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几分之一 2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几分之一 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1-04 13: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小学资源网www.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操作、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2.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建立分数概念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寻求分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3. 情感目标:
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唐僧考八戒分桃子的故事图片、分月饼的情境图、同一个物体分成不同等份以帮助学生比较分数大小的图片、练习题图片等)、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片(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 故事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老师先给大家说一个 《西游记》里的故事(边出示课件边讲故事,旨在引出:半个桃子怎么用一个数表示?)
2. 揭题: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它叫做“分数”(板书:分数)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感知
1. 利用课件演示平分月饼的情境图(边看看学生有没有人能说出)。
2. 教师说明: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写作。
3. 利用课件说明分数各部分名称:
那“”怎么来书写呢?跟着老师一起写(学生举起手指一起写),先写“──”,它叫分数线 ,表示平均分,然后写横线下的2,它是分母,表示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再写横线上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读作二分之一(齐读“”两遍,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边演示边说: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课件演示:不平均分月饼,能不能用表示?(学生反对,教师强调:没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数来表示,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课件出示练习:下列那些图形的上色部分能用表示?
(二)认识更多的几分之一
认识
课件出示:如果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一份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三)折一折
1. 课件出示要求:怎样才能折出一个正方形的,并将它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2. 学生拿出正方形纸片(课前准备好),独立折纸,然后和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 全班集中汇报:
汇报时,把同是而折法不同或者形状不同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三种折法)
4. 拓展:自己再想一个分数,把这个分数折出来,画出来。
(四)比一比
1. 过渡:我们能把以前学过的整数比较大小,那么,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呢?
2. 课件出示:两块一样大的月饼,一块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每一份用什么数表示?(学生答:)另一块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每一份用什么数表示?(学生答:)
让学生借助课件直观感受两者的大小。板书: >
教师出示 和,先让学生想一想,比一比,哪个分数大?
3. 借助课件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两个一样的长方形,一个平均分成四份,一个平均分成三份,学生很快判断出 <
提问: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6. 师生共同小结:同样大的图形,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7. 课件出示练习: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课本第93页的“做一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