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8 10:5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2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当前,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尚未得到根本缓解,人类内部的关系远未达到 甲
(A.亲密无间 B.亲如手足)的程度,有的国家怀着狭隘 ① (A.ài B.yì)的利己主义,在逆全球化思维影响下,不时操弄“退群”“毁约”,严重影响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共建。在此形势下,中国在国内, 丙 。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中国 gēng ② (A.庚 B.赓)续天下大同的传统文化基因,凝聚最大共识,维护共同利益, 乙 (A.切实B.确实)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全球气候充满智慧与力量的中国方案。
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文字。(只填序号)(2分)
① ②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2分)
①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②加速推进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转型升级
③发扬天人合一思想 ④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诗有什么作用?”台湾美学家蒋勋说,“我常常觉得诗只是在最哀伤最绝望的时刻让你有面对生命的平静。”
B.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
C.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
D.2017年8月23日至27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创新创业创造,迎接智能社会》为主题。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信天游,是流行于北方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悠远高亢。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议论,也可以叙事。
B.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双喜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C.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
D.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记梦之作《渔家傲》充满浪漫幻想的气息,气势磅礴,音调谐畅,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
7.在名著阅读活动中,请你结合名著内容填空
(1)苏联著名作家① (人物名)以自身经历为蓝本创作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以主人公② (人物名,全名)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间苏联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主人公后来在③ (人物名)的影响下,走上革命的道路。(3分)
8.古诗文默写。(8分)
(1) ,悠悠我心,纵我不往, ? (《诗经·子衿》)
(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柳宗元《小石潭记》)
(3)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 。 (《诗经·蒹葭》)
(4)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欲济无舟楫,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6分)
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
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完成“低碳生活”的相关问题。
(1)低碳生活是指: (2分)
(2)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在“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的主题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2分)
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颈联和尾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仕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之情。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1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各题。(10分)
【甲]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 为嵁,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 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 凉樾低荫①。沿港而西, 竹篱映水, 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 新笋解箨②,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 草蛙鸣动而已。村之侧有山, 山有石峰如覆钟。峰之阳不散步, 下视悬崖百尺, 石壁绕池, 壁如玦, 池如镜, 如奁③初启然。
(节选自赵垣《云阳洞北小港记》)
[注释]①凉樾低荫:树荫低垂,十分凉爽。樾,树荫。②解箨(tuò):脱壳。③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2)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如鸣珮环, 心乐之 港之上芳树丛生
B.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安陵君其许寡人
D.不足为外人道也 全石以为底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15、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说说[甲]文第④段为何要描写清冷幽寂的环境 (2分)
