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专题1 物质的多样性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中考新考法:梳理中考出现的新题型、新考法试题。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的优秀试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课标要求 考点 频次 考向
1.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并能识别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2.能依据物质的类别列举简单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及常见的有机物。 2. 知道物质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物质的分类 5年5考 考向一 纯净物和混合物
考向二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考向三 酸、碱、盐
考向四 有机物和无机物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5年5考 考向一 物质的性质
考向二 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考点一 物质的分类
考向一 纯净物和混合物
角度1 根据名称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
1.(2024 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液态氮 C.加碘盐 D.不锈钢
【答案】B
【详解】A、矿泉水由水、可溶性矿物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液态氮是液态氮气,由氮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加碘盐由氯化钠、碘酸钾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不锈钢由铁、碳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食醋 C.干冰 D.碘酒
【答案】C
【详解】A、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属于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C符合题意;
D、碘酒是碘和酒精的混合形成的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角度2 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
3.(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如图是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中微粒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B.乙中微粒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
C.丙中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D.丙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答案】D
【详解】A、甲为水,甲中的微粒为水分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故A说法正确;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变,乙中微粒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故B说法正确;
C、丙中的物质为氢气和氧气,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C说法正确;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则丙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角度3 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系
4.(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图示关系(a、b为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的是
选项 a b c d
A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溶解性 还原性
B 单质 化合物 液氮 二氧化锰
C 化合物 有机物 氯化钠 碳酸
D 纯净物 混合物 冰水混合物 蔗糖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由 可知,a、b为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不符合题意;
B、由 可知,a、b为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不符合题意;
C、由 可知,a、b为包含关系,且a包含cd,符合题意;
D、由 可知,分别包含c、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易错提醒 洁净的空气是没有受污染的空气,其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是混合物;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是混合物。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是混合物;
考向二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角度1 根据化学式判断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5.(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KMnO4 B.K2MnO4 C.MnO2 D.O2
【答案】C
【解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KMnO4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K2MnO4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MnO2 是由锰、氧两种元素组成,是氧化物,符合题意;
D、O2 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是单质,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属于酸、碱、盐,故选D。
角度2 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7.(2023 江苏常州·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超级材料”,它是由三维石墨烯(C)和黑色二氧化钛 (TiO2) 制成,在阳光照射下两周内可让黑臭水体变清澈,臭味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钛是非金属氧化物 B.石墨烯是含碳的化合物
C.该超级材料属于金属材料 D.该技术可助力污染防治
【答案】D
【详解】A、二氧化钛是由Ti、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金属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该超级材料由三维石墨烯(C)和黑色二氧化钛制成,不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该“超级材料”在阳光照射下两周内可让黑臭水体变清澈,臭味消失,故该技术可助力污染防治,符合题意。
故选D。
角度3 单质与化合物的关系
8.(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并列”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概念 单质 酸溶液 不饱和溶液 氧化反应
化合物 酸性溶液 稀溶液 化合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两者属于并列关系,符合题意;
B、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硫酸铜溶液呈酸性,但硫酸铜属于盐,因此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两者属于包含关系,不符合题意;
C、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二者属于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
D、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两者属于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法4 根据物价类图确定物质化学式
9.(2023·江苏泰州·中考真题)“价类二维图”是从元素化合价和物质所属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坐标图。下图是铜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能与AgNO3溶液反应
B.物质b的化学式为CuO
C.CuSO4可由物质d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D.e点对应物质有多种,如CuCl2、Cu(NO3)2等
【答案】B
【详解】A、据铜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可知,a是单质铜,由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所以铜能与AgNO3溶液反应。A正确;
B、据铜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可知,b中铜元素化合价为+1,b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价规则可知,物质b的化学式为Cu2O。B错误;
C、据铜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可知,d是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CuSO4可由物质d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正确;
D、据铜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可知,e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2,铜元素的化合价是+2的盐有CuCl2、Cu(NO3)2、CuSO4等。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考法5 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物质分类
10.(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是“光催化固氮合成氨”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和丙都是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C.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答案】B
【分析】
由图可知甲由2个氮原子构成,即N2,乙 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即H2O,丙 由2个氧原子构成,即O2,丁 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即NH3,所以该示意图表示的化学反应为。
【详解】A.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所以乙是氧化物,丙不是,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3,B正确,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易错提醒 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氧化物一定只有两种元素,含氧化合物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考向三 酸、碱、盐
角度1 根据化学式判断酸、碱、盐
11.(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反应2CaO2+2H2O=2Ca(OH)2+O2↑可用于鱼塘供氧。其中属于碱的是
A.CaO2 B.H2O C.Ca(OH)2 D.O2
【答案】C
【详解】A、CaO2是由Ca、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B、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符合题意;
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宋代《千里江山图》历经千年青绿依旧。其中绿色颜料来自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也可表示为xCu(OH)2 yCu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OH)2易溶于水 B.Cu(OH)2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C.CuCO3属于碱 D.
