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写作 语言要简明 课件+教学设计-(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写作 语言要简明 课件+教学设计-(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8 17:27:37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写作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语言要简明
新 课 导 入
欧阳修《鼓诗》减字
一位士人写了首《鼓诗》献给欧阳修,是首五绝:“紧紧蒙上皮,密密钉上钉。天晴和下雨,同是一样音” 。欧阳修看后笑道,其实每句四字即可,曰:“紧紧蒙皮,密密钉钉。天晴下雨,同一样音” 。士人还未 来得及说佩服,欧阳修又说,其实每句三字即可:“紧蒙皮,密钉钉。晴和雨,同样音” 。士人听后也开玩 笑说,还能再减吗?欧阳修说当然可以:“紧蒙,密钉。晴雨,同音” 。
这个故事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请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 课 导 入
古人的炼字故事让人拍案叫绝。欧阳修用自己的才气演绎出简洁为文的高境界,真正做到了“字字紧要,字字珠玑”。我们平时在写作中也应该在锤炼词句方面多下功夫,尽量用最简明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
任务一 明确语言简明
1.语言简明的内涵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39-140的内容,勾画出有关语言简明的要点,理解其含义。
简,即简要、简洁;明,即明白,清楚。也就是说,行文时,语言要尽可能精练,不重复,不啰唆;同时,表达的意思又要清楚明白,不让人产生误解。由此可见,“简明”包含着“言”和“意”两个层面,不是一味地求简省,而是在充分表达意思的前提下,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
看下面这段文字,你觉得它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问题吗?
还有一种立体的书,也很吸引人。很多人围上去看。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会马上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这段文字的语言不够简明。“立体的”出现两次,字面重复,需要删除一处;“吸引人”和“很多人围上去看”,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不够简洁。
看下面这段文字,你觉得它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问题吗?
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也很吸引人。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修改后的文字,侧重介绍书的内容吸引人,书中的人和动物是立体的,栩栩如生。内容简洁而明确。叶圣陶先生说过:“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可见,叶圣陶先生在文风方面也特别重视简明。
任务二 “语言简明”技法
学生研讨,根据修改的情况,归纳“语言简明”技法。
修改前 修改后
冬天到了,看着妈妈因劳作而变得越来越粗糙的手,真想为妈妈做些什么。我拿出了平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零用钱,跑到商场里,想给妈妈买一支好的护手霜。商场里各种各样的护手霜很多,看得我眼花缭乱。这时候,商场里的人突然多了起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远处还有几个人在和售货员争论着什么。经过一番精心挑选,我给妈妈挑了一支护手霜,心满意足地走出了商场,回家了。 冬天到了,看着妈妈因劳作而变得越来越粗糙的手,真想为妈妈做些什么。我拿出了平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零用钱,跑到商场里,想给妈妈买一支好的护手霜。商场里各种各样的护手霜很多,看得我眼花缭乱。经过一番精心挑选,我给妈妈挑了一支护手霜,心满意足地走出了商场,回家了。
学生研讨,根据修改的情况,归纳“语言简明”技法。
这段文字侧重写“我”去商场里给妈妈买护手霜,而文中画线句子偏离了叙事的中心,分散了叙事的主题,使语段表意不够集中,所以删掉这句话,中心就明确了。
“语言简明”技法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2)对比修改前的情况,归纳“语言简明”技法。
修改前 修改后
