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平城厢中学2016年春季学期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武平城厢中学2016年春季学期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1 22:3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建省武平城厢中学2016年春季学期八年级下册语文
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纳谏(jiàn) 铠仗(kǎi) 文轩(xuān) 敝舆(yú)
B.谤讥(bànɡ) 介胄(zhòu) 荆国(jīnɡ) 糠糟(zāo)
C.间或(jiàn) 涉猎(shè) 铸兵(zhù) 楩楠(pián)
D.期年(jī) 骁健(jiāo) 作揖(yí) 守圉(yù)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军细柳 __________
(1)军 上自劳军 _________
曩者霸上、棘门军 __________
使遂使戎狄乘隙 ____________
(2)使
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___________
见公输盘 ____________
(3)见 胡不见我于王 _____________
子墨子见王 ______________
3.下列加点词古义与今义没有差别的一项是( )(2分)
A.今齐地方千里 B.吾知所以距子矣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4.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皆朝于齐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5.根据课文填空。(6分)
(1)《十五从军征》中乡里人说老兵家里的情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河梦断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诉衷情》)
(3)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4)官船来往乱如麻,__________________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5)古人的典型事件有的被提炼为成语流传下来,请分别写出跟下列人物有关的一则成语。
齐威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吕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祖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出自《孙权劝学》,“闻鸡起舞”出自《祖逖北伐》。
B.《邹忌讽齐王纳谏》记述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之道,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政治修明,国势强盛的故事。
C.《细柳营》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军纪严明、刚正不阿的性格。
D.《公输》讽刺了楚王的好战喜功和不听劝谏,赞扬了墨子为了弘扬“兼爱”“非攻”的思想,展开高超的论辩技巧,最终劝服楚王的行为。
7.(2014·宁夏)将下面备选的①②③三句话分别还原到语段的ABC处,使上下文连贯。(3分)
①滴生活到历史事件 ②从电光火石似的灵感到鸿篇巨制的史诗 ③月虫草到宇宙变幻。
文字的诞生,结束了先民“口说无凭”的模糊状态,生活有了鲜活的证据。(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都化为有形的、可视、可读、可思的文字。一部文字史,即一部文化史。
8.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9分)
(1)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时长”中各得出一条结论。(4分)
年度
人均阅读量
人均阅读时长(每天)
纸质图书(本)
电子书(本)
纸质阅读(分钟)
手机阅读(分钟)
2012
4.39
2.35
15.38
16.52
2013
4.77
2.28
13.43
21.70
(2)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3分)
毕淑敏:名著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3)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2分)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9.“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了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诗,它们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10.词的下片运用典故,借对孙权英雄有为、不惧强敌的盛赞,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1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入朝见威王 才美不外见(《马说》)
B.皆以美于徐公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C.受上赏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D.闻寡人之耳者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12.下面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2分)
A.能谤讥于市朝
B.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C.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D.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13.选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要写“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3分)