【答案】D
【详解】A、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不溶于水,故A说法错误;
B、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故B说法错误;
C、碳酸铜是由碳酸根离子和铜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C说法错误;
D、Cu2(OH)2CO3中含有铜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数目比为2:2:1。所以改写后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数目比也应该为2:1,所以,则,故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13.(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涉及的石灰石,其主要成分CaCO3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答案】C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详解】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纯净物,因此碳酸钙属于盐;
故选:C。
14.(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造纸技术的提高与化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唐朝时,人们在造纸过程中加“矾”以改善纸张质量。这种“矾”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铝[],硫酸铝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A.混合物 B.酸 C.氧化物 D.化合物
【答案】D
【详解】A、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但硫酸铝中只含一种物质,不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酸是指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硫酸铝的阳离子为铝离子,不属于酸,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化物中只含两种元素,但硫酸铝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铝中含有多种元素,属于化合物,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考向四 有机物和无机物
角度1 判断有机物和无机物
15.(2023·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限塑令”后奶茶吸管由聚丙烯(PP)吸管改成纸质吸管,后又改成了环保可降解的聚乳酸(PLA)吸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PVC)也能做奶茶吸管
B.聚乳酸吸管会造成白色污染
C.聚丙烯(PP)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纸吸管材料主要成分是淀粉
【答案】C
【详解】A、聚氯乙烯有毒,不能做奶茶吸管,不符合题意;
B、聚乳酸吸管可降解,不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C、聚丙烯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且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符合题意;
D、纸吸管材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2023·连云港·中考真题·节选)足球比赛中可向球员受伤部位喷氯乙烷来缓解疼痛。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氯乙烷属于 。
【答案】有机物(或化合物、纯净物等)
【详解】氯乙烷 (CH3CH2Cl) 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角度2 无机物与有机物转化的判断
17.(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为H2O的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中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B.转化②中产生O2、H2的体积比为2:1
C.转化③为置换反应 D.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答案】B
【详解】A、转化①中水加热变为水蒸气,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不符合题意;
B、转化②中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符合题意;
C、转化③为碳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转化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该反应是光合作用的反应,二氧化碳、水属于无机物,葡萄糖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角度3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有机物和无机物
18.(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二氧化碳的捕集与综合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捕集工业废气中的并与反应制甲醇(化学式为)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
B.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反应生成的甲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答案】A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二氧化碳和水均属于无机物,甲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变,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D、反应生成的甲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易错提醒 含碳的化合物不全是有机物,碳的氧化物及含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化合物是无机物,除此而外的含碳化合物是有机物。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考向一 物质的性质
角度1 根据材料信息判断物质的性质
19.(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南通作为沿海城市,对海水资源的利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海水中可获得淡水、NaCl、KCl等物质,电解饱和NaCl溶液得到Cl2、H2和NaOH,Cl2、H2进一步反应生成HCl,HCl溶于水制得盐酸。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氯化钾熔点高,可用作钾肥
B.氯化钠是白色固体,可用作调味品
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吸收酸性气体
D.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
【答案】C
【详解】A.氯化钾作为钾肥,主要是因为它含有植物所需的钾元素,而不是因为其熔点高,熔点高是氯化钾的物理性质,与其作为钾肥的用途无直接关联,故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食盐)作为调味品,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咸味,这种味道是氯化钠的化学性质之一,而“氯化钠是白色固体”描述的是氯化钠的物理性质,与其作为调味品的用途没有直接对应关系,故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这是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之一,由于碱性溶液可以与酸性气体发生中和反应,因此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用于吸收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这里的性质与用途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故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盐酸在实验室中常用于制备二氧化碳,但这并不是因为其具有挥发性,实际上,盐酸与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是利用了盐酸的酸性与碳酸钙的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盐酸的挥发性在此反应中并不是关键因素,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20.(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徐州是汉文化历史名城。
(1)汉画像石“庖厨图”描述了古人用炉火烤肉串的情景,肉串富含的营养成分是 。
(2)东汉“铜牛灯”由 材料制成,灯油燃烧产生的烟雾能被灯体内的水吸收,这对室内环境起到 作用。
(3)博物馆用氮气作保护气保存珍贵文物,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 。
【答案】(1)蛋白质
(2) 金属 净化空气
(3)不活泼
【详解】(1)肉串富含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
(2)“铜牛灯”是由合金制作而成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灯油燃烧产生的烟雾能被灯体内的水吸收,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3)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可以用作保护气,保存文物。
角度2 根据性质将物质进行合理使用
21.(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食盐 B.硫酸 C.维生素 D.聚氯乙烯 E.石墨 F.烧碱 G.聚乙烯 H.武德合金
(1)可用作电池电极的是 ;
(2)可用于制保险丝的是 ;
(3)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是 ;
