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 力学
专题07 物质的物理属性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考点内容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物体的质量 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质量是基本概念,天平是基本测量仪器之一。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命题点有:质量的估测、对质量属性的理解、天平的调节与使用等。
物质的密度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密度重要的物理量,对密度的考查是中考的热点之一。常见考题类型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命题点有: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对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的分析与计算等。
密度的测量及密度知识的应用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物理现象。 测量固体与液体密度的实验是中考的重点实验之一。常见考题类型是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命题点有:对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实验误差分析、特殊测量等。 密度的应用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非常普遍,其考题题型多是选择题,有时也会出现在填空题、计算题中。命题点有:密度计算、体积和质量计算、利用密度辨别物质鉴别物质等。
物质的物理属性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物理属性。 了解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生产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物质的物理属性在人类生活和工程技术中非常重要;相关考题也逐渐多了起来,其考题题型多是选择题,有时也会出现在填空题中。命题点有: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导热性、新材料等。
1.(新情境)(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小华测量手链上花生形状小饰品的密度。
(1)拆下穿过“花生”的细绳,用天平测“花生”质量,操作正确,如图所示,“花生”的质量为 g;
(2)因“花生”体积较小,选择分度值更小的注射器来测“花生”体积。其步骤如下图,步骤②中摇动注射器的目的是: ;
(3)测得“花生”的密度为 。若在步骤③中,不慎挤出少许水,则密度测量值偏 。
【答案】 2.6 除去注射器内水中的气泡 2.6 大
【解析】(1)[1]由图可知,右盘中无砝码,游码的分度值为0.2g,则花生的质量为。
(2)[2]由于花生体积较小,将其放入注射器中时,水中会产生气泡,产生误差,因此步骤②中要摇动注射器,从而除去注射器内水中的气泡,使测量的体积更准确。
(3)[3]由题意可知,花生的体积
[4]花生的密度
[5]若在步骤③中,不慎挤出少许水,则步骤③中水和花生的总体积偏小,从而使测出的花生体积变小,由可知,密度测量值将偏大。
2.(跨学科)(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奶奶买了1.7kg的绿豆,准备放入瓶中贮存,至少需要多大容积的瓶子呢?小明和同学来帮助奶奶想办法。
(1)如图甲所示,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他在调节平衡过程中忘了将 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移好后,为使天平重新平衡,此时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调。
(2)用调好的天平称取适量的绿豆,如乙图所示,绿豆的质量为 g。将绿豆倒入空量筒,压实抹平,测得其体积为 。
(3)装1.7kg绿豆所需瓶的容积至少 。
【答案】 水平 游码 右 34.0 40 2000
【解析】(1)[1][2]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易于操作的地方;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要使横梁平衡。
[3]如图甲,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后,将导致左低右高,所以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4]由图乙所示可知,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示数是4.0g,绿豆的质量为
m=20g+10g+4.0g=34.0g
[5]由图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则绿豆的体积为40mL=40cm3。
(3)[6]由(2)可知,绿豆的密度为
1.7kg绿豆所需瓶的容积
3.(新考法)(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实践活动:测量“平底塑料瓶的容积”。
(1)用刻度尺测容积。①小明用两个三角板、一把直尺测量瓶子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直径 cm;②将瓶子装适量水正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刻度尺测量水面高度。再将瓶子倒放如图乙所示,测出 的距离,算出瓶子容积。小华认为这样测量的结果不准确,原因是 ;
(2)用天平测容积。①小华用最大测量值为200g的天平测量空瓶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则 g;②装满水后,测量发现总质量超出天平最大测量值;③倒掉瓶中约一半的水,用天平测出瓶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④根据测得的质量,结合小明的方法重新测量、的值,得到瓶子的容积 (用、、、、表示)。
【答案】 5.45 水面与瓶底 瓶壁厚度的影响 22.2
【解析】(1)[1] 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瓶子的直径为
[2] 将瓶子装适量水正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刻度尺测量水面高度。再将瓶子倒放如图乙所示,测出水面与瓶底的距离,设瓶子底面积为S,算出瓶子容积为
[3] 因为瓶壁厚度的影响,这样测量的结果不准确。
(2)[4] 如图丙所示,天平横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空瓶的质量为
[5] 瓶子内壁底面积为
则瓶子的容积为
考向一 物体的质量
1.(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橡皮擦从课桌上掉落到地面,对有关橡皮擦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质量约为 B.体积约为
C.下落距离约为 D.下落时间约为
【答案】C
【解析】A.质量约为10g,故A不符合题意;
B.体积约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下落距离等于课桌的高度,约为,故C符合题意;
D.下落时间约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复习要点: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有质量,当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会改变,即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天平的使用 (1)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可归结为“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向右盘中依次试加砝码 (3)右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标尺上游码的示数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值以游码的左侧对齐格数为准
考向二 物质的密度
2.(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在测量物质密度实验中,调节天平时应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刻度线处,用调好的天平测量一枚草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草莓的质量为 g,使草莓全部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测得从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20g,则草莓的密度为 g/cm3。
【答案】 零 18 0.9
【解析】[1]调节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后再调节平衡螺母。
[2]由图可知草莓的质量为
m=10g+5g+3g=18g
[3]使草莓全部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测得从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20g,草莓的体积
草莓的密度
3.(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测量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的边长,如图甲所示,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将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添加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密度为 。
【答案】 左 21.6 2.7
【解析】[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说明天平右侧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由图乙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
[3]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金属块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00cm对齐,因此金属块的边长为2.00cm,则正方体金属块的体积为
金属块的密度为
解题技巧: 1.密度的概念的理解 (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于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不变的 (2)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 (3)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 2.公式的应用 (1)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一定时,。 (2)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一定时,。 (3)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一定时,。
考向三 密度的测量及密度知识的应用
4.(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小明测量某种矿石样品的密度,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矿石样品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由测量可得矿石样品的质量为 g,矿石样品的体积为 ,所测矿石样品的密度为 。该矿石的质量为 kg。
【答案】 27 10
【解析】[1]由图甲天平所示的游码的分度值为0.2g,游码读数为2g,可知,矿石的质量为砝码的质量加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
[2]由图乙量筒所示的分度值为1mL,前后两次读数分别为20mL和40mL,可知,矿石样品的体积等于量筒内两次体积之差
[3]根据密度公式得矿石的密度
[4]知道矿石的密度和体积,根据m=ρV得矿石的质量
5.(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五一假期,小红在骆马湖沙滩捡到一块小石头,回到学校,进行了如下测量:
(1)测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g;
