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第七章 第二讲 欧洲西部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2025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第七章 第二讲 欧洲西部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2025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8 16:35:27

文档简介

第二讲 欧洲西部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2024·台州学业考)图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据此完成1~4题。
1.图1中AB线是( )
A.北极圈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2.下列四幅民居照片中最有可能在图1区域内拍摄到的是( )
3.甲城市所在国家于2024年北京冬奥会上取得金牌数第一的佳绩,它是( )
A.南非 B.日本
C.挪威 D.巴西
4.甲城市所在国家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稀少 ②光热不足
③平原狭小 ④地处低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株洲学业考)欧洲西部经济发达,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如图为欧洲部分国家及城市分布图,回答5、6题。
5.下列活动能在德国体验到的是( )
A.欢度慕尼黑啤酒节
B.游览莫斯科红场
C.观赏黄石国家公园的瀑布
D.欣赏富士山的樱花
6.吸引人们去欧洲旅游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旅游资源多样
C.消费超前
D.教育发达
  (2024·福建学业考)每年南极海域的暖季是南极磷虾的产卵期。几乎所有的南极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依赖南极磷虾生存。如图示意1996-2016年南极磷虾的平均密度分布,读图完成7~9题。
7.正值南极磷虾产卵期的月份是( )
A.2月 B.5月 C.8月 D.10月
8.1996-2016年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最低的海域扇区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9.近年来,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明显降低,带来的影响是 ( )
A.企鹅数量减少 B.生物种类增多
C.海洋污染减轻 D.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10.(2024·自贡学业考)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该河中下游流经波河平原。图1为波河水系图、图2为蓬泰拉戈斯库罗水文站径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描述波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2)推测波河水能资源更丰富的是 (南侧/北侧)支流。
(3)波河平原是意大利主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灌溉的季节是 。
(4)简述波河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
综合考查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1.(2024·阳泉、晋中学业考)【“冰海霸王”—北极熊】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  生物与环境。
北极熊即白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素有“冰海霸王”之称。北极熊毛长而稠密,全身白色,稍带淡黄,皮下脂肪层厚达6~7厘米。
(1)根据北极熊的体貌特征,推测其栖息地的自然环境: 。
探究二 环境与生活。
(2)读图说出北极熊栖息地所涉及的大洲、大洋。
大洲: ;
大洋: 。
探究三 气候变化与环境。
北极熊常在较低纬度陆地和较高纬度海区之间南北迁徙,海冰是其在海上觅食、繁殖、休憩的主要场所,冬季是北极熊海上捕食的黄金期,主要以海豹为食;夏季海冰大量消退时,北极熊南撤回到陆地,主食植物。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极地地区环境发生变化,意味着北极熊必须游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找到结实的冰层,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影响。
(3)气候变化对北极熊栖息地的影响很大,简析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 。
(4)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 。
12.(2024·北部湾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盛行温暖湿润的西风,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草场面积广大,欧洲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下图为欧洲西部地形简图。
(1)欧洲西临 洋,大部分位于 纬度地区。
(2)欧洲西部的地势特征是 ,该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有利于 。
(3)由材料推断,欧洲西部 业(农业部门)发达。
(4)丽丽一家做暑假去欧洲旅游的攻略:去挪威观看峡湾风光,去 (国家)参观埃菲尔铁塔……
                   
  位于欧洲西部的荷兰平均海拔低于海平面,近1/5的国土由人工填海造陆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荷兰特色的民俗文化。读荷兰示意图(下图)及荷兰的木鞋和风车简介,完成1~3题。
荷兰木鞋与风车
  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木鞋防潮、易清洗。木鞋上绘制的风车是荷兰的文化遗产,风车用来排除积水、碾磨谷物、发电等。风车、木鞋是荷兰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产物。
1.木鞋的特点反映了荷兰的气候类型是( )
2.荷兰风车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是 ( )
A.气候温和湿润 B.濒临北海风浪大
C.常年盛行西风 D.草地资源丰富
3.填海造陆破坏了海岸地带生态环境。荷兰近年来实施“退耕还海”工程,其意义是( )
A.开展水产养殖业 B.发展滨海旅游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扩大港口面积