(4)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 ;
(5)作铅蓄电池中的酸是 ;
(6)蔬菜、水果中富含有 。
【答案】(1)E
(2)H
(3)G
(4)A
(5)B
(6)C
【详解】(1)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电极,故填:E;
(2)武德合金熔点低,可用于制保险丝,故填:H;
(3)聚乙烯无毒,可用于食品包装,故填:G;
(4)食盐有咸味,常用作调味品,故填:A;
(5)硫酸可用于铅蓄电池,故填:B;
(6)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故填:C。
22.(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如图)。它表面覆盖了聚酰亚胺—铝箔多层复合材料,推进器用到了液氢和液氧,着陆后用高强度合金铲进行月壤采样。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铝箔;②液氢;③液氧;④合金
(1)利用物质延展性的是 。
(2)利用硬度大的性质的是 。
(3)作为推进器燃料的是 。
(4)作为推进器助燃剂的是 。
【答案】(1)①
(2)④
(3)②
(4)③
【详解】(1)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①。
(2)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高,故选④。
(3)氢气具有可燃性,液氢可作为推进器的燃料,故选②。
(4)氧气具有助燃性,液氧可作为推进器的助燃剂,故选③。
23.(2023·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以下属于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开展的劳动实践活动是
A.用漏勺从锅中捞取小汤圆
B.用武德合金做电路保险丝
C.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
D.用盐酸去除铁架台上铁锈
【答案】D
【详解】A、用漏勺从锅中捞取小汤圆,是因为小汤圆和其它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B、用武德合金做电路保险丝,是因为武德合金熔点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C、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D、用盐酸去除铁架台上铁锈,是因为盐酸显酸性,盐酸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
故选D。
考向二 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24.(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用活性炭除冰箱异味
C.用铜制作电线电缆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答案】A
【详解】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是因为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用活性炭除冰箱异味,是因为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用铜制作电线电缆,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盐酸具有挥发性,常用作除铁锈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常用作治疗胃酸过多
C.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常用作干燥剂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作冰箱除味剂
【答案】D
【详解】A.盐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铁锈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从而除去铁锈,对应关系错误,故A错误;
B.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常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对应关系错误,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气体干燥剂,对应关系错误,故C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活性炭常用作冰箱除味剂,对应关系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26.(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铜呈紫红色,可用作导线 B.石墨能导电,可用作润滑剂
C.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切割玻璃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答案】D
【详解】A、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线,与铜呈紫红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石墨具有滑腻感,可用作润滑剂,与石墨能导电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与金刚石无色透明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新情境·蛋雕艺术)(2024·广东·中考真题·节选)“体验蛋雕艺术,传承非遗文化”。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制作蛋雕:将蛋壳在熔化的石蜡中裹上蜡衣,用金属丝划穿蜡衣雕“花”,吸取适量10%的稀盐酸滴在划痕处,一段时间后,放入热水中熔去多余的蜡,做成蛋雕作品,如图所示。回答下列小题。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关于Ca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 B.可作补钙剂 C.高温不分解 D.属于有机物
【答案】B
【解析】A、CaCO3基本上不溶于水,A选项错误;
B、CaCO3含有钙元素,可作补钙剂,B选项正确;
C、CaCO3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选项错误;
D、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但不属于有机物的化合物主要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碳酸钙属于无机物,D选项错误;
故选:B;
2.(新题型·循环转化图)(2024·青海·中考真题·节选)我国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我国科学家已实现由全人工合成淀粉的碳资源循环利用。主要过程如下,请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分类法在学习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图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属于
A.酸 B.氧化物 C.碱 D.盐
(2)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属于无机化合物 B.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g
C.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D.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B C
【解析】(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故选B。
(2)A. 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葡萄糖属于有机化合物,此选项错误;
B. 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此选项错误;
C. 葡萄糖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此选项正确;
D. 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此选项错误。
故选C。
3.(新情境·路基“冷”储存)(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为保持冻土路基夏季不融化,需在秋冬季将空气中的“冷”储存至路基。“热棒”插入路基(如图),利用钢管内氨的汽化和液化,实现路基与空气的热量交换。
(1)热棒主体采用碳素无缝钢管。钢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热棒钢管外壁需喷涂保护层,其目的是 。
(3)氨气的化学式为 。
(4)氨的汽化和液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秋冬季热棒工作时,氨在A端发生的变化是 (填“汽化”或“液化”)。
【答案】(1)混合物
(2)防止钢铁锈蚀
(3)NH3
(4)物理
(5)液化
【详解】(1)钢铁是由铁、碳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防止铁生锈,可以隔绝氧气和水,故热棒钢管外壁需喷涂保护层,其目的是:防止钢铁锈蚀;
(3)每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H3;
(4)氨的汽化和液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秋冬季热棒工作时,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汽化,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液化,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故氨在A端发生的变化是液化。
4.(新技术·锂电池)(2023·四川宜宾·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23年6月8日至11日,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举办,动力电池的发展备受关注。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或是否适合某种用途,主要看这种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的电池所输出的电能)以及电池可储存时间的长短。常用电池的比能量:锂电池>镍镉电池>铅蓄电池。含磷酸铁(FePO4)、磷酸亚铁锂(LiFePO4)的锂电池具有轻便、比能量高的突出优点,是目前使用广泛的一种电池。生产该电池时,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单层石墨)作导电剂,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但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性能下降。为此,科研团队就石墨烯含量对LiFePO4粉末电阻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短文中出现的一种非金属单质是 。