(2)用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石块密度 ;
(3)将石块放入量筒时有水溅出,则密度测量值偏 。
【答案】(1)27 (2)2.7 (3)大
【解析】(1)由图甲可知,石块的质量
(2)由图乙可知,石块的体积
石块密度
(3)将石块放用量筒时有水溅出,会使测出的石块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测量值偏大。
6.(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某小组测量正方体蜡块的密度。
(1)小红利用天平和刻度尺进行测量。
①天平放在 上,将游码归零,指针静止时偏向分度盘左侧,平衡螺母应向 调节,使横梁平衡;
②如图甲,天平测得蜡块质量为 g;如图乙,刻度尺测出蜡块边长为 cm,则 。
(2)小华想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来测量该蜡块密度。她能否完成实验,简述判断理由 。
【答案】(1) 水平桌面 右 57.6 4.00
(2)因为蜡块密度小于水,在水中漂浮,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无法测量蜡块的体积,故小华不能完成实验
【解析】(1)[1][2]实验中,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指针静止时偏向分度盘左侧,说明天平左端较重,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
[3]由图甲可知,砝码总质量为50g+5g=55g,游码示数为2.6g,则测得蜡块质量为
[4]由图乙可知,蜡块边长为
[5]蜡块的体积为
蜡块的密度为
(2)测量该蜡块密度,根据公式可知,需测量蜡块的质量和体积。因为蜡块密度小于水,在水中漂浮,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无法测量蜡块的体积,故小华不能完成实验。
7.(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为了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小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1所示,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的 处。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2所示,则应再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待测液体,用天平正确测量其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3所示,其总质量为 ;
(3)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图4中读数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①”、“②”或“③”),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
(4)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则液体的密度为 。
【答案】(1) “0”刻度线 右 (2)128 (3) ② 30 (4)0.8
【解析】(1)[1]根据天平的使用可知,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
[2]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2所示,天平的指针向左边偏,说明左侧偏重,为了天平的平衡,则应再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
(2)如图3所示,其总质量为
(3)[1]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即图4中读数视线正确的是②。
[2]如图,量筒中的读数是,液体的体积为。
(4)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液体的密度为
8.(2024·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小明在测量橙汁密度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步骤最合理的顺序是 。
A.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橙汁的体积为
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C.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3)由上述测量数据可计算出橙汁的密度为 。
(4)学习过密度知识后,小明在杂志上看到“人口密度”的概念,它与密度定义方法相同,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淮安市2023年人口密度约为490 (填合适的单位)。
【答案】(1)左 (2) CAB 50 (3) (4)人/平方公里
【解析】(1)由图甲得,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边,即右盘下沉,要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2)[1]在烧杯中称量再倒入量筒时,烧杯中可能会有残留,因此为了减小误差,其最合理的顺序是C.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A.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橙汁的体积,如图乙所示;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1.8g,即正确顺序时CAB。
A[2]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中橙汁的体积为
(3)由图丙可知,横梁的分度值为0.2g,游码的示数为1.8g,则橙汁的总质量为
量筒中橙汁的质量为
橙汁的密度为
(4)人口密度是衡量城市人口的重要数据,基本单位是人/平方公里。
9.(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创新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已校零)、带悬挂细线的溢水杯(定制),自制液体密度快速测量仪。其说明书如虚线框内容所示。
液体密度快速测量仪使用说明书 ①竖直悬挂液体密度快速测量仪,如图乙所示; ②向溢水杯内缓缓倒入待测液体,直至溢水口有液体溢出,即认为溢水杯装满液体; ③读出测量仪指针所指的密度值,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如图丙所示,液体的密度为。
g取,问:
(1)溢水杯受到重力大小为 N;
(2)溢水杯装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 )
(3)若在读数前溢水杯意外晃动,将导致测量值 真实值。遇到此种情况,解决办法为: 。
【答案】 1 小于 重新装满液体
【解析】(1)[1]在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由于弹簧测力计已经校零,在图乙中,只挂着溢水杯,此时指针下降了5小格,因此溢水杯的重力是1N。
(2)[2]由图甲乙丙可知,当溢水杯装满液体时,丙指针比乙的下降了10小格,则液体的重力为2N,则液体的质量为
由液体的体积为
(3)[3][4]如果溢水杯意外晃动,那么部分液体可能会从溢水口流出,导致溢水杯内剩余的液体重力减小,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会相应减小,这就会导致测量值偏小。遇到此种情况,应把溢水杯装满液体再读数。
解题技巧: 1.原理: 2.测密度 (1)测盐水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盐水与烧杯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与烧杯总质量m2。 表达式 (2)测石块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物体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③用细线系好物体,慢慢的放入量筒中,待物体没入水中后,读出总体积V2。 表达式 3.等量替代法
考向四 物质的物理属性
10.(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弹性好、韧性好(不易断裂)、绝缘性好、隔热性好、耐高温.这种材料不宜用来制作( )
A.沙发垫 B.电工手套 C.消防服 D.炒菜锅
【答案】D
【解析】A.新型陶瓷材料弹性好、韧性好(不易断裂),可任意用来做沙发垫,故A不符合题意;
B.新型陶瓷材料弹性好、韧性好、绝缘性好,可以用来做电工手套,故B不符合题意;
C.新型陶瓷材料弹性好、韧性好(不易断裂)、隔热性好、耐高温,可以用来做消防服,故C不符合题意;
D.新型陶瓷材料隔热性好,不易用来做炒菜锅,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复习要点: 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物理属性。尤其一些新材料、新科技中运用到的物理属性知识,密切联系实际。 多观察生活,了解科技动态,了解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生产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1.(2024·云南·中考真题)下列与一名中学生有关的物理量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体温约为25℃ B.质量约为50kg
C.身高约为160m D.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答案】B
【解析】A.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成年人的质量稍大,约为70kg,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分钟心脏大约跳75次,所以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8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4·上海·中考真题)一个中学生身体的质量最接近的是( )
A.0.5kg B.5kg C.50kg D.500kg
【答案】C
【解析】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小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把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左调 B.把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右调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答案】D
【解析】称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重,左边放的是物体,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不能减小天平右盘的砝码。其中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平衡螺母是在称量前调节天平在水平平衡的,称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4·广东·中考真题)嫦娥五号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从月球到地球,样品的质量( )
A.变为原来的一半 B.保持不变
C.变为原来的2倍 D.变为原来的4倍
【答案】B
【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月壤样品从月球到地球,位置发生变化,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4·海南·中考真题)铁杵磨成针,请问一根针相对于一根铁,不变的是( )
A.形状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答案】D
【解析】ABC.铁杵在磨制过程中,所含物质变少,所以形状变小、质量变小、体积变小,故ABC均错误;
D.密度是物质
6.(2024·贵州·中考真题)端午节吃粽子是一项传统习俗。刚出锅的粽子很烫,“烫”是形容粽子的( )
A.质量大 B.温度高 C.体积大 D.密度大
【答案】B
【解析】“烫”是因为手接触粽子时,热量由粽子传向手而产生的,因此形容粽子的温度较高。质量是物质所含物质的多少,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4·山西·中考真题)如图是为了纪念老红军谢宝金而立的铜像。在长征途中他背着一台68kg的发电机走完全程,创造了长征路上的奇迹。以下与这台发电机质量最接近的是( )
A.一支铅笔 B.一本物理教科书 C.一个篮球 D.一名中学生
【答案】D