1.她说她在等候上车的时候,她心里一直在后悔。 2.接着是整座城市因火山爆发毁灭,直到1709 年这座被毁灭的城市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发掘出来。 1.她说在候车时,心里一直在后悔。
2.接着是整座城市因火山爆发毁灭,直到1709 年才被考古学家发掘出来。
学生研讨,根据修改的情况,归纳“语言简明”技法。
第1句话中“她”出现多次,该句所写的是“她”的语言、心理,用一个“她”就可以了,“等候上车”也可以简约为“候车”。第2句话,所写的都是这座城市被毁灭、被发掘的内容,“整座城市”“这座……城市”重复,删除“这座……城市”;“一些”修饰“考古学家”也显得多余,“被考古学家发掘”表意就很明确,所以“一些”可以删除。
“语言简明”技法二——避免重复,删除多余
词语重复的几种情况
词语的重复有时是相同词语的重复。例如:
①他说他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
②你们好心肠要好到底,我们上礼拜的一块钱总得补给我们。
例①中三个“他”指代对象相同,语法作用也相同,可以删掉最后一个“他”;例②中两个“我们”表达重复,删除前一个“我们”会更简明。
词语重复的几种情况
词语的重复有时是同义词语的重复。例如:
①这是十分紧急的任务,因为这边的敌人也是向那个方向前进进攻的。
②游人往来如梭,使这座桥人群熙攘,充满生气。
例①中“前进”与“进攻”都有向前移动的意思,语义重复,应删掉其中一个;例②中“往来如梭”与“人群熙攘”是近义词,语义重复,可删掉“人群熙攘”。
词语重复的几种情况
某个词语保留着文言的用法,但用的人对词语的意思了解不清,造成重复。例如:
这纯属是凭空的编造。
句中“纯属”的“属”就有“是”的意思,再加上“是”,就重复了,应删掉“是”。
比较下面两句话,说说怎样修改表达才能简明。
①这艘新舰艇,机器性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规定的延长机油使用期的方法,来延长机油使用期,就可避免人力和机油的浪费。
②这艘新舰艇,机器性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规定的延长机油使用期的方法来做,就可避免人力和机油的浪费。
例①中第二个“延长机油使用期”与前面重复,不够简明,而例②中用“做”来代替,同时去掉前面的逗号,表达更简明。
“语言简明”技法三——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语言简明”技法
需要注意的是,简明与否不能单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要从语言表达的需要出发,当简则简,当繁则繁。如前面所举“我们上礼拜的一块钱总得补给我们”,如果要表现说话者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心情,那就不但不是啰唆,反而是颇为恰当的了。而且口语中经常出现语言赘余的现象,这也显得真实。我们在运用“语言简明”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这一点;更不能为了追求“简”而影响“明”,让人产生误解。
任务三 写作实践
1.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认真观察思考,写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将自己“沉浸”入景或物中,展开联想和想象,捕捉自然生发的情感或思绪。
(2)抓住景或物的特点,找到它与你所想抒写的情思之间的契合点。可以模仿、借鉴课文的写法。
(3)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进行精细的描绘,但要避免词句重复、堆砌;必要的介绍、相关的叙事,也要力求简明,要言不烦。
文题展示
写作实践
可以借鉴《井冈翠竹》和《紫藤萝瀑布》描写景物的方法,也可以从《陋室铭》和《爱莲说》中琢磨文章是如何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的。
方法引路:
(1)仔细观察,熟悉景物。对所写的景物了然于胸,才能写好。
(2)按照一定顺序条理写。比如《紫藤萝瀑布》写紫藤萝,一树花→一穗花→一朵花。
(3)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
【审题指导】
写作实践
寒风中的绽放
那是初春的一个傍晚,虽然已迈入春天,但傍晚的寒风依然刺骨,大街上,田野里,依旧看不到一丝春天的踪影。
路旁的树仍是光秃秃的,皱巴巴的树皮如严重缺水干裂的土地,又如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看不到一丝生机。松树虽披着一袭绿色衣裳,但这绿色仿佛蒙上了一层灰尘,总感觉缺少了些许生机。夕阳的余晖好似也被寒风吹散了一地,这儿一束,那儿一撮,散落着。又一阵风袭来,我不禁缩了缩脖子,加快了前行的脚步。
案例评析
忽然,看见一抹零零落落的黄点,我跑了过去,看清了,原来是几株小花。小小的身子被凸起的石头挡住了,很难让人发现,也很少有人去仔细观看。它太小了,也就十厘米高吧 嫩嫩的,绿绿的,那么精致,那么优美!①茎上的两三朵花毫不畏惧寒风,尽情展现着自己生命的光彩。在春寒料峭之际,它自己在那儿悄悄地生长绽放着。即使没有人去欣赏,它也尽情展现着自己的风姿。你若说它伟大,它又那么弱小;你若说它卑微,它又那么倔强!我不禁被它的精神所折服。