(2)FePO4中根的名称为 。LiFePO4中两种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 。
(3)手机常使用锂电池而不使用铅蓄电池,原因是 。
(4)图中表示电池性能最佳的点为 (填“A”“B”或“C”)。解释BC段曲线变化的原因: 。
【答案】(1)石墨烯
(2) 磷酸根 1:8/8:1
(3)锂电池具有轻便、比能量高的突出优点
(4) B 随着石墨烯的增加,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即LiFePO4粉末电阻增大
【详解】(1)石墨烯(单层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短文中出现的一种非金属单质是石墨烯;
(2)磷酸铁的化学式为FePO4,其中铁元素显示+3价,故硫酸铁中根的名称为磷酸根;
LiFePO4中两种金属元素锂元素与铁元素的质量比为7:56=1:8;
(3)根据文中信息可知,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或是否适合某种用途,主要看这种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的电池所输出的电能)以及电池可储存时间的长短,常用电池的比能量:锂电池>镍镉电池>铅蓄电池,锂电池具有轻便、比能量高的突出优点,所以手机常使用锂电池而不使用铅蓄电池;
(4)根据文中信息:生产锂电池时,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单层石墨)作导电剂,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但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性能下降,所以图示中LiFePO4粉末电阻最小时,表示电池性能最佳,即为B点;
BC段随着石墨烯的增加,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即LiFePO4粉末电阻增大。
5.(传统文化·古法炼铁)(2024·江苏常州·模拟预测)从古自今,炼铁是非常重要的工艺。
(1)《三省边防备览》中记载了古法炼铁:“铁炉高一丈七八尺,中空,上有洞放烟,下层放炭,中安矿石。矿石几百斤,用炭若干斤,皆有分两,不可增减。旁用风箱,十余人轮流曳之,日夜不断火。炉底有桥,矿渣分出,矿之化为铁者,流出成铁板。”
①资料中能日夜不断火,原理是 (用方程式表达)。
②“旁用风箱,十余人轮流曳之”,用风箱不断鼓风的目的是 。
③“流出成铁板”中“铁板”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2024·云南西双版纳·一模)2023年,日本不顾国际社会一致反对,三次一共排放了23400吨核污水。2024年又开启了第四轮7800吨核污水排放进程,对此国际社会予以强烈批评和反对。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核污水 B.核废水 C.自来水 D.蒸馏水
【答案】D
【详解】A、核污水有放射性物质、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核废水中也有污染性物质、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自来水中有可溶性物质、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2024·广东广州·二模)我国科研人员以金属钠和CCl4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钠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CCl4属于化合物
C.金刚石可用于切割大理石 D.另一种产物是 NaCl
【答案】A
【详解】A、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第三位,所以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活泼。A错误;
B、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CCl4是由碳、氯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B正确;
C、由于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具有硬度大的性质,所以金刚石可用于切割大理石。C正确;
D、据题意可知,金属钠和CCl4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产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另一种产物是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氯化钠。即另一种产物是 NaCl。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3.(2024·山东日照·二模)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溪”管道输送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属于有机物
B.用酒精对图书馆桌椅消毒,是利用了乙醇的物理性质
C.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青铜剑属于合金,其抗腐蚀性比纯铜好
D.宋代《清明上河图》保存至今仍清晰可见,说明常温下碳单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答案】B
【详解】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以外)称为有机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A正确;
B、用酒精对图书馆桌椅消毒,是利用了乙醇的化学性质。B错误;
C、由于青铜属于合金,所以其抗腐蚀性比纯铜好。C正确;
D、由于常温下碳单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用墨画的《清明上河图》保存至今仍清晰可见。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4.(2024·云南楚雄·模拟预测)地方特色:“云南十八怪,鲜花当蔬菜”。为了保存以鲜花为材料制作的鲜花饼,可在包装袋中放入脱氧剂,脱氧剂中主要含有的物质有铁粉﹑活性炭、食盐、二氧化硅等。该脱氧剂属于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化合物 D.单质
【答案】A
【详解】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活性炭、食盐、二氧化硅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A。
(2024·广东佛山·二模)二氧化钛()被认为是最好的白色固体颜料,也是优秀的光催化剂,可催化分解细菌和有机污染物等。回答下面小题。
5.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为白色固体 B.属于氧化物
C.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D.可用制作于抗菌除污剂
6.催化下,降解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B.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 D.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答案】5.C 6.D
【解析】5.A、由题中信息可知,二氧化钛是白色固体,选项正确;
B、二氧化钛是由钛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选项正确;
C、二氧化钛中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正负代数和为0,x+(-2)×2=0,x=+4,选项错误;
D、二氧化钛是优秀的光催化剂,可催化分解细菌和有机污染物等,所以可用制作于抗菌除污剂,选项正确;
故选C。
由微观图可知,CH3CHO和臭氧在二氧化钛作催化剂和紫外线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6.A、TiO2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选项错误;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甚至更高,CH3CHO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选项错误;
C、由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3:5,选项错误;
D、CH3CHO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4):16=1:4,选项正确;
故选D。
7.(2024·山西晋城·二模)慧慧同学将维C泡腾片(主要成分如图所示)放入水中,发现有许多气泡产生,她得出了下面的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人体缺少维生素C易患夜盲症
C.维生素和碳酸氢钠都属于有机物
D.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
【答案】A
【详解】A. 维C泡腾片中含有柠檬酸、碳酸氢钠,它们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此选项正确;
B. 人体缺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此选项错误;
C. 维生素属于有机物,碳酸氢钠属于无机物,此选项错误;
D. 淀粉不能溶于水,充分搅拌后不可形成溶液,此选项错误。
故选A。
8.(2024·四川宜宾·一模)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碳原子个数不守恒 B.丁属于氧化物
C.1个丙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D.丙和丁的质量比为4:2
【答案】B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得化学方程式:。
