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市南木镇第一初级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课 我的母亲 (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桂平市南木镇第一初级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课 我的母亲 (共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1 21:4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我的母亲 胡适授课者 桂平市南木镇第一初级中学 陆昶伶母亲是我们最爱的人,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游子吟》么?好,记得我们就来背诵一下。诗中把母亲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了,那我不妨再来感受一下另外一位伟人对母亲的描写。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我的母亲》那一课。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学习细节描写的手法,理解文章主旨。 3.体味母亲宽容、善良、温和、刚气的品格。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简单介绍作者: 胡适,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的积极倡导者。此文是作者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忆。文章回忆了自己童年、青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歌颂了母亲的优秀品格,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检查预习: 野蛮(man) 文绉绉(zhou) 眼翳(yi) 掷(zhi) 笙(sheng) 宽恕(shu)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翳: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广漠:形容地方广大空旷。 下流:本文指卑劣、不道德。 质问:责问;询问。本文是责问的意思。 轻薄:语言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的意思。 梳理文章内容 快速阅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4)写作者的童年生活。 第二部分(5——12)记叙母亲。 第一层(5——7)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第二层(8——11)母亲对家庭的影响。 第三层(12)母亲对她自己。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和我对母亲的怀念。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明确: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2.文章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敬爱之情。 3.文章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格? 文章写了母亲对“我”的管教,体现了母亲“教之严,爱之慈”的品格。写了母亲在“当家”的艰难处境中表现出了宽容忍让、仁慈温和的性格品质,又写了母亲“受辱”非常生气,表现了母亲“很有刚气”的性格特点。总之母亲对我的直接教育和她的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终身受益。 4.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哪几段?既是写母亲,为 什么还写自己童年的性格特点?为什么还要写母亲和家人的相处?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5—8段,主要是写母亲。从题目看,这是重点,但作者却用了前三个段落写了自己童年的性格特点和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九年的儿童生活只学得了“读书和写字两件事”,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但读书和写字之外“究竟给了我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交代了这些内容后,作者笔锋一转,但又水到渠成的将“母亲”推向了文章中心。当然,写母亲时还提到了母亲与家人的相处,此一笔不仅写出 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5.对母亲的教子的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请同学自己发表见解,言之有理即可。 集体读最后一段 总结: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者用童年的视角回忆童年往事,真情倾吐,用心灵来写母亲,所以尽管语言质朴,但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体验反思: 学生四人一组,分组讨论并交流 1.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影响,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布置作业: 以‘悠悠寸草心,孝心献父母”为主题准备一次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