②几个月来困扰我的烦恼消失了!③在此之前,我曾因老师、同学们看不到我的才华而气恼过,而眼前这株无名花,即使无人欣赏也活得漂亮潇洒。我也曾因困难而退缩过,而眼前这株无名花,毫不畏惧寒意,为春带来了一抹生机。
案例评析
它不求名利,不求高贵,不求被精心养育着,不求被作家赞颂,它只求展现自己小小的春意。即使在寒风中,即使无人欣赏,那又何妨
④我是不是也应该放平心态 是不是也应该在困难面前不畏惧 是不是也应该即使无人在意,也要活得有意义,活出自己的风采
案例评析
名师点评
1.存在的问题。①在描写无名花绽放的过程中,作者仅寥寥几句带过,没有突出无名花寒风中盛开的状态。议论多,描写少,让议论成了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描写内容略显贫乏,插入的议论略显空洞。②由物及情,过于突兀,跳跃太大,使文章内容不连贯——自然的过渡才能让物与情融为一体。③作者由无名花想到了自己的状态,把自己的状态和无名花进行对比,突出无名花虽然无人欣赏但仍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但在后一段,又对此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无名花不追名逐利,不求人欣赏等),前后段所发议论有点儿重复且显得杂乱。④结尾的议论要富有正面性、启迪性,语言要简洁、有序,才能让表意更顺畅。
案例评析
名师点评
2.修改建议。①黄绿色的茎贴着石头边,轻轻地拐了一个弯,然后直起身子,尽力伸展,擎起几片嫩绿的叶。薄薄的叶片时而随风轻轻摆动,那几块石头的存在,为这几株绿色的小生灵挡住了恣意肆虐的寒风。这几片绿色,在春意料峭的寒风中是那么惹眼。茎上的两三朵黄色的小花,在这傍晚的寒风中,悄悄地伸展出花瓣,如孩子展开的小手掌,充满了朝气和生命活力。虽然没有暖暖的春意,没有滋润的甘露,没有欣赏的观众,但它们依然尽情展现着自己生命的光彩。在万物仍在躲避寒风的时候,它们在那儿悄悄地生长着,绽放着。②看着这几朵不起眼的小黄花,我不禁心生敬意。几个月来困扰我的问题慢慢地消失了,不宁的心绪渐渐舒展。③可将第4、第5段整合成一段。注意语言要简明。修改文字略。④我也应该放平心态,坦然面对困难,积极对待生命,即使无人在意,也要活得有意义,活出自己的风采。
案例评析
2.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写作前,可以查阅一些描写月亮的诗文。想一想:为什么那么多文人喜欢写月亮?月亮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情感?这些情感寄托在别的事物上行不行?
2.在查阅和思考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写出你对月亮的感受。
3.写完后读一遍,认真修改润饰,做到文从字顺,抒情自然。
文题展示
写作实践
这个本题目看起来很具体,其实很宽泛。围绕“月亮”这个题材,可以向不同方向拓展延伸。比如,月亮的美,月亮传说,月亮知识,月亮引人遐思,古诗文中的月亮……因此,本题虽然是一道全命题作文,其实更像话题作文——以“月亮”为话题写作文。
因此,要写好本题,也要按照话题作文一般的方法处理。
题目已定,我们要围绕“月亮”这个话题进行构思,确定写月亮的某方面,以缩小范围。这样才便于选材构思,顺利写出文章。
【审题指导】
写作实践
月亮
漆黑而深沉的夜里,舞蹈房的灯光还在亮着。我还在一遍一遍练习着舞蹈动作。
音乐声响,我挥袖展身,开始又一次练习。舞步忽快忽慢,手臂或抬或落,我紧跟着音乐节拍,不敢有一丝怠慢。急速旋转,裙摆飞扬,那乐声节奏加快,我努力跟上,一不留神,摔倒在地。
音乐戛然而止,偌大的舞蹈房一片静寂,只听到断断续续的啜泣声。我无力地坐在地上,失望、泄气,如潮水般涌来。已经练习了这么久,为什么还是跳不好 “啪嗒”一声,灯突然灭了,漆黑的夜,顷刻间将我包围。
案例评析
不知何时,浓重的黑暗似乎淡了些,我不由自主地站起身走到窗边。仰望苍穹,浓云密布,在那深暗之处,出现了一个模糊的光点。一厘米又一厘米,光点缓缓扩大,在黑暗无缝的天幕上硬生生撕扯出一个窟窿;一丝光又一丝光,光点渐渐明亮,在浓云坚韧的茧子上不懈地拉开一条条缝隙。越来越大,越来越亮,终于,它冲破了黑暗的禁锢和浓云的束缚,银白的光芒迸发出来——月亮从漆黑的夜里现了身。
皎洁的月儿镶嵌在深邃的天空中,圆润,澄澈,如一面明镜。月华如水,流淌在天地间,为万物披了一层朦胧的轻纱。柔和的月光轻抚脸庞,仿佛有了魔力,冲淡了我心中的悲伤,牵动着我的思绪尽情飘飞……
案例评析
月亮独自照亮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它拼尽全力,打破黑暗的禁锢,冲破浓云的封锁,即使困难重重,也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蓦然,眼前变得无比广阔,我在一轮明镜似的月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困难,但它们不是生命的阻碍,我不应被它们绊住前进的脚步。我应该勇敢地走出舒适区,以义无反顾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迎难而上,就像这皎皎明月,挣脱黑暗的枷锁,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案例评析