【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4个碳原子,生成物中4个碳原子。即反应中碳原子个数守恒。A不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丁是水,化学式为H2O。即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水属于氧化物。B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丙是二氧化碳,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不含氧分子。C不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丙和丁的质量比=176:36=44:9。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9.(2024·安徽·模拟预测)把金加工到纳米级颗粒可制得纳米金。纳米金对很多物质的拉曼光谱具有很强的放大作用,常用于检验一些微小物质的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金是金的氧化物 B.纳米金是一种新元素
C.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颗粒大小决定的 D.纳米金是金元素的一种物质形态
【答案】D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纳米金即指金的微小颗粒。纳米金不是金的氧化物。A不正确;
B、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纳米金即指金的微小颗粒。属于金元素。纳米金不是一种新元素。B不正确;
C、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与颗粒大小无关。C不正确;
D、纳米金即指金的微小颗粒。是金元素的一种物质形态。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10.(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分离丙烯和丙烷混合气体的新型多孔材料,通过调控孔口大小和孔腔尺寸,使混合气体中的丙烯分子顺利通过孔道,实现了二者的精准筛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烯和丙烷均属于有机物 B.丙烯和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C.丙烯分子尺寸小于丙烷分子尺寸 D.该分离技术原理与过滤相似
【答案】B
【详解】A、丙烯和丙烷都是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机物,选项正确;
B、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两者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选项错误;
C、丙烯分子能顺利通过孔道,说明丙烯分子尺寸小于丙烷分子尺寸,选项正确;
D、该技术利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与过滤相似(过滤是利用物质颗粒大小进行分离)相似,选项正确。
故选B。
11.(2024·广东佛山·三模)我国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如图所示),其内部的催化剂能够实现在温和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反应生成的水集中到内部而乙醇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的物质属于碱
B.该反应中有3种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D.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均为
【答案】D
【分析】由该反应的工作原理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图中“”表示的是乙醇,化学式为C2H5OH,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属于氧化物的有CO2和H2O,共2个,故B错误;
C、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为0,生成物乙醇和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价,则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C错误;
D、根据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均为3:1,故D正确。
故选D。
12.(24-25九年级上·江苏苏州·阶段练习)多维元素片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由于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引起的各种疾病,该药物建议避光、密封储存在干燥处,下列对维生素片性质的推测中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能溶于水 B.见光易分解 C.能与氧气反应 D.受热易分解
【答案】A
【详解】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A、物质溶于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能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B、物质见光分解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见光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物质与氧气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能与氧气反应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物质受热分解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受热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2024·山西晋中·模拟预测)空心玻璃微珠是一种粒度为10~250微米,壁厚为1~2微米的空心球体,在深海、深空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用作飞船返回舱隔热材料,最主要利用的性质是
A.质量轻 B.低导热 C.高强度 D.耐腐蚀
【答案】B
【分析】空心玻璃微珠用作飞船返回舱隔热材料,最主要利用的性质是低导热。
【详解】根据分析,最主要利用的性质是低导热;
故选B。
14.(2024·江西南昌·模拟预测)2024年1月9日消息,我国高空风能发电机成功发电。其原理是通过氦气球提供初始升力,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在500米以上高空采集捕获风能。氦气球升空利用氦气的性质是
A.密度小 B.化学性质稳定 C.无色无味 D.通电发光
【答案】A
【详解】A、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于填充气球。符合题意;
B、化学性质稳定与浮力无关。不符合题意;
C、无色无味与浮力无关。不符合题意;
D、通电发光与浮力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2024·北京平谷·一模)敦煌壁画历经千年依然光辉鲜艳,其中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是红色颜料的一种,Fe2O3属于
A.混合物 B.氧化物 C.碱 D.盐
【答案】B
【解析】
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Fe2O3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Fe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碱是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Fe2O3中没有氢氧根,故C错;
D、盐是指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故D错;
故选B。
16.(2024·江苏苏州·一模)硝酸铵是一种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易吸湿结块,受热或受猛烈撞击时会剧烈分解产生氮气、水和二氧化氮。工业上可用氮气和硝酸制备矿酸,化学方程式为NH3+HNO3=NH4NO3。下列相关物质属于盐的是
A.N2 B.NH3 C.NH4NO3 D.HNO3
【答案】C
【解析】A、N2 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盐,错误;
B、NH3 是氨气,不是由金属离子(可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不是盐,错误;
C、NH4NO3 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正确;
D、HNO3 是硝酸,是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不是盐,错误。
故选C。
17.(2024·山东滨州·一模)2023年10月,连日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稳定维持在12米枯水线以下,2023年11月2日10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跌破11米线,下降至10.99米,并继续保持下降态势。随着立冬节气临近,鄱阳湖正式进入枯水期。
(1)鄱阳湖水属于 (填“氧化物”“混合物”“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中的一项)。
(2)可用 药品鉴别鄱阳湖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沉降、过滤、蒸馏中,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3)湖水净化过程中要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
【答案】(1)混合物
(2) 肥皂水 蒸馏
(3)吸附杂质和色素
【详解】(1)鄱阳湖水含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2)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沉降、过滤、蒸馏中,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蒸馏得到纯水。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杂质和色素。
18.(2024·江苏苏州·一模)“克劳斯法”是处理含硫废气的方法之一、下图为反应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该反应中分子、原子种类均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
C.该反应过程涉及三种氧化物
D.该反应可回收硫资源
【答案】D
【详解】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SO2、H2S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S、H2O,化学方程式为。
