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3第11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教材内容主要根据电流决定式分析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根据电势和电势差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并进一步推导得到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之后更进一步的学习了对电表量程的改装。 本节内容是学生深入掌握电路、从实际电路到开始熟练运用电路图的分水岭,是后续电路设计及应用的基石,可谓本章节重难点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串并联电路,对串并联电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此之前已经学习电流决定式、电势与电势差,为本节课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打下了基础,并且通过之前的学习对电路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学习目标确定
物理观念方面目标: 1、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 2、通过电流电压的关系得到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关系。 科学思维方面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推导,提升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探究方面目标: 在对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过程中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表达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总电阻的关系,电表的改装。 难点:电表的改装及计算。
学习评价设计
优(总结全面准确, 思路清晰) 良(总结比较准确,思路较清晰) 合格(总结一般, 思路一般)
活动1
活动2
活动3
作业 优(规范,思路清晰,方法得当) 良(较规范,思路较清晰,方法得当) 合格(较规范,思路一般清晰)
6.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巩固 1.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 2.电流的决定式 回顾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让学生回顾知识,给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导入 新课 观察我们教室照明灯的电路是选用哪种方式连接? 说出连接方式,阅读课本P68/问题内容,模拟照明电路画出纯电阻电路图. 引入串联、并联电路
活动1 自主完成 如果我们把教室照明电路中的灯泡看成纯电阻,电阻的串联、并联连接的电流有什么特点? 利用恒定电流知识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活动2 自主完成 电阻的串联、并联连接的电压有什么特点? 利用电场的知识(电势和电势差)分析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并展示。 使学生对电场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活动3小组合作完成 电阻的串联、并联连接的电阻有什么特点? 利用欧姆定律分析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并展示。 锻炼学生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这既是课堂的延伸,也是课堂的升华,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兴趣。
活动4 如果想测出教室照明电路中电压、电流,我们初中时使用的电压表、电流表不能直接测量。那么我们怎么测量?首先认识灵敏电流表(表头)。 观察灵敏电流表,知道其结构和各个参量 认识灵敏电流表
活动5小组合作完成 那么,尝试想出一个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方法。 校准 在改装好后将相应的刻度改好后进行校准: 校对时注意搞清楚改装后电表刻度盘每一小格表示多大的数值。
改变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位置,使V的示数分别为0.5V、1.0V、1.5V、2.0V……核对改装电压表的示数是否正确,若改装的电压表满刻度3V时,标准电压表V的读数为3.1V,则百分误差: 想出解决方法,画出改装后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电路图。 推导出,串联或并联的电阻表达式 听讲,知道校准的目的,理解和掌握校准方法
课堂 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内容,教师加以补充,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为后面学习埋下伏笔。
作业
巩固:完成课后练习题 情景融合:单刀双掷开关,设计一个既可以用来测电流, 又可以用来测电压的电表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1.4串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串、并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 二、串、并联电路的电阻 串联: 并联: 三、电表的改装 1、电压表的改装 2、电流表的改装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内容较多,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加以利用,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要慢慢引导学生推导相应知识点,再之后的课程中也要带学生回顾梳理。不要满堂灌,一定要把原理说清楚方便学生记忆;在讲课过程中多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从分调动学生,将解决问题的具体题例插到抽象的理论分析中,贯穿学以致用的理念。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