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 力学
专题08 力 力与运动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考点内容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力 弹力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属于常考热点,主要考查与力有关的基本概念。弹力是常见性质的力,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有时也会出现在综合题中。主要命题点有: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的判断、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三要素、辨析力的作用效果等。命题点有:弹力的产生、弹力的方向等。
重力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 重力是常见性质的力,是力学的基础。主要考查弹力与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常见考题类型是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命题点有: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等。
摩擦力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探究并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摩擦力是第三种重要性质的力。对摩擦力相关问题的考查题型基本上是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命题点有: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及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等。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能运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重要定律之一,惯性是物体的重要属性。其考题题型多是选择题、填空题或实验探究题。命题点有:用牛顿第一定律判断现象、惯性现象的解释、惯性的影响因素、利用惯性或防范惯性带来的危害的方法、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等。
二力平衡 了解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二力平衡是运动和力部分的重要考点。其考题题型多是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有时也会出现在综合题里。命题点有:平衡力或平衡状态的判断、利用二力平衡特点求某个力的大小或方向、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等。
受力分析作图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画力的示意图是分析力的基本技能。画力的示意图也是力学中常考问题,主要的题型是作图题,有时也会出现在选择题中。命题点有:画弹力、重力、摩擦力、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受力分析。
1.(新情境)(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哈尔滨冰雪节的滑雪项目吸引了很多南方“小土豆”,他们戴的滑雪手套较粗糙,是为了增大手套与滑雪杆之间的__________;滑雪时,滑雪杆向后撑地使人向前滑行,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自由滑行时,由于受到阻力,人的滑行速度逐渐变小,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滑到终点时人不会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人具有__________。
2.(跨学科)(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能在火星上飞行的直升机——机智号,其质量为1.8kg,飞行时旋翼转速达到每分钟2400转,是地球上普通直升机旋翼转速的8倍以上,地球上的直升机飞行时,旋翼在空气中旋转获得相对气流,从而获得升力(火星表面g取4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星表面没有气体 B.火星表面有稀薄的气体
C.机智号在火星上重为18N D.机智号从地球到火星质量减小
3.(新考法)(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大小适中的实心木球,球面有两个小孔在某条直径的两端,两孔在球内相通。用一根比孔细的绳子穿过两孔,在竖直方向上用手拉绳的两端,球会静止在绳上,减小拉力球会向下运动。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静止时,绳两端的拉力是平衡力
B.通过拉力的调节,球可以匀速下滑
C.绳子下端突然松手,球就匀速下滑
D.通过手的运动和拉力调节,球不可能从绳的下端移到上端
考向一 力 弹力
1.(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未挂重物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下方。在使用它测量钩码重力之前,应该先( )
A.把挂钩向下拉 B.把挂钩向上托
C.把面板向上移 D.把面板向下移
2.(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某种可重复使用火箭在降落过程中,通过控制推力,沿竖直方向先从A点减速运动到B点,再从B点匀速运动到C点,且,不计运动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忽略火箭质量的变化。则( )
A.火箭受到推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B.AB段的推力小于BC段的推力
C.AB段重力做功的功率大于BC段 D.AB段火箭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2023年11月9日,甘肃省消防队举行高楼灭火演习.如图甲所示,电动灭火无人机悬停在空中.如图乙所示,当无人机水平向右猛烈喷射干粉的同时,原本悬停的无人机水平向左飘移,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使原本悬停的无人机发生飘移的是 对 施加的力;喷射干粉过程中,灭火无人机的重力势能 。
4.(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2024年5月,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微尺寸昆虫仿生机器人,机器人身体最长尺寸仅有2个食指指甲的宽度,大约______cm,如图所示。“昆虫”机器人前腿长后腿短,它前进的动力是靠两个前腿振动击打地面获得的,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5.(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质量为2kg的物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体积为。求:
(1)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2)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3)该物体浸没在水中释放后,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解题技巧 (1)一对作用力总是跟两个物体有关(一个施力者,一个受力者),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如果离开物体更是不可能有力的作用,即力是物体对一物体的作用 (2)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无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小钢球),所以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有无力的作用的依据 (3)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4)只要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这是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力的另一个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考向二 重力
6.(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合适的尺度和范围,以下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80g B.吃饭常用的筷子长约27cm
C.中学生的重力约50N D.男生1000米跑步时间约2min
7.(2024·江苏淮安·中考真题)无人机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为某型号无人机,整机质量为,静止时两起落架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g取)
(1)画出无人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点为重心);
(2)求无人机空载时受到的重力大小;
(3)求无人机空载且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8.(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发展,中国桥梁建设领先世界。小明对桥梁建造产生浓厚的兴趣,想探究桥墩对河底压力与水深度的关系。他找来底面积为的圆柱体,放于水平地面的压力传感器上,如图甲所示,示数为100N。考虑不方便测量圆柱体对河底的压力,于是将圆柱体挂在拉力传感器下方,缓慢向下放至刚好与容器底部接触,如图乙所示。向容器内加水,记录传感器示数和水的深度,并画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求:
(1)圆柱体的质量;
(2)圆柱体的密度;
(3)取走拉力传感器,圆柱体浸没于水中时对杯底的压强。
9.(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创新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已校零)、带悬挂细线的溢水杯(定制),自制液体密度快速测量仪。其说明书如虚线框内容所示。
液体密度快速测量仪使用说明书 ①竖直悬挂液体密度快速测量仪,如图乙所示; ②向溢水杯内缓缓倒入待测液体,直至溢水口有液体溢出,即认为溢水杯装满液体; ③读出测量仪指针所指的密度值,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如图丙所示,液体的密度为。
g取,问:
(1)溢水杯受到重力大小为 N;
(2)溢水杯装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 )
(3)若在读数前溢水杯意外晃动,将导致测量值 真实值。遇到此种情况,解决办法为: 。
解题技巧 (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产生的弹力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等,其实质就是弹力。 (2)对于弹簧测力计,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长度不同。弹簧不受任何拉力时的长度叫做弹簧的原长,一般用L0表示,弹簧受到拉力之后的长度是弹簧现在的长度,一般用L表示,则弹簧的伸长量。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F成正比,越长,表明所受拉力F越大。 (3)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mg,式中的g取9.8N/kg;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是有区别的,“竖直向下”是指垂直于物体所在处水平面向下 (4)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材料、密度是否均匀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考向三 摩擦力
10.(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如图是我国低真空、磁悬浮高速列车在试验线上行驶的情形。运行管道做成低真空,主要是为了减小列车所受( )
A.浮力 B.重力 C.阻力 D.支持力
11.(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将物块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A,使其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区域1和区域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和。两区域示数不同的原因是( )
A.在区域1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B.在区域2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C.木板上区域1的粗糙程度更大 D.木板上区域2的粗糙程度更大
12.(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活动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板,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明又进行测量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的尝试。如图乙所示,水平拉动木板,使木板和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测量木板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如图丙所示,固定木块,再拉动木板,当木板相对于木块滑动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测量的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 )
A.方向水平向左,拉木板需要匀速运动 B.方向水平向右,拉木板不需要匀速运动
C.方向水平向右,拉木板需要匀速运动 D.方向水平向左,拉木板不需要匀速运动
13.(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生活中常用如图所示的吸盘挂钩来挂毛巾,使用时排尽吸盘内的空气,吸附在__________(选填“平整”或“不平整”)的墙面上,以防止漏气。若吸盘的横截面积为,外界大气压为,则排尽空气后的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为__________N,吸盘挂钩不会掉落是因为受到墙壁对它竖直向上的_________力。
14.(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拖拉机轮胎表面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选用水来冷却拖拉机的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___________(填“大”或“小”),如果水箱装有质量为20kg的水,水温从20℃上升到70℃,水吸收了___________J的热量。[]
15.(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再将毛巾平铺在木板上进行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技巧 (1)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接触面粗糙;③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④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 (2)摩擦力不都是阻力:不能把摩擦力只看成是阻力,有时可以是动力。 (3)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物体相互间的压力成正比,在物体表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摩擦的方法:使接触面变粗糙、增大压力、变滚动为滑动。 ②减小摩擦的方法:使接触面变光滑、减小压力、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分离。
考向四 二力平衡
16.(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下列情形中,松手后纸片还能保持平衡的是( )
