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电容器的电容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0.4电容器的电容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28 10:1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电容器的电容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电容器的电容》是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八节的内容。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章前几节中已经学习电荷量、电场强度、电势差等物理量,这节内容既是对以上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同时也为下节学习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打下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习者分析
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场的知识,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电容器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陌生,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和电容概念,也非常抽象,学生对电容器的电容由哪些因素决定也需要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
学习目标确定
1物理观念.知道什么是电容器,观察认识常见电容器的构造。2科学探究.理解电容概念及其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3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1.电容概念的建立过程和电容定义式的探究过程。2.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与它自身因素关系的探究过程。
学习评价设计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来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本节的教学中采用观察法、讲授法、类比法、探究实验法使学生从各个角度充分认识电容器。通过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体会其中蕴涵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法,能够对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同时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还可以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态度,科学应用方面均有所收获,可以很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学生在问题讨论和交流中的参与度和行为表现,了解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推理能力, 评价学生思维的品质,或者以随堂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掌握情况的评价;在课后, 以随堂作业的形式进行 评价,即时反馈学生对新授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教师活动1教师用起电机演示起电过程,由此提出问题:起电机能起电,但我们每次用的时候都要重新发电比较麻烦,怎样能把电荷存储起来呢?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直接得到本节要学习的内容。活动意图说明: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问题环节二:科学探究、建立概念教师活动2用起电机、平行绝缘的金属板、验电器等器材设计实验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用课件演示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学生活动2学生帮助老师一起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将两块金属板绝缘放置1.先让其与静电器相连,发现无张角说明无电荷; 2.再让其与起电机相连,发现有张角说明有电荷; 然后又将起电机撤离,发现仍有张角说明仍有电荷。最后讨论现象得到电容器的概念及构成。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来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活动意图说明:1.知道了电容器的概念、构成及作用,完成了学习目标一 2.培养了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建立物理概念的思维方法环节三:归纳总结、明确内涵教师活动3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提出问题让学生设计实验去验证问题。将两个不同的电容器用同一电源充电,用钟表放电,看秒针走的格数,格数多存储的电荷量大,格数少存储的电荷量少。问题:同一电容器用不同电源充电,结果又会怎样呢? 学生活动3学生利用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后分析隐藏的规律。得到了电容的定义式及相关概念。活动意图说明:1.得到不同的电容器,存储电荷的本领不同。理解电容概念及其定义方法达成了学习目标二让学生得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归纳总结对明确物理念内涵的重要作用。环节三:实验观察、总结规律教师活动4 展示平行板电容器,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它的电容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得到结论后,再引导学生想到我们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几个物理量关系的方法即控制变量法。这里设计一个小游戏学生活动4学生猜想分析讨论后,观看演示视频让学生观察,得到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以及其决定式。游戏多名同学手拉手站成面对面的二排构成一个电容器,用多用电表来验证影响电容的因素。活动意图说明:达成了学习目标三通过实验观察来总结规律的方法,提升了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论证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影响平行板电容器因素的理解同时用来活跃课堂气氛来减轻同学们在课堂中后段的疲惫 感。
板书设计为了让学生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识以及让学生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让学生自主完善思维导图。为本节内容添枝加叶。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完成课后习题2.观察家用电器(例如冰箱、热水器等)电路图,其中是否有电容器。3.查阅资料,了解电容器的应用和发挥的功能.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应用了多媒体的动画来演示了学生看不到的难以理解的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使学生对抽象问题有了感性的认识。用了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钟表,让电容器对它放电,让学生看到最直观的现象,用它来研究问题.用多用电表来测量同学们构成的电容器,使学生对研究的问题更感兴趣。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多次进行探究实验,让学生亲历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验证等,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应用等面均有收获。但在课堂教学中,激励、赞美学生的语言还是贫乏。有些教学环节的设置还有待改进,还有在与学生交流与分享的环节仍显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