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第十三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2025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第十三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2025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8 16:33:06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2024·新疆建设兵团学业考)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3题。
1.①②两区域之间的界线大致相当于 (C)
A.1月0 ℃等温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2.下列自然风光与地理区域的组合,合理的是 (B)
A.到①领略江南烟雨 B.到②感受大漠景观
C.到③观看椰林风光 D.到④体验冰雪高原
3.图中①区域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A.纬度较高,积雪期长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D.交通便利,设施完善
  (2024·自贡学业考)我国茶树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居世界前列。茶树喜温暖湿润,适宜生长在低山丘陵地区。如图为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四大茶区主要分布于我国 (B)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位于西南茶区的是 (C)
A.鲁 B.湘 C.滇 D.闽
6.我国四大茶区中气候最温暖湿润的 (D)
A.江北茶区 B.江南茶区
C.西南茶区 D.华南茶区
  (2024·连云港学业考)下图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C)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C.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8.西北地区的农业类型有 (A)
①畜牧业 ②灌溉农业
③水田农业 ④河谷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广安学业考)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不利的条件是 (D)
A.平原面积狭小 B.灌溉水源稀少
C.光照不足 D.地势高,气温低
  (2024·自贡学业考)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穿越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恶劣、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全线桥隧比高达81%,被称为“最难修建的铁路”。如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影响川藏铁路总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B)
A.农业分布 B.城镇分布
C.河流流向 D.山脉走向
11.推测修建川藏铁路最难的一段是 (C)
A.成都-雅安 B.雅安-康定
C.康定-林芝 D.林芝-拉萨
12.修建川藏铁路经常遇见的自然灾害是 (A)
A.滑坡 B.台风
C.火山喷发 D.沙尘暴
综合考查点:工程建设与四大地理区域
13.(2024·云南学业考)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豫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外送的特高压通道,起于青海,经甘肃、陕西,止于河南,连接了清洁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中东部地区。该工程源源不断地输送“绿电”替代部分煤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助推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
材料二 青豫直流工程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青豫直流工程共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2)该工程从河南到青海经过的省区,年降水量变化的大致趋势是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3)青豫直流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能,青海省所在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且日照时间长。
(4)青海省的西北部还有被称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
(5)青豫直流工程止于河南,该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郑州,说出该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为河南及所在的中东部地区带来的益处:减少环境污染(或改善能源使用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答一点即可)
(6)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尽量少开空调等低碳生活方式可助推“碳达峰”和“碳中和”。除此之外,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还可践行的低碳生活方式有绿色低碳出行、人走灯关、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答出一点即可)
  (2024·北部湾学业考)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选项中属于该线地理意义的是 (B)
A.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D.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甲区域河湖众多  B.乙区域平原广阔
C.丙区域水热充足  D.丁区域气候干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等差异很大。读我国地理分区略图(如图),完成3、4题。
3.一水果超市派甲、乙、丙、丁四人外出采购,其中难以采购到当地产品的是 (D)
A.甲到海南岛采购香蕉、菠萝
B.乙到山东采购苹果、梨子
C.丙到新疆采购葡萄、哈密瓜
D.丁到黑龙江采购柑橘、荔枝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①地气候具有温差大,全年降水较少,光照强的特点
B.②地热量不足,光照强,牲畜具有耐寒的特点
C.③地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有我国主要的粮食集中产区
D.④地耕地面积广阔,热量不足,有最大的甜菜产区
  某校以研学旅行为目的组织开展了“穿越中国之旅”的活动。如图为中国四大分区及研学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图中5个站点 (C)
A.均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B.均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
C.分散分布在四大分区
D.在丙地区分布最多
6.甲、乙两个区域划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B)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植被
7.下组诗句,描绘乙区域的是 (B)
A.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读图,完成8~10题。
8.图a中①②③与图b中的甲、乙、丙、丁四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
A.①为丁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
B.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地
C.①为乙地,②为丁地,③为甲地
D.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丁地
9.关于图b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甲地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②线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④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丙地河流无结冰期
10.图c呈现的景观普遍存在于图b中的 (A)
A.丁地  B.乙地  C.丙地  D.甲地
11.(2024·宁德期末)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山地牧场随季节迁移,当地哈萨克族人开春羊赶雪,入冬雪赶羊,逐水草而牧。图1示意阿勒泰地区位置及主要牧场分布、图2示意阿勒泰地区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新疆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哈萨克族人开春羊赶雪,入冬雪赶羊的影响因素是气候(河流/气候/地形)。