14.本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它是由多个“三”组合而成的。请举一例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甲】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乙】子墨子谓公良桓子曰:“卫,小国也,处于齐、晋之间,犹贫家之处于富家之间也。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今简①子之家,饰车数百乘,马食菽粟者数百匹,妇人衣文绣者数百人,若取饰车食马之费,与绣衣之财,以畜士,必千人有余。若有患难,则使百人处于前,数百于后,与妇人数百人处前后,孰安?吾以为不若畜士之安也。”
(《墨子·贵义》)
【注释】 ①简:阅。
15.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2分)
(1)胡不已乎( )
(2)邻有敝舆( )
(3)子墨子谓公良桓子( )
(4)以畜士( )
16.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既已言之王矣 若取饰车食马之费
B.胡不见我于王 则使百人处于前
C.臣以王吏之攻宋 吾以为不若畜士之安也
D.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
17.把下面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2)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
18.【甲】文中墨子运用设喻说理的方式,诱导楚王,得出“___________”的结论,继而以楚国相类比,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循循善诱,致使楚王不得不称“善”赞同。【乙】文则采用对比说理__________的方式,说明的道理。(3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霍光①传(节选)
《汉书》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财②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③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④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⑤之。明日,诏增此郎秩⑥二等。众庶莫不多⑦光。
【注释】 ①霍光:霍去病的弟弟,得汉武帝亲信,受遗诏,辅少主。②财:通“才”。③郎仆射(yè):官职名。④尚符玺郎:掌管帝王符节、玉玺的郎官。⑤谊:通“义”,赞赏。⑥秩:官吏的俸禄,引申为职位、品级。⑦多:赞美。
1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2)众庶莫不多光。
20.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选文记叙了关于霍光的一件什么事。(2分)
21.“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一句是对霍光的__________描写,正好与下文“_________”一词相互呼应。(2分)
22.“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此句记叙虽有夸张色彩,但也表现出霍光怎样的特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3.霍光后来专权,为了巩固权力,不顾颠倒辈分,使自己的小女儿成为汉宣帝的皇后,并掩盖了妻子串通御医毒死宣帝原配许皇后的罪行,后来被诛杀。联系这一内容,说说你怎样评价节选文字记叙的霍光的所作所为。(3分)
三、作文(50分)
24.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国大治,他尽了一国之臣的责任;周亚夫治军有方,确保了汉朝的一方平安,他也尽了一国将军之责……我们青少年担负着伟大的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可谓“任重而道远”,请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1.D(解析:“骁”读“xiāo”,“揖”读“yī”。)
2.(1)驻军 军队 军营 (2)让 派 (3)拜见 引见 拜见
3.D
4.D
5.(1)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2)尘暗旧貂裘 (3)八年风味徒思浙 (4)全仗你抬声价 (5)门庭若市 吴下阿蒙(刮目相看) 闻鸡起舞(击楫中流)
6.D
7.③①②
8.(1)①2013年较2012年,人均阅读量有所增加。(或:纸质图书阅读量高于电子书阅读量。)②2013年较2012年,手机阅读时间增加,而纸质阅读时间减少。(或:人均手机阅读时间长于纸质阅读时间。)
(2)示例一:认同毕淑敏的阅读观,因为阅读名著更能提升素养,启发我们对人生和世界有深入的思考。示例二:认同汪曾祺的阅读观,因为阅读杂书可以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丰富知识,广泛认识世界。
(3)示例:读书如登山,山登得高,景象就看得远;书读得多,眼界就开阔。
9.示例:杜诗是写个人流离潦倒之悲,而辛词却是写国家兴亡之感。
10.示例:既委婉地暗示了对朝廷偏安江南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11.C
12.D
13.从侧面衬托出齐王纳谏成果之大,引出“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结论。
14.示例一:面对邹忌“与徐公孰美”的问题,妻、妾、客的“三答”,语意相同,句式、语气各不相同,生动地写出了妻、妾、客“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不同心理。
示例二:把进谏的进程分为“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阶段,写出了齐王纳谏的不同情况及效果,表现了齐王的从谏如流。
15.(1)停止(2)破烂(3)对……说(4)养
16.C(解析:A.代词,这件事/结构助词,的;B.介词,向/介词,在;D.表转折,却/表假设,如果。)
17.(1)我认为您派官员攻打宋国,是与有偷窃病的人同一类的。(2)穷家如果学富家的穿衣、吃饭、多花费,那么穷家一定很快就破败了。
18.必为有窃疾矣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畜士安国
19.(1)开始辅佐幼主,政令都由他亲自发出,天下人都想望他的风采。
(2)老百姓没有不称颂霍光的。
20.霍光要玉玺,郎官不肯,霍光给他加官晋爵,受到众人称赞。
21.外貌风采
22.注重自己的形象,受到人们的称赞。
23.霍光善于掩饰自己,取得众人称赞是想夺得重权,他的所作所为居心叵测。
24.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