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1.(2024·海南学业考)开发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提高粤港澳合作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 ( )
A.香港向深圳供应矿产原料
B.促进香港博彩旅游业发展
C.粤港澳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D.促进澳门自由贸易港发展
(2024·衡阳学业考)读珠江三角洲区域简图,完成2、3题。
2.图中表示香港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其有利条件是 ( )
①海陆交通便利
②水热充足,农业基础好
③煤、铁资源丰富
④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2024·新疆建设兵团学业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选择在上海召开,主要是因为上海是我国的 ( )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
C.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5.(2024·湘潭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的地表土壤损失、岩石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是邵阳市西部山区重要的生态问题之一,除受自然环境影响以外,主要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密切相关。
材料二 湘潭县花石镇地理位置优越,在政府的支持下,花石镇利用其自然环境,以湘莲为依托,大力发展湘莲一体化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湘潭市著名的特色小镇。
材料三 湖南省略图。
(1)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① ;山脉:② 。
(2)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国首条红色旅游铁路——两山铁路开通。两山铁路将 与井冈山紧密相连,在株洲与③ 铁路交会。
(3)为建设两型社会,推进长株潭一体化,下列举措合理的是 ( )
①为促进经济发展,三市重点发展钢铁工业
②三市合作办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③湘江流经长株潭,三市应严格保护湘江水环境
④修建快速路和城铁,加速推进“同城效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根据材料一,简析导致石漠化的人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人为原因: 。
治理措施: 。
(5)根据材料二,简析花石镇的经济发展对其他乡村的振兴有哪些启示。(任答两点)
综合考查点:区域联系与差异
6.(2024·泰安学业考)读我国南方部分区域示意图和目前粤港合作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改变,类似上海上班、杭州居住的“同城效应”明显,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 。
(2)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多年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光电产业发展迅速,领先国际,被形象地称为“ ”。
(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位置优势是 。长期以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从“前店后厂”到目前粤港合作模式,反映了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方式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4)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这种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是 。
(5)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南方地区沿海和内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合作、互惠互利,西部内地在合作发展中提供的优势有 。
1.(2024·抚顺模拟)关于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港澳的经济发展受内地限制,经济发展迟缓
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C.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D.祖国内地通过澳门与世界进行贸易往来
(2024·包头期末)西气东输二线主气源为中亚进口天然气,工程主要目标市场是早先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未覆盖的华南地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能源保障。下图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据此完成2~4题。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地跨我国 ( )
①西北地区 ②北方地区
③南方地区 ④青藏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祖国内地为香港输送天然气,有利于香港 ( )
A.空气质量提升 B.电力价格提高
C.土地利用率提高 D.粮食产量增加
4.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进一步提升的优势地位是 ( )
A.渔产品加工业基地
B.种植业基地
C.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D.加工制造业中心
珠江三角洲区域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和肇庆共9个城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特有的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充沛
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6.珠江三角洲区域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读长株潭城市群示意图,完成7、8题。
7.湖南提出要将湘江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关闭或搬迁沿江的所有工业
B.保护山水景观,建设滨江风光带
C.加强宣传,保护“母亲河”
D.执法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8.家住湖南省长沙市的小红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说法错误的是 ( )
A.湖南,人杰地灵,是“鱼米之乡”
B.湖南简称“湘”,来源于美丽的母亲河——湘江
C.长沙属于亚热带、半湿润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大多数农作物能一年两熟
“双转移”工作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读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箭头②表示 ( )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资金
C.较高素质劳动力 D.能源矿产
10.关于广东实施“双转移”工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剧了珠三角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B.有效地解决广东能源短缺的局面
C.加快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D.粤东、粤西、粤北技术方面的优势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11.同处我国东部沿海的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当前创新发展的先导,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示范。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市、南京市、 市为核心,地跨沪、 、浙三省市。
(2)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是
。
(3)珠江三角洲地区濒临的海洋是 ,A 铁路的建设,使得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4)上海和深圳两个城市中,适合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是 市,适合发展为我国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是 市。
(5)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特有的优势条件是 。第十五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1.(2024·海南学业考)开发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提高粤港澳合作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 (C)
A.香港向深圳供应矿产原料
B.促进香港博彩旅游业发展
C.粤港澳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D.促进澳门自由贸易港发展
(2024·衡阳学业考)读珠江三角洲区域简图,完成2、3题。
2.图中表示香港的是 (C)
A.甲 B.乙 C.丙 D.丁
