,请对他的旅行日记片段做些完善。
(1)日记1: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途中,我看到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风车大世界,这里的风力强劲,风能资源得到了大力开发。这里晴天多,我想,清洁的太阳能资源也将会得到大规模开发。
(2)日记2:吐鲁番的瓜果特别香甜,我记得课堂上老师解释过:新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瓜果含糖量高。……旅行途中,我常常能看到大片大片的棉花正在茁壮生长,这里的棉田集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导游指着远处的天山对我们说,这些棉田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北部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3)日记3:到达边境霍尔果斯口岸,我用身份证很方便地办理了临时出境通行证,到邻国哈萨克斯坦去游览。为了定位,我打开手机电子地图。从海陆位置看,这个国家是个内陆国。第一次在异国他乡,我对什么都感到新鲜,不知不觉太阳快要落山了,一看时间,北京时间快接近22:00 (15:00/22:00选填一个时间)。
【链接·考点】
1.新疆自然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意义:
(1)西部:使我国中西部的能源、原材料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大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经济差距。
(2)东部:可以缓解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可以改善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状况。
【素材·命题】
(素材)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因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品质世界顶级,做衣被暖和、透气、舒适。
材料二 新疆地形和棉花主要产地分布图和新疆南部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1)新疆自然环境特征。
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的地形轮廓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其中包括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
(2)新疆农业生产及环境问题。
新疆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若新疆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可能会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3)新疆棉花生产分布及其有利条件。
新疆棉花产区分布的特点是沿盆地边缘分布,简述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4)新疆农业生产限制条件及影响因素。
制约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新疆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地下水/冰雪融水/降水),在有水源的河流沿岸、山麓绿洲还发展绿洲(河谷/绿洲/灌溉)农业。新疆棉花春播从南向北依次拉开序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考点四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治理
命题 角度 1.借助塬、墚、峁等地貌景观,考查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点。 2.借助传统民居考查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考查黄土高原的生态整治及能源开发状况。
【真题·典例】
(2024·阳泉学业考)【“太阳出来就赚钱”】全国村级光伏帮扶电站运行管理监测情况通报,2024年山西省村级电站规模总量居全国第三,年度发电收益居全国第一,被称为黄土高原上的“阳光存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 找位置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山西省大多位于黄土高原,地处吕梁山区的临县曾是山西省的贫困县。
(1)在图中用2B铅笔或碳素笔描出山西省的轮廓。
探究二 析环境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墚(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
(2)描述山西省所在地形区的地表形态特征。
沟壑纵横。
(3)说出临县所在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简析其原因。
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植被稀少;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造成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等。
探究三 助发展
临县群众积极行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为节约土地集中建设光伏电站,并在光伏板下种植知母、白芨等中药材。经过几年的努力,高原绿了,农民富了,“太阳出来就赚钱,光伏给我好光景”是群众对光伏扶贫工作的赞誉。
(4)有人建议临县进一步扩大光伏电站规模,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我同意。临县进一步扩大光伏电站规模,光伏发电不污染环境,可以减少对煤炭资源的燃烧,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链接·考点】
黄土高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素材·命题】
(素材)“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一张粗糙的脸……”(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延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地区 (A)
A.主要分布在晋、秦、宁、陇
B.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
C.位于第二级阶梯,秦岭以南
D.河流众多,短小而湍急
2.造成文中描述“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主要原因是 (D)
①土质疏松 ②夏季多暴雨
③河流结冰 ④植被稀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小说主人公及当地很多居民多戴白羊肚头巾,可能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的是(A)
A.冬季寒冷、风沙大
B.夏季多雨、气温低
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D.河流多而且水量大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答案速填: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考点一 北京市的建设和成就
