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位于A —B 以南、C 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D 和E 。
(2)范围:大致包括 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
2.地形:
(1)特征:地形 ,东西差异明显。
(2)分布。
位置 主要地形 代表地形区
西部 、 H 、G
东部 、低山、 I 、J
沿江 平原、三角洲 ——
(3)土壤: 。
3.气候:
(1)气温:一月平均气温在 以上,属于 带和热带。
(2)降水:年平均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属于 区。
(3)类型: 气候和 气候。
(4)特征:夏季 ,冬季 。
4.植被:以 为主。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耕地类型: 。
2.发展条件:
(1)气候 ,水热条件优越。
(2)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3.主要农作物:
(1)主要种植 ,也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
(2)盛产 、竹、 、橡胶,以及 、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位置、地形、土壤(红土地)、气候(湿热)、水田农业
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描述的地区一般在哪儿 该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哪个地区
“T”字形识记南方地区的地形
1.南方地区的土壤类型
①红壤:主要分布在东南丘陵。
②紫色土:分布于四川盆地。
③水稻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三大食材与产地
①莲藕——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椰子——海南岛。
③竹笋——东南丘陵。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
【典例】(2024·云南学业考改编)读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阴影区省份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2)南方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耕地类型主要是 。
(3)无土栽培、海水稻试种成功等事例说明了我国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必须依靠 的进步。
提取 关键点 地理事物的位置
转化 知识点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耕地类型主要是水田 (2)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主要靠科学技术
(4)在图中填出“四川盆地”,分析该地区冬季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的原因。
(5)在图中填出“云贵高原”,分析该地区“四季无寒暑”的原因。
1.下列关于南方地区位置与范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B.位于亚热带、热带
C.位于湿润地区
D.包括华北地区、西南地区
【素养拓展题】(2024·随州学业考)2024年5月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亮相的吉祥物“元宵”(图1)的原型是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主要分布在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 000 m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图2是霸王岭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2、3题。
2.霸王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为了调查与保护海南长臂猿,下列野外追踪它们活动轨迹的方案最合理的是 ( )
A.2月,海拔1 000 m以下
B.5月,海拔1 000 m以上
C.8月,海拔1 000 m以下
D.12月,海拔1 000 m以下
【生活情境题】“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由19世纪传入我国广东等华南地区。其主要功能之一是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营造凉爽环境。读图,完成4、5题。
4.在我国,“骑楼”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营造凉爽环境的功能突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
A.夏季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干燥
C.终年高温干燥
D.终年高温多雨
5.目前,广东对具有一定历史的“骑楼”加以保护,其主要目的是 ( )
A.便于海外华侨回乡探亲
B.保护当地特色的建筑文化
C.节省当地的土地资源
D.缓解当地住房紧张问题
6.我国南方地区耕地、耕作制度、农作物的分布正确的是 ( )
A.旱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小麦、花生
B.旱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水稻、小麦
C.水田、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水稻、油菜
D.水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大豆、水稻
江苏省中部的兴化地区,有一种绵延了600多年的土地利用方式——垛田。这里河湖众多,地势低洼,人们开挖河泥,堆出高于水面4米至5米的高地,形成了岛屿状的垛田。垛田上种植油菜、香葱等旱地作物。如图为垛田油菜花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
7.垛田上种植旱地作物的有利条件是 ( )
A.昼夜温差小 B.通风排水条件好
C.机械化水平高 D.交通便利
8.垛田高于水面4米至5米能够 ( )
A.防御洪涝灾害 B.防止水土流失
C.防止土地沙漠化 D.扩大水域面积
读我国柑橘优势区域及生产分布示意图,回答9、10题。
9.柑橘优势区域的气候条件是 ( )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
C.气候高寒,光照强烈
D.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10.与粤赣闽地区相比,汉中地区为我国柑橘生产的最北端,这里的热量条件之所以能满足生产柑橘的需要,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南部有云贵高原阻挡,夏季风不易进入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湖密布
C.气温低,柑橘的生长周期较长
D.北部有秦岭阻挡,冷空气不易侵入
11.【地理与历史】(2024·兰考二模)“万里茶路”是晋商明末清初开辟的从福建武夷山到俄罗斯的茶叶贸易通道,总长5 000多千米,纵贯祖国南北方。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好山好奶辨好茶】
(1)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武夷山自古“茶以山名,山以茶显”。下列能正确反映武夷山气候特点的图是 (填序号)。
(2)“万里茶路”深刻影响了沿线国家的饮食文化。如蒙古国就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图(c)是蒙古奶茶,体现了当地 业(农业部门)和茶文化的有机结合。当地人热情好客,骑马、摔跤、射箭是当地 的传统项目。