16.【甲]文中直接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乙]文中“池如镜,如奁初启然'写出了池水 的特点。(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0分)
一枕最幽宜
李原昭
  ①枕,卧所荐首者。枕头,这个和我们相伴一生的物件,虽然看上去并不起眼,却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最早的枕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既有木、石、瓷、玉这样的硬枕,也有布、帛、皮、革这样的软枕,可谓应有尽有。其中,陶瓷枕头是较为特殊的一类,由于它的可塑性强,制作简单,价格又较为低廉,因此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尤为流行,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瓷枕文化。
  ②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瓷枕是河南安阳隋代张盛夫妇墓里一件长3.9厘米的长方形瓷枕模型。从隋朝到唐代中期,瓷枕出现并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唐末五代到宋初,瓷枕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形状逐渐丰富,出现了束腰形枕、如意头形枕。宋金时期是瓷枕发展的全盛期,定窑、磁州窑、耀州窑、黄冶窑、汝窑、登封窑、巩县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等众多窑口都生产瓷枕,其中尤以磁州窑生产的最为多样。元明清时期则是瓷枕的衰落期,此时的器形更大了,但形制上较为单一,以长方形的出檐枕居多,生产规模普遍缩小。
  ③千余年的风雨,从出现到消失,瓷枕在古人的生活里画下一道美丽的弧线。“久夏天难暮,纱橱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瓷枕的基本功能是枕头,因其冰凉的特性成为古人消夏的佳选。而中医《脉法》里讲“圣人寒头暖足”,与现代医学所讲的,适当寒冷可以刺激头部血管和神经,有助于保持大脑清醒不谋而合,说明瓷枕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④除了这最基本的实用功能之外,在民间,瓷枕的文化意义更为丰富。
  ⑤古人常将格言、警句书写于瓷枕之上,体现其处世哲学。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收藏一件白地画花墨书文字枕,在椭圆形的枕面上写着《论语》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态度清楚明了。瓷枕也常常是民间文化传播的舞台,从诗词歌赋到神话、历史和戏曲故事,应有尽有。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北宋卧女枕,女童背部为枕面,上面用行草题写了“叶落猿啼霜满天,江边渔父对愁眠”两句诗,仿写自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相比于张继,前两句仿写的文学性要淡一点。瓷枕也是展现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一件磁州窑白地黑花椭圆形枕的枕面上有“立身之本,行孝为先。于人有益,不又(祐)神天”的句子,强调孝为立身之本。
  ⑥可以说,瓷枕就是一部浓缩的社会生活史。从瓷枕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发展的兴衰轨迹;从其纷繁复杂的工艺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匠心独运;而从其诗书画里,我们可以窥视古人生活的现实社会,感悟他们的思想情感,建立起沟通古今的桥梁。
(选自《读者欣赏》,有删改)
17.本文围绕“瓷枕”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3分)
1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④段的作用。(3分)
19.文中画线句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2分)
20.下列选项表达不符合原文语意的一项是 (  ) (2分)
A.瓷枕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既有木、石、瓷、玉这样的硬枕,也有布、帛、皮、革这样的软枕,可谓应有尽有。
B.瓷枕在隋唐得到发展,在宋金达到全盛期,在元明清进入衰落期。
C.瓷枕因其冰凉的特性,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D.瓷枕的文化意义包括:体现处世哲学、传播民间文化、展现孝道文化等。
(四)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17分)
十二背后
阿来
①十二背后不是抽象的数学猜想,不是神秘的数字游戏,是一个实在的地名,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关于十二背后这个地名,有说是十二道岭背后,有说是十二条溪背后,还有说是十二个洞的背后,十二个坝的背后,十二道石崖的背后,无论是什么的背后,所有十二的背后,总说的是此地天远地荒。
②一片发育充分的喀斯特地貌中,道路起伏蜿蜒,视野里是雨后青山。山间平坝,缘溪,临塘,都辟为层层水田。如此山重水复,不由得要想起徐霞客,他当年游黔,行迹在南,但山屏水萦,越岭过溪时的感觉却如此相似。那种山叠水环,那种疑无路时的曲径通幽与豁然开朗的感觉应该是一模一样吧。
③黄昏时分,三山夹峙,两河蜿蜒,倚山面水耸立一座寨子,这就是我抵达的地方,叫做双河。到达的时候,正是亮灯时分,层叠的木楼投影于寨前的人工水景中,好一个幽静的清凉世界。
④真是来到了“背后”,喧腾急切的世界背后,高温灼烤的世界背后。
⑤徐霞客游黔,在三百多年前。他终日饱览青山绿水,似这样的日暮时分,却每每为食宿无着所苦。如今,天上地下,航空线高速路纵横交织,酒店民宿星罗棋布。再无须“人迹板桥霜”临歧问道,再不必“鸡声茅店月”叩门借宿。
⑥今天,从遵义市出发,一个多小时车程已到了双河寨前。开发十二背后的女老板梅尔出来相迎,沿石阶而上,经过一株喷香的桂树,右拐,进门洞,入一望台,石板铺地。电子门禁嘀嘀作响,进屋,木板壁,大花窗,高屋顶。楼下可以饮茶书写,上曲折楼梯,楼上可以高卧,可以倚窗读书。作为十二背后景区的一个部分,双河寨二十多幢依坡面水的错落寨楼,在保持外观原貌和原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装修,已然改造成了雅致民宿。
⑦在更高的另一寨中,男主人置酒,欢迎一行远客。席间相谈甚欢,我问他们夫妇从江苏来此投资开发的缘故,男主人说:“被美所伤害。”女主人写诗,男主人不写,却说了一句很有诗意的话。这一“伤害”,使他们投资建设十二背后,已有十年之久了。他们不是拿钱一砸了之。而是凭对这片山水人民的热爱,所有营建开发都亲力亲为,都渗透自己的审美,都带着一份珍重的心意,把从别处收罗来的老家具,老建筑构件,一扇雕花的窗,一只嵌螺钿的柜,一块古匾,一张刺绣,都嵌入精心构建的民宿中,自然朴素之中含着雍容与文雅。
⑧这样的地方,由不得不早起,沿清澈小河散步,空山鸟鸣,与青草味与绿树一样清新。溯小河行,不到两里地,一道壁立的石灰岩下,贴地处,赫然张开一个巨洞。立身洞口,在阴阳交割处短暂驻足,阳光已在身后,身前阴影中冷气扑面。再移步,就进入了地下世界。人声在静谧的空间激起回响。