4.读欧洲西部图,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葡萄种植
B.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②是阿尔卑斯山脉
C.夏季可以到③意大利享受日光浴
D.在④法国可以去比萨看斜塔,参观凯旋门
  (2024·北部湾学业考)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预计2024年建成,届时将成为中国“功能完整、设备先进、低碳环保、安全可靠、国际领先、人文创新”的现代化南极科考站。下图为南极地区简图。据此完成5、6题。
5.作为低碳环保的现代化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能够全年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煤炭
6.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 ( )
A.西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欧洲西部虽然较长的河流不多,但河流之间有运河相通,形成了便利的内河航运网,且河流流速平稳,流量季节变化小,可终年通航,因此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
材料二 欧洲西部地形图及某城市气候资料图。
(1)由欧洲西部地形图可以看出,在各种地形类型中, 的面积广大,地势 。
(2)据欧洲西部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该气候类型为 气候,该气候对河流航运的有利影响有 。
(3)欧洲西部是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请简要分析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极大陆既是科学考察的宝地,又是现代旅游的胜地。1985-2009年,我国先后在南极大陆建立了长城、中山、昆仑和泰山四个科学考察站,近几年来我国还对普通游客开通了南极旅游业务。
(1)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是进入南极大陆科考和旅游的门户。乌斯怀亚在全球的七大洲中属于 洲。
(2)在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站;位于西半球的是 站,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 方向。
(3)南极洲的企鹅在暖季成群集聚在大陆沿海一带生活,几乎不进入大陆内部。请说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
(4)荆门的李明同学计划在今年暑假期间去南极旅游。从时机上看,你觉得是否合适 请说明理由。 。
(5)“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这是一般旅游景区对游客的要求。但在南极旅游时却要求游客:慎留脚印、带回垃圾,这样要求的理由是 。第二讲 欧洲西部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2024·台州学业考)图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据此完成1~4题。
1.图1中AB线是(A)
A.北极圈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2.下列四幅民居照片中最有可能在图1区域内拍摄到的是(D)
3.甲城市所在国家于2024年北京冬奥会上取得金牌数第一的佳绩,它是(C)
A.南非 B.日本
C.挪威 D.巴西
4.甲城市所在国家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是(B)
①降水稀少 ②光热不足
③平原狭小 ④地处低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株洲学业考)欧洲西部经济发达,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如图为欧洲部分国家及城市分布图,回答5、6题。
5.下列活动能在德国体验到的是(A)
A.欢度慕尼黑啤酒节
B.游览莫斯科红场
C.观赏黄石国家公园的瀑布
D.欣赏富士山的樱花
6.吸引人们去欧洲旅游的主要原因是(B)
A.地形平坦
B.旅游资源多样
C.消费超前
D.教育发达
  (2024·福建学业考)每年南极海域的暖季是南极磷虾的产卵期。几乎所有的南极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依赖南极磷虾生存。如图示意1996-2016年南极磷虾的平均密度分布,读图完成7~9题。
7.正值南极磷虾产卵期的月份是(A)
A.2月 B.5月 C.8月 D.10月
8.1996-2016年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最低的海域扇区是 (B)
A.甲 B.乙 C.丙 D.丁
9.近年来,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明显降低,带来的影响是 (A)
A.企鹅数量减少 B.生物种类增多
C.海洋污染减轻 D.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10.(2024·自贡学业考)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该河中下游流经波河平原。图1为波河水系图、图2为蓬泰拉戈斯库罗水文站径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描述波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径流量小,冬季径流量大。
(2)推测波河水能资源更丰富的是北侧(南侧/北侧)支流。
(3)波河平原是意大利主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灌溉的季节是夏季。
(4)简述波河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有灌溉水源等。
综合考查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1.(2024·阳泉、晋中学业考)【“冰海霸王”—北极熊】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  生物与环境。
北极熊即白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素有“冰海霸王”之称。北极熊毛长而稠密,全身白色,稍带淡黄,皮下脂肪层厚达6~7厘米。
(1)根据北极熊的体貌特征,推测其栖息地的自然环境:终年寒冷干燥。
探究二 环境与生活。
(2)读图说出北极熊栖息地所涉及的大洲、大洋。
大洲: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大洋:北冰洋、太平洋和大西洋。
探究三 气候变化与环境。