A. B.
C. D.
17.(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托架上有两个磁环,同名磁极相对,上面的磁环悬浮着,托架静止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若托架重1N,每个磁环重2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N B.3N C.4N D.5N
18.(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听到信号出警时,消防员为了尽快从二楼下到一楼车库,抱着竖直的滑杆匀速滑下,认为消防员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如果消防员重700N,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重力势能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利用铅笔做几个小实验:
(1)压笔尖的手指比压笔尾的手指疼,说明压力相等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
(2)将夹子M向右移动,小灯泡变暗,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___________。
(3)用橡皮筋水平拉动厚书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前进时,拉力与___________力大小相等。在书下垫几支圆柱形铅笔,再次水平匀速拉动,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变___________。
解题技巧 (1)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作用对象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作用在一个体上作用时间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时一间关系力的作用效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一般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两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使物体保持平衡
(2)平衡力是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几个力的关系;最简单的平衡力就是二力平衡。由于自然界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所以物体保持平衡状态一定受到平衡力。 (3)利用二力平衡可以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如:测量重力、测量滑动摩擦力等不便直接测量的力,只要测出与其平衡的另一个力,就可以根据二力平衡的两个力的关系求出这个力。
考向五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20.(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坐在轿车后排的市民也应自觉系上安全带。系安全带可减小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对乘客的伤害( )
A.快速启动 B.匀速行驶 C.紧急刹车 D.缓慢加速
21.(2024·江苏淮安·中考真题)2024年2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拉开帷幕。如图所示是短道速滑项目的精彩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看台上的观众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运动员在转弯过程中,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D.运动员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22.(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华穿着轮滑鞋静止在平滑的地面上,小华用力向前推小明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和小华由于惯性都保持静止 B.小明和小华因为受力一起向前运动
C.小明受力向前运动,小华受力向后运动 D.小明受力向前运动,小华由于惯性保持静止
23.(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两棋子静止叠放在水平面上,上方棋子受力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用尺快速水平击打下方棋子,由于上方棋子具有________,其位置几乎不变。当下方棋子飞出后,上方棋子受________力的作用而下落。
24.(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2024年3月26日,美国“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被“达利”号集装箱船撞毁,如图所示,撞击前,船突发故障失去动力,但并没有立即停下,这是因为 ,当船以10.8km/h、合 m/s的速度撞击大桥时,虽然船速较慢,但由于船的 很大导致其 能很大,使得船将大桥撞毁。
解题技巧 (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原来的运动状态不清楚,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2)惯性与物休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对任何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无论是运动状态改变还是不变,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不是力,不能把惯性说成是“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或“克服物体的惯性”一般只能说“具有惯性”。
考向六 力与运动的关系
25.(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经过近月制动减速后进入环月轨道,于2024年6月2日落月开展采样工作,最后返回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六号”制动后动能减小 B.样品到达地球后质量变小
C.“嫦娥六号”近月制动利用空气阻力减速 D.“嫦娥六号”利用的太阳能属于非清洁能源
26.(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请你补全关于“力与运动”的知识结构图。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27.(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每年春季的三台山,春意盎然,花香四溢,游客们闻香而至。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________。骑上单车,用力蹬车加速前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________;停止蹬车时,车能继续前进是因为__________。
28.(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在树叶尾部的边缘滴一滴圆珠笔油,然后将它缓缓放进水面,树叶在水面上像小船一样运动起来,滴了圆珠笔油的树叶被称为“油墨小船”。小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由于油墨中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当水与油墨接触时,“油墨小船”便获得向前运动的力。小明同学想探究“油墨小船”在水中运动的快慢与水的温度和圆珠笔油浓度的关系。他用塑料片代替树叶制作的“油墨小船”如图所示。
(1)探究“油墨小船”在水中运动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实验中小明控制水的温度分别为17℃、35℃、65℃,使用技术软件,记录了“油墨小船”在不同温度液面上的运动情况,采集数据如下表。在三种测试温度下,“油墨小船”运动快慢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油墨小船”运动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油墨小船”在运动过程中受的力是___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T/℃ 17 35 65
t/s 0.5 1 2 3 0.5 1 2 3 0.5 1 2 3
2.3 2.1 2.0 1.9 5.3 6.2 5.9 4.8 6.4 8.2 6.3 5.1
(2)探究“油墨小船”在水中运动的快慢与圆珠笔油浓度的关系。为形成不同浓度的圆珠笔油,小明选择酒精为稀释剂,制成多种样品,然后选取适量样品滴在小船尾部边缘进行实验。小明发现圆珠笔油浓度减小时,“油墨小船”运动明显加快。小明制作样品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3)当实验条件确定时,“油墨小船”获得向前的能量大小是固定的,为了使图中“油墨小船”获得更大的速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解题技巧 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如果受到力的作用,且受到的力不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考向七 力的示意图
29.(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如图,请画出篮球撞击篮板时所受重力G以及对篮板压力F的示意图。
30.(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按要求作图: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平面的篮球受到的力;
31.(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请按题目要求作答。
(1)一本字典静止在水平桌面上,O为其重心,请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32.(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按要求作图:
(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请画出物体此时的受力示意图;
33.(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解题技巧 (1)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一般重力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压力要画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当一个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这几个力的作用点都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2)在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若一个力找不出它的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是不存在的。
1.(2024·四川宜宾)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中,属于测量力的是( )
A. B.
C. D.
2.(2024·四川自贡)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拿起两个鸡蛋需要的力约为1N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0kg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3m/s
3.(2024·四川南充)以下是同学们对一些常见物理量进行估测,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 B.地球的直径约为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D.某中学生短跑成绩约为
4.(2024·黑龙江龙东)下图所示的情景中,减小摩擦的是( )
A.自行车的车闸 B.涂有防滑粉的手
C.瓶盖上有竖条纹 D.合页轴加油
5.(2024·广东广州)如图,把吸盘压在竖直的玻璃墙上,挤出空气,它就“吸”在玻璃墙上静止不动,则吸盘所受摩擦力( )
A.方向竖直向下 B.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其所受重力 D.小于其所受重力
6.(2024·湖北)冰壶运动员比赛用鞋如图,蹬冰鞋底用橡胶制成,滑行鞋底用塑料制成。运动员用滑行鞋支撑全身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停下时,用蹬冰鞋接触冰面进行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蹬冰鞋底是为了减小压力
B.滑行鞋底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C.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力来维持
D.滑行时若摩擦力消失,则运动员会停止运动
7.(2024·甘肃临夏)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动力由内燃机提供,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每转一圈,对外做功一次
B.汽车的轮胎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C.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的安全带可以减小突然加速时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
8.(2024·山东滨州)小滨在劳动课上学习了一些做饭的方法后,和家人共同做了丰盛的晚餐。以下是他观察的现象及给出的解释,合理的是( )
A.在碗沿上磕破鸡蛋,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碗受到的力
B.将柔软的面团压成薄饼,面团发生了弹性形变
C.小滨给长辈们夹菜时,所使用的公筷是省力杠杆
D.用力擦去灶台上的污渍,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9.(2024·山东烟台)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深受同学们喜欢。关于乒乓球运动中蕴含的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了向前的推力
B.乒乓球的质量小,所以容易被快速抽杀
C.空中飞行的乒乓球,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
D.球拍击球时,只能改变乒乓球的运动方向
10.(2024·甘肃武威)适量运动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日常运动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将足球踢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篮球离手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C.离开蹦床后人还能继续上升,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竖直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的排球,受平衡力的作用
11.(2024·山东滨州)以下四图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巨著《天工开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轧蔗取浆”中,牛拉“犁塘”匀速转动的过程中,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图乙“湿田击稻”中,用力甩稻秆,稻粒落入木桶中,是因为受到惯性力
C.图丙“北耕兼种”中,耧下端的“鐵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的
D.图丁“长流漂米”中,水从高处流下,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2.(2024·四川宜宾)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下列运动中涉及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踢足球时,用脚将球踢出,说明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
B.小英掷铅球时,铅球飞出去,说明力主要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小明长跑时,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小明具有惯性
D.小华立定跳远时,他所受的重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3.(2024·四川遂宁)为深化体教融合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2024年4月29日,四川省学生(青少年)田径冠军赛在遂宁市安居区隆重举行,比赛现场精彩纷呈。关于运动会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场观众的呐喊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现场加油助威声“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运动员加速冲刺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D.运动员手中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能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14.(2024·河南)乘客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急刹车时,由于什么的惯性而受到伤害( )
A.汽车 B.安全带 C.乘客 D.座椅
15.(2024·山西)如图为运动员撑杆跳高的场景。他通过助跑将撑杆压弯后起跳,越过横杆,松手后撑杆恢复原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助跑时运动员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压弯撑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C.运动员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松手后运动员仍然受撑杆的作用力
16.(2024·四川广安)关于广安市中考体育测试场上出现的运动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聪进行1000m测试通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小明进行乒乓球测试时,乒乓球撞击墙面被弹回,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小敏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未受到力的作用
D.小捷在跳绳测试中,起跳时她的重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17.(2024·四川南充)关于近期举行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选拔赛的比赛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跳鞍马过程中要助跑,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
B.运动员在做单杠项目前,手要擦上滑石粉,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C.在自由体操项目中,运动员在空翻离地后到落回地面前,不受重力
D.运动员站在平衡木上静止不动,受到的重力与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8.(2024·广西)在课间踢毽子的活动中,如图所示,踢出的毽子在上升过程中( )
A.具有惯性 B.受力平衡
C.受到的重力增大 D.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19.(2024·广东深圳) 2024年6月 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的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运动员停止划桨后,龙舟会向前运动,小丁同学觉得是因为( )
A.具有摩擦力向前运动 B.具有惯性向前运动
C.受到重力停止运动 D.受到质量停止运动
20.(2024·山西)如图所示,一辆公交车正在水平路面匀速向右行驶,遇到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下列能正确表示车内拉环情形的是( )