A、根据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A选项错误;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2,B选项错误;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涉及的氧化物有SO2、H2O,共2种,C选项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将SO2、H2S转化为硫单质,可回收硫资源,D选项正确。
故选:D。
19.(2023·福建·中考真题)福建盛产茶叶,茶文化源远流长。为了了解茶叶的组成和作用,学习小组查得某茶叶样品的成分及含量如下图所示:
(1)茶叶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基本营养素是 。
(2)茶多酚具有强血管、降血脂的作用。某种茶多酚的化学式为C6H6O2,其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茶叶含氟较高,对预防龋齿有一定效果。这里的“氟”指的是 (填“元素”或“单质”)。
【答案】(1) 混合物 蛋白质
(2)3:16
(3)元素
【详解】(1)由图知,茶叶含茶多酚、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基本营养素为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茶叶中含量最高的基本营养素是蛋白质。
(2)由茶多酚的化学式C6H6O2知,其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16×2)=3:16。
(3)这里的“氟”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20.(2024·广西·中考真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如何将氮气在常温下转化为氨气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一种将氮气转化为氨气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该过程中的LiOH属于 (填“酸”“碱”或“盐”)。
(2)将液态空气升温,N2先变成气态,这说明N2的沸点比O2的 (填“高”或“低”)。
(3)过程I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过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
【答案】(1)碱
(2)低
(3)6Li+N2=2Li3N
(4)水、锂(或H2O、Li)
【详解】(1)LiOH 在水中解离出锂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其中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属于碱;
(2)将液态空气升温,N2先变成气态,这说明N2的沸点比O2的低;
(3)根据流程图可知,过程I中发生化合反应是锂与氮气反应生成Li3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Li+N2=2Li3N;
(4)根据流程图可知,流程中H2O是反应Ⅱ的反应物,又是反应Ⅲ的生成物,Li是反应Ⅰ反应物,又是反应Ⅲ的生成物,可循环使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主题一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专题1 物质的多样性
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中考新考法:梳理中考出现的新题型、新考法试题。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的优秀试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课标要求 考点 频次 考向
1.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并能识别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2.能依据物质的类别列举简单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及常见的有机物。 2. 知道物质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物质的分类 5年5考 考向一 纯净物和混合物
考向二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考向三 酸、碱、盐
考向四 有机物和无机物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5年5考 考向一 物质的性质
考向二 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考点一 物质的分类
考向一 纯净物和混合物
角度1 根据名称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
1.(2024 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液态氮 C.加碘盐 D.不锈钢
2.(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食醋 C.干冰 D.碘酒
角度2 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
3.(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如图是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中微粒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B.乙中微粒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
C.丙中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D.丙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角度3 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系
4.(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图示关系(a、b为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的是
选项 a b c d
A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溶解性 还原性
B 单质 化合物 液氮 二氧化锰
C 化合物 有机物 氯化钠 碳酸
D 纯净物 混合物 冰水混合物 蔗糖溶液
A.A B.B C.C D.D
易错提醒 洁净的空气是没有受污染的空气,其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是混合物;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是混合物。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是混合物;
考向二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角度1 根据化学式判断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5.(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KMnO4 B.K2MnO4 C.MnO2 D.O2
6.(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角度2 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7.(2023 江苏常州·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超级材料”,它是由三维石墨烯(C)和黑色二氧化钛 (TiO2) 制成,在阳光照射下两周内可让黑臭水体变清澈,臭味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钛是非金属氧化物 B.石墨烯是含碳的化合物
C.该超级材料属于金属材料 D.该技术可助力污染防治
角度3 单质与化合物的关系
8.(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并列”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概念 单质 酸溶液 不饱和溶液 氧化反应
化合物 酸性溶液 稀溶液 化合反应
A.A B.B C.C D.D
考法4 根据物价类图确定物质化学式
9.(2023·江苏泰州·中考真题)“价类二维图”是从元素化合价和物质所属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坐标图。下图是铜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能与AgNO3溶液反应
B.物质b的化学式为CuO
C.CuSO4可由物质d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D.e点对应物质有多种,如CuCl2、Cu(NO3)2等
考法5 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物质分类
10.(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是“光催化固氮合成氨”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和丙都是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C.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易错提醒 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氧化物一定只有两种元素,含氧化合物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考向三 酸、碱、盐
角度1 根据化学式判断酸、碱、盐
11.(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反应2CaO2+2H2O=2Ca(OH)2+O2↑可用于鱼塘供氧。其中属于碱的是
A.CaO2 B.H2O C.Ca(OH)2 D.O2
12.(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宋代《千里江山图》历经千年青绿依旧。其中绿色颜料来自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也可表示为xCu(OH)2 yCu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OH)2易溶于水 B.Cu(OH)2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C.CuCO3属于碱 D.