(3)哈萨克族人往往沿着额尔齐斯河及其支流上下迁移,该河流最终注入北冰洋(大洋),属于外流河,其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4)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代表不同季节的牧场,其中代表夏季牧场的是甲,牧民选择夏季在该地放牧的原因是夏季气温高,水源充足(降水多,冰雪融水丰富);牧草茂盛。第十三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2024·新疆建设兵团学业考)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3题。
1.①②两区域之间的界线大致相当于 ( )
A.1月0 ℃等温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2.下列自然风光与地理区域的组合,合理的是 ( )
A.到①领略江南烟雨 B.到②感受大漠景观
C.到③观看椰林风光 D.到④体验冰雪高原
3.图中①区域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
A.纬度较高,积雪期长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D.交通便利,设施完善
  (2024·自贡学业考)我国茶树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居世界前列。茶树喜温暖湿润,适宜生长在低山丘陵地区。如图为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四大茶区主要分布于我国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位于西南茶区的是 ( )
A.鲁 B.湘 C.滇 D.闽
6.我国四大茶区中气候最温暖湿润的 ( )
A.江北茶区 B.江南茶区
C.西南茶区 D.华南茶区
  (2024·连云港学业考)下图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C.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8.西北地区的农业类型有 ( )
①畜牧业 ②灌溉农业
③水田农业 ④河谷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广安学业考)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不利的条件是 ( )
A.平原面积狭小 B.灌溉水源稀少
C.光照不足 D.地势高,气温低
  (2024·自贡学业考)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穿越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恶劣、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全线桥隧比高达81%,被称为“最难修建的铁路”。如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影响川藏铁路总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
A.农业分布 B.城镇分布
C.河流流向 D.山脉走向
11.推测修建川藏铁路最难的一段是 ( )
A.成都-雅安 B.雅安-康定
C.康定-林芝 D.林芝-拉萨
12.修建川藏铁路经常遇见的自然灾害是 ( )
A.滑坡 B.台风
C.火山喷发 D.沙尘暴
综合考查点:工程建设与四大地理区域
13.(2024·云南学业考)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豫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外送的特高压通道,起于青海,经甘肃、陕西,止于河南,连接了清洁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中东部地区。该工程源源不断地输送“绿电”替代部分煤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助推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
材料二 青豫直流工程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青豫直流工程共跨越了我国地势的 级阶梯。
(2)该工程从河南到青海经过的省区,年降水量变化的大致趋势是 。
(3)青豫直流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能,青海省所在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4)青海省的西北部还有被称为“聚宝盆”的 盆地。
(5)青豫直流工程止于河南,该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说出该工程输送的清洁能源为河南及所在的中东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答一点即可)
(6)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尽量少开空调等低碳生活方式可助推“碳达峰”和“碳中和”。除此之外,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还可践行的低碳生活方式有 。(答出一点即可)
  (2024·北部湾学业考)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选项中属于该线地理意义的是 ( )
A.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D.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区域河湖众多  B.乙区域平原广阔
C.丙区域水热充足  D.丁区域气候干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等差异很大。读我国地理分区略图(如图),完成3、4题。
3.一水果超市派甲、乙、丙、丁四人外出采购,其中难以采购到当地产品的是 ( )
A.甲到海南岛采购香蕉、菠萝
B.乙到山东采购苹果、梨子
C.丙到新疆采购葡萄、哈密瓜
D.丁到黑龙江采购柑橘、荔枝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地气候具有温差大,全年降水较少,光照强的特点
B.②地热量不足,光照强,牲畜具有耐寒的特点
C.③地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有我国主要的粮食集中产区
D.④地耕地面积广阔,热量不足,有最大的甜菜产区
  某校以研学旅行为目的组织开展了“穿越中国之旅”的活动。如图为中国四大分区及研学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图中5个站点 ( )
A.均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B.均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
C.分散分布在四大分区
D.在丙地区分布最多
6.甲、乙两个区域划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植被
7.下组诗句,描绘乙区域的是 ( )
A.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读图,完成8~10题。
8.图a中①②③与图b中的甲、乙、丙、丁四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 )
A.①为丁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
B.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地
C.①为乙地,②为丁地,③为甲地
D.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丁地
9.关于图b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②线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④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丙地河流无结冰期
10.图c呈现的景观普遍存在于图b中的 ( )
A.丁地  B.乙地  C.丙地  D.甲地
11.(2024·宁德期末)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山地牧场随季节迁移,当地哈萨克族人开春羊赶雪,入冬雪赶羊,逐水草而牧。图1示意阿勒泰地区位置及主要牧场分布、图2示意阿勒泰地区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新疆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气候类型为 。
(2)哈萨克族人开春羊赶雪,入冬雪赶羊的影响因素是 (河流/气候/地形)。
(3)哈萨克族人往往沿着额尔齐斯河及其支流上下迁移,该河流最终注入 (大洋),属于 河,其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 。
(4)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代表不同季节的牧场,其中代表夏季牧场的是 ,牧民选择夏季在该地放牧的原因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