【解析】A.一支铅笔的质量约在10g,与68kg相差较大,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在200g,与68kg相差较大,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50g,与68kg相差较大,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最接近68kg,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将一瓶酸奶喝掉一半后,下列关于剩下半瓶酸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质量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C.质量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答案】D
【解析】喝掉一半后的酸奶,质量减少了一半,但酸奶这种物质的种类不变,密度保持不变,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为保证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铁路两侧安装了许多封闭的中空热棒。如图所示,热棒下端插在冻土中,内部填充低沸点的液态氨,利用氨的物态变化给冻土降温,把冻土中的热量“搬运到”热棒上端,通过散热片向空中放热,从而使冻土保持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在热棒下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B.氨在热棒上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C.应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热棒 D.为降低成本,可以使用液态水替代液态氨
【答案】A
【解析】AB.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冻土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冻土内部吸热,使冻土温度降低,冻土就不会熔化;棒内上端的氨气遇冷液化成液态氨,液化过程中要放热,故A正确,B错误;
C.为了使棒内下端的液态氨更好的从冻土中吸热,棒内上端的氨气液化时更好的向外放热,应使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热棒,故C错误;
D.液态水的凝固点比液态氨高,将液态水装入热棒内插在冻土中时,液态水会凝固,凝固会放热,故D错误。
故选A。
10.(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在测量液体密度时,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72g,再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图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B.实验时图乙中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是5g、10g、20g
C.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是39g
D.液体的密度是
【答案】D
【解析】A.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因此图甲中量筒读数为,A错误;
B.使用托盘天平时,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是“先大后小”,即20g、10g、5g,B错误;
C.由图乙可知,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
则量筒中液体的质量
C错误;
D.液体的密度
D正确。
11.(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密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的铁块比1kg的棉花重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航空器材常采用熔点高、密度大的新型材料
D.一旦发生火灾,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撤离,是因为烟雾温度高、密度小,向上方聚集
【答案】D
【解析】A.1k的棉花和1kg的铁的质量相同,故A错误;
B.利用密度可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一些物质密度相同的,例如:冰和蜡的密度都为0.9g/cm3,故B错误;
C.在体积不变时,为了减轻质量, 通常在航空器材中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故C错误;
D.发生火灾时,是因为烟雾温度升高,密度变小,会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所以受困人员逃生时,应弯腰甚至爬行撤离。故D正确。
故选D。
12.(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先测物体的体积,再测物体的质量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C.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若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可以俯视读数
【答案】B
【解析】A.测量物体体积时,将其从水中拿出时会带出来水,在测量质量会使质量偏大,所以应先测质量,再测体积,故A错误;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砝码和物体按照左物右码放置,故B正确;
C.称量前,应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不允许再调节平衡螺母,故C错误;
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如果俯视则读数偏小,故D错误。
故选B。
13.(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题)小洋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容器的质量 B.甲液体密度是
C.乙液体密度 D.密度为的液体的图像应位于Ⅲ区域
【答案】D
【解析】A.由于液体体积为零时,质量应为零,由图象可知,液体体积为零时,对应质量为20g,该质量为容器,故容器的质量是20g,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可知,当甲液体体积为40cm3时,甲液体质量
m甲=80g-20g=60g
甲液体的密度
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象可知,当乙液体体积为60cm3时,乙液体质量
m乙=80g-20g=60g
乙液体的密度
故C不符合题意;
D.因密度是0.8g/cm3 的液体的密度比乙的密度还小,根据公式可知,质量相同时,该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故该液体的m—V关系图象应该在Ⅲ区域,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2024·江苏宿迁·二模)小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金属块的密度,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金属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图乙中测金属块的质量时,读数是71.2g
C.图丙中测得金属块的体积是80cm3
D.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是3.57×103kg/m3
【答案】D
【解析】A.图甲中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故A错误;
B.图乙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测金属块的质量时,读数是
m=50g+20g+1.4g=71.4g
故B错误;
C.图丙中测得金属块的体积是
V=V2-V1=80mL-60mL=20mL=20cm3
故C错误;
D.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是
故D正确。
故选D。
15.(2024·江苏盐城·一模)石墨烯是人类已知材料中具有最高导热率的材料,下列物品适合用石墨烯制作的是( )
A.保温饭盒 B.隔热垫 C.散热器 D.保暖内衣
【答案】C
【解析】由题知,石墨烯具有人类已知材料中最高的导热率,不能制造保暖内衣、隔热垫、保温饭盒,可以制造散热器,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2024·江苏常州·二模)如图所示,两只材料、规格相同,颜色分别为黑色和白色的气球,充入等质量的氦气后,在阳光下暴晒10min,小明发现气球都没有爆破。下列关于气球内氦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气球内氦气的密度相同 B.黑色的气球内氦气的密度较小
C.白色的气球内氦气的质量较大 D.黑色的气球内氦气的质量较大
【答案】B
【解析】两只气球材料、规格相同,充入等质量的氦气后,体积相同。在阳光下暴晒同样的时间,黑色气球吸收的热量大于白色气球吸收的热量,氦气体积膨胀,黑色气球的体积大于白色气球的体积,气球没有爆破,气球内氦气质量相同,根据公式可知,黑色的气球内氦气的密度小于白色的气球内氦气密度,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7.(2024·江苏无锡·一模)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盈、耐高温、耐腐蚀、柔韧性好等优点,这种材料不适合做( )
A.压路机碾子 B.钓鱼竿 C.飞机机翼 D.火炬外壳
【答案】A
【解析】A.压路机碾子需要密度大的物质做成的物体,根据题意,碳纤维复合材料比较轻盈,故A符合题意;
BCD.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盈、耐高温、耐腐蚀、柔韧性好等优点,这种材料适合做成钓鱼竿、飞机机翼、火炬外壳,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8.(2024·江苏无锡·一模)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上升,对于储存在加油站的汽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B.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答案】A
【解析】储存在加油站的汽油,其质量不随温度改变;汽油由于气温升高体积变大,在质量不变时,由可知,其密度变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9.(2024·江苏无锡·一模)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客机C919的机舱内覆有一层高孔率“超细航空级玻璃棉”,能很好地保温与吸收噪音,其单丝纤维直径只有3~5μm,1m3的质量为5kg,有关该玻璃棉的性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玻璃差不多 B.单丝纤维比头发细
C.隔音性能相对较好 D.导热能力相对较弱
【答案】A
【解析】A.依题意得,该玻璃棉密度为
玻璃的密度约2.5×103kg/m3,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头发丝的直径为100μm左右,玻璃棉的单丝纤维直径只有3~5μm,则单丝纤维比头发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玻璃棉能很好地保温与吸收噪音,则玻璃棉的隔音性能相对较好、导热能力相对较弱,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3-24八年级下·江苏淮安·期末)科学家研究了一种新型材料一一“透明铝”,用透明铝替代军用防弹玻璃的外层玻璃部分,防弹玻璃的防弹性能大大提升,说明这种新型材料( )
A.导电性好 B.透光性差 C.硬度大 D.导热性好
【答案】C
【解析】由题目信息可知新型材料是“透明铝”,说明透光性较好,使防弹玻璃的防弹性能大大提升说明新型材料的硬度大,而密度、导热性根据所给信息无法确定。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1.(2024·江苏连云港·二模)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名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70dm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C.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mg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8s
【答案】B