A. B. C. D.
21.(2024·新疆)运动员从雪坡上加速滑下时,雪坡对运动员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分别为( )
A.与运动方向相同,小于重力 B.与运动方向相反,小于重力
C.与运动方向相同,大于重力 D.与运动方向相反,大于重力
22.(2024·湖南)如图所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保持同一小车每次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只改变水平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过程中只受摩擦力的作用
B.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相同
C.水平木板表面越粗糙,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该实验能直接验证当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物体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23.(2024·上海)物理王坐电梯回家时,电梯匀速上升。若他对电梯的压为F1,电梯对他的支持力为F2,他受到的重力为G,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F1>G B.F2>G
C.F1和F2是平衡力 D.F2和G是平衡力
24.(2024·湖北武汉)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所示,返回舱在落地前的某段时间内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若降落伞和返回舱受到的重力分别为和,降落伞对返回舱的拉力为F,空气对返回舱的阻力为f,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25.(2024·四川眉山)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棋子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上面的棋子没有飞出去是由于上面的棋子具有 。
26.(2024·江西)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所示,某赣剧演员在水平舞台上站立不动时,她受到的重力与舞台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 ,其中重力的方向是 。
27.(2024·天津)在“航天日”主题活动中,小明用塑料瓶自制了“水火箭”(如图所示)。发射时,“水火箭”向下喷水从而获得升空的动力,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水火箭”飞出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8.(2024·甘肃临夏)中华诗词博大精深,“会挽雕弓如满月”——用力拉弓,弓被拉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人能闻到花香是________现象。
29.(2024·甘肃白银)“无人机”送快递是低空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无人机起飞时,吹向下方的风量增加,使无人机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若无人机下方用一根绳子悬挂快递,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在无人机斜向右上方匀速直线飞行过程中,悬挂重物的绳子 (选填“会”或“不会”)偏离竖直方向。
30.(2024·安徽)如图所示,一根有一定质量的木杆竖直悬挂在细绳下端,一只质量为10kg的猴子抱住木杆处于静止状态。某一间细绳突然断了,猴子本能地立即沿木杆使劲往上爬,在爬的过程中,若木杆始终竖直,猴子与地面的高度一直保持不变,g取10N/kg,则该过程中猴子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
31.(2024·甘肃武威)小宇看到妈妈打不开玻璃罐的盖子,于是他用物理课学到的知识给妈妈教了两种方法。方法一:如图甲所示,将一块毛巾包在玻璃罐的盖子上面,再用手拧盖子,玻璃罐就打开了。方法二:如图乙所示,用一个较硬的钢勺轻撬瓶盖边缘,有空气进去后瓶盖变平,再用手拧盖子,玻璃罐就打开了。
请你用物理知识分别解释这两种方式容易打开玻璃罐盖子的原因。
方法一: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了毛巾对盖子的摩擦力;原因是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了盖子与瓶口的摩擦力;原因是___________。
32.(2024·四川成都)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小张同学认为乙方案更合理,理由是乙方案中使用小车时 对实验的影响更小,可以忽略不计。实验中同学们认定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所依据的现象是小车 。
33.(2024·天津) 端午节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选手看到岸边的景物向后移动,所选参照物是_______;到达终点停止划水,龙舟由于________仍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34.(2024·四川宜宾)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质不同。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在向后蹬地的过程中,脚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选填“向前”或“向后”),而滑行时的鞋底由塑料制成,目的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35.(2024·云南)如图所示是我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制造飞机应选用耐高温、耐腐蚀、硬度大、密度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的材料;飞机的机轮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 摩擦。
36.(2024·四川遂宁)芳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当水平向左的拉力时,物体B水平向左匀速运动(B足够长),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且保持不变,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物体B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37.(2024·河南)在学习物理之前,我们头脑中常存在一些不科学的观点,学习物理后,要能运用事实证据进行质疑和修正。请参照示例,另外列举一个常见的错误观点,并通过实例进行反驳,写出正确观点。
【示例】错误观点:两个物体不接触,就没有力的作用。
反驳的实例及正确观点:磁铁靠近铁球,能将铁球吸引过来,因此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有力的作用。
错误观点: 。
反驳的实例及正确观点: 。
38.(2024·广西)请在图甲中画出无人机在空中时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39.(2024·山东滨州)如图所示,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宸宸静止站立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宸宸受力的示意图。
40.(2024·吉林)如图所示,O为雪人的重心,请画出雪人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41.(2024·湖南)请画出图中灯笼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重心在O点)。
42.(2024·上海)如图所示,静止的小球所受的重力为10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球所受的重力G。
43.(2024·陕西A卷)如图,木块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向右滑行,请画出木块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
44.(2024·福建)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冰壶的受力示意图。
45.(2024·山西)杂技在我国历史悠久,是力量与柔韧完美结合的传统艺术。如左图所示,是杂技演员正在表演的情景。请你在右图中画出演员A被托举且静止时受力的示意图。
46.(2024·山东临沂)图甲是天蒙山索道的吊厢随钢索向下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景,图乙是吊厢及吊厢内物体的简图。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O上)。
47.(2024·新疆)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拉力F的示意图。
48.(2024·河南)如图,手按压水平桌面并向左滑动,可感受到桌面对手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请以A点为作用点,画出桌面对手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49.(2024·甘肃临夏)某科技兴趣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用钩码让菱形轻质泡沫板(重力不计)保持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菱形轻质泡沫板的受力示意图(重心O已标出)。
50.(2024·四川广安)如图所示,请作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的摩擦力和书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
51.(2024·天津)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智能装卸机器人,它能够代替人工进行货物装卸。该机器人在内将质量为的货物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取,求:
(1)货物所受的重力;
(2)机器人提升货物的功率。
52.(2024·广西)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先后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水平向右拉动木块,当木块匀速运动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如图甲,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根据________ 知识,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N;
(2)比较甲和乙实验,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________有关;
(3)比较甲和丙实验,可得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_;
(4)许多运动鞋的鞋底刻有各式各样的花纹,是应用步骤(3)的结论来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53.(2024·内蒙古赤峰)为解决班级拔河比赛如何选队员的问题,物理老师引导学生做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选择了长木板、棉布、毛巾、木块、相同的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实验。
(1)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___知识可知,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下表是其中一组同学多次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实验条件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木块 长木板 0.7
2 木块上放1个钩码 长木板 0.9
3 木块上放2个钩码 长木板 1.1
4 木块上放1个钩码 铺有棉布的长木板 1.2
5 木块上放1个钩码 铺有毛巾的长木板 1.6
①分析表中___________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据此结论,选队员时应选体重___________(填“大”或“小”)的同学。
②分析表中2、4、5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该组同学又探究了不同材质的鞋底对拔河比赛的影响。设计方案如下:选用外形、体积完全相同的实心橡胶块和塑料块(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橡胶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它与该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用同样的方法测塑料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重复上述实验三次;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请指出此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在不改变器材的情况下提出改进方案___________。
54.(2024·四川成都)小成同学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器材如下:长木板(上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长方体木块(每个面粗糙程度都相同,长宽高不等)、弹簧测力计。
(1)实验过程中,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匀速拉动木块(如图),目的是为了让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 。
(2)小成在实验探究时利用下表收集数据,你认为她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
长木板不同表面 弹簧测力计示数/N
一个木块 两个木块重量
光滑表面
粗糙表面
(3)小成利用同一个木块探究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她改变接触面积的操作是 。
(4)小成发现匀速拉动木块时,不好控制且不方便读数,于是爱思考的她利用木块静止时二力平衡的特点,设计了改进方案(如下表所示),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方案?答: 。
方案一:用绳子将木块连接到墙上后,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下面的长木板 方案二:用绳子将木块连接到墙上后,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底部加了轮子的长木板 方案三:通过弹簧测力计将木块连接到墙上后,直接拉动下面的长木板
55.(2024·广东广州)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伸长量(x)与弹簧受到拉力(F)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关系图像(图线记为a)。
(1)分析图甲的数据,得到实验结论:,则比值k的单位是______,这根弹簧k的大小为______;
(2)把这根弹簧截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弹簧的k是否会发生变化?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
甲同学:因为是同一根弹簧,所以k不变;
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小;
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大;
为验证猜想,他们对剩余部分弹簧进行如下探究:
①把弹簧悬挂在竖直的刻度尺旁,静止时如图乙,则此时弹簧长度为______cm;
②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某次弹簧静止时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则弹簧下端受到钩码的拉力______ 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______ cm;
③多次改变悬挂钩码的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④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在甲图中描点,并画出图像(对应图线记为b);______
弹簧受到的拉力F/N 0 1.0 2.0 3.0 4.0 5.0
弹簧的伸长量x/cm 0 1.00 2.00 3.00 4.00 5.00
⑤比较图线a、b,可以判断______(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主题二 力学
专题08 力 力与运动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考点内容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力 弹力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属于常考热点,主要考查与力有关的基本概念。弹力是常见性质的力,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有时也会出现在综合题中。主要命题点有: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的判断、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三要素、辨析力的作用效果等。命题点有:弹力的产生、弹力的方向等。
重力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 重力是常见性质的力,是力学的基础。主要考查弹力与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常见考题类型是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命题点有: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等。
摩擦力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探究并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摩擦力是第三种重要性质的力。对摩擦力相关问题的考查题型基本上是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命题点有: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及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等。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能运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重要定律之一,惯性是物体的重要属性。其考题题型多是选择题、填空题或实验探究题。命题点有:用牛顿第一定律判断现象、惯性现象的解释、惯性的影响因素、利用惯性或防范惯性带来的危害的方法、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等。
二力平衡 了解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二力平衡是运动和力部分的重要考点。其考题题型多是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有时也会出现在综合题里。命题点有:平衡力或平衡状态的判断、利用二力平衡特点求某个力的大小或方向、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等。
受力分析作图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画力的示意图是分析力的基本技能。画力的示意图也是力学中常考问题,主要的题型是作图题,有时也会出现在选择题中。命题点有:画弹力、重力、摩擦力、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受力分析。