命题角度 1.结合雄安新区的建设、在北京举行的国内、国际性的会议等,考查北京城市职能及环境保护。 2.借助北京发生的大事件,考查北京的自然环境及城市建设知识。
【真题·典例】
(2024·陕西学业考)2024年2月,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受到全球瞩目。读北京市地形图和相关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 纬度 海拔 年平均气温
北京 39°48'N 33米 12.3℃
张家口 40°48'N 726米 8.8℃
(1)北京位于 平原北部,地势西北高, 低。
(2)张家口地形以 为主,纬度比北京略 (填“高”或“低”),地形和气候条件更适合承办越野滑雪、自由式滑雪等项目。
(3)每个城市都有其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任举一例说明北京的某一城市职能: 。
(4)北京冬奥会举办前一年,北京优良空气天数达到288天,“北京蓝”为冬奥会增添了一道亮丽底色,为此政府采取的措施可能有 (任答一条)。
【链接·考点】
1.北京的城市职能及发展方向:
2.北京城市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 题 措 施
自然环境问题 浮尘、扬沙、沙尘暴天气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多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水资源匮乏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南水北调,兴修水库等
人文环境问题 人口过多 控制人口数量
交通拥挤 加快城市交通设施建设
空气污染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关停污染严重的工厂
住房紧张 加快城市改造与建设步伐
【素材·命题】
(素材)三千年前,北京出现了第一个古城——蓟。1949年10月1日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至今70多年。历史的长河中,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1为北京市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城区建设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2)图2为某年4、5月在京举办的部分活动示意图,这些活动体现的北京城市职能有 。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其中要点:①确定北京市战略定位;②疏解非首都功能,设立北京市城市副中心;③京津冀协同发展,包括在京资源向河北雄安新区转移疏解等,并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3)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一副”指将通州设立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副中心的设立对首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促进工业发展 ②明确城市职能
③改善城市环境 ④增加城市用水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一区”是指在西部、北部山区建立生态涵养区,该区是北京重要的生态屏障。请列举在生态涵养区大力植树造林对北京中心城区的生态改善作用。 。
(5)雄安新区主要接纳高校、科研机构和信息技术产业。下列产业中最可能落户雄安新区的是 (双选)。
A.互联网企业 B.石油化工工业
C.钢铁企业 D.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
考点二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命题 角度 1.利用台湾地形图、气候图等示意图考查台湾岛自然环境特征。 2.结合台湾与大陆民间交流活动考查台湾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旅游景点。 3.利用城市分布图或独特的高山族民族风情考查人口分布及民族状况。
【真题·典例】
(2024·荆州学业考)读我国台湾省示意图,完成1、2题。
1.高雄市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下列有关我国台湾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B.河流流速缓,水能匮乏
C.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出口加工贸易落后,制约经济发展
(2024·菏泽学业考)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读台湾省的位置与范围图,完成3、4题。
3.关于台湾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位于我国东南沿海
B.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包括台湾岛和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
D.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4.祖国大陆是台湾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后盾,加强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有利于台湾 ( )
①输出大量的水果
②输出大量的煤炭
③输出大量的小麦
④发展旅游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链接·考点】
1.台湾省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
2.工业分布的成因:
地形 西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为城市的形成和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开发 历史 西部平原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大陆居民最先到达,开发历史悠久
市场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交通 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其中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很大便利
【素材·命题】
(素材)202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台北被规划在京津冀-粤港澳这条主轴之中,这对于实现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快台湾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读京台高铁规划示意图(图1)和台湾省铁路分布示意图(图2),回答问题。
(1)台湾岛地理位置。
读京台高铁规划示意图(图1)可知,高铁从福州到台北需要跨越 海峡。
(2)台湾自然环境。
由图2可知,台湾山脉的大致走向是 走向。山脉走向对海洋水汽有阻挡和引导作用,受此影响,台湾岛东部降水 (多/少)。
(3)台湾交通线路分布。
读图2可知,影响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的自然因素是 (地形/气候/河流)。
(4)台湾人口、城市分布规律。
