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國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我们一向关注传播的内容,但是现在随着传播煤介的快速更新换代,人们开始意识到,媒介
形态太身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最早的传播活动是借助语言进行的,由于言语稍纵
即逝,具有特殊记忆力的人便拥有了一定的话语特权,这就是历史上祭司之类的人在一定程度
上能控制首长的原因。
随着文字及书写材料的出现,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但是,文字本身也造成新的社会隔阔
因为它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字世界,造成识字者与文盲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说话是通过生
活就能获得的能力,识字和书写则雪要长期的学习,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掌提这种技艺并成为
统治者,构成一种等级性极强的线性的社会权力链。文宇虽然可以较长久地记录下历史的信
息,然而手写文宇对信息的复制效率过于低下,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传播,社会交流的扩大要求人
们设想可以复制文字的传播技术,于是,印刷术应运而生。
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被视为信息传播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11世纪,中国人毕昇发明胶泥
活字印刷术,在几百年内,这一发明并没有被用于新闲的规模化传橋。在1450年前后,德国人
谷登保重新发明出了活宇印刷术,这项技术即被广泛应用。印刷文化兹藏了最近数百年人类的
深刻思考,但是它的解放意义仍然是有很的,它在一个较大的范国内又形成了新的传播垄断,园
为数量巨大的没有足够读写能力的人自然被排除在外。随着19世纪中叶工业化国家普及国民
教育,废除知识税,报刊得以进入千家万户。信息流动的加快,打破了社会的封闭状态,人们的
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传播首次显现出自己的力量。
从19世纪的电报、电话、电影,到20世纪的广播、电视、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电子媒介不
知不觉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子媒介打破了传播的文化条件的限制。电话、广播诉诸人
的听觉,电视,网络传播同时诉诸听觉和视觉,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耳朵、
眼晴获得信息。特别是电视和网络,它们把人们的视觉和听觉都调动了起来,将鲜活生动的声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