【交通重镇】
(3)汉口是武汉三镇之一,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商贸集散地,这主要得益于这里便利的水运。分析武汉发展水运的优势自然条件为 ,优势的社会经济条件为 。
【特色民居】
(4)在“万里茶路”沿途可以看到以下图中的民居。请任选一类民居,描述其特征,并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2.【素养提升题】(2024·广东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位于海南岛南部的三亚、陵水和乐东是我国的南繁基地,被誉为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全年育种次数多)。海南省重视南繁基地的建设,不断完善进驻科研机构的配套服务,着力打造农作物“种业芯片”“南繁硅谷”,目前基地已拥有多家科研机构和科研育种保护区。
材料二 海南省发挥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积极培育南繁育种产业生态链,促进种业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益,同时也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材料三 图1为海南岛示意图,图2为海南岛南部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南繁基地成为农作物育种“加速器”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带(温度带),全年 充足。
(2)受地形影响,海南岛的河流分布特点是 ,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 。
(3)说出海南省南繁基地打造农作物“种业芯片”“南繁硅谷”的有利条件。
(4)从社会和经济角度,简述海南省发展农作物育种产业的意义。
干栏式民居俗称“吊脚楼”,大多是全木结构,其建筑造型为两层到三层,底层木柱支撑架空,楼上住人。如图为某地干栏式民居。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建筑景观可能位于 (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
14.该地 ( )
A.降水充沛,地形崎岖
B.植被稀疏,千沟万壑
C.河流稀少,草原广布
D.冬冷夏热,地形平坦
15.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在南方地区,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习俗活动,福建省尤为盛行赛龙舟,福建漳州的九龙江,端午节期间的赛龙舟,规模宏大,场面十分壮观。
(1)从降水、河流等自然因素分析福建九龙江盛行赛龙舟的有利条件。
(2)福建省境内有很多河流的上游不适宜赛龙舟,试简析其自然原因。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位于A秦岭—B淮河以南、C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D东海和E南海。
(2)范围:大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
2.地形:
(1)特征: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2)分布。
位置 主要地形 代表地形区
西部 高原、盆地 H云贵高原、G四川盆地
东部 平原、低山、丘陵 I长江中下游平原、J东南丘陵
沿江 平原、三角洲 ——
(3)土壤:红土地。
3.气候:
(1)气温:一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属于亚热带和热带。
(2)降水: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
(3)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4)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耕地类型:水田。
2.发展条件:
(1)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
(2)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3.主要农作物:
(1)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
(2)盛产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位置、地形、土壤(红土地)、气候(湿热)、水田农业
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描述的地区一般在哪儿 该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哪个地区
答:长江中下游平原。南方地区。
“T”字形识记南方地区的地形
1.南方地区的土壤类型
①红壤:主要分布在东南丘陵。
②紫色土:分布于四川盆地。
③水稻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三大食材与产地
①莲藕——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椰子——海南岛。
③竹笋——东南丘陵。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
【典例】(2024·云南学业考改编)读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阴影区省份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气候湿热、雨热同期。
(2)南方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耕地类型主要是水田。
(3)无土栽培、海水稻试种成功等事例说明了我国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
提取 关键点 地理事物的位置
转化 知识点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耕地类型主要是水田 (2)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主要靠科学技术
(4)在图中填出“四川盆地”,分析该地区冬季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的原因。
答:填图略。四川盆地中部低,四周高,北部高大山脉对冬季风有阻挡作用,受冬季风影响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受冬季风影响大。
(5)在图中填出“云贵高原”,分析该地区“四季无寒暑”的原因。
答:填图略。纬度较低,地势高。
全解全析P136
1.下列关于南方地区位置与范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B.位于亚热带、热带
C.位于湿润地区
D.包括华北地区、西南地区
【素养拓展题】(2024·随州学业考)2024年5月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亮相的吉祥物“元宵”(图1)的原型是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主要分布在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 000 m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图2是霸王岭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2、3题。
2.霸王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B)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为了调查与保护海南长臂猿,下列野外追踪它们活动轨迹的方案最合理的是 (C)