【解析】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d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让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6℃,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故B符合题意;
C.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g,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15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2024·江苏无锡·一模)如图是华为折叠屏手机MateX5, 它采用柔性OLED 外屏和可折叠柔性内屏,双屏展现,具有可折叠、耐磨、防水、回弹性好等特点。以下关于柔性屏的物理属性中描述错误的是( )
A.韧性好 B.吸水性好 C.耐磨性好 D.透光性好
【答案】B
【解析】柔性屏具有可折叠、耐磨、防水、回弹性好等特点,其韧性好,耐磨性好,透光性好,吸水性差,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23.(2024·江苏南通·三模)影视剧拍摄中倒塌的楼房、滚落的石块等道具通常是用泡沫塑料制作的,这是由于泡沫塑料的( )
A.密度小 B.硬度大 C.绝缘性好 D.隔热性好
【答案】A
【解析】楼房、石块用泡沫塑料制作,目的是质量较小而不会砸伤演员;而其外观上可以造成跟楼房、石块等大体积物体看起来相似,因此其体积较大。故其属性应为“密度小”B选项硬度大反而会对演员造成伤害,C、D与选取泡沫塑料作道具无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篆刻艺术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作为国粹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图所示,一位艺术家正在篆刻一枚方章,与篆刻前相比,篆刻后方章的质量 ,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变小 不变
【解析】[1][2]篆刻的方章,与篆刻前相比,篆刻后方章所含物质减少,因此其质量变小;物质的种类不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因此密度不变。
25.(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对水循环进行探究时,小月将冰块装入一个质量为20g的烧杯中,利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如图所示,由此得出这块冰的质量为 g;如果这块冰完全熔化成水,其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42.4 不变
【解析】[1]由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和冰的总质量
m总=50g+10g+2.4g=62.4g
则冰的质量
m冰=m总 m烧杯=62.4g 20g=42.4g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所以这块冰完全熔化成水,其质量不变。
26.(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同学们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盐水和纯净水三种液体的密度。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判断,三者中密度最小的是 。将装有适量酱油的烧杯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当右盘中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
【答案】 纯净水 91.2
【解析】[1]由于酱油和盐水都是在水中添加其他物质,所以酱油和盐水的密度都比水的密度大,故三者中密度最小的是纯净水。
[2]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应是右盘内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左边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由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对应的刻度为1.2g,所以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
m=50g+20g+20g+1.2g=91.2g
27.(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168g时,液体体积为20cm3;总质量为258g时,液体体积为120cm3,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空烧杯的质量是 g。
【答案】 0.9×103 150
【解析】[1]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168g时,液体体积为20cm3;总质量为258g时,液体体积为120cm3,液体质量变化量为
液体体积变化量为
液体的密度为
[2]空烧杯的质量
28.(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小慧为了鉴别一金属块由什么物质组成,分别使用天平和量简测量出它的质量和体积如图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 g,经过计算得到该金属块的密度,结合固体密度表获知该金属为 。
一些固体的密度(常温常压)
物质 密度/()
铂 金 铅 银 铜 铁
【答案】 39.6 铁
【解析】[1][2]由图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
m=5g+10g+20g+4.6g=39.6g
由图可知,金属块的体积
V=40mL-35mL=5mL=5cm3
该金属块的密度
由表中数据可知,该金属可能为铁。
29.(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ρ甲 ρ乙(选填“>”、“<”或“=”),ρ丙= kg/m3。
【答案】 > 0.5×103
【解析】[1]由图像可知,当甲、乙物质的质量相等时,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由可知,ρ甲>ρ乙。
[2]由图像可知,当丙的体积为20cm3是,其质量是10g,则丙的密度为
30.(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俗话说的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密度 ;在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容易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结冰后,密度 ,体积 。
【答案】 不变 减小 增大
【解析】[1]铁棒被磨成了针,虽然体积发生了改变,但铁这种物质并没有改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因此,铁棒磨成针后,其密度是不变的。
[2][3]在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容易爆裂的原因,这是因为水管中的水在结冰后,质量不变,但密度变小,根据密度公式,可以推断出体积会增大。
31.(2024·江苏泰州·一模)一包A4型号的复印纸共500张,厚度为5cm,质量规格是(每张复印纸纸的质量是80g)。则一张纸的厚度是 cm,该复印纸的密度是 。
【答案】 0.01
【解析】[1]复印纸的厚度
[2]1m2复印纸的体积
复印纸的密度是
32.(2024·江苏扬州·模拟预测)冰墩墩在太空舱中时,相比起在地球,它的质量 ,不考虑热胀冷缩,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不变 不变
【解析】[1]冰墩墩在太空舱中时,相比起在地球,它所含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它的质量不变。
[2]不考虑热胀冷缩,冰墩墩的质量不变,体积不变,由得,冰墩墩的密度不变。
33.(2024·江苏徐州·一模)对粗细均匀的线形材料,我们也可以考虑其单位长度的质量,物理学中单位长度的质量又叫物质的“线密度”。有一捆横截面积为2.5mm2的铜丝,质量为89kg,则该捆铜丝的体积为________m3,长度为 m,则其“线密度”为 g/m。(已知ρ铜=8.9×103kg/m3)
【答案】 0.01 4000 22.25
【解析】[1][2][3]由可得,质量为89 kg的铜导线体积为
这捆铜丝的长度为
则其“线密度”为
34.(2024·江苏扬州·一模)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则量杯的质量为 g,液体密度为 。
【答案】 20
【解析】[1][2]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由可得
①
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由可得
②
联立①②可得
35.(2024·宁夏·中考真题)贺兰山东麓产区位于北纬至之间,是世界公认的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葡萄酒的黄金地带;某研学小组参观酒庄后,想测红酒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46.4g;
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红酒,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质量为 g;
④将红酒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
(2)利用上述方法测出红酒的密度为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这种方法测量的红酒密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将②③④的操作顺序稍做调整即可减小这种误差,调整后的顺序是 。
【答案】 右 83.8 0.98 偏大 ③④②
【解析】(1)①[1]把天平放到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 由图甲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说明天平左侧偏重,所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使天平水平平衡。
③[2]用天平称量红酒和烧杯的总质量时,标尺上分度值为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3.8g,所以烧杯和红酒的总质量
m总=50g+20g+10g+3.8g=83.8g
(2)[3]由于烧杯的质量为46.4g,则红酒的质量
m酒=m总-m杯=83.8g-46.4g=37.4g
由丙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所以红酒的体积为38mL,即为38cm3;则红酒的密度
(3)[4]当将烧杯中的红酒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上会附着一定量的红酒,使体积测量的数值偏小,由可知,测得的红酒的密度值就偏大。
[5]为了减小测量红酒体积的误差,可以先测量红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再将红酒倒入量筒中,最后测量剩余红酒和烧杯的质量,所以调整后的顺序③④②。
36.(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五月五,过端午。”劳技课上学习腌制咸鸭蛋,同学们通过测量盐水的密度来检测所配制盐水的浓度。
(1)实验操作如下: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m1= g;
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60mL;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102g;
(2)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ρ= g/cm3;
(3)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时,小明总结了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你认为必要的是 (多选)。
A.天平应水平放置 B.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C.装入盐水前应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D.应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
【答案】 174 1.2 AB
【解析】(1)①[1]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示数,如图,游码示数为4g,故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m1=20g+50g+100g+4g=174g
