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一)教学课件:第4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春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一)教学课件:第4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共4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2 08:2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导入新课
厦门也出现了甲型H1N1!某些学校的校园也出现了流感病例!这样的消息令我们陷于恐慌之中。但是甲型H1N1毕竟是可防可控的,去年有一场几乎使全球面临覆顶之灾的危机,至今为止,这场危机还深刻影响着全球人们的生活,大家知道是什么吗?(金融危机)经常关注世界形势的同学知道,这场危机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远甚于对中国的影响,历史再次证明了了一个伟人对历史发展的判断的先进性,也证明了我们国家所选择的立国道路的准确性,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马克思)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马克思交往40年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的发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在初中学习过的议论文写作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2.初步了解演讲辞的写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寻找并借助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句段,明了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德育渗透目标
了解马克思一生的伟大成就,学习他为全人类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全文的结构层次,通过寻找承递性的词句和过渡性句段,把握全文结构特点。
难点:分析“讲话”所循的思路,理解其层次结构,弄懂各部分、各层次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采用讨论法解决。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卡尔·马克思
(1818—1883)
《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
1836年的马克思
(自画像)
1867年的马克思
1875年的马克思
1882年的马克思
《马克思的自白》
您认为一般人最宝贵的品德?纯朴。
您认为男人最好的品德?刚强。
您认为女人最值得珍重的品德?温柔。
您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  
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
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马克思的自白》
您最讨厌的缺点?奉迎。
您能原谅的缺点?轻信。
您喜欢做的事?啃书本。
您喜爱的颜色?红色。
您喜爱的座右铭?思考一切。
卡尔·马克思
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叨着雪茄
用鹅毛笔写字
字迹非常潦草
他太忙
满脸的大胡子
刮也不刮
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他写诗
燕妮读了他的诗
感动得哭了
而后变成了最多情的女人
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没有职业到处流浪 西伯利亚的寒流 弄得他摇晃了一下 但很快就站稳了
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穿行在欧洲人之间 显得很矮小 他拥有整个欧洲 乃至东方大陆
犹太人卡尔马克思 一生贫困

·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
《反杜林论》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
(1820~1895)
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结识时起,两个人共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努力奋斗,在斗争中结下真诚而无私的友谊。40年间,他们精诚合作,亲密无间,在一切重大问题上,他们的看法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写了许多经典著作。即使分居两地,也通信联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两个人都为结识对方而自豪,“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列宁语),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佳话。
伟大的友谊
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无产阶级的友谊,才使他们为人类作出了如此伟大的贡献。正是由于恩格斯最了解马克思的一生,最了解他的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所以只有他才能具备正确地、科学地评论马克思的理论和实践的主客观条件,正因为恩格斯是马克思终生不渝的同志和朋友,所以才能写出这篇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充满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情谊,闪耀着科学共产主义光辉的演讲悼词来。
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
有关背景:
演讲词
悼 词
特殊关系
特殊场合
特殊气氛
演讲词
实用文体之一,就是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又叫演讲稿。演讲词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内容要充实、鲜明,道理要说理精辟、透彻;尽可能采用现身说法,以加强与听众感情上的交流,语言要明白晓畅,朴实自然,并适当采用设问、反问、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
悼词
就内容来说,悼词一般是概述死者生前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就感情来说,悼词中所表达的感情一般是沉痛、悲伤及惋惜的。
开头:介绍死者的生前身份、逝世时间、地点、原因及其享年等。
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和贡献。
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悼念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
听录音,阅读全文,根据悼词的特点理一下文章的结构。
一.(1)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二.(2-7)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
三.(8-9)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并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
考点解析
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上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一般来说,以下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
1.从内容上看,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
2.从表达方式上看,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
3.从结构上看,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等.
4.从修辞上看,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等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等等。
品味、探讨:
1、作者为什么要详细的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
①因为是在葬仪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②强调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③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
2、为什么要突出强调“还不到两分钟”?
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深感遗憾的惋惜之情
3、作者写马克思的逝世,为什么用“停止思想”“安静的睡着了”“永远的睡着了”而不用“去世了”“走了”“老了”“与世长辞了”?
(1)因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所以用“停止思想”最为准确。
(2)用“去世了”“老了”“走了”显得太一般化。
(3)用“与世长辞”不合演说辞的语体色彩。
恩格斯没有直接说出马克思的逝世,而是用这些词语委婉含蓄的表达了出来,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也就蕴含其中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剩余价值)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但是……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正因为这样,所以……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剩余价值)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但是……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正因为这样,所以……
贡献之巨大,无可企及
指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领导作用而言
指马克思对于社会科学的理论创造和推动作用而言
第二个对于
第一个对于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剩余价值)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但是……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正因为这样,所以……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剩余价值)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但是……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正因为这样,所以……
请找出文中总括、过渡等标志性的语句
经典语句分析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经典语句分析
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①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
②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革命事业上。
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热烈赞扬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
经典语句分析
悼 李 后 主
公元978年7月7日的深夜,月色皎洁,秋叶飘零。一位昏庸的君主,一位卓有才华的词人含恨饮毒而死。
这位风流才子,做国君时沦为阶下囚,送了性命是他的不幸,但也是他的大幸!
作为南唐国君,整天纵情声色,穷奢极欲。不问世事,苟且偷安,国家怎不败亡!
作为文学家,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其在词的创作上,使词摆脱了五代以来长期在花间曼声吟唱的传统风格,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在艺术手法上有重要影响。因为阶下囚,他的笔端流出了一江春水般的无尽家仇国恨,终成一代词家!
旷代词客千年永传,一江春水万古长流!
请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李清照写悼词
补充材料: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生于书香门第,李清照自幼饱读诗书,少小就有诗名。青年时与太学士赵明诚结婚后,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或鉴赏书画,生活美满,诗词风格清新明丽。后北宋亡丈夫去世,丧失了向来珍藏的大部分金石书画。辗转于杭州、越州、金华,在孤苦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的是词。流传后世的有《潄玉词》
美文欣赏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左 拉
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是在居斯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的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整整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只言片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
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欢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
《羊脂球》这部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开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丰富多彩,
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戏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悟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泉源,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我爱莫泊桑,因为他真正具有我们拉丁的血统,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人的家族。诚然,绝不应该限制艺术的天地,应该承认复杂派、玄妙派和晦涩派存在的权利,但在我看来,这一切不过是堕落,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说是一时的离经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晰派中来的,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使他获得营养而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
莫泊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3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
能够留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怀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一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赏评】 这篇演说,以其流畅、热烈的旋律,强烈的感情,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弹奏了一曲葬礼赞曲和安魂曲。左拉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热烈地赞扬莫泊桑的文学天才,充分地肯定莫泊桑的文学成就,并在褒贬对比中精辟论述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满怀敬意地预言莫泊桑将与他的作品一样获得永生。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