擦干泪水,我趁着月光再一次开始练习。音乐声响,我沐浴在月的清辉中,挥袖展身,素手翻飞,是“起舞徘徊风露下”;动作行云流水,身影斑斑驳驳,是“我舞影零乱”。急速旋身,长袖飞舞,伴着渐快的乐声,我将一片冰心捧出,化为天幕上一轮晶莹的皓月……
银白的月光洒落,把一方天地照得如积水般空明。仰望夜空,我忽然发现,明月中自己的身影,是那么美丽!
案例评析
名师点评
一次练习舞蹈时,小作者遇到了困难。但她从月亮冲破云层、大放光明的景象中受到启示,决心克服困难,让生命绽放光华。文中托物言志手法运用巧妙,月亮由暗转明的变化与小作者振作精神勇于追求的心情融为一体。正因为月亮的描写细致充分,所以小作者表达的少年之志就显得酣畅有力了。
案例评析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写作文语言要简明,也练习了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方法。希望大家在日常的写作中,能够把这些技巧运用起来,写出更有深度和内涵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继续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用我们的文字,去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分享思想。
课 堂 小 结
继续修改自己的作文,使其符合语言简明的要求。
课 后 延 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言要简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简明”的内涵。
2.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掌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欧阳修《鼓诗》减字
一位士人写了首《鼓诗》献给欧阳修,是首五绝:“紧紧蒙上皮,密密钉上钉。天晴和下雨,同是一样音” 。欧阳修看后笑道,其实每句四字即可,曰:“紧紧蒙皮,密密钉钉。天晴下雨,同一样音” 。士人还未 来得及说佩服,欧阳修又说,其实每句三字即可:“紧蒙皮,密钉钉。晴和雨,同样音” 。士人听后也开玩 笑说,还能再减吗?欧阳修说当然可以:“紧蒙,密钉。晴雨,同音” 。
这个故事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请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预设:
启示:古人的炼字故事让人拍案叫绝。欧阳修用自己的才气演绎出简洁为文的高境界,真正做到了“字字紧要,字字珠玑”。我们平时在写作中也应该在锤炼词句方面多下功夫,尽量用最简明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
二、写作指导
任务一:明确语言简明
1.语言简明的内涵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39-140的内容,勾画出有关语言简明的要点,理解其含义。
明确:简,即简要、简洁;明,即明白,清楚。也就是说,行文时,语言要尽可能精练,不重复,不啰唆;同时,表达的意思又要清楚明白,不让人产生误解。由此可见,“简明”包含着“言”和“意”两个层面,不是一味地求简省,而是在充分表达意思的前提下,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
2.对比研讨
看下面这段文字,你觉得它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问题吗?
还有一种立体的书,也很吸引人。很多人围上去看。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会马上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预设:
这段文字的语言不够简明。“立体的”出现两次,字面重复,需要删除一处;“吸引人”和“很多人围上去看”,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不够简洁。可以改成下面这样:
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也很吸引人。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小结:修改后的文字,侧重介绍书的内容吸引人,书中的人和动物是立体的,栩栩如生。内容简洁而明确。叶圣陶先生说过:“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可见,叶圣陶先生在文风方面也特别重视简明。
任务二:“语言简明”技法
1.写作时,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明呢?