(2)[2]倒出盐水的体积为V=60mL,倒出盐水的质量为
m=m1-m2=174g-102g=72g
盐水的密度为
(3)[3]A.称量质量时,天平应水平放置,否则误差较大,故A符合题意;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俯视会偏大,仰视会偏小,故B符合题意;
C.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倒入量筒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用原来的总质量减去剩余的总质量即可,所以不需要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倒入量筒中盐水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因为所测的质量和体积均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37.(2024·广东·中考真题)小明摘来李子,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李子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李子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李子的质量为 g;用量筒和水测得李子的体积为,则李子的密度为 。
(3)完成上述实验后,在不用量筒的情况下,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和该李子测量凉茶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凉茶,如图甲所示,并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测得凉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0g。
②将李子放入凉茶中,李子沉底,如图乙所示,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
③取出李子,然后向烧杯中加凉茶,使液面上升至位置 ,测得此时凉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82g。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凉茶的密度为 。从烧杯中拿出李子时会带出一些凉茶,这对凉茶密度的测量结果 (选填“有”或“无”)影响,原因是 。
【答案】 零刻度线 44 1.1 M2 1.05 无 取出李子后向烧杯中加凉茶使液面上升至位置M2时已经将被带走的凉茶补齐了
【解析】(1)[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这是天平使用前的必要步骤,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然后,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为后续的测量做好准备。
(2)[2]根据图示的天平读数,我们可以知道右盘中的砝码总质量为
20g+20g=40g
标尺上游码的示数为4g。因此,李子的质量m为砝码总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即
m=40g+4g=44g
[3]已知李子的体积V=40cm3,根据密度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李子的密度为
(3)[4][5]在测量凉茶密度的实验中,我们需要确保在取出李子后加入的凉茶量能够使液面恢复到原来的标记位置M2。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加入凉茶前后的质量差来计算出被李子排开的凉茶的质量,进而利用李子的体积(即被排开凉茶的体积)来求出凉茶的密度。
具体计算如下:首先,根据图示我们可以知道,加入凉茶后凉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82g,而最初凉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0g。因此,被李子排开的凉茶的质量为
m排=282g 240g=42g
由于李子沉底,所以李子的体积就等于被排开凉茶的体积,即
V排=V李=40cm3因此,凉茶的密度ρ茶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即
[6][7]关于实验误差的分析,从烧杯中拿出李子时会带出一些凉茶,但这并不会影响凉茶密度的测量结果。因为我们在计算凉茶密度时,是通过比较加入凉茶前后的质量差来求出被排开凉茶的质量的,而这个质量差与是否带出少量凉茶无关。只要我们确保加入的凉茶量能够使液面恢复到原来的标记位置M2,就可以准确地求出凉茶的密度。
38.(2024·广东深圳·中考真题)田田同学想要测量质量为6.9g的筷子密度,筷子很长,因此田田将筷子分成高度一样的两部分,中间画上一条横线,把筷子一段浸入量筒中,横线在图甲与水面重合时读出体积V1,取出;然后再把筷子另一段放入水中,横线在图乙与水面重合时读出体积V2。
(1)筷子的体积是 cm3,思考乐田田同学通过计算得出密度= g/cm3;
(2)这样求出的密度 (填偏大还是偏小);
(3)请帮助田田同学思考如何用现有装置来改进实验。 。
【答案】 6 1.15 偏大 见解析
【解析】(1)[1]筷子一段浸入量筒中,由图甲可知,体积是44mL,原来水的体积是40mL,筷子一段体积
V1=44mL-40mL=4mL=4cm3
由图乙可知,体积是42mL,原来水的体积是40mL,筷子一段体积
V2=42mL-40mL=2mL=2cm3
筷子的体积是
V=V1+V2=4cm3+2cm3=6cm3
[2]筷子的密度
(2)[3]第一次将筷子取出,筷子带出一部分水,水的体积减小,小于40mL,再把筷子另一段放入水中,求筷子的体积时还按照原来水的体积是40mL,得到体积减小,质量不变,由密度的公式可知密度偏大。
(3)[4]将筷子另一段放入水中之前,把量筒中的水补充到40mL刻度处,这样测量的体积比较准确,得到的密度比较准确。
39.(2024·广西·中考真题)小明在测量花生油和实心物体A密度的实验中:
(1)把天平 放置,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选填“左”或“右”),直到横梁平衡;
(2)将花生油倒入空烧杯,用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79g;再将烧杯中的花生油倒入量筒中,测得量筒中油的体积为60cm3;用天平测量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时,如图乙所示,用手拿砝码的做法 (选填“规范”或“不规范”),当横梁再次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花生油的密度为 kg/m3。
(3)在测量A的密度时,不慎碰坏了量筒,于是利用矿泉水瓶代替量筒继续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出A的质量m1;
②往矿泉水瓶中灌满水,拧紧瓶盖后擦干瓶子,测出其总质量m2;
③ , 测出其总质量m3;
④求得A的密度为ρ= (用ρ水、m1、m2和m3来表示)。
【答案】 水平 右 不规范 25 0.9×103 见解析
【解析】(1)[1][2]实验中,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图叫中指针偏向分度值的左侧,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3]夹取砝码时要用镊子,图乙中用手拿砝码是错误的。
[4]由图丙可知,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m剩=20g+5g=25g
[5]花生油的密度
(3)③[6]将A放入矿泉水瓶中,拧紧瓶盖后擦干瓶子,测出其总质量m3;
④[7]A的体积
A的密度
40.(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一次课外活动中,物理老师让学生自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
(1)一小组测量某液体的密度,选择天平及量筒等器材。
①天平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来工作的,它属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天平置于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该向 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右盘中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 g。
③将烧杯中液体倒入一部分在量筒中如图丙,量筒中液体体积 ;再用天平测得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33.2g。
④待测液体的密度 。
(2)二小组测量橙汁饮料的密度,选择天平和容积为V的两个完全相同瓶子等器材。两个瓶子分别装满水和橙汁,放在已平衡的天平左右两盘,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游码示数为,如图丁。则橙汁的密度 (用字母V、和来表示)。
【答案】 等臂 右 165 30 1.06
【解析】(1)[1]天平两个托盘到转轴的距离相等,因为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所以天平是等臂杠杆。
[2]如图甲所示,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左侧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3]由图乙可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4]由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5]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
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2)[6]由图可知,橙汁与水的质量关系为
根据可得
则橙汁的密度为
41.(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2024年5月12日,临沂日报以《时光奔涌日日新沂蒙风光处处好》为题,报道了临沂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做法,其中采用原位生态净化槽净化农村生活污水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有效措施。小明想知道经过净化槽净化后的水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测量。
(1)将一台能正常使用的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但始终未能将天平调平衡,原因是 ;
(2)将天平调平衡后,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称量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为 g;
(3)将适量的净化后的水倒入烧杯中,并通过烧杯上的刻度直接读出水的体积为50mL,然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78.2g,则净化后的水的密度为 g/cm3,此测量值误差太大,主要原因是 ;
(4)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水的体积为 mL。利用这一数据计算出净化后的水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真实值。
【答案】 游码未移到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 32.6 0.912 烧杯上的刻度分度值较大,使得直接读出的水的体积与真实值误差较大 45 大于
【解析】(1)[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如图甲所示,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左侧高,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但始终未能将天平调平衡,说明天平的横梁已经不平衡了,即游码未移到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
(2)[2]由图乙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空烧杯的质量
m1 =20g+10g+2.6g=32.6g
(3)[3]由题意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78.2g,则水的质量
m=m2 m1 =78.2g 32.6g=45.6g
则水的密度
[4]烧杯上的刻度分度值较大,使得直接读出的水的体积与真实值误差较大,从而测量出水的密度的误差较大。
(4)[5]由丙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则量筒中水的体积为45mL。
[6]由于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粘水而使量筒中水的体积偏小,故在质量一定时,体积偏小,则密度偏大,所以计算出净化后的水的密度大于其真实值。