1.(新情境)(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哈尔滨冰雪节的滑雪项目吸引了很多南方“小土豆”,他们戴的滑雪手套较粗糙,是为了增大手套与滑雪杆之间的__________;滑雪时,滑雪杆向后撑地使人向前滑行,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自由滑行时,由于受到阻力,人的滑行速度逐渐变小,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滑到终点时人不会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人具有__________。
【答案】 ①.摩擦力 ②.相互的 ③.运动状态 ④.惯性
【解析】[1]滑雪时人的手里拿着滑雪杆不能掉,他们戴的滑雪手套较粗糙,是利用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手套与滑雪杆之间的摩擦力。
[2]滑雪时人用滑雪杆向后撑地,就是用滑雪杆对地面施加向后的力,同时地面对滑雪杆施加了向前的力使人可以向前滑行,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由于受到阻力,人的滑行速度逐渐变小,在力的作用下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滑到终点时人不会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人具有惯性,会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
2.(跨学科)(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能在火星上飞行的直升机——机智号,其质量为1.8kg,飞行时旋翼转速达到每分钟2400转,是地球上普通直升机旋翼转速的8倍以上,地球上的直升机飞行时,旋翼在空气中旋转获得相对气流,从而获得升力(火星表面g取4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星表面没有气体 B.火星表面有稀薄的气体
C.机智号在火星上重为18N D.机智号从地球到火星质量减小
【答案】B
【解析】A.直升机飞行时,旋转的旋翼对空气施加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就会给旋翼一个向上的力,即飞机的升力,直升机能在火星表面飞行,说明火星表面是有空气的。故A错误;
BC.直升机能在空中飞行,升力至少要等于其重力,机智号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为
比在地球上所受的重力小,为了克服重力升空,在火星上飞行时旋翼转速是地球上的8倍,说明火星表面空气较稀薄,只有增大转速才能获得相对气流,从而获得升力。故B正确,C错误;
D.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而改变,机智号从地球到火星只是位置变了,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3.(新考法)(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大小适中的实心木球,球面有两个小孔在某条直径的两端,两孔在球内相通。用一根比孔细的绳子穿过两孔,在竖直方向上用手拉绳的两端,球会静止在绳上,减小拉力球会向下运动。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静止时,绳两端的拉力是平衡力
B.通过拉力的调节,球可以匀速下滑
C.绳子下端突然松手,球就匀速下滑
D.通过手的运动和拉力调节,球不可能从绳的下端移到上端
【答案】B
【解析】A.对绳子进行受力分析,绳子受到向上的拉力F1,球对绳的向下的摩擦力,绳子的重力,与向下的拉力F2,所以
所以,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球静止在绳上,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球受到绳子对他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等于竖直向下的重力,当通过拉力的调节,只有使其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等于竖直向下的重力,球可以匀速下滑,故B正确;
C.绳子下端突然松手,球会在重力作用下加速下滑,故C错误;
D.通过手的运动和拉力调节,使小球由于惯性可以从绳的下端移到上端,故D错误。
故选B。
考向一 力 弹力
1.(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未挂重物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下方。在使用它测量钩码重力之前,应该先( )
A.把挂钩向下拉 B.把挂钩向上托
C.把面板向上移 D.把面板向下移
【答案】D
【解析】弹簧测力计未挂重物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下方,说明弹簧测力计在不受力时指针已经偏下,因此在使用它测量钩码重力之前,应该先把把面板向下移,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然后再进行测量。
故选D。
2.(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某种可重复使用火箭在降落过程中,通过控制推力,沿竖直方向先从A点减速运动到B点,再从B点匀速运动到C点,且,不计运动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忽略火箭质量的变化。则( )
A.火箭受到推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B.AB段的推力小于BC段的推力
C.AB段重力做功的功率大于BC段 D.AB段火箭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C
【解析】A.火箭的运动方向是向下,火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推力的方向是向上,火箭受到推力的施力物体是火箭发动机向下喷出的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
B.火箭的运动方向是向下,忽略火箭质量的变化,则火箭的重力不变,AB段做减速运动,推力大于重力;BC段匀速运动,推力等于重力,所以AB段的推力大于BC段的推力,故B不符合题意;
C.AB段,火箭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高度变低且,重力做功相同,但AB段所用的时间小于BC段,根据可知,AB段重力做功的功率大于BC段,故C符合题意;
D.AB段,火箭的质量不变,高度变低,速度变低,重力势能变小、动能也变小,因此重力势能没有转化为动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2023年11月9日,甘肃省消防队举行高楼灭火演习.如图甲所示,电动灭火无人机悬停在空中.如图乙所示,当无人机水平向右猛烈喷射干粉的同时,原本悬停的无人机水平向左飘移,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使原本悬停的无人机发生飘移的是 对 施加的力;喷射干粉过程中,灭火无人机的重力势能 。
【答案】 相互 喷射的干粉 无人机 减小
【解析】[1] [2][3]当无人机水平向右猛烈喷射干粉时,无人机给干粉向右的喷射力,同时向右的干粉给无人机向左的反冲力,使原本悬停的无人机水平向左飘移,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原本悬停的无人机发生飘移的是喷射的干粉对无人机施加的力。
[4]喷射干粉过程中,灭火无人机的质量减小、高度不变,无人机的重力势能减小。
4.(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2024年5月,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微尺寸昆虫仿生机器人,机器人身体最长尺寸仅有2个食指指甲的宽度,大约______cm,如图所示。“昆虫”机器人前腿长后腿短,它前进的动力是靠两个前腿振动击打地面获得的,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答案】 ①.2 ②.相互
【解析】[1]食指指甲的宽度在1cm左右,所以机器人身体最长尺寸大约2cm。
[2]当“昆虫”机器人的前腿振动击打地面时,前腿给地面一个力,同时地面也会给前腿一个反作用力,推动机器人前进,体现了力的相互作用。
5.(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质量为2kg的物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体积为。求:
(1)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2)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3)该物体浸没在水中释放后,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答案】(1)20N;(2);(3)20N
【解析】
解:(1)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2)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3)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
物体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
答:(1)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为20N;
(2)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为1×103Pa;
(3)该物体浸没在水中释放后,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20N。
解题技巧 (1)一对作用力总是跟两个物体有关(一个施力者,一个受力者),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如果离开物体更是不可能有力的作用,即力是物体对一物体的作用 (2)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无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小钢球),所以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有无力的作用的依据 (3)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4)只要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这是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力的另一个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考向二 重力
6.(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合适的尺度和范围,以下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80g B.吃饭常用的筷子长约27cm
C.中学生的重力约50N D.男生1000米跑步时间约2min
【答案】B
【解析】A.一支铅笔的质量在8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筷子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7cm左右.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G=mg=50kg×10N/kg=500N
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1000m跑的成绩在3min20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4·江苏淮安·中考真题)无人机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为某型号无人机,整机质量为,静止时两起落架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g取)
(1)画出无人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点为重心);
(2)求无人机空载时受到的重力大小;
(3)求无人机空载且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答案】(1) (2)60N
(3)
【解析】
【小问1详解】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重心处,作图如下:
【小问2详解】
无人机空载时受到的重力大小为
【小问3详解】
无人机空载且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
8.(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发展,中国桥梁建设领先世界。小明对桥梁建造产生浓厚的兴趣,想探究桥墩对河底压力与水深度的关系。他找来底面积为的圆柱体,放于水平地面的压力传感器上,如图甲所示,示数为100N。考虑不方便测量圆柱体对河底的压力,于是将圆柱体挂在拉力传感器下方,缓慢向下放至刚好与容器底部接触,如图乙所示。向容器内加水,记录传感器示数和水的深度,并画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求:
(1)圆柱体的质量;
(2)圆柱体的密度;
(3)取走拉力传感器,圆柱体浸没于水中时对杯底的压强。
【答案】(1)10kg;(2)5×103kg/m3;(3)8000Pa
【解析】
解:(1)依题意得,圆柱体的重力为100N,由得,圆柱体的质量
(2)由图丙得,圆柱体的高度为0.2m,圆柱体的体积为
圆柱体的密度
(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为
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
圆柱体对容器底压力
此时圆柱体对杯底的压强
答:(1)圆柱体的质量10kg;
(2)圆柱体的密度5×103kg/m3;
(3)取走拉力传感器,圆柱体浸没于水中时对杯底的压强8000Pa。
9.(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创新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已校零)、带悬挂细线的溢水杯(定制),自制液体密度快速测量仪。其说明书如虚线框内容所示。
液体密度快速测量仪使用说明书 ①竖直悬挂液体密度快速测量仪,如图乙所示; ②向溢水杯内缓缓倒入待测液体,直至溢水口有液体溢出,即认为溢水杯装满液体; ③读出测量仪指针所指的密度值,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如图丙所示,液体的密度为。
g取,问:
(1)溢水杯受到重力大小为 N;
(2)溢水杯装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 )
(3)若在读数前溢水杯意外晃动,将导致测量值 真实值。遇到此种情况,解决办法为: 。
【答案】 1 小于 重新装满液体
【解析】(1)[1]在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由于弹簧测力计已经校零,在图乙中,只挂着溢水杯,此时指针下降了5小格,因此溢水杯的重力是1N。
(2)[2]由图甲乙丙可知,当溢水杯装满液体时,丙指针比乙的下降了10小格,则液体的重力为2N,则液体的质量为
由液体的体积为
(3)[3][4]如果溢水杯意外晃动,那么部分液体可能会从溢水口流出,导致溢水杯内剩余的液体重力减小,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会相应减小,这就会导致测量值偏小。遇到此种情况,应把溢水杯装满液体再读数。
解题技巧 (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产生的弹力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等,其实质就是弹力。 (2)对于弹簧测力计,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长度不同。弹簧不受任何拉力时的长度叫做弹簧的原长,一般用L0表示,弹簧受到拉力之后的长度是弹簧现在的长度,一般用L表示,则弹簧的伸长量。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F成正比,越长,表明所受拉力F越大。 (3)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mg,式中的g取9.8N/kg;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是有区别的,“竖直向下”是指垂直于物体所在处水平面向下 (4)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材料、密度是否均匀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考向三 摩擦力
10.(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如图是我国低真空、磁悬浮高速列车在试验线上行驶的情形。运行管道做成低真空,主要是为了减小列车所受( )
A.浮力 B.重力 C.阻力 D.支持力
【答案】C
【解析】列车在真空管道中行驶时,列车与空气间的摩擦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列车受到的阻力很小,列车可以高速运行,所以运行管道做成低真空,主要是为了减小列车所受阻力。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将物块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A,使其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区域1和区域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和。两区域示数不同的原因是( )
A.在区域1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B.在区域2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C.木板上区域1的粗糙程度更大 D.木板上区域2的粗糙程度更大
【答案】D
【解析】AB.根据图可知,在区域1、区域2中,A的质量没变,根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知,重力不变,水平放置时,对木板的压力不变,故AB不符合题意;
CD.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拉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物体的对水平木板的压力不变,但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拉力大小)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同,经过区域1和区域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和,所以在区域2时受到的摩擦力更大,木板上区域2的粗糙程度更大,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活动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板,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明又进行测量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的尝试。如图乙所示,水平拉动木板,使木板和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测量木板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如图丙所示,固定木块,再拉动木板,当木板相对于木块滑动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测量的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 )
A.方向水平向左,拉木板需要匀速运动 B.方向水平向右,拉木板不需要匀速运动
C.方向水平向右,拉木板需要匀速运动 D.方向水平向左,拉木板不需要匀速运动
【答案】A
【解析】图甲中,拉动木板,保持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0,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水平方左的拉力F和木板对它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即
f=F
又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木块对木板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ˊ等于木板对木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即
fˊ=f
故测量的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拉木板需要匀速运动。
图乙中,水平拉动木板,使木板和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0,木板和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水平方右的拉力F和桌面对它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即
f=F
故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木板受到桌面的摩擦力。