(1) 学生研讨,根据修改的情况,归纳“语言简明”技法。
修改前 修改后
冬天到了,看着妈妈因劳作而变得越来越粗糙的手,真想为妈妈做些什么。我拿出了平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零用钱,跑到商场里,想给妈妈买一支好的护手霜。商场里各种各样的护手霜很多,看得我眼花缭乱。这时候,商场里的人突然多了起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远处还有几个人在和售货员争论着什么。经过一番精心挑选,我给妈妈挑了一支护手霜,心满意足地走出了商场,回家了。 冬天到了,看着妈妈因劳作而变得越来越粗糙的手,真想为妈妈做些什么。我拿出了平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零用钱,跑到商场里,想给妈妈买一支好的护手霜。商场里各种各样的护手霜很多,看得我眼花缭乱。经过一番精心挑选,我给妈妈挑了一支护手霜,心满意足地走出了商场,回家了。
学生讨论明确:
这段文字侧重写“我”去商场里给妈妈买护手霜,而文中画线句子偏离了叙事的中心,分散了叙事的主题,使语段表意不够集中,所以删掉这句话,中心就明确了。
小结:“语言简明”技法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2)对比修改前的情况,归纳“语言简明”技法。
修改前 修改后
1.她说她在等候上车的时候,她心里一直在后悔。 2.接着是整座城市因火山爆发毁灭,直到1709 年这座被毁灭的城市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发掘出来。 1.她说在候车时,心里一直在后悔。 2.接着是整座城市因火山爆发毁灭,直到1709 年才被考古学家发掘出来。
学生讨论明确:
第1句话中“她”出现多次,该句所写的是“她”的语言、心理,用一个“她”就可以了,“等候上车”也可以简约为“候车”。第2句话,所写的都是这座城市被毁灭、被发掘的内容,“整座城市”“这座……城市”重复,删除“这座……城市”;“一些”修饰“考古学家”也显得多余,“被考古学家发掘”表意就很明确,所以“一些”可以删除。
小结:“语言简明”技法二——避免重复,删除多余
补充:词语重复的几种情况:
词语的重复有时是相同词语的重复。例如:
①他说他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
②你们好心肠要好到底,我们上礼拜的一块钱总得补给我们。
例①中三个“他”指代对象相同,语法作用也相同,可以删掉最后一个“他”;例②中两个“我们”表达重复,删除前一个“我们”会更简明。
词语的重复有时是同义词语的重复。例如:
①这是十分紧急的任务,因为这边的敌人也是向那个方向前进进攻的。
②游人往来如梭,使这座桥人群熙攘,充满生气。
例①中“前进”与“进攻”都有向前移动的意思,语义重复,应删掉其中一个;例②中“往来如梭”与“人群熙攘”是近义词,语义重复,可删掉“人群熙攘”。
还有一种情况,某个词语保留着文言的用法,但用的人对词语的意思了解不清,造成重复。例如:
这纯属是凭空的编造。
句中“纯属”的“属”就有“是”的意思,再加上“是”,就重复了,应删掉“是”。
(3)比较下面两句话,说说怎样修改表达才能简明。
①这艘新舰艇,机器性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规定的延长机油使用期的方法,来延长机油使用期,就可避免人力和机油的浪费。
②这艘新舰艇,机器性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规定的延长机油使用期的方法来做,就可避免人力和机油的浪费。
例①中第二个“延长机油使用期”与前面重复,不够简明,而例②中用“做”来代替,同时去掉前面的逗号,表达更简明。
小结:“语言简明”技法三——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温馨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简明与否不能单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要从语言表达的需要出发,当简则简,当繁则繁。如前面所举“我们上礼拜的一块钱总得补给我们”,如果要表现说话者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心情,那就不但不是啰唆,反而是颇为恰当的了。而且口语中经常出现语言赘余的现象,这也显得真实。我们在运用“语言简明”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这一点;更不能为了追求“简”而影响“明”,让人产生误解。
