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 课件5.3 凸透镜成像最后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 课件5.3 凸透镜成像最后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6-02 19:0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生活动1
我会识别凸透镜
方法一:手摸----中间厚边沿薄
方法二:对光有会聚作用
方法三:?
学生活动二
用凸透镜分别观察远处景物和书本上的字,说出你观察到的现象
我看到的是……
思考
凸透镜成像的倒正、实虚、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猜看
介绍物距、像距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用u表示
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用v表示
物距
我会设计
仪器:刻度尺----测物距、像距
光 屏----观察像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工具
蜡 烛-----成像景物
划分成像区间
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物距、像距、
像的特点
f =10cm
物距(cm) 像距(cm) 倒正、大小、实虚
U>2f 50
30
U=2f
2f>u>f 15
12
U=f
U5
如何组装实验装置?
凸透镜、蜡烛、光屏如何放置?
注意:调整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F
F
2F
物距u
像距v
实验步骤
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屏上成倒立缩小像。
F
F
2F
2F
物距u
像距v
屏上成倒立等大像。
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F
F
2F
物距u
像距v
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屏上成倒立放大像。
F
2F
uu正立、放大的像
信息快递:实像是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f =10cm
物距(cm) 像距(cm) 倒正、大小、实虚
U>2f 50 12.5 倒立缩小实像
30 15 倒立缩小实像
U=2f 20 20 倒立等大实像
2f>u>f 15 30 倒立放大实像
12 50 倒立放大实像
U=f 10 平行射出 不成像
U5 大于5 正立放大虚像
分析与结论:
1.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虚象?
2.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象?
3.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
有没有倒立的虚象?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2 f 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2f>v>f
物距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像距v=2f
物距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v>2f
物距U=f 平行射出,不成像
物距u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拓展:
①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小,像也越小
(物距像距像三者同变化 )
②一倍焦距分实虚,两倍焦距分大小
③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后会 聚于A点,测得A点距透镜10厘米,则透镜的焦距是( )厘米。
(2)若烛焰放在距上述透镜8厘米处,经透镜可得 到一个 像。 (填像的性质:倒正、放大缩小、虚实)
( 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
(4)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25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
练习:
正立 、放大、虚
倒立、放大、实
倒立、缩小、实
10
巩固练习:
1如何粗略地测出一个凸透镜的焦距?
2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接受不到像,请帮忙分析可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