图丙中,固定木块,若匀速拉动木板,当木板相对于木块滑动时,木板受到木块对它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桌面对它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对它向右的拉力相等,结合图甲和乙测得的结果,可知道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
若变速拉动木板,当木板相对于木块滑动时,木板受到木块对它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和桌面对它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 对它向右的拉力不相等,B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化,无法测出拉力大小,不能测量的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生活中常用如图所示的吸盘挂钩来挂毛巾,使用时排尽吸盘内的空气,吸附在__________(选填“平整”或“不平整”)的墙面上,以防止漏气。若吸盘的横截面积为,外界大气压为,则排尽空气后的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为__________N,吸盘挂钩不会掉落是因为受到墙壁对它竖直向上的_________力。
【答案】 ①.平整 ②.200 ③.摩擦力
【解析】[1]吸盘挂钩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使用时排尽吸盘内的空气,吸附在光滑的墙面上,外界大气压大于吸盘内气压,将吸盘紧紧压在墙面上,若墙面不平整,空气会进入吸盘内,吸盘会脱落。
[2]排尽空气后的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3]吸盘挂钩受自身重力和物体对挂钩向下的拉力而不会掉落是因为受到墙壁对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14.(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拖拉机轮胎表面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选用水来冷却拖拉机的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___________(填“大”或“小”),如果水箱装有质量为20kg的水,水温从20℃上升到70℃,水吸收了___________J的热量。[]
【答案】 ①.接触面粗糙程度 ②.大 ③.4.2×106
【解析】
[1]拖拉机轮胎表面刻有花纹,是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2]选用水来冷却拖拉机的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其他条件相同时,水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多。
[3]如果水箱装有质量为20kg的水,水温从20℃上升到70℃,水吸收的热量为
15.(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再将毛巾平铺在木板上进行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0.3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见解析
【解析】
[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3N,木块受到摩擦力是0.3N。
[2]再将毛巾平铺在木板上进行实验,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大小,在木块上面放不同个数的钩码,匀速拉动木块,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解题技巧 (1)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接触面粗糙;③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④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 (2)摩擦力不都是阻力:不能把摩擦力只看成是阻力,有时可以是动力。 (3)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物体相互间的压力成正比,在物体表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摩擦的方法:使接触面变粗糙、增大压力、变滚动为滑动。 ②减小摩擦的方法:使接触面变光滑、减小压力、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分离。
考向四 二力平衡
16.(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下列情形中,松手后纸片还能保持平衡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纸片两端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各放两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纸片两端受到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纸片能保持平衡状态,故A符合题意;
B.纸片两端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各放两个和一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纸片两端受到的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即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纸片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纸片两端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各放两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但纸片扭转一个角度,纸片两端受到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纸片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纸片两端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各放两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但用剪刀把纸片剪成两段,纸片两端受到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纸片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托架上有两个磁环,同名磁极相对,上面的磁环悬浮着,托架静止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若托架重1N,每个磁环重2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N B.3N C.4N D.5N
【答案】D
【解析】上面的磁环悬浮着,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此磁环受到重力和排斥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排斥力大小为
F斥=G环=2N
下面磁环受到向下的排斥力和上面磁环受到向上的排斥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托架受到的压力
F压=F斥+G环=2N+2N=4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G架+F压=1N+4N=5N
故选D。
18.(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听到信号出警时,消防员为了尽快从二楼下到一楼车库,抱着竖直的滑杆匀速滑下,认为消防员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如果消防员重700N,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重力势能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地面 ②.700 ③.变小
【解析】[1]消防员为了尽快从二楼下到一楼车库,抱着竖直的滑杆匀速滑下,以地面为参照物,消防员的位置发生改变,消防员是运动的。
[2]消防员匀速运动,受到摩擦力和重力是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得到摩擦力
f=G=700N
[3]消防员抱着竖直的滑杆匀速滑下,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19.(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利用铅笔做几个小实验:
(1)压笔尖的手指比压笔尾的手指疼,说明压力相等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
(2)将夹子M向右移动,小灯泡变暗,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___________。
(3)用橡皮筋水平拉动厚书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前进时,拉力与___________力大小相等。在书下垫几支圆柱形铅笔,再次水平匀速拉动,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变___________。
【答案】 ①.受力面积 ②.大 ③.滑动摩擦 ④.小
【解析】(1)[1]如图,用两手指分别压笔的两端,笔对两手指的压力相同,笔尖对手指的压力的受力面积较小,压笔尖的手指比压笔尾的手指疼,说明压力相等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2)[2]如图,铅笔芯与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将夹子M向右移动,小灯泡变暗,说明电路中电流变小,铅笔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变大,所以,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3)[3]用橡皮筋水平拉动厚书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前进时,拉力与书受到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4]在书下垫几支圆柱形铅笔,将滑动摩擦变为了滚动摩擦,摩擦力减小,再次水平匀速拉动,则拉力也减小,所以,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变小。
解题技巧 (1)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作用对象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作用在一个体上作用时间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时一间关系力的作用效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一般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两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使物体保持平衡
(2)平衡力是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几个力的关系;最简单的平衡力就是二力平衡。由于自然界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所以物体保持平衡状态一定受到平衡力。 (3)利用二力平衡可以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如:测量重力、测量滑动摩擦力等不便直接测量的力,只要测出与其平衡的另一个力,就可以根据二力平衡的两个力的关系求出这个力。
考向五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20.(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坐在轿车后排的市民也应自觉系上安全带。系安全带可减小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对乘客的伤害( )
A.快速启动 B.匀速行驶 C.紧急刹车 D.缓慢加速
【答案】C
【解析】
乘客和轿车一起向前运动过程中,当车辆突然减速或紧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有可能由于撞到车身而受伤,系上安全带可以阻止人的身体继续向前运动,减小当车辆突然减速或紧急刹车时对乘客的伤害,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2024·江苏淮安·中考真题)2024年2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拉开帷幕。如图所示是短道速滑项目的精彩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看台上的观众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运动员在转弯过程中,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D.运动员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解析】
A.以看台上的观众为参照物,运动员的相对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A正确;
B.运动员在转弯过程中,方向改变,其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C错误;
D.运动员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22.(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华穿着轮滑鞋静止在平滑的地面上,小华用力向前推小明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和小华由于惯性都保持静止 B.小明和小华因为受力一起向前运动
C.小明受力向前运动,小华受力向后运动 D.小明受力向前运动,小华由于惯性保持静止
【答案】C
【解析】小明和小华穿着轮滑鞋静止在平滑的地面上,地面上的摩擦力很小,小华用力向前推小明后,小明由于受到了向前的推力,小明向前运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华受到了向后的反作用力,小华向后运动,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3.(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两棋子静止叠放在水平面上,上方棋子受力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用尺快速水平击打下方棋子,由于上方棋子具有________,其位置几乎不变。当下方棋子飞出后,上方棋子受________力的作用而下落。
【答案】 ①.平衡 ②.惯性 ③.重
【解析】[1]由于两棋子都静止叠放在水平面上,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上方棋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下方棋子给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上方棋子受力是平衡的。
[2]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当用尺快速水平击打下方棋子时,由于惯性,上方棋子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即其位置几乎不变。
[3]当下方棋子飞出后,上方棋子不再受到下方棋子的支持力,但在竖直方向上仍然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此,在重力的作用下,上方棋子会下落。
24.(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2024年3月26日,美国“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被“达利”号集装箱船撞毁,如图所示,撞击前,船突发故障失去动力,但并没有立即停下,这是因为 ,当船以10.8km/h、合 m/s的速度撞击大桥时,虽然船速较慢,但由于船的 很大导致其 能很大,使得船将大桥撞毁。
【答案】 船具有惯性 3 质量 动
【解析】[1]撞击前,船突发故障失去动力,由于船具有惯性,所以不会立即停下。
[2]船的速度
10.8km/h=3m/s
[3]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船速较慢,船的质量很大,船的动能很大,使得船将大桥撞毁。
解题技巧 (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原来的运动状态不清楚,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2)惯性与物休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对任何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无论是运动状态改变还是不变,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不是力,不能把惯性说成是“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或“克服物体的惯性”一般只能说“具有惯性”。
考向六 力与运动的关系
25.(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经过近月制动减速后进入环月轨道,于2024年6月2日落月开展采样工作,最后返回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六号”制动后动能减小 B.样品到达地球后质量变小
C.“嫦娥六号”近月制动利用空气阻力减速 D.“嫦娥六号”利用的太阳能属于非清洁能源
【答案】A
【解析】
A.“嫦娥六号”制动后,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故A正确;
B.样品到达地球后,地理位置改变,质量不变,故B错误;
C.月球表面附近没有空气,“嫦娥六号”近月制动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进行制动,故C错误;
D.嫦娥六号”利用的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产物没有污染,故D错误。
故选A。
26.(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请你补全关于“力与运动”的知识结构图。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不变 ②.改变 ③.直线运动
【解析】
(1)[1]分析结构图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受力平衡时,力的作用效果相互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运动状态也不改变,所以,(1)处填入“不变”。
(2)[2]物体受力不平衡时,处于非平衡状态,它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或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或两者同时改变,所以,(2)处填入“改变”。
(3)[3]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它们都属于直线运动,所以,(3)处填入“直线运动”。
27.(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每年春季的三台山,春意盎然,花香四溢,游客们闻香而至。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________。骑上单车,用力蹬车加速前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________;停止蹬车时,车能继续前进是因为__________。
【答案】 ①.做无规则运动 ②.运动状态 ③.具有惯性
【解析】[1]由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花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所以可以闻到花香。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用力蹬车加速前行,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3]由于车具有惯性,停止蹬车时,车会继续向前运动。