42.(2024·陕西·中考真题)小明想知道自制凉粉的密度,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托盘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天平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接下来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如图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请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 。
(3)改正错误后重新测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为 g。
(4)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小勺挖出烧杯中一部分凉粉放入量筒中,使之 在水中。最终测得量筒中凉粉的体积为。
(5)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凉粉的质量为75.6g,计算出凉粉的密度为 ;
(6)整理器材时发现,本实验中使用的“5g”砝码生锈了,则凉粉密度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 水平 左 (2)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3)116.2 (4)浸没 (5)1.16 (6)不变
【解析】(1)[1]使用天平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2]天平横梁静止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左侧质量偏小,平衡螺母应向左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天平的使用应遵循“左物右码”,图中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3)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为100g,10g和5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1.2g,则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
(4)为了准确测量凉粉的体积,需使凉粉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和凉粉的总体积,再减去水的体积,就是凉粉的体积。
(5)量筒中凉粉的质量
凉粉的密度
(6)因为每次测量时都用到生锈的砝码,最后计算时质量用的是质量差,则凉粉密度的测量值不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主题一 力学
专题07 物质的物理属性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考点内容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物体的质量 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质量是基本概念,天平是基本测量仪器之一。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命题点有:质量的估测、对质量属性的理解、天平的调节与使用等。
物质的密度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密度重要的物理量,对密度的考查是中考的热点之一。常见考题类型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命题点有: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对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的分析与计算等。
密度的测量及密度知识的应用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物理现象。 测量固体与液体密度的实验是中考的重点实验之一。常见考题类型是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命题点有:对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实验误差分析、特殊测量等。 密度的应用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非常普遍,其考题题型多是选择题,有时也会出现在填空题、计算题中。命题点有:密度计算、体积和质量计算、利用密度辨别物质鉴别物质等。
物质的物理属性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物理属性。 了解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生产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物质的物理属性在人类生活和工程技术中非常重要;相关考题也逐渐多了起来,其考题题型多是选择题,有时也会出现在填空题中。命题点有: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导热性、新材料等。
1.(新情境)(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小华测量手链上花生形状小饰品的密度。
(1)拆下穿过“花生”的细绳,用天平测“花生”质量,操作正确,如图所示,“花生”的质量为 g;
(2)因“花生”体积较小,选择分度值更小的注射器来测“花生”体积。其步骤如下图,步骤②中摇动注射器的目的是: ;
(3)测得“花生”的密度为 。若在步骤③中,不慎挤出少许水,则密度测量值偏 。
2.(跨学科)(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奶奶买了1.7kg的绿豆,准备放入瓶中贮存,至少需要多大容积的瓶子呢?小明和同学来帮助奶奶想办法。
(1)如图甲所示,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他在调节平衡过程中忘了将 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移好后,为使天平重新平衡,此时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调。
(2)用调好的天平称取适量的绿豆,如乙图所示,绿豆的质量为 g。将绿豆倒入空量筒,压实抹平,测得其体积为 。
(3)装1.7kg绿豆所需瓶的容积至少 。
3.(新考法)(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实践活动:测量“平底塑料瓶的容积”。
(1)用刻度尺测容积。①小明用两个三角板、一把直尺测量瓶子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直径 cm;②将瓶子装适量水正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刻度尺测量水面高度。再将瓶子倒放如图乙所示,测出 的距离,算出瓶子容积。小华认为这样测量的结果不准确,原因是 ;
(2)用天平测容积。①小华用最大测量值为200g的天平测量空瓶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则 g;②装满水后,测量发现总质量超出天平最大测量值;③倒掉瓶中约一半的水,用天平测出瓶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④根据测得的质量,结合小明的方法重新测量、的值,得到瓶子的容积 (用、、、、表示)。
考向一 物体的质量
1.(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橡皮擦从课桌上掉落到地面,对有关橡皮擦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质量约为 B.体积约为
C.下落距离约为 D.下落时间约为
复习要点: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有质量,当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会改变,即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天平的使用 (1)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可归结为“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向右盘中依次试加砝码 (3)右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标尺上游码的示数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值以游码的左侧对齐格数为准
考向二 物质的密度
2.(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在测量物质密度实验中,调节天平时应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刻度线处,用调好的天平测量一枚草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草莓的质量为 g,使草莓全部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测得从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20g,则草莓的密度为 g/cm3。
3.(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测量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的边长,如图甲所示,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将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添加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密度为 。
解题技巧: 1.密度的概念的理解 (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于同种物质来说,密度是不变的 (2)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 (3)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 2.公式的应用 (1)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一定时,。 (2)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一定时,。 (3)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一定时,。
考向三 密度的测量及密度知识的应用
4.(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小明测量某种矿石样品的密度,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矿石样品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由测量可得矿石样品的质量为 g,矿石样品的体积为 ,所测矿石样品的密度为 。该矿石的质量为 kg。
5.(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五一假期,小红在骆马湖沙滩捡到一块小石头,回到学校,进行了如下测量:
(1)测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g;
(2)用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石块密度 ;
(3)将石块放入量筒时有水溅出,则密度测量值偏 。
6.(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某小组测量正方体蜡块的密度。
(1)小红利用天平和刻度尺进行测量。
①天平放在 上,将游码归零,指针静止时偏向分度盘左侧,平衡螺母应向 调节,使横梁平衡;
②如图甲,天平测得蜡块质量为 g;如图乙,刻度尺测出蜡块边长为 cm,则 。
(2)小华想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来测量该蜡块密度。她能否完成实验,简述判断理由 。
7.(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为了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小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1所示,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的 处。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2所示,则应再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待测液体,用天平正确测量其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3所示,其总质量为 ;