3.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其有利条件是 (C)
①海陆交通便利
②水热充足,农业基础好
③煤、铁资源丰富
④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2024·新疆建设兵团学业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选择在上海召开,主要是因为上海是我国的 (C)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
C.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5.(2024·湘潭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的地表土壤损失、岩石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是邵阳市西部山区重要的生态问题之一,除受自然环境影响以外,主要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密切相关。
材料二 湘潭县花石镇地理位置优越,在政府的支持下,花石镇利用其自然环境,以湘莲为依托,大力发展湘莲一体化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湘潭市著名的特色小镇。
材料三 湖南省略图。
(1)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①长江;山脉:②雪峰山。
(2)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国首条红色旅游铁路——两山铁路开通。两山铁路将韶山与井冈山紧密相连,在株洲与③京广铁路交会。
(3)为建设两型社会,推进长株潭一体化,下列举措合理的是 (D)
①为促进经济发展,三市重点发展钢铁工业
②三市合作办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③湘江流经长株潭,三市应严格保护湘江水环境
④修建快速路和城铁,加速推进“同城效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根据材料一,简析导致石漠化的人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人为原因:毁林开荒、滥垦乱伐、不合理的垦殖,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石漠化。
治理措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改坡耕地为水平梯田等。
(5)根据材料二,简析花石镇的经济发展对其他乡村的振兴有哪些启示。(任答两点)
发展生态经济型林草业,发展特色产业、旅游业,加快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经济一体化等。
综合考查点:区域联系与差异
6.(2024·泰安学业考)读我国南方部分区域示意图和目前粤港合作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改变,类似上海上班、杭州居住的“同城效应”明显,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快速交通运输方式(立体交通网络)。
(2)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多年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光电产业发展迅速,领先国际,被形象地称为“中国光谷”。
(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位置优势是邻近东南亚地区(临海洋),便于对外联系。长期以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从“前店后厂”到目前粤港合作模式,反映了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方式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等。
(4)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这种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多港口;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等。
(5)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南方地区沿海和内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合作、互惠互利,西部内地在合作发展中提供的优势有资源(原材料);能源(水电);劳动力;市场等。
1.(2024·抚顺模拟)关于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关系,正确的是 (C)
A.港澳的经济发展受内地限制,经济发展迟缓
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C.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D.祖国内地通过澳门与世界进行贸易往来
(2024·包头期末)西气东输二线主气源为中亚进口天然气,工程主要目标市场是早先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未覆盖的华南地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能源保障。下图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据此完成2~4题。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地跨我国 (A)
①西北地区 ②北方地区
③南方地区 ④青藏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祖国内地为香港输送天然气,有利于香港 (A)
A.空气质量提升 B.电力价格提高
C.土地利用率提高 D.粮食产量增加
4.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进一步提升的优势地位是 (C)
A.渔产品加工业基地
B.种植业基地
C.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D.加工制造业中心
珠江三角洲区域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和肇庆共9个城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特有的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B)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充沛
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6.珠江三角洲区域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C)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读长株潭城市群示意图,完成7、8题。
7.湖南提出要将湘江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A)
A.关闭或搬迁沿江的所有工业
B.保护山水景观,建设滨江风光带
C.加强宣传,保护“母亲河”
D.执法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8.家住湖南省长沙市的小红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说法错误的是 (C)
A.湖南,人杰地灵,是“鱼米之乡”
B.湖南简称“湘”,来源于美丽的母亲河——湘江
C.长沙属于亚热带、半湿润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大多数农作物能一年两熟
“双转移”工作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读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箭头②表示 (C)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资金
C.较高素质劳动力 D.能源矿产
10.关于广东实施“双转移”工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加剧了珠三角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B.有效地解决广东能源短缺的局面
C.加快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D.粤东、粤西、粤北技术方面的优势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11.同处我国东部沿海的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当前创新发展的先导,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示范。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为核心,地跨沪、苏、浙三省市。
(2)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是
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势低平、河湖密布、土壤肥沃等(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珠江三角洲地区濒临的海洋是南海,A京九铁路的建设,使得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4)上海和深圳两个城市中,适合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是上海市,适合发展为我国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是深圳市。
(5)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特有的优势条件是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华侨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