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答案速填:
①“新界”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珠海 ④广州
⑤上海 ⑥丘陵 ⑦株洲 ⑧环境友好型
考点一 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
命题 角度 1.考查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的位置、经济特点。 2.运用材料说明珠江三角洲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真题·典例】
(2024·怀化学业考)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描述正确的是 (A)
①国家政策的支持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是我国的南大门,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④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资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关于香港、澳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香港、澳门都是自由港
B.香港有“购物天堂”之称
C.对外贸易是澳门的主导产业
D.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链接·考点】
1.香港和澳门概况:
项目 香港 澳门
地理 位置 珠江口东侧,与深圳经济特区相连 珠江口西南侧,与珠海经济特区相连
范围 香港岛、九龙和“新界” 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政治 制度 “一国两制”,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回归 时间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经济 特点 世界自由贸易港,国际金融、贸易、信息服务和航运中心 长期以博彩旅游业为主
限制 因素 面积狭小,人口稠密,自然资源缺乏
解决 措施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 “下海”——填海造地 加强与祖国内地合作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经济 发展 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
港澳 与祖 国内 地的 经济 联系 优势 条件 (1)内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众多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租金低 (2)港澳: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人才众多等
合作 原则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合作 模式 “前店后厂”模式:港澳扮演“店”的角色,祖国内地扮演“厂”的角色
3.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地位 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发展 优势 (1)位置优越,海岸线漫长,良港众多,航运便利,毗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东南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2)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3)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开放前沿,深圳、珠海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工业 部门 石油化工、电子电器、纺织、食品、玩具等
【素材·命题】
(素材)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旧金山湾、纽约湾、日本东京湾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湾”。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推动香港、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互利共赢。结合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缘相近 心相印】
(1)粤港澳大湾区由分别位于珠江(填河流)口东西两侧的香港和澳门以及位于珠江三角洲(填地形区名称)的广东省9市组成,两地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
【城市互通 心相连】
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大湾区出现一大批“双城打工人”。
(2)大湾区涌现“双城打工人”的首要条件是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产业互补 心相亲】
粤港澳大湾区发挥香港、澳门等地区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区产业链齐全的优势,打造深度合作平台,努力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
(3)分析港澳地区和广东省9市在实现“中国第一湾”的经济飞速增长中各自发挥的优势。
港澳地区:金融贸易发达、资金充足;服务业发达;科研创新能力强;政策优惠。
广东省9市: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链齐全;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且成本较低。
考点二 长江三角洲
命题 角度 1.考查长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主要城市。 2.结合图文材料考查河流对当地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真题·典例】
(2024·重庆学业考)读长江三角洲四大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其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
(2)四大集成电路产业中心中,作为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是C(填字母)。
(3)该地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说明当地经济发达和科技力量雄厚。集成电路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依赖的主要运输方式是海洋运输。
【链接·考点】
1.长江三角洲地理概况:
位置 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地形 主要为平原
气候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
农业 发展 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河湖众多
主要 作物 该地区有水稻、油菜、棉花、桑蚕等商品农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 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及城市分布:
发展 优势 城市密集,交通便利,科技教育发达,人口众多,农产品丰富
工业 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历史悠久,工业结构完整,工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主要工 业部门 机械制造工业、电子电器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著名 城市 (1)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2)南北两翼:杭州、南京
【素材·命题】
(素材)2024年1月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编制的《规划》,旨在聚焦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共同面临的系统性、区域性、跨界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共同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着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示范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东部濒临B东海,该区域的核心城市是上海。
(2)A为沪昆铁路线,是云南连接该区域最便捷的陆上交通线。
(3)形成“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景色的原因是A。
①地势低平
②降水丰富,河网密集
③发展旅游业的需要
④发展渔业的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答案速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考点一 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
命题 角度 1.考查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的位置、经济特点。 2.运用材料说明珠江三角洲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真题·典例】
(2024·怀化学业考)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国家政策的支持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是我国的南大门,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④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资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关于香港、澳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香港、澳门都是自由港
B.香港有“购物天堂”之称
C.对外贸易是澳门的主导产业
D.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链接·考点】
1.香港和澳门概况:
项目 香港 澳门
地理 位置 珠江口东侧,与深圳经济特区相连 珠江口西南侧,与珠海经济特区相连
范围 香港岛、九龙和“新界” 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政治 制度 “一国两制”,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回归 时间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经济 特点 世界自由贸易港,国际金融、贸易、信息服务和航运中心 长期以博彩旅游业为主
限制 因素 面积狭小,人口稠密,自然资源缺乏
解决 措施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 “下海”——填海造地 加强与祖国内地合作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经济 发展 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
港澳 与祖 国内 地的 经济 联系 优势 条件 (1)内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众多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租金低 (2)港澳: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人才众多等
合作 原则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合作 模式 “前店后厂”模式:港澳扮演“店”的角色,祖国内地扮演“厂”的角色
3.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地位 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发展 优势 (1)位置优越,海岸线漫长,良港众多,航运便利,毗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东南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2)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3)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开放前沿,深圳、珠海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工业 部门 石油化工、电子电器、纺织、食品、玩具等
【素材·命题】
(素材)粤港澳大湾区与美国旧金山湾、纽约湾、日本东京湾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湾”。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推动香港、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互利共赢。结合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缘相近 心相印】
(1)粤港澳大湾区由分别位于 (填河流)口东西两侧的香港和澳门以及位于 (填地形区名称)的广东省9市组成,两地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
【城市互通 心相连】
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大湾区出现一大批“双城打工人”。
(2)大湾区涌现“双城打工人”的首要条件是 。
【产业互补 心相亲】
粤港澳大湾区发挥香港、澳门等地区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区产业链齐全的优势,打造深度合作平台,努力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
(3)分析港澳地区和广东省9市在实现“中国第一湾”的经济飞速增长中各自发挥的优势。
考点二 长江三角洲
命题 角度 1.考查长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主要城市。 2.结合图文材料考查河流对当地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真题·典例】
(2024·重庆学业考)读长江三角洲四大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其主要地形类型是 。
(2)四大集成电路产业中心中,作为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是 (填字母)。
(3)该地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说明当地经济发达和 力量雄厚。集成电路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依赖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运输。
【链接·考点】
1.长江三角洲地理概况:
位置 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地形 主要为平原
气候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
农业 发展 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河湖众多
主要 作物 该地区有水稻、油菜、棉花、桑蚕等商品农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 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及城市分布:
发展 优势 城市密集,交通便利,科技教育发达,人口众多,农产品丰富
工业 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历史悠久,工业结构完整,工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主要工 业部门 机械制造工业、电子电器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著名 城市 (1)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2)南北两翼:杭州、南京
【素材·命题】
(素材)2024年1月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编制的《规划》,旨在聚焦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共同面临的系统性、区域性、跨界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共同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着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示范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东部濒临B 海,该区域的核心城市是 。
(2)A为 铁路线,是云南连接该区域最便捷的陆上交通线。
(3)形成“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景色的原因是 。
①地势低平
②降水丰富,河网密集
③发展旅游业的需要
④发展渔业的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