结合图2台湾省城市分布特征可知,台湾省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其主要原因有 。
(5)台湾旅游资源。
列举台湾的旅游景观有 (列举一处即可)。
考点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环境与经济
命题 角度 1.考查新疆自然环境特征。 2.借助西气东输工程考查新疆的能源开发与利用。 3.借助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考查新疆的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真题·典例】
(2024·安徽学业考)【地理实践 知行合一】
“新疆是个好地方”。暑假,小乐去新疆旅游,写了不少旅行日记,拍了很多新疆自然与人文方面的照片,对新疆及周边地区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如图示意小乐旅游目的地——新疆及周边地区与他拍摄的照片,请对他的旅行日记片段做些完善。
(1)日记1: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途中,我看到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风车大世界,这里的风力强劲,风能资源得到了大力开发。这里晴天多,我想,清洁的 能资源也将会得到大规模开发。
(2)日记2:吐鲁番的瓜果特别香甜,我记得课堂上老师解释过:新疆光照 、昼夜温差大,瓜果含糖量高。……旅行途中,我常常能看到大片大片的棉花正在茁壮生长,这里的棉田集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 上。导游指着远处的天山对我们说,这些棉田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北部高山上的 和山地降水。
(3)日记3:到达边境霍尔果斯口岸,我用身份证很方便地办理了临时出境通行证,到邻国哈萨克斯坦去游览。为了定位,我打开手机电子地图。从海陆位置看,这个国家是个 国。第一次在异国他乡,我对什么都感到新鲜,不知不觉太阳快要落山了,一看时间,北京时间快接近 (15:00/22:00选填一个时间)。
【链接·考点】
1.新疆自然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意义:
(1)西部:使我国中西部的能源、原材料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大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经济差距。
(2)东部:可以缓解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可以改善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状况。
【素材·命题】
(素材)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因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品质世界顶级,做衣被暖和、透气、舒适。
材料二 新疆地形和棉花主要产地分布图和新疆南部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1)新疆自然环境特征。
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的地形轮廓特点是 ,其中包括A 盆地,B 盆地。
(2)新疆农业生产及环境问题。
新疆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若新疆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可能会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3)新疆棉花生产分布及其有利条件。
新疆棉花产区分布的特点是 ,简述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4)新疆农业生产限制条件及影响因素。
制约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新疆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地下水/冰雪融水/降水),在有水源的河流沿岸、山麓绿洲还发展 (河谷/绿洲/灌溉)农业。新疆棉花春播从南向北依次拉开序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考点四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治理
命题 角度 1.借助塬、墚、峁等地貌景观,考查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点。 2.借助传统民居考查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考查黄土高原的生态整治及能源开发状况。
【真题·典例】
(2024·阳泉学业考)【“太阳出来就赚钱”】全国村级光伏帮扶电站运行管理监测情况通报,2024年山西省村级电站规模总量居全国第三,年度发电收益居全国第一,被称为黄土高原上的“阳光存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 找位置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山西省大多位于黄土高原,地处吕梁山区的临县曾是山西省的贫困县。
(1)在图中用2B铅笔或碳素笔描出山西省的轮廓。
探究二 析环境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墚(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
(2)描述山西省所在地形区的地表形态特征。
(3)说出临县所在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简析其原因。
探究三 助发展
临县群众积极行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为节约土地集中建设光伏电站,并在光伏板下种植知母、白芨等中药材。经过几年的努力,高原绿了,农民富了,“太阳出来就赚钱,光伏给我好光景”是群众对光伏扶贫工作的赞誉。
(4)有人建议临县进一步扩大光伏电站规模,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链接·考点】
黄土高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素材·命题】
(素材)“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一张粗糙的脸……”(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延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地区 ( )
A.主要分布在晋、秦、宁、陇
B.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
C.位于第二级阶梯,秦岭以南
D.河流众多,短小而湍急
2.造成文中描述“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土质疏松 ②夏季多暴雨
③河流结冰 ④植被稀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小说主人公及当地很多居民多戴白羊肚头巾,可能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的是( )
A.冬季寒冷、风沙大
B.夏季多雨、气温低
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D.河流多而且水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