13.(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涉及的石灰石,其主要成分CaCO3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14.(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造纸技术的提高与化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唐朝时,人们在造纸过程中加“矾”以改善纸张质量。这种“矾”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铝[],硫酸铝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A.混合物 B.酸 C.氧化物 D.化合物
考向四 有机物和无机物
角度1 判断有机物和无机物
15.(2023·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限塑令”后奶茶吸管由聚丙烯(PP)吸管改成纸质吸管,后又改成了环保可降解的聚乳酸(PLA)吸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PVC)也能做奶茶吸管
B.聚乳酸吸管会造成白色污染
C.聚丙烯(PP)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纸吸管材料主要成分是淀粉
16.(2023·连云港·中考真题·节选)足球比赛中可向球员受伤部位喷氯乙烷来缓解疼痛。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氯乙烷属于 。
角度2 无机物与有机物转化的判断
17.(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为H2O的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中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B.转化②中产生O2、H2的体积比为2:1
C.转化③为置换反应 D.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角度3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有机物和无机物
18.(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二氧化碳的捕集与综合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捕集工业废气中的并与反应制甲醇(化学式为)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
B.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反应生成的甲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易错提醒 含碳的化合物不全是有机物,碳的氧化物及含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化合物是无机物,除此而外的含碳化合物是有机物。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考向一 物质的性质
角度1 根据材料信息判断物质的性质
19.(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南通作为沿海城市,对海水资源的利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海水中可获得淡水、NaCl、KCl等物质,电解饱和NaCl溶液得到Cl2、H2和NaOH,Cl2、H2进一步反应生成HCl,HCl溶于水制得盐酸。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氯化钾熔点高,可用作钾肥
B.氯化钠是白色固体,可用作调味品
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吸收酸性气体
D.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
20.(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徐州是汉文化历史名城。
(1)汉画像石“庖厨图”描述了古人用炉火烤肉串的情景,肉串富含的营养成分是 。
(2)东汉“铜牛灯”由 材料制成,灯油燃烧产生的烟雾能被灯体内的水吸收,这对室内环境起到 作用。
(3)博物馆用氮气作保护气保存珍贵文物,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 。
角度2 根据性质将物质进行合理使用
21.(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食盐 B.硫酸 C.维生素 D.聚氯乙烯 E.石墨 F.烧碱 G.聚乙烯 H.武德合金
(1)可用作电池电极的是 ;
(2)可用于制保险丝的是 ;
(3)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是 ;
(4)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 ;
(5)作铅蓄电池中的酸是 ;
(6)蔬菜、水果中富含有 。
22.(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如图)。它表面覆盖了聚酰亚胺—铝箔多层复合材料,推进器用到了液氢和液氧,着陆后用高强度合金铲进行月壤采样。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铝箔;②液氢;③液氧;④合金
(1)利用物质延展性的是 。
(2)利用硬度大的性质的是 。
(3)作为推进器燃料的是 。
(4)作为推进器助燃剂的是 。
23.(2023·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以下属于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开展的劳动实践活动是
A.用漏勺从锅中捞取小汤圆
B.用武德合金做电路保险丝
C.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
D.用盐酸去除铁架台上铁锈
考向二 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24.(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用活性炭除冰箱异味
C.用铜制作电线电缆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25.(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盐酸具有挥发性,常用作除铁锈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常用作治疗胃酸过多
C.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常用作干燥剂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作冰箱除味剂
26.(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铜呈紫红色,可用作导线 B.石墨能导电,可用作润滑剂
C.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切割玻璃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1.(新情境·蛋雕艺术)(2024·广东·中考真题·节选)“体验蛋雕艺术,传承非遗文化”。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制作蛋雕:将蛋壳在熔化的石蜡中裹上蜡衣,用金属丝划穿蜡衣雕“花”,吸取适量10%的稀盐酸滴在划痕处,一段时间后,放入热水中熔去多余的蜡,做成蛋雕作品,如图所示。回答下列小题。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关于Ca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 B.可作补钙剂 C.高温不分解 D.属于有机物
2.(新题型·循环转化图)(2024·青海·中考真题·节选)我国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我国科学家已实现由全人工合成淀粉的碳资源循环利用。主要过程如下,请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分类法在学习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图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属于
A.酸 B.氧化物 C.碱 D.盐
(2)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属于无机化合物 B.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g
C.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D.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新情境·路基“冷”储存)(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为保持冻土路基夏季不融化,需在秋冬季将空气中的“冷”储存至路基。“热棒”插入路基(如图),利用钢管内氨的汽化和液化,实现路基与空气的热量交换。
(1)热棒主体采用碳素无缝钢管。钢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热棒钢管外壁需喷涂保护层,其目的是 。
(3)氨气的化学式为 。
(4)氨的汽化和液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秋冬季热棒工作时,氨在A端发生的变化是 (填“汽化”或“液化”)。
