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西北地区 (期末复习课)-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西北地区 (期末复习课)-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30 08:11:03

文档简介

期末复习课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答案:①二,②内流,③荒漠草原,④河套平原,⑤河水、地下水,⑥干旱,⑦油气,⑧西气东输。
考点一 “干旱”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2024·武威学业考)读甘肃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处在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接合部。
(2)据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判断,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仓,说出河西走廊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条件 光照充足;多高山冰雪融水,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灌溉用水。(写出两点)
(4)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能够保存上千年之久,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C)
A.季风气候,空气湿润  B.人类干扰少
C.气候干燥,不易受潮  D.维护手段先进
  (素材)黄河在上游地区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黄河年均过境水量达300余亿立方米,加上年3 000小时的日照时数,为其发展农林牧渔业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成为“塞上江南”。位于河套平原的五原县具有中国“葵花之乡”之称,向日葵原产热带,但在各类土壤上均能生长,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向日葵产业。据此完成1~3题。
1.改革开放以来,银川所在的宁夏平原从西北大漠变身“塞上江南”,其原因描述不合理的是(B)
A.位于黄河上游,地势平坦,土质肥沃
B.该区域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
C.靠近黄河,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水草丰美
D.干旱少雨,光照充足
2.河套平原葵花籽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不包括 (C)
A.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B.葵花籽品质高,口碑好,远近闻名
C.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盐碱含量较高
D.国内外的消费市场广阔
3.河套平原地区继续扩大向日葵种植面积,下列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D)
A.该地区有适宜种植向日葵的条件,应该无限制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葵花籽产量
B.该地区的年降水量丰富,加大种植不会加剧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C.扩大种植面积会影响农民收入,从而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D.该区域气候较干旱,生态脆弱,盲目扩大种植规模会加剧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考点二 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2024·江西学业考)新疆是我国棉花主要生产基地,机械化程度高。读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新疆棉花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填“内部”或“边缘”),制约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2)天山山脉大致是东西走向。一般来说,该山脉以北地区棉花播种时间比以南地区更晚(填“早”或“晚”)。
(3)说出新疆盛产优质棉花的有利气候条件。
答:新疆气候比较干燥,光照强烈,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晴天多,利于棉花的后期采摘。
(4)新疆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棉花的原因是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1.只要涉及绿洲聚落、农业区、交通线等的分布,都要从水源入手,而水源,记住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并且水量大小与气温有关。
2.塔里木盆地绿洲的高山融水来源:北面是天山山脉,南面是昆仑山脉。
(素材)据报道,“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被确定为2024年我国唯一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下面图1是河西走廊示意图,图2是巴丹吉林沙漠千湖奇观的遥感图和照片。巴丹吉林沙漠不仅有世界上最高的沙丘,还有144个湖泊像蓝宝石洒落在沙漠中,并隐藏着从地下涌出的万千泉眼。
(1)穿过河西走廊的铁路干线为 兰新铁路,该铁路线大致与绿洲和 城市分布一致。
(2)巴丹吉林沙漠位于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这里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干旱。对于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水源。
(3)如果“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项目申遗成功,将利于 (C)
①保护“水沙共生”的独特地理环境
②将沙漠改良成绿洲,放牧更多牛羊
③采取措施遏制沙漠扩大,减少风沙源
④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三 西气东输工程
(2024·凉山学业考改编)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西气东输线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界线大致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②界线西段的山脉是秦岭;确定③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其中气候最干旱的是 D地区,水热条件最优越的是 B地区。(填图中字母代号)
(3)图中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中的轮南,东至上海;二线工程起于霍尔果斯口岸,向南至 广州(填甲城市名称)。
(4)关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发挥了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B.工程管线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C.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D.缓解了西部地区的能源短缺
1.掌握线路起止点及经过地区。要注意一线和二线的起点和终点都不相同。
2.区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的意义。东部天然气资源贫乏而经济发达,所以其意义主要是从“消费”这个角度分析;西部天然气资源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其意义主要从“生产”这个角度分析。
3.注意原理的迁移运用:西气东输是典型的跨区域资源调配的案例。其他资源调配的案例,如西电东送,其对东西部的意义可以参考西气东输来回答。