任务三:写作实践
1.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认真观察思考,写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将自己“沉浸”入景或物中,展开联想和想象,捕捉自然生发的情感或思绪。
(2)抓住景或物的特点,找到它与你所想抒写的情思之间的契合点。可以模仿、借鉴课文的写法。
(3)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进行精细的描绘,但要避免词句重复、堆砌;必要的介绍、相关的叙事,也要力求简明,要言不烦。
【审题指导】
可以借鉴《井冈翠竹》和《紫藤萝瀑布》描写景物的方法,也可以从《陋室铭》和《爱莲说》中琢磨文章是如何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的。
方法引路:
(1)仔细观察,熟悉景物。对所写的景物了然于胸,才能写好。
(2)按照一定顺序条理写。比如《紫藤萝瀑布》写紫藤萝,一树花→一穗花→一朵花。
(3)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
【例文评析】
寒风中的绽放
那是初春的一个傍晚,虽然已迈入春天,但傍晚的寒风依然刺骨,大街上,田野里,依旧看不到一丝春天的踪影。
路旁的树仍是光秃秃的,皱巴巴的树皮如严重缺水干裂的土地,又如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看不到一丝生机。松树虽披着一袭绿色衣裳,但这绿色仿佛蒙上了一层灰尘,总感觉缺少了些许生机。夕阳的余晖好似也被寒风吹散了一地,这儿一束,那儿一撮,散落着。又一阵风袭来,我不禁缩了缩脖子,加快了前行的脚步。
忽然,看见一抹零零落落的黄点,我跑了过去,看清了,原来是几株小花。小小的身子被凸起的石头挡住了,很难让人发现,也很少有人去仔细观看。它太小了,也就十厘米高吧 嫩嫩的,绿绿的,那么精致,那么优美!①茎上的两三朵花毫不畏惧寒风,尽情展现着自己生命的光彩。在春寒料峭之际,它自己在那儿悄悄地生长绽放着。即使没有人去欣赏,它也尽情展现着自己的风姿。你若说它伟大,它又那么弱小;你若说它卑微,它又那么倔强!我不禁被它的精神所折服。
②几个月来困扰我的烦恼消失了!③在此之前,我曾因老师、同学们看不到我的才华而气恼过,而眼前这株无名花,即使无人欣赏也活得漂亮潇洒。我也曾因困难而退缩过,而眼前这株无名花,毫不畏惧寒意,为春带来了一抹生机。
它不求名利,不求高贵,不求被精心养育着,不求被作家赞颂,它只求展现自己小小的春意。即使在寒风中,即使无人欣赏,那又何妨
④我是不是也应该放平心态 是不是也应该在困难面前不畏惧 是不是也应该即使无人在意,也要活得有意义,活出自己的风采
【评析】
1.存在的问题。①在描写无名花绽放的过程中,作者仅寥寥几句带过,没有突出无名花寒风中盛开的状态。议论多,描写少,让议论成了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描写内容略显贫乏,插入的议论略显空洞。②由物及情,过于突兀,跳跃太大,使文章内容不连贯——自然的过渡才能让物与情融为一体。③作者由无名花想到了自己的状态,把自己的状态和无名花进行对比,突出无名花虽然无人欣赏但仍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但在后一段,又对此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无名花不追名逐利,不求人欣赏等),前后段所发议论有点儿重复且显得杂乱。④结尾的议论要富有正面性、启迪性,语言要简洁、有序,才能让表意更顺畅。
2.修改建议。①黄绿色的茎贴着石头边,轻轻地拐了一个弯,然后直起身子,尽力伸展,擎起几片嫩绿的叶。薄薄的叶片时而随风轻轻摆动,那几块石头的存在,为这几株绿色的小生灵挡住了恣意肆虐的寒风。这几片绿色,在春意料峭的寒风中是那么惹眼。茎上的两三朵黄色的小花,在这傍晚的寒风中,悄悄地伸展出花瓣,如孩子展开的小手掌,充满了朝气和生命活力。虽然没有暖暖的春意,没有滋润的甘露,没有欣赏的观众,但它们依然尽情展现着自己生命的光彩。在万物仍在躲避寒风的时候,它们在那儿悄悄地生长着,绽放着。②看着这几朵不起眼的小黄花,我不禁心生敬意。几个月来困扰我的问题慢慢地消失了,不宁的心绪渐渐舒展。③可将第4、第5段整合成一段。注意语言要简明。修改文字略。④我也应该放平心态,坦然面对困难,积极对待生命,即使无人在意,也要活得有意义,活出自己的风采。