4.(新技术·锂电池)(2023·四川宜宾·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23年6月8日至11日,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举办,动力电池的发展备受关注。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或是否适合某种用途,主要看这种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的电池所输出的电能)以及电池可储存时间的长短。常用电池的比能量:锂电池>镍镉电池>铅蓄电池。含磷酸铁(FePO4)、磷酸亚铁锂(LiFePO4)的锂电池具有轻便、比能量高的突出优点,是目前使用广泛的一种电池。生产该电池时,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单层石墨)作导电剂,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但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性能下降。为此,科研团队就石墨烯含量对LiFePO4粉末电阻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短文中出现的一种非金属单质是 。
(2)FePO4中根的名称为 。LiFePO4中两种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 。
(3)手机常使用锂电池而不使用铅蓄电池,原因是 。
(4)图中表示电池性能最佳的点为 (填“A”“B”或“C”)。解释BC段曲线变化的原因: 。
5.(传统文化·古法炼铁)(2024·江苏常州·模拟预测)从古自今,炼铁是非常重要的工艺。
(1)《三省边防备览》中记载了古法炼铁:“铁炉高一丈七八尺,中空,上有洞放烟,下层放炭,中安矿石。矿石几百斤,用炭若干斤,皆有分两,不可增减。旁用风箱,十余人轮流曳之,日夜不断火。炉底有桥,矿渣分出,矿之化为铁者,流出成铁板。”
①资料中能日夜不断火,原理是 (用方程式表达)。
②“旁用风箱,十余人轮流曳之”,用风箱不断鼓风的目的是 。
③“流出成铁板”中“铁板”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2024·云南西双版纳·一模)2023年,日本不顾国际社会一致反对,三次一共排放了23400吨核污水。2024年又开启了第四轮7800吨核污水排放进程,对此国际社会予以强烈批评和反对。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核污水 B.核废水 C.自来水 D.蒸馏水
2.(2024·广东广州·二模)我国科研人员以金属钠和CCl4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钠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CCl4属于化合物
C.金刚石可用于切割大理石 D.另一种产物是 NaCl
3.(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分类是化学学习常用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盐: NaCl B.氧化物:CaO
C.碱: D.单质:Hg
4.(2024·云南楚雄·模拟预测)地方特色:“云南十八怪,鲜花当蔬菜”。为了保存以鲜花为材料制作的鲜花饼,可在包装袋中放入脱氧剂,脱氧剂中主要含有的物质有铁粉﹑活性炭、食盐、二氧化硅等。该脱氧剂属于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化合物 D.单质
(2024·广东佛山·二模)二氧化钛()被认为是最好的白色固体颜料,也是优秀的光催化剂,可催化分解细菌和有机污染物等。回答下面小题。
5.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为白色固体 B.属于氧化物
C.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D.可用制作于抗菌除污剂
6.催化下,降解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B.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 D.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7.(2024·云南怒江·一模)分类是学习化学常见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类别 物质
A 单质 液氧、冰水、硫
B 氧化物 干冰、氧化铜、氯化钠
C 纯净物 红磷、河水、五氧化二磷
D 混合物 自来水、人呼出的气体、硫酸铜溶液
A.A B.B C.C D.D
8.(2024·山东泰安·三模)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A.合金:不锈钢、黄铜、焊锡
B.有机物:甲烷、葡萄糖、二氧化碳
C.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锰、磁铁矿
D.复合肥料:KNO3、CO(NH2)2
9.(2024·黑龙江大庆·一模)运用分类法学习和研究物质,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黄铜、过磷酸钙、福尔马林均属于混合物
B.、干冰、冰水混合物均属于氧化物
C.、、均属于碱
D.硝酸铵、纯碱、碳铵均属于盐
10.(2024·陕西西安·二模)实验室中的药品要求分类存放。应存放的实验柜是
A. B. C. D.
11.(2024·山西晋城·二模)慧慧同学将维C泡腾片(主要成分如图所示)放入水中,发现有许多气泡产生,她得出了下面的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人体缺少维生素C易患夜盲症
C.维生素和碳酸氢钠都属于有机物
D.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
12.(2024·安徽·模拟预测)把金加工到纳米级颗粒可制得纳米金。纳米金对很多物质的拉曼光谱具有很强的放大作用,常用于检验一些微小物质的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金是金的氧化物 B.纳米金是一种新元素
C.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颗粒大小决定的 D.纳米金是金元素的一种物质形态
13.(2024·山西晋中·模拟预测)空心玻璃微珠是一种粒度为10~250微米,壁厚为1~2微米的空心球体,在深海、深空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用作飞船返回舱隔热材料,最主要利用的性质是
A.质量轻 B.低导热 C.高强度 D.耐腐蚀
14.(2024·江西南昌·模拟预测)2024年1月9日消息,我国高空风能发电机成功发电。其原理是通过氦气球提供初始升力,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在500米以上高空采集捕获风能。氦气球升空利用氦气的性质是
A.密度小 B.化学性质稳定 C.无色无味 D.通电发光
15.(2024·北京平谷·一模)敦煌壁画历经千年依然光辉鲜艳,其中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是红色颜料的一种,Fe2O3属于
A.混合物 B.氧化物 C.碱 D.盐
16.(2024·江苏苏州·一模)硝酸铵是一种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易吸湿结块,受热或受猛烈撞击时会剧烈分解产生氮气、水和二氧化氮。工业上可用氮气和硝酸制备矿酸,化学方程式为NH3+HNO3=NH4NO3。下列相关物质属于盐的是
A.N2 B.NH3 C.NH4NO3 D.HNO3
17.(2024·山东滨州·一模)2023年10月,连日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稳定维持在12米枯水线以下,2023年11月2日10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跌破11米线,下降至10.99米,并继续保持下降态势。随着立冬节气临近,鄱阳湖正式进入枯水期。
(1)鄱阳湖水属于 (填“氧化物”“混合物”“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中的一项)。
(2)可用 药品鉴别鄱阳湖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沉降、过滤、蒸馏中,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3)湖水净化过程中要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
18.(2024·江苏苏州·一模)“克劳斯法”是处理含硫废气的方法之一、下图为反应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该反应中分子、原子种类均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
C.该反应过程涉及三种氧化物
D.该反应可回收硫资源
19.(2023·福建·中考真题)福建盛产茶叶,茶文化源远流长。为了了解茶叶的组成和作用,学习小组查得某茶叶样品的成分及含量如下图所示:
(1)茶叶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基本营养素是 。
(2)茶多酚具有强血管、降血脂的作用。某种茶多酚的化学式为C6H6O2,其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茶叶含氟较高,对预防龋齿有一定效果。这里的“氟”指的是 (填“元素”或“单质”)。
20.(2024·广西·中考真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如何将氮气在常温下转化为氨气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一种将氮气转化为氨气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该过程中的LiOH属于 (填“酸”“碱”或“盐”)。
(2)将液态空气升温,N2先变成气态,这说明N2的沸点比O2的 (填“高”或“低”)。
(3)过程I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过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