北极熊常在较低纬度陆地和较高纬度海区之间南北迁徙,海冰是其在海上觅食、繁殖、休憩的主要场所,冬季是北极熊海上捕食的黄金期,主要以海豹为食;夏季海冰大量消退时,北极熊南撤回到陆地,主食植物。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极地地区环境发生变化,意味着北极熊必须游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找到结实的冰层,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影响。
(3)气候变化对北极熊栖息地的影响很大,简析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人类砍伐森林,使森林面积减少,则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4)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植树造林、减少对煤炭和石油的使用量、积极寻找新能源等。
12.(2024·北部湾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盛行温暖湿润的西风,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草场面积广大,欧洲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下图为欧洲西部地形简图。
(1)欧洲西临大西洋,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2)欧洲西部的地势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该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有利于大西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
(3)由材料推断,欧洲西部畜牧业(农业部门)发达。
(4)丽丽一家做暑假去欧洲旅游的攻略:去挪威观看峡湾风光,去法国(国家)参观埃菲尔铁塔……
                   
  位于欧洲西部的荷兰平均海拔低于海平面,近1/5的国土由人工填海造陆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荷兰特色的民俗文化。读荷兰示意图(下图)及荷兰的木鞋和风车简介,完成1~3题。
荷兰木鞋与风车
  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木鞋防潮、易清洗。木鞋上绘制的风车是荷兰的文化遗产,风车用来排除积水、碾磨谷物、发电等。风车、木鞋是荷兰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产物。
1.木鞋的特点反映了荷兰的气候类型是(D)
2.荷兰风车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是 (C)
A.气候温和湿润 B.濒临北海风浪大
C.常年盛行西风 D.草地资源丰富
3.填海造陆破坏了海岸地带生态环境。荷兰近年来实施“退耕还海”工程,其意义是(C)
A.开展水产养殖业 B.发展滨海旅游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扩大港口面积
4.读欧洲西部图,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葡萄种植
B.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②是阿尔卑斯山脉
C.夏季可以到③意大利享受日光浴
D.在④法国可以去比萨看斜塔,参观凯旋门
  (2024·北部湾学业考)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预计2024年建成,届时将成为中国“功能完整、设备先进、低碳环保、安全可靠、国际领先、人文创新”的现代化南极科考站。下图为南极地区简图。据此完成5、6题。
5.作为低碳环保的现代化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能够全年利用的清洁能源是(A)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煤炭
6.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 (D)
A.西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欧洲西部虽然较长的河流不多,但河流之间有运河相通,形成了便利的内河航运网,且河流流速平稳,流量季节变化小,可终年通航,因此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
材料二 欧洲西部地形图及某城市气候资料图。
(1)由欧洲西部地形图可以看出,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平原的面积广大,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2)据欧洲西部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该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对河流航运的有利影响有流量季节变化小,可终年通航。
(3)欧洲西部是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请简要分析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答:自然条件:自然风光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等。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极大陆既是科学考察的宝地,又是现代旅游的胜地。1985-2009年,我国先后在南极大陆建立了长城、中山、昆仑和泰山四个科学考察站,近几年来我国还对普通游客开通了南极旅游业务。
(1)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是进入南极大陆科考和旅游的门户。乌斯怀亚在全球的七大洲中属于南美洲。
(2)在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位于西半球的是长城站,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向。
(3)南极洲的企鹅在暖季成群集聚在大陆沿海一带生活,几乎不进入大陆内部。请说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大陆沿岸食物丰富;大陆沿岸气温较高。
(4)荆门的李明同学计划在今年暑假期间去南极旅游。从时机上看,你觉得是否合适 请说明理由。不合适。此时南极地区为极夜(或此时南极地区为一年中气温最低时期)。
(5)“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这是一般旅游景区对游客的要求。但在南极旅游时却要求游客:慎留脚印、带回垃圾,这样要求的理由是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或避免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受到破坏和污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