28.(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在树叶尾部的边缘滴一滴圆珠笔油,然后将它缓缓放进水面,树叶在水面上像小船一样运动起来,滴了圆珠笔油的树叶被称为“油墨小船”。小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由于油墨中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当水与油墨接触时,“油墨小船”便获得向前运动的力。小明同学想探究“油墨小船”在水中运动的快慢与水的温度和圆珠笔油浓度的关系。他用塑料片代替树叶制作的“油墨小船”如图所示。
(1)探究“油墨小船”在水中运动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实验中小明控制水的温度分别为17℃、35℃、65℃,使用技术软件,记录了“油墨小船”在不同温度液面上的运动情况,采集数据如下表。在三种测试温度下,“油墨小船”运动快慢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油墨小船”运动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油墨小船”在运动过程中受的力是___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T/℃ 17 35 65
t/s 0.5 1 2 3 0.5 1 2 3 0.5 1 2 3
2.3 2.1 2.0 1.9 5.3 6.2 5.9 4.8 6.4 8.2 6.3 5.1
(2)探究“油墨小船”在水中运动的快慢与圆珠笔油浓度的关系。为形成不同浓度的圆珠笔油,小明选择酒精为稀释剂,制成多种样品,然后选取适量样品滴在小船尾部边缘进行实验。小明发现圆珠笔油浓度减小时,“油墨小船”运动明显加快。小明制作样品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3)当实验条件确定时,“油墨小船”获得向前的能量大小是固定的,为了使图中“油墨小船”获得更大的速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先变快后变慢 ②.水的温度越高,“油墨小船”运动越快 ③.非平衡力 ④.将不同滴的酒精与相同滴的圆珠笔油均匀混合 ⑤.减轻“油墨小船”的质量
【解析】
(1)[1]由表格数据可知,油墨小船在三种测试温度下,运动速度都是先变快后变慢。
[2]由表格数据可知,油墨小船运动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是:水的温度越高,油墨小船运动得越快。
[3]油墨小船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不断变化,因此,油墨小船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2)[4]小明可以用相同滴的圆珠笔油,然后向其中逐渐加入不同滴的酒精并充分搅拌,从而得到不同浓度的圆珠笔油样品。
(3)[5]可以减小“油墨小船”的质量(或重量),这样在获得相同能量时,能使它的速度更大。
解题技巧 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如果受到力的作用,且受到的力不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考向七 力的示意图
29.(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如图,请画出篮球撞击篮板时所受重力G以及对篮板压力F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篮球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篮球的重心;篮球对篮板的压力方向垂直于篮板向右,作用点在篮球和篮板的接触点,故作图如下:
30.(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按要求作图: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平面的篮球受到的力;
【答案】
【解析】篮球受到的重力G和支持力F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点在篮球的重心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分别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31.(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请按题目要求作答。
(1)一本字典静止在水平桌面上,O为其重心,请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答案】(1)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字典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二力平衡,支持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如图所示:
32.(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按要求作图:
(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请画出物体此时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2)
【小问2详解】物体在测力计下面保持静止,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如图所示:
33.(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沿绳向上的拉力F,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从小球重心,分别沿重力和拉力的方向作有向线段,注意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解题技巧 (1)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一般重力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压力要画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当一个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这几个力的作用点都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2)在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若一个力找不出它的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是不存在的。
1.(2024·四川宜宾)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中,属于测量力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图中是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工具,故A符合题意;
B.图中是托盘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是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工具,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是停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4·四川自贡)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拿起两个鸡蛋需要的力约为1N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0kg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3m/s
【答案】A
【解析】A.两个鸡蛋的重力约1N,则拿起两个鸡蛋需要的力约为1N,故A符合题意;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kg,故B不符合题意;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37℃,故C不符合题意;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4·四川南充)以下是同学们对一些常见物理量进行估测,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 B.地球的直径约为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D.某中学生短跑成绩约为
【答案】C
【解析】A.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重力约为1N,故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故A不符合题意;
B.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km,半径约为6371km,故B不符合题意;
C.正常人体的体温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约为,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100m短跑的时间约为15s,50m短跑的时间约为7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4·黑龙江龙东)下图所示的情景中,减小摩擦的是( )
A.自行车的车闸 B.涂有防滑粉的手
C.瓶盖上有竖条纹 D.合页轴加油
【答案】D
【解析】A.自行车的车闸在刹车时,通过增加压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增加了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涂防滑粉的手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加了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瓶盖上有竖条纹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合页轴处加润滑油,在接触面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4·广东广州)如图,把吸盘压在竖直的玻璃墙上,挤出空气,它就“吸”在玻璃墙上静止不动,则吸盘所受摩擦力( )
A.方向竖直向下 B.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其所受重力 D.小于其所受重力
【答案】B
【解析】吸盘“吸”在玻璃墙上静止不动,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4·湖北)冰壶运动员比赛用鞋如图,蹬冰鞋底用橡胶制成,滑行鞋底用塑料制成。运动员用滑行鞋支撑全身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停下时,用蹬冰鞋接触冰面进行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蹬冰鞋底是为了减小压力
B.滑行鞋底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C.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力来维持
D.滑行时若摩擦力消失,则运动员会停止运动
【答案】B
【解析】A.蹬冰鞋底用橡胶制成,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冰面对鞋的摩擦,故A错误;
B.滑行鞋底用塑料制成,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冰面对鞋的摩擦,故B正确;
C.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滑行时若摩擦力消失,则运动员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7.(2024·甘肃临夏)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动力由内燃机提供,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每转一圈,对外做功一次
B.汽车的轮胎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C.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的安全带可以减小突然加速时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
【答案】B
【解析】A.汽车的动力由内燃机提供,汽油机工作一个循环对外做功1次,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飞轮每转2圈,故A错误;
B.汽车的轮胎刻有花纹,是使接触面粗糙,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的,故B正确;
C.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突然减速时,人因为惯性会具有向前的运动趋势,因此汽车的安全带可以减小突然减速时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故D错误。
故选B。
8.(2024·山东滨州)小滨在劳动课上学习了一些做饭的方法后,和家人共同做了丰盛的晚餐。以下是他观察的现象及给出的解释,合理的是( )
A.在碗沿上磕破鸡蛋,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碗受到的力
B.将柔软的面团压成薄饼,面团发生了弹性形变
C.小滨给长辈们夹菜时,所使用的公筷是省力杠杆
D.用力擦去灶台上的污渍,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答案】D
【解析】A.在碗沿上磕破鸡蛋,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鸡蛋受到的力等于碗受到的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柔软的面团压成薄饼,面团不能恢复其原状,因此发生了不是弹性形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小滨给长辈们夹菜时,所使用的公筷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费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力擦去灶台上的污渍,是在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4·山东烟台)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深受同学们喜欢。关于乒乓球运动中蕴含的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了向前的推力
B.乒乓球的质量小,所以容易被快速抽杀
C.空中飞行的乒乓球,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
D.球拍击球时,只能改变乒乓球的运动方向
【答案】B
【解析】A.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没有受到了向前的推力,故A错误;
B.乒乓球的质量小,惯性小,运动状态在受力后容易发生改变,所以容易被快速抽杀,故B正确;
C.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以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球拍击球时,可以改变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可以改变乒乓球的运动方向,也可以改变乒乓球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10.(2024·甘肃武威)适量运动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日常运动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将足球踢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篮球离手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C.离开蹦床后人还能继续上升,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竖直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的排球,受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A
【解析】A.足球原来静止在地面,用力将足球踢出,足球就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篮球离手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离开蹦床后,人还能继续上升,人的高度增加,速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故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错误;
D.竖直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的排球,只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11.(2024·山东滨州)以下四图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巨著《天工开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轧蔗取浆”中,牛拉“犁塘”匀速转动的过程中,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图乙“湿田击稻”中,用力甩稻秆,稻粒落入木桶中,是因为受到惯性力
C.图丙“北耕兼种”中,耧下端的“鐵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的
D.图丁“长流漂米”中,水从高处流下,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D
【解析】A.图甲“轧蔗取浆”中,牛拉“犁塘”匀速转动的过程中,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因此运动状态改变,故A错误;
B.图乙“湿田击稻”中,用力甩稻秆,稻粒落入木桶中,是因为其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故B错误;
C.图丙“北耕兼种”中,耧下端的“鐵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
D.图丁“长流漂米”中,水从高处流下,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增大,因此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正确。
故选D。
12.(2024·四川宜宾)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下列运动中涉及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踢足球时,用脚将球踢出,说明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
B.小英掷铅球时,铅球飞出去,说明力主要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小明长跑时,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小明具有惯性
D.小华立定跳远时,他所受的重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A.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小英掷铅球时,铅球在力的作用下飞出去,铅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力主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
C.小明长跑时,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小明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小华立定跳远时,他所受的重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3.(2024·四川遂宁)为深化体教融合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2024年4月29日,四川省学生(青少年)田径冠军赛在遂宁市安居区隆重举行,比赛现场精彩纷呈。关于运动会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场观众的呐喊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现场加油助威声“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运动员加速冲刺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D.运动员手中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能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答案】A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现场观众的呐喊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现场加油助威声“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运动员加速冲刺时,速度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错误;