2.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可以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围绕“特殊”选择恰当的材料,注意材料的新颖;也可以写平平常常的一天,但要写出生活的特点以及你对平凡生活的独特感受,选择的材料应真实、可信。
2.要突出重点,不能让材料游离中心,或把文章写成流水账。为了便于把握,可以先列出提纲。
3.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着力展现需要突出的部分;与要展现的生活特点没有紧密关系的部分,可以用概括式的描述。
【审题指导】
题目看起来很具体,其实很宽泛。围绕“月亮”这个题材,可以向不同方向拓展延伸。比如,月亮的美,月亮传说,月亮知识,月亮引人遐思,古诗文中的月亮……因此,本题虽然是一道全命题作文,其实更像话题作文——以“月亮”为话题写作文。
因此,要写好本题,也要按照话题作文一般的方法处理。
题目已定,我们要围绕“月亮”这个话题进行构思,确定写月亮的某方面,以缩小范围。这样才便于选材构思,顺利写出文章。
【例文评析】
月亮
漆黑而深沉的夜里,舞蹈房的灯光还在亮着。我还在一遍一遍练习着舞蹈动作。
音乐声响,我挥袖展身,开始又一次练习。舞步忽快忽慢,手臂或抬或落,我紧跟着音乐节拍,不敢有一丝怠慢。急速旋转,裙摆飞扬,那乐声节奏加快,我努力跟上,一不留神,摔倒在地。
音乐戛然而止,偌大的舞蹈房一片静寂,只听到断断续续的啜泣声。我无力地坐在地上,失望、泄气,如潮水般涌来。已经练习了这么久,为什么还是跳不好 “啪嗒”一声,灯突然灭了,漆黑的夜,顷刻间将我包围。
不知何时,浓重的黑暗似乎淡了些,我不由自主地站起身走到窗边。仰望苍穹,浓云密布,在那深暗之处,出现了一个模糊的光点。一厘米又一厘米,光点缓缓扩大,在黑暗无缝的天幕上硬生生撕扯出一个窟窿;一丝光又一丝光,光点渐渐明亮,在浓云坚韧的茧子上不懈地拉开一条条缝隙。越来越大,越来越亮,终于,它冲破了黑暗的禁锢和浓云的束缚,银白的光芒迸发出来——月亮从漆黑的夜里现了身。
皎洁的月儿镶嵌在深邃的天空中,圆润,澄澈,如一面明镜。月华如水,流淌在天地间,为万物披了一层朦胧的轻纱。柔和的月光轻抚脸庞,仿佛有了魔力,冲淡了我心中的悲伤,牵动着我的思绪尽情飘飞……
月亮独自照亮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它拼尽全力,打破黑暗的禁锢,冲破浓云的封锁,即使困难重重,也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蓦然,眼前变得无比广阔,我在一轮明镜似的月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困难,但它们不是生命的阻碍,我不应被它们绊住前进的脚步。我应该勇敢地走出舒适区,以义无反顾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迎难而上,就像这皎皎明月,挣脱黑暗的枷锁,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擦干泪水,我趁着月光再一次开始练习。音乐声响,我沐浴在月的清辉中,挥袖展身,素手翻飞,是“起舞徘徊风露下”;动作行云流水,身影斑斑驳驳,是“我舞影零乱”。急速旋身,长袖飞舞,伴着渐快的乐声,我将一片冰心捧出,化为天幕上一轮晶莹的皓月……
银白的月光洒落,把一方天地照得如积水般空明。仰望夜空,我忽然发现,明月中自己的身影,是那么美丽!
【评析】
一次练习舞蹈时,小作者遇到了困难。但她从月亮冲破云层、大放光明的景象中受到启示,决心克服困难,让生命绽放光华。文中托物言志手法运用巧妙,月亮由暗转明的变化与小作者振作精神勇于追求的心情融为一体。正因为月亮的描写细致充分,所以小作者表达的少年之志就显得酣畅有力了。
课堂小结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写作文语言要简明,也练习了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方法。希望大家在日常的写作中,能够把这些技巧运用起来,写出更有深度和内涵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继续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用我们的文字,去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分享思想。
【课后延学】
继续修改自己的作文,使其符合语言简明的要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