(3)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图4中读数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①”、“②”或“③”),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
(4)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则液体的密度为 。
8.(2024·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小明在测量橙汁密度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步骤最合理的顺序是 。
A.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橙汁的体积为
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C.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3)由上述测量数据可计算出橙汁的密度为 。
(4)学习过密度知识后,小明在杂志上看到“人口密度”的概念,它与密度定义方法相同,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淮安市2023年人口密度约为490 (填合适的单位)。
9.(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创新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已校零)、带悬挂细线的溢水杯(定制),自制液体密度快速测量仪。其说明书如虚线框内容所示。
液体密度快速测量仪使用说明书 ①竖直悬挂液体密度快速测量仪,如图乙所示; ②向溢水杯内缓缓倒入待测液体,直至溢水口有液体溢出,即认为溢水杯装满液体; ③读出测量仪指针所指的密度值,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如图丙所示,液体的密度为。
g取,问:
(1)溢水杯受到重力大小为 N;
(2)溢水杯装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 )
(3)若在读数前溢水杯意外晃动,将导致测量值 真实值。遇到此种情况,解决办法为: 。
解题技巧: 1.原理: 2.测密度 (1)测盐水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盐水与烧杯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与烧杯总质量m2。 表达式 (2)测石块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物体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③用细线系好物体,慢慢的放入量筒中,待物体没入水中后,读出总体积V2。 表达式 3.等量替代法
考向四 物质的物理属性
10.(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弹性好、韧性好(不易断裂)、绝缘性好、隔热性好、耐高温.这种材料不宜用来制作( )
A.沙发垫 B.电工手套 C.消防服 D.炒菜锅
复习要点: 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物理属性。尤其一些新材料、新科技中运用到的物理属性知识,密切联系实际。 多观察生活,了解科技动态,了解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生产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1.(2024·云南·中考真题)下列与一名中学生有关的物理量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体温约为25℃ B.质量约为50kg
C.身高约为160m D.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2.(2024·上海·中考真题)一个中学生身体的质量最接近的是( )
A.0.5kg B.5kg C.50kg D.500kg
3.(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小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把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左调 B.把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右调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4.(2024·广东·中考真题)嫦娥五号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从月球到地球,样品的质量( )
A.变为原来的一半 B.保持不变
C.变为原来的2倍 D.变为原来的4倍
5.(2024·海南·中考真题)铁杵磨成针,请问一根针相对于一根铁,不变的是( )
A.形状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6.(2024·贵州·中考真题)端午节吃粽子是一项传统习俗。刚出锅的粽子很烫,“烫”是形容粽子的( )
A.质量大 B.温度高 C.体积大 D.密度大
7.(2024·山西·中考真题)如图是为了纪念老红军谢宝金而立的铜像。在长征途中他背着一台68kg的发电机走完全程,创造了长征路上的奇迹。以下与这台发电机质量最接近的是( )
A.一支铅笔 B.一本物理教科书 C.一个篮球 D.一名中学生
8.(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将一瓶酸奶喝掉一半后,下列关于剩下半瓶酸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质量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C.质量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9.(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为保证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铁路两侧安装了许多封闭的中空热棒。如图所示,热棒下端插在冻土中,内部填充低沸点的液态氨,利用氨的物态变化给冻土降温,把冻土中的热量“搬运到”热棒上端,通过散热片向空中放热,从而使冻土保持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在热棒下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B.氨在热棒上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C.应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热棒 D.为降低成本,可以使用液态水替代液态氨
10.(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在测量液体密度时,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72g,再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图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B.实验时图乙中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是5g、10g、20g
C.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是39g
D.液体的密度是
11.(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密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的铁块比1kg的棉花重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航空器材常采用熔点高、密度大的新型材料
D.一旦发生火灾,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撤离,是因为烟雾温度高、密度小,向上方聚集
12.(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先测物体的体积,再测物体的质量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C.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若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可以俯视读数
13.(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题)小洋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容器的质量 B.甲液体密度是
C.乙液体密度 D.密度为的液体的图像应位于Ⅲ区域
14.(2024·江苏宿迁·二模)小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金属块的密度,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金属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图乙中测金属块的质量时,读数是71.2g
C.图丙中测得金属块的体积是80cm3
D.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是3.57×103kg/m3
15.(2024·江苏盐城·一模)石墨烯是人类已知材料中具有最高导热率的材料,下列物品适合用石墨烯制作的是( )
A.保温饭盒 B.隔热垫 C.散热器 D.保暖内衣
16.(2024·江苏常州·二模)如图所示,两只材料、规格相同,颜色分别为黑色和白色的气球,充入等质量的氦气后,在阳光下暴晒10min,小明发现气球都没有爆破。下列关于气球内氦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气球内氦气的密度相同 B.黑色的气球内氦气的密度较小
C.白色的气球内氦气的质量较大 D.黑色的气球内氦气的质量较大
17.(2024·江苏无锡·一模)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盈、耐高温、耐腐蚀、柔韧性好等优点,这种材料不适合做( )
A.压路机碾子 B.钓鱼竿 C.飞机机翼 D.火炬外壳
18.(2024·江苏无锡·一模)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上升,对于储存在加油站的汽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B.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19.(2024·江苏无锡·一模)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客机C919的机舱内覆有一层高孔率“超细航空级玻璃棉”,能很好地保温与吸收噪音,其单丝纤维直径只有3~5μm,1m3的质量为5kg,有关该玻璃棉的性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玻璃差不多 B.单丝纤维比头发细
C.隔音性能相对较好 D.导热能力相对较弱
20.(23-24八年级下·江苏淮安·期末)科学家研究了一种新型材料一一“透明铝”,用透明铝替代军用防弹玻璃的外层玻璃部分,防弹玻璃的防弹性能大大提升,说明这种新型材料( )
A.导电性好 B.透光性差 C.硬度大 D.导热性好
21.(2024·江苏连云港·二模)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名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70dm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C.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mg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8s
22.(2024·江苏无锡·一模)如图是华为折叠屏手机MateX5, 它采用柔性OLED 外屏和可折叠柔性内屏,双屏展现,具有可折叠、耐磨、防水、回弹性好等特点。以下关于柔性屏的物理属性中描述错误的是( )
A.韧性好 B.吸水性好 C.耐磨性好 D.透光性好
23.(2024·江苏南通·三模)影视剧拍摄中倒塌的楼房、滚落的石块等道具通常是用泡沫塑料制作的,这是由于泡沫塑料的( )
A.密度小 B.硬度大 C.绝缘性好 D.隔热性好