A.2月,海拔1 000 m以下
B.5月,海拔1 000 m以上
C.8月,海拔1 000 m以下
D.12月,海拔1 000 m以下
【生活情境题】“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由19世纪传入我国广东等华南地区。其主要功能之一是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营造凉爽环境。读图,完成4、5题。
4.在我国,“骑楼”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营造凉爽环境的功能突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A)
A.夏季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干燥
C.终年高温干燥
D.终年高温多雨
5.目前,广东对具有一定历史的“骑楼”加以保护,其主要目的是 (B)
A.便于海外华侨回乡探亲
B.保护当地特色的建筑文化
C.节省当地的土地资源
D.缓解当地住房紧张问题
6.我国南方地区耕地、耕作制度、农作物的分布正确的是 (C)
A.旱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小麦、花生
B.旱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水稻、小麦
C.水田、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水稻、油菜
D.水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大豆、水稻
江苏省中部的兴化地区,有一种绵延了600多年的土地利用方式——垛田。这里河湖众多,地势低洼,人们开挖河泥,堆出高于水面4米至5米的高地,形成了岛屿状的垛田。垛田上种植油菜、香葱等旱地作物。如图为垛田油菜花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
7.垛田上种植旱地作物的有利条件是 (B)
A.昼夜温差小 B.通风排水条件好
C.机械化水平高 D.交通便利
8.垛田高于水面4米至5米能够 (A)
A.防御洪涝灾害 B.防止水土流失
C.防止土地沙漠化 D.扩大水域面积
读我国柑橘优势区域及生产分布示意图,回答9、10题。
9.柑橘优势区域的气候条件是 (A)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
C.气候高寒,光照强烈
D.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10.与粤赣闽地区相比,汉中地区为我国柑橘生产的最北端,这里的热量条件之所以能满足生产柑橘的需要,最重要的原因是 (D)
A.南部有云贵高原阻挡,夏季风不易进入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湖密布
C.气温低,柑橘的生长周期较长
D.北部有秦岭阻挡,冷空气不易侵入
11.【地理与历史】(2024·兰考二模)“万里茶路”是晋商明末清初开辟的从福建武夷山到俄罗斯的茶叶贸易通道,总长5 000多千米,纵贯祖国南北方。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好山好奶辨好茶】
(1)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武夷山自古“茶以山名,山以茶显”。下列能正确反映武夷山气候特点的图是②(填序号)。
(2)“万里茶路”深刻影响了沿线国家的饮食文化。如蒙古国就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图(c)是蒙古奶茶,体现了当地畜牧业(农业部门)和茶文化的有机结合。当地人热情好客,骑马、摔跤、射箭是当地那达慕节的传统项目。
【交通重镇】
(3)汉口是武汉三镇之一,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商贸集散地,这主要得益于这里便利的水运。分析武汉发展水运的优势自然条件为位于长江和汉江交汇处,水量大,航道水深,地形平坦,水流平缓,优势的社会经济条件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货运量大。
【特色民居】
(4)在“万里茶路”沿途可以看到以下图中的民居。请任选一类民居,描述其特征,并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蒙古包。蒙古包是圆形的;蒙古包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当地气候干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蒙古包方便拆装,适宜游牧民族的需要;又由于当地冬季风大,蒙古包制成圆形,可适应这种自然环境特征。
12.【素养提升题】(2024·广东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位于海南岛南部的三亚、陵水和乐东是我国的南繁基地,被誉为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全年育种次数多)。海南省重视南繁基地的建设,不断完善进驻科研机构的配套服务,着力打造农作物“种业芯片”“南繁硅谷”,目前基地已拥有多家科研机构和科研育种保护区。
材料二 海南省发挥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积极培育南繁育种产业生态链,促进种业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益,同时也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材料三 图1为海南岛示意图,图2为海南岛南部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南繁基地成为农作物育种“加速器”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热带(温度带),全年水热充足。
(2)受地形影响,海南岛的河流分布特点是呈放射状,由中部向四周分流,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呈环状分布。
(3)说出海南省南繁基地打造农作物“种业芯片”“南繁硅谷”的有利条件。
答:光照充足、降水丰富、热量充足、地形平坦、政策支持等。
(4)从社会和经济角度,简述海南省发展农作物育种产业的意义。
答: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对内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对外可打破国际上对优质良种的垄断,为我国建立优质种质库。
干栏式民居俗称“吊脚楼”,大多是全木结构,其建筑造型为两层到三层,底层木柱支撑架空,楼上住人。如图为某地干栏式民居。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建筑景观可能位于 (D)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
14.该地 (A)
A.降水充沛,地形崎岖
B.植被稀疏,千沟万壑
C.河流稀少,草原广布
D.冬冷夏热,地形平坦
15.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在南方地区,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习俗活动,福建省尤为盛行赛龙舟,福建漳州的九龙江,端午节期间的赛龙舟,规模宏大,场面十分壮观。
(1)从降水、河流等自然因素分析福建九龙江盛行赛龙舟的有利条件。
答:九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端午节前后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充足,水位高;中下游河面开阔,水流平缓。
(2)福建省境内有很多河流的上游不适宜赛龙舟,试简析其自然原因。
答:河流上游落差大,水流湍急;河道狭窄,河水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