D.运动员手中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能继续运动是由于铅球具有惯性,但惯性不是力,故D错误。
故选A。
14.(2024·河南)乘客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急刹车时,由于什么的惯性而受到伤害( )
A.汽车 B.安全带 C.乘客 D.座椅
【答案】C
【解析】现代汽车速度很快,急刹车时,车身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在车内与车身撞击,为防止发生类似伤害,安全带可以对人体起到缓冲作用。
故选C。
15.(2024·山西)如图为运动员撑杆跳高的场景。他通过助跑将撑杆压弯后起跳,越过横杆,松手后撑杆恢复原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助跑时运动员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压弯撑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C.运动员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松手后运动员仍然受撑杆的作用力
【答案】B
【解析】A.助跑时运动员相对于地面位置在不断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压弯撑杆,撑杆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
C.运动员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C错误;
D.松手后,运动员不再接触撑杆,因此不再受撑杆的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16.(2024·四川广安)关于广安市中考体育测试场上出现的运动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聪进行1000m测试通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小明进行乒乓球测试时,乒乓球撞击墙面被弹回,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小敏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未受到力的作用
D.小捷在跳绳测试中,起跳时她的重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析】A.小聪进行1000m测试通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小聪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小明进行乒乓球测试时,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乒乓球撞击墙面的同时液受到墙面对其的反作用力,因此被弹回,故B正确;
C.小敏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草地对其的阻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小捷起跳时她的脚向下蹬底,她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大于她自身受到的重力,合力向上,故此时她的重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17.(2024·四川南充)关于近期举行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选拔赛的比赛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跳鞍马过程中要助跑,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
B.运动员在做单杠项目前,手要擦上滑石粉,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C.在自由体操项目中,运动员在空翻离地后到落回地面前,不受重力
D.运动员站在平衡木上静止不动,受到的重力与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解析】A.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所以运动员在跳鞍马过程中要助跑,利用运动员的惯性,能跳得更远,故A正确;
B.运动员在做单杠项目前,手要擦上滑石粉,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
C.由于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在自由体操项目中,运动员在空翻离地后到落回地面前,仍受重力,故C错误;
D.运动员站在平衡木上静止不动,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方向向下,两个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18.(2024·广西)在课间踢毽子的活动中,如图所示,踢出的毽子在上升过程中( )
A.具有惯性 B.受力平衡
C.受到的重力增大 D.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答案】A
【解析】A.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踢出的毽子在上升过程中也具有惯性,故A符合题意;
B.踢出的毽子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受力不平衡,故B不符合题意;
C.踢出的毽子在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因此重力也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踢出的毽子在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2024·广东深圳) 2024年6月 10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划龙舟是传统的习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运动员停止划桨后,龙舟会向前运动,小丁同学觉得是因为( )
A.具有摩擦力向前运动 B.具有惯性向前运动
C.受到重力停止运动 D.受到质量停止运动
【答案】B
【解析】运动员停止划桨后,龙舟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有运动状态,能够继续向前运动。
故选B。
20.(2024·山西)如图所示,一辆公交车正在水平路面匀速向右行驶,遇到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下列能正确表示车内拉环情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车、拉环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紧急刹车,公交车的速度减小,拉环的上部随公交车一起速度减小,由于惯性,拉环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拉环向右摆动,由图示可知,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1.(2024·新疆)运动员从雪坡上加速滑下时,雪坡对运动员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分别为( )
A.与运动方向相同,小于重力 B.与运动方向相反,小于重力
C.与运动方向相同,大于重力 D.与运动方向相反,大于重力
【答案】B
【解析】运动员从雪坡上加速滑下时,雪坡对运动员的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员相对于雪坡的运动方向相反,即与运动员的运动方向相反,因为是加速下滑,所以摩擦力小于重力沿雪坡向下的分力,也就小于重力,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2024·湖南)如图所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保持同一小车每次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只改变水平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过程中只受摩擦力的作用
B.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相同
C.水平木板表面越粗糙,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该实验能直接验证当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物体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A.不计空气阻力,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过程中,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小车在粗糙程度越大的水平木板表面滑行时,受到的阻力越大,运动速度减小的越快,小车滑行的距离越小,故B错误;
C.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对水平木板的压力一定,因此水平木板表面越粗糙,所受的摩擦力越大,故C正确;
D.由于绝对光滑的水平面是不存在的,因此该实验不能直接验证当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物体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而是根据科学推理得出的,故D错误。
故选C。
23.(2024·上海)物理王坐电梯回家时,电梯匀速上升。若他对电梯的压为F1,电梯对他的支持力为F2,他受到的重力为G,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F1>G B.F2>G
C.F1和F2是平衡力 D.F2和G是平衡力
【答案】D
【解析】电梯匀速上升,小明也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小明处于平衡状态,小明受到的重力与电梯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2和G是平衡力,;小明对电梯的压力和电梯对他的支持力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4.(2024·湖北武汉)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所示,返回舱在落地前的某段时间内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若降落伞和返回舱受到的重力分别为和,降落伞对返回舱的拉力为F,空气对返回舱的阻力为f,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BCD.根据题意知,返回舱在落地前的某段时间内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以返回舱作为受力物体,返回舱受到自身重力、降落伞对返回舱的拉力为F和空气对返回舱的阻力为f,由于返回舱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5.(2024·四川眉山)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棋子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上面的棋子没有飞出去是由于上面的棋子具有 。
【答案】 运动状态 惯性
【解析】[1]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这一棋子因受力打击而飞出,棋子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会飞出。
26.(2024·江西)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所示,某赣剧演员在水平舞台上站立不动时,她受到的重力与舞台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 ,其中重力的方向是 。
【答案】 平衡力 竖直向下
【解析】[1][2]演员站立不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舞台对她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27.(2024·天津)在“航天日”主题活动中,小明用塑料瓶自制了“水火箭”(如图所示)。发射时,“水火箭”向下喷水从而获得升空的动力,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水火箭”飞出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①.相互 ②.减小
【解析】[1] 水火箭升空利用的是“反冲力”,即高压气体将水向下喷射出去,对水施加一个向下的力,物体间的力都是相互的,水对火箭施加一个向上的力,火箭就升空了。
[2] 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28.(2024·甘肃临夏)中华诗词博大精深,“会挽雕弓如满月”——用力拉弓,弓被拉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人能闻到花香是________现象。
【答案】 ①.形状 ②.扩散
【解析】[1]用力拉弓,弓被拉满,弓因为受力而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人能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9.(2024·甘肃白银)“无人机”送快递是低空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无人机起飞时,吹向下方的风量增加,使无人机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若无人机下方用一根绳子悬挂快递,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在无人机斜向右上方匀速直线飞行过程中,悬挂重物的绳子 (选填“会”或“不会”)偏离竖直方向。
【答案】 空气 不会
【解析】[1]无人机上升时向下吹风,无人机对空气的力向下,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无人机受到向上的空气的作用力,所以使无人机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2]无人机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方的重物和无人机相对静止,则下方的重物同样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重物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重物受重力和细线的拉力,由二力平衡可知,细线的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可知细线不会偏离竖直方向。
30.(2024·安徽)如图所示,一根有一定质量的木杆竖直悬挂在细绳下端,一只质量为10kg的猴子抱住木杆处于静止状态。某一间细绳突然断了,猴子本能地立即沿木杆使劲往上爬,在爬的过程中,若木杆始终竖直,猴子与地面的高度一直保持不变,g取10N/kg,则该过程中猴子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
【答案】100
【解析】在爬的过程中,若木杆始终竖直,猴子与地面的高度一直保持不变,所以猴子相当于地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等于自身重力,猴子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f=G=mg=10kg×10N/kg=100N
31.(2024·甘肃武威)小宇看到妈妈打不开玻璃罐的盖子,于是他用物理课学到的知识给妈妈教了两种方法。方法一:如图甲所示,将一块毛巾包在玻璃罐的盖子上面,再用手拧盖子,玻璃罐就打开了。方法二:如图乙所示,用一个较硬的钢勺轻撬瓶盖边缘,有空气进去后瓶盖变平,再用手拧盖子,玻璃罐就打开了。
请你用物理知识分别解释这两种方式容易打开玻璃罐盖子的原因。
方法一: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了毛巾对盖子的摩擦力;原因是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了盖子与瓶口的摩擦力;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增大 ②.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减小 ④.减小玻璃罐盖子对玻璃罐的压力
【解析】
[1][2]在压力相同时,用毛巾包在玻璃罐的盖子上面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手与盖子之间的摩擦力,因此更容易打开玻璃罐的盖子
[3][4]用一个较硬的钢勺轻撬瓶盖边缘,有空气进去后瓶盖变平,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了盖子与瓶口的摩擦力。
32.(2024·四川成都)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小张同学认为乙方案更合理,理由是乙方案中使用小车时 对实验的影响更小,可以忽略不计。实验中同学们认定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所依据的现象是小车 。
【答案】 摩擦力 静止
【解析】[1]乙装置更加合理,是因为将木块改为小车,将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大大减小了摩擦,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当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时,小车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可以认定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
33.(2024·天津) 端午节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选手看到岸边的景物向后移动,所选参照物是_______;到达终点停止划水,龙舟由于________仍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答案】 ①.龙舟 ②.惯性
【解析】[1]划龙舟的选手看到岸边的景物向后移动,是以龙舟为参照物,景物相对于龙舟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2]到达终点停止划水,龙舟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34.(2024·四川宜宾)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质不同。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在向后蹬地的过程中,脚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选填“向前”或“向后”),而滑行时的鞋底由塑料制成,目的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答案】 向前 减小
【解析】[1]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脚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地面阻碍脚向后运动,故脚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2]滑行时的鞋底由塑料制成,目的是为了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摩擦力。
35.(2024·云南)如图所示是我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制造飞机应选用耐高温、耐腐蚀、硬度大、密度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的材料;飞机的机轮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 摩擦。
【答案】 小 增大
【解析】[1]材料的密度小,在体积一定时,质量较小。
[2]飞机的机轮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36.(2024·四川遂宁)芳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当水平向左的拉力时,物体B水平向左匀速运动(B足够长),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且保持不变,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物体B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答案】 4 6