24.(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篆刻艺术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作为国粹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图所示,一位艺术家正在篆刻一枚方章,与篆刻前相比,篆刻后方章的质量 ,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对水循环进行探究时,小月将冰块装入一个质量为20g的烧杯中,利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如图所示,由此得出这块冰的质量为 g;如果这块冰完全熔化成水,其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同学们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盐水和纯净水三种液体的密度。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判断,三者中密度最小的是 。将装有适量酱油的烧杯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当右盘中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
27.(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168g时,液体体积为20cm3;总质量为258g时,液体体积为120cm3,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空烧杯的质量是 g。
28.(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小慧为了鉴别一金属块由什么物质组成,分别使用天平和量简测量出它的质量和体积如图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 g,经过计算得到该金属块的密度,结合固体密度表获知该金属为 。
一些固体的密度(常温常压)
物质 密度/()
铂 金 铅 银 铜 铁
29.(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ρ甲 ρ乙(选填“>”、“<”或“=”),ρ丙= kg/m3。
30.(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俗话说的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密度 ;在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容易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结冰后,密度 ,体积 。
31.(2024·江苏泰州·一模)一包A4型号的复印纸共500张,厚度为5cm,质量规格是(每张复印纸纸的质量是80g)。则一张纸的厚度是 cm,该复印纸的密度是 。
32.(2024·江苏扬州·模拟预测)冰墩墩在太空舱中时,相比起在地球,它的质量 ,不考虑热胀冷缩,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3.(2024·江苏徐州·一模)对粗细均匀的线形材料,我们也可以考虑其单位长度的质量,物理学中单位长度的质量又叫物质的“线密度”。有一捆横截面积为2.5mm2的铜丝,质量为89kg,则该捆铜丝的体积为________m3,长度为 m,则其“线密度”为 g/m。(已知ρ铜=8.9×103kg/m3)
34.(2024·江苏扬州·一模)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则量杯的质量为 g,液体密度为 。
35.(2024·宁夏·中考真题)贺兰山东麓产区位于北纬至之间,是世界公认的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葡萄酒的黄金地带;某研学小组参观酒庄后,想测红酒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46.4g;
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红酒,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质量为 g;
④将红酒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
(2)利用上述方法测出红酒的密度为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这种方法测量的红酒密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将②③④的操作顺序稍做调整即可减小这种误差,调整后的顺序是 。
36.(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五月五,过端午。”劳技课上学习腌制咸鸭蛋,同学们通过测量盐水的密度来检测所配制盐水的浓度。
(1)实验操作如下: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m1= g;
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60mL;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102g;
(2)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ρ= g/cm3;
(3)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时,小明总结了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你认为必要的是 (多选)。
A.天平应水平放置 B.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C.装入盐水前应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D.应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
37.(2024·广东·中考真题)小明摘来李子,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李子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李子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李子的质量为 g;用量筒和水测得李子的体积为,则李子的密度为 。
(3)完成上述实验后,在不用量筒的情况下,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和该李子测量凉茶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凉茶,如图甲所示,并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测得凉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0g。
②将李子放入凉茶中,李子沉底,如图乙所示,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
③取出李子,然后向烧杯中加凉茶,使液面上升至位置 ,测得此时凉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82g。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凉茶的密度为 。从烧杯中拿出李子时会带出一些凉茶,这对凉茶密度的测量结果 (选填“有”或“无”)影响,原因是 。
38.(2024·广东深圳·中考真题)田田同学想要测量质量为6.9g的筷子密度,筷子很长,因此田田将筷子分成高度一样的两部分,中间画上一条横线,把筷子一段浸入量筒中,横线在图甲与水面重合时读出体积V1,取出;然后再把筷子另一段放入水中,横线在图乙与水面重合时读出体积V2。
(1)筷子的体积是 cm3,思考乐田田同学通过计算得出密度= g/cm3;
(2)这样求出的密度 (填偏大还是偏小);
(3)请帮助田田同学思考如何用现有装置来改进实验。 。
39.(2024·广西·中考真题)小明在测量花生油和实心物体A密度的实验中:
(1)把天平 放置,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选填“左”或“右”),直到横梁平衡;
(2)将花生油倒入空烧杯,用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79g;再将烧杯中的花生油倒入量筒中,测得量筒中油的体积为60cm3;用天平测量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时,如图乙所示,用手拿砝码的做法 (选填“规范”或“不规范”),当横梁再次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花生油的密度为 kg/m3。
(3)在测量A的密度时,不慎碰坏了量筒,于是利用矿泉水瓶代替量筒继续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出A的质量m1;
②往矿泉水瓶中灌满水,拧紧瓶盖后擦干瓶子,测出其总质量m2;
③ , 测出其总质量m3;
④求得A的密度为ρ= (用ρ水、m1、m2和m3来表示)。
40.(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一次课外活动中,物理老师让学生自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
(1)一小组测量某液体的密度,选择天平及量筒等器材。
①天平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来工作的,它属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天平置于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该向 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右盘中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 g。
③将烧杯中液体倒入一部分在量筒中如图丙,量筒中液体体积 ;再用天平测得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33.2g。
④待测液体的密度 。
(2)二小组测量橙汁饮料的密度,选择天平和容积为V的两个完全相同瓶子等器材。两个瓶子分别装满水和橙汁,放在已平衡的天平左右两盘,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游码示数为,如图丁。则橙汁的密度 (用字母V、和来表示)。
41.(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2024年5月12日,临沂日报以《时光奔涌日日新沂蒙风光处处好》为题,报道了临沂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做法,其中采用原位生态净化槽净化农村生活污水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有效措施。小明想知道经过净化槽净化后的水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测量。
(1)将一台能正常使用的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但始终未能将天平调平衡,原因是 ;
(2)将天平调平衡后,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称量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为 g;
(3)将适量的净化后的水倒入烧杯中,并通过烧杯上的刻度直接读出水的体积为50mL,然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78.2g,则净化后的水的密度为 g/cm3,此测量值误差太大,主要原因是 ;
(4)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水的体积为 mL。利用这一数据计算出净化后的水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真实值。
42.(2024·陕西·中考真题)小明想知道自制凉粉的密度,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托盘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天平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接下来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如图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请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 。
(3)改正错误后重新测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烧杯和凉粉的总质量为 g。
(4)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小勺挖出烧杯中一部分凉粉放入量筒中,使之 在水中。最终测得量筒中凉粉的体积为。
(5)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凉粉的质量为75.6g,计算出凉粉的密度为 ;
(6)整理器材时发现,本实验中使用的“5g”砝码生锈了,则凉粉密度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