(素材)2024年12月28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气量突破1 000亿立方米,这标志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速。
(1)西气东输一线主要供气源来自塔里木盆地的油气田,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主要目标市场。
(2)与海洋运输相比,管道运输的主要优点是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第八章 西北地区
答案: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
考点一 “干旱”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2024·武威学业考)读甘肃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处在 高原、 高原和黄土高原的接合部。
(2)据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判断,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
(3)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仓,说出河西走廊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条件 。(写出两点)
(4)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能够保存上千年之久,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季风气候,空气湿润  B.人类干扰少
C.气候干燥,不易受潮  D.维护手段先进
  (素材)黄河在上游地区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黄河年均过境水量达300余亿立方米,加上年3 000小时的日照时数,为其发展农林牧渔业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成为“塞上江南”。位于河套平原的五原县具有中国“葵花之乡”之称,向日葵原产热带,但在各类土壤上均能生长,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向日葵产业。据此完成1~3题。
1.改革开放以来,银川所在的宁夏平原从西北大漠变身“塞上江南”,其原因描述不合理的是( )
A.位于黄河上游,地势平坦,土质肥沃
B.该区域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
C.靠近黄河,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水草丰美
D.干旱少雨,光照充足
2.河套平原葵花籽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不包括 ( )
A.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B.葵花籽品质高,口碑好,远近闻名
C.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盐碱含量较高
D.国内外的消费市场广阔
3.河套平原地区继续扩大向日葵种植面积,下列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有适宜种植向日葵的条件,应该无限制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葵花籽产量
B.该地区的年降水量丰富,加大种植不会加剧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C.扩大种植面积会影响农民收入,从而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D.该区域气候较干旱,生态脆弱,盲目扩大种植规模会加剧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考点二 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2024·江西学业考)新疆是我国棉花主要生产基地,机械化程度高。读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新疆棉花主要分布在盆地的 (填“内部”或“边缘”),制约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2)天山山脉大致是 走向。一般来说,该山脉以北地区棉花播种时间比以南地区更 (填“早”或“晚”)。
(3)说出新疆盛产优质棉花的有利气候条件。
(4)新疆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棉花的原因是 。
1.只要涉及绿洲聚落、农业区、交通线等的分布,都要从水源入手,而水源,记住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并且水量大小与气温有关。
2.塔里木盆地绿洲的高山融水来源:北面是天山山脉,南面是昆仑山脉。
(素材)据报道,“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被确定为2024年我国唯一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下面图1是河西走廊示意图,图2是巴丹吉林沙漠千湖奇观的遥感图和照片。巴丹吉林沙漠不仅有世界上最高的沙丘,还有144个湖泊像蓝宝石洒落在沙漠中,并隐藏着从地下涌出的万千泉眼。
(1)穿过河西走廊的铁路干线为 铁路,该铁路线大致与绿洲和 分布一致。
(2)巴丹吉林沙漠位于 气候区,这里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对于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3)如果“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项目申遗成功,将利于 ( )
①保护“水沙共生”的独特地理环境
②将沙漠改良成绿洲,放牧更多牛羊
③采取措施遏制沙漠扩大,减少风沙源
④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三 西气东输工程
(2024·凉山学业考改编)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西气东输线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界线大致与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②界线西段的山脉是 ;确定③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其中气候最干旱的是 地区,水热条件最优越的是 地区。(填图中字母代号)
(3)图中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 盆地中的轮南,东至上海;二线工程起于霍尔果斯口岸,向南至 (填甲城市名称)。
(4)关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挥了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B.工程管线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C.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D.缓解了西部地区的能源短缺
1.掌握线路起止点及经过地区。要注意一线和二线的起点和终点都不相同。
2.区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的意义。东部天然气资源贫乏而经济发达,所以其意义主要是从“消费”这个角度分析;西部天然气资源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其意义主要从“生产”这个角度分析。
3.注意原理的迁移运用:西气东输是典型的跨区域资源调配的案例。其他资源调配的案例,如西电东送,其对东西部的意义可以参考西气东输来回答。
(素材)2024年12月28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气量突破1 000亿立方米,这标志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速。
(1)西气东输一线主要供气源来自塔里木盆地的油气田,以 三角洲地区为主要目标市场。
(2)与海洋运输相比,管道运输的主要优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