【解析】[1] 对物体A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的弹簧的拉力,又物体A保持静止,则物体A受力平衡,即摩擦力的大小和弹簧的拉力大小相等,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4N。
[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对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4N,则物体A对物体B的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水平向右,此时物体B水平向左匀速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其向右的摩擦力和向左的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B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6N。
37.(2024·河南)在学习物理之前,我们头脑中常存在一些不科学的观点,学习物理后,要能运用事实证据进行质疑和修正。请参照示例,另外列举一个常见的错误观点,并通过实例进行反驳,写出正确观点。
【示例】错误观点:两个物体不接触,就没有力的作用。
反驳的实例及正确观点:磁铁靠近铁球,能将铁球吸引过来,因此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有力的作用。
错误观点: 。
反驳的实例及正确观点: 。
【答案】 见解析 见解析
【解析】[1]错误观点:只要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2]反驳的实例及正确观点:竖直放在竖直墙边的物体刚好与墙面接触,没有力的作用,因此两个物体相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38.(2024·广西)请在图甲中画出无人机在空中时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过无人机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如图所示:
39.(2024·山东滨州)如图所示,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宸宸静止站立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宸宸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吉祥物,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即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过重心O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等长的线段,分别表示重力和支持力,如下图
40.(2024·吉林)如图所示,O为雪人的重心,请画出雪人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雪人的重心,从点O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如下图所示:
41.(2024·湖南)请画出图中灯笼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重心在O点)。
【答案】
【解析】重力作用点在重心位置,方向竖直向下,过重心O做竖直向下的带箭头的直线表示重力,并在箭头旁标注符号G
42.(2024·上海)如图所示,静止的小球所受的重力为10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球所受的重力G。
【答案】
【解析】由题意知道,可画出大小表示5N的标度,通过小球的重心做一条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使线段长度为标度的2倍,并标明力的大小,即小球所受的重力G的图示
43.(2024·陕西A卷)如图,木块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向右滑行,请画出木块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则木块在水平面上向右滑行时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左的,具体如图所示:
44.(2024·福建)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冰壶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
【解析】静止在水平冰面上冰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画图时注意两个力一样长,表明两个力大小相等
45.(2024·山西)杂技在我国历史悠久,是力量与柔韧完美结合的传统艺术。如左图所示,是杂技演员正在表演的情景。请你在右图中画出演员A被托举且静止时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演员A被托举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平衡力,所以演员A受到的重力与演员B对她的支持力平衡
46.(2024·山东临沂)图甲是天蒙山索道的吊厢随钢索向下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景,图乙是吊厢及吊厢内物体的简图。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O上)。
【答案】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轿厢对物体的支持力FN,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若轿厢对物体有水平方向的摩擦力,则此时物体A在水平方向将受力不平衡,故可知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轿厢对物体A的支持力FN,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7.(2024·新疆)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拉力F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小球受到的绳的拉力,方向沿绳子向上,作用点在绳子与小球的结合点上,过拉力的作用点,沿拉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表示。
48.(2024·河南)如图,手按压水平桌面并向左滑动,可感受到桌面对手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请以A点为作用点,画出桌面对手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桌面对手的支持力垂直于水平桌面向上,手按压水平桌面并向左滑动,桌面对手的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水平向右。
49.(2024·甘肃临夏)某科技兴趣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用钩码让菱形轻质泡沫板(重力不计)保持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菱形轻质泡沫板的受力示意图(重心O已标出)。
【答案】
【解析】由题可知,菱形轻质泡沫板的重力不计。菱形轻质泡沫板在左右拉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可知两边的拉力大小相等,并且两个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如图:
50.(2024·四川广安)如图所示,请作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的摩擦力和书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由图可知,书在拉力F拉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拉力F拉的方向相反,大小与拉力F拉大小相等;书对桌面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桌面,则作用点在桌面上,压力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下
51.(2024·天津)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智能装卸机器人,它能够代替人工进行货物装卸。该机器人在内将质量为的货物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取,求:
(1)货物所受的重力;
(2)机器人提升货物的功率。
【答案】(1);(2)
【解析】
解:(1)货物所受的重力
(2)机器人提升货物的功率
答:(1)货物所受的重力是;
(2)机器人提升货物的功率是。
52.(2024·广西)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先后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水平向右拉动木块,当木块匀速运动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如图甲,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根据________ 知识,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N;
(2)比较甲和乙实验,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________有关;
(3)比较甲和丙实验,可得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__;
(4)许多运动鞋的鞋底刻有各式各样的花纹,是应用步骤(3)的结论来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答案】 ①.二力平衡 ②.2 ③.压力 ④.大 ⑤.增大
【解析】(1)[1][2]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
(2)[3]比较甲和乙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乙图中压力较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大,摩擦力较大,可以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3)[4]比较甲和丙实验,压力相同,丙图中接触面比较粗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大,摩擦力较大,可以得到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5]运动鞋的鞋底刻有各式各样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所以是应用步骤(3)的结论来增大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53.(2024·内蒙古赤峰)为解决班级拔河比赛如何选队员的问题,物理老师引导学生做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选择了长木板、棉布、毛巾、木块、相同的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实验。
(1)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___知识可知,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下表是其中一组同学多次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实验条件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木块 长木板 0.7
2 木块上放1个钩码 长木板 0.9
3 木块上放2个钩码 长木板 1.1
4 木块上放1个钩码 铺有棉布的长木板 1.2
5 木块上放1个钩码 铺有毛巾的长木板 1.6
①分析表中___________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据此结论,选队员时应选体重___________(填“大”或“小”)的同学。
②分析表中2、4、5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该组同学又探究了不同材质的鞋底对拔河比赛的影响。设计方案如下:选用外形、体积完全相同的实心橡胶块和塑料块(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橡胶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它与该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用同样的方法测塑料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重复上述实验三次;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请指出此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在不改变器材的情况下提出改进方案___________。
【答案】 ①.二力平衡 ②.1、2、3 ③.大 ④.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越粗糙 ⑤.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⑥.见详解
【解析】(1)[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过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物体受平衡力时,摩擦力等于拉力,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2][3]①分析表中1、2、3三次实验数据,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测力计示数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据此结论,选队员时应选体重大的同学。
[4]②分析表中2、4、5三次实验中,压力相同,接触面越粗糙,测力计示数越大,可以得出,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5][6]此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改进方案:将橡胶块和塑料块叠放在一起,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橡胶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它与该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用同样的方法测塑料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重复上述实验三次;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4.(2024·四川成都)小成同学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器材如下:长木板(上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长方体木块(每个面粗糙程度都相同,长宽高不等)、弹簧测力计。
(1)实验过程中,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匀速拉动木块(如图),目的是为了让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 。
(2)小成在实验探究时利用下表收集数据,你认为她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
长木板不同表面 弹簧测力计示数/N
一个木块 两个木块重量
光滑表面
粗糙表面
(3)小成利用同一个木块探究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她改变接触面积的操作是 。
(4)小成发现匀速拉动木块时,不好控制且不方便读数,于是爱思考的她利用木块静止时二力平衡的特点,设计了改进方案(如下表所示),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方案?答: 。
方案一:用绳子将木块连接到墙上后,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下面的长木板 方案二:用绳子将木块连接到墙上后,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底部加了轮子的长木板 方案三:通过弹簧测力计将木块连接到墙上后,直接拉动下面的长木板
【答案】相等 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 换用木块面积不同的侧面置于水平木板上 方案三
【解析】(1)[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缓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2)[2]由表中物理量可知,控制一个木块重量不变时,长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当长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可以改变木块的重量,所以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关系。
(3)[3]由于长方体木块的每个面粗糙程度都相同,长宽高不等,所以每个面的面积不同,要探究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可以换用木块面积不同的侧面置于水平木板上,来改变接触面积。
(4)[4]由于实验中要测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所以应通过弹簧测力计将木块连接到墙上,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拉力,然后直接拉动下面的长木板,故应该采用方案三。
55.(2024·广东广州)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伸长量(x)与弹簧受到拉力(F)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关系图像(图线记为a)。
(1)分析图甲的数据,得到实验结论:,则比值k的单位是______,这根弹簧k的大小为______;
(2)把这根弹簧截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弹簧的k是否会发生变化?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
甲同学:因为是同一根弹簧,所以k不变;
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小;
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大;
为验证猜想,他们对剩余部分弹簧进行如下探究:
①把弹簧悬挂在竖直的刻度尺旁,静止时如图乙,则此时弹簧长度为______cm;
②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某次弹簧静止时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则弹簧下端受到钩码的拉力______ 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______ cm;
③多次改变悬挂钩码的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④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在甲图中描点,并画出图像(对应图线记为b);______
弹簧受到的拉力F/N 0 1.0 2.0 3.0 4.0 5.0
弹簧的伸长量x/cm 0 1.00 2.00 3.00 4.00 5.00
⑤比较图线a、b,可以判断______(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答案】①.N/cm ②.0.5N/cm ③.3.00 ④.2.5 ⑤.2.50 ⑥. ⑦.丙
【解析】
(1)[1][2]拉力的单位是N,弹簧的伸长量单位是cm,则比值k的单位是N/cm;这根弹簧k的大小为
(2)①[3]如图乙,此时弹簧长度为
11.50cm-8.50cm=3.00cm
②[4][5]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5个钩码的总重力为2.5N,则弹簧下端受到钩码的拉力为2.5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④[6]在图甲中依次找到并标出表格中数据对应的各点,然后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⑤[7]图线b的k值为
大于原来图线ak值,可以判断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