⑨上个世纪最后二十年,我几乎去遍了广西、贵州、云南和湖南向游客开放的所有溶洞,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审美厌倦。大自然敞开地下的秘室,让人在一个幽闭的、时间流逝十分缓慢的空间中,呈现地球的部分演化史,但我们的旅游开发者却似乎都生活在人类的幼稚时期,智识还停留在简单的象形阶段。一切岩溶形成的奇观都被简单指认为一些象形的物体。这根岩柱是龙王的定海神针,那片钟乳石幔是《西游记》中的花果山。此是香蕉,彼是菠萝,此是犀牛望月,彼是雄鹰展翅。林林总总,几无例外。还都用舞台布置般的灯光加强与渲染。因此,二十余年间,再也没有去过此类景点。想和人去探未开发的野洞,和洪荒直接对话,却没有探险家的身手。
⑩直到今年冬天,在遵义偶遇梅尔女士,谈到他们夫妇正在开发的十二背后。我现在置身其中的幽深洞穴就是其中一个部分。当时是朋友请酒,稍微过量的酒让我可以这样问梅老板:“恕我斗胆,你们真的没有用象形思维,把溶洞弄成一个神话角色陈列馆,或打造成一个丰收田园?”她说保证没有。眼前的景象证实了她的话。灯光很克制,只是照出隐约的路径,只是照出洞中大概的空间。石灰岩的洞穴还是本来的样子。如聂鲁达的诗:“这充盈着寂静的最高容器,如此众多生命之后一个石头的生命。”
就不说那些洞穴中的石头生成是多么怪异了,那是比所有雕塑师都伟大的那个雕塑师的杰作。这个雕塑师就是地球自己。地球已经形成四十多亿年,人在地球上只出现了二百多万年。人以天计算生命的时间,以年计算文明的时间。那是在地面,阳光照耀之处。而在地下世界,地球计数以更大的时间单元,如“系”,如“纪”,一个单元最起码也是以百万年作基本单位。昨夜卧读景区准备的资料,知道构成眼下这些地下洞穴的岩石形成于寒武纪至奥陶纪,距今天已经5.7亿年。沉积物缓慢堆积,形成了眼下这些在水中生成的岩石,一层层包含了那些生物体的化石,一层层凝结了时间。
现在,我就置身在岩石中间,在另一个时间维度中,在数亿年前地球的伟力创造的景观中间。身处在这样的世界里,确实只感觉造化的伟力,只感到地老天荒。几个小时时间,在洞穴中,浏览了几亿年岩石的历史。
出了洞,就是光,是草、树、云、人。出了洞,又回到了生物时间。一天,一夜,一月,一年。第二天清晨,乘飞机去川西高原。机翼下,高原平面上众多的海子在初升太阳照耀下金光闪烁。在这个地火造成的岩石世界,一切都凝固无言,汪洋之水造成的四川盆地渺不可见,更东边的十二背后的喀斯特世界渺不可见。但我知道,这一切都与我同在,在同一个地球,由宇宙的伟力推动,在幽深阔大到无边无际的宇宙中缓缓旋转。
在十二个月的背后,在黄道十二宫背后,在十二个宇宙洪荒的背后。……
(有删改)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重水复”“山屏水萦”“山叠水环”三个词意思相同。
B.“临歧问道”“叩门借宿”两个词说明古代旅行不便。
C.人类的幼稚时期 幼稚:初级的、思维简单的
D.灯光很克制 克制:节俭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题目“十二背后”使用双关手法,匠心独运,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⑩段引用聂鲁达的诗句,表明作者对梅尔夫妇保留洞穴本来样子的认可。
C.第 段“几个小时”和“几亿年”对比,意在突出作者游览溶洞太过仓促。
D.作者写景叙事多用短句,使文章的语言呈现出简洁生动、清新明快的特点。
23.文章②⑤两段写徐霞客游黔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

24.民宿男主人说:“被美所伤害。”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这句话富有诗意。(6分)
三、写作(50分)
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围墙,有形无形,各种各样。开满鲜花的,引来朋友;钢筋水泥的,保护安全;无知的围墙,使人孤陋寡闻;冷脸的围墙,让你形单影只。围墙的里边,有你有我;围墙的外边,故事无限。走出围墙,可以领略世界沧桑的无限情怀。
请以“围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答案
1、①A ②B 2、甲A 乙A 3.中国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了充满智慧与力量的中国方案 4、D 5.D 6.B 7.①奥斯特洛夫斯基 ②保尔·柯察金 ③朱赫来
8.(1)青青子衿,子宁不嗣音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无为在歧路 (5)端居耻圣明
9.(1)“低碳生活”指以节能的方式,以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的生活方式。
(2)示例: ①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②低碳,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③温室效应我不要,低碳生活我拥抱。
(3)“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走进“低碳生活”,为我们的美好生活献计献策,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10.C
11、这一联用夸张的手法状写了洞庭湖雄伟壮观的景象;“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湖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为下文“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做铺垫。
12、(1)穿透 (2)向北
13、B
14、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5、寓情于景,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内心的落寞、孤寂、凄凉。
16、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平静、明亮、澄澈、透明
17.瓷枕的历史发展、瓷枕的实用功能、瓷枕的文化意义。
18.第④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了上文对瓷枕实用功能的说明,引出下文对瓷枕文化意义的说明。
19.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瓷枕也是展现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
20.A 
21、D
22、C
23.①作者游览十二背后,产生的感受与徐霞客相似,突出黔地景致的美好。
②徐霞客常为食宿无着所苦,与现代交通住宿便利形成对比,赞叹现代旅行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③与后文民宿主人尊重自然、合理开发形成呼应,前后文浑然一体。
④丰富文章内容,增加历史文化内涵。
24.①这句话用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耐人寻味,诗意浓郁。
②梅尔夫妇被十二背后的美深深吸引,以致花了十年的时间来开发,投入巨大。
③“伤害”一词既是男主人的自我调侃,又有他对自己懂得美、尊重美的自得自豪。
25、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