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小学数学试题
考试难度:;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判断题、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判断、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测试范围:1-4单元。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一.选择题(共9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1分)
1.(1分)与24相邻的两个数的积是( )
A.552 B.575 C.600 D.576
2.(1分)85×49的积的最高位是( )
A.万位 B.千位 C.百位
3.(1分)如图是苗苗计算12×13时的转化过程,能正确表达她思路的算式是( )
A.13×10=130,12×3=36,130+26=166
B.12×10=130,13×3=39,120+39=159
C.12×10=120,12×3=36,120+36=156
4.(1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肯定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
A.大 B.小 C.不能确定
5.(1分)小明在做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时不小心把算式弄脏了,变成了24×2,下面四个数中,( )可能是这道算式的得数。
A.238 B.768 C.2508 D.10028
6.(1分)如图中的牛奶配上长( )的吸管比较合适。
A.2分米 B.20毫米 C.1分米4厘米
7.(1分)(1分)丽丽明天要和爸爸妈妈去离家60千米的古北水镇游玩,他们的出行方式选择( )最合适。
A.步行 B.骑自行车 C.乘汽车
8.(1分)某旅游团准备用940元购买31盒佛山盲公饼,计算单价的竖式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箭头指的3表示3个一,虚线框中的1表示1个一。
B.箭头指的3表示3个十,虚线框中的1表示1个一
C.箭头指的3表示3个十,虚线框中的1表示1个十。
D.箭头指的3表示3个一,虚线框中的1表示1个十
9.(1分)盘锦大米是盘锦市名特产品。超市里5袋大米275元,买3袋大米要用多少钱?正确列式的是( )
A.275÷5×3 B.275÷5÷3 C.275×3×5
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17分)
10.(2分)68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最大的两位数与17的积是 。
11.(2分)35的12倍是 , 的9倍是936。
12.(1分)欢欢在做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时,是这样想的:先算14×6=84,再算14×20=280,最后把84和280加起来,欢欢计算的这道题是 。
13.(2分)49×62的积是 位数,积的个位上的数是 。
14.(4分)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
5千米= 米 6000千克= 吨
10米= 厘米 2000千克+5000千克= 吨
15.(2分)A÷21=20……□,在方框里最大能填 ,这时被除数是 。
16.(2分)1箱牛奶58元,928元能买 箱,解决这个问题时,依据的数量关系是 。
17.(1分)王老师买了8个足球,35个篮球,再买 个篮球,篮球的数量是足球的5倍。
18.(1分)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抄写学过的40个汉字,每个汉字写一遍。小文每行写5个,写了6行,第7行应从第 个字写起。
三.判断题(共7小题,满分7分,每小题1分)
19.(1分)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20.(1分)在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同时乘10,积就乘100。
21.(1分)计算1□×□5的结果个位上是4,说明得数一定算错了。
22.(1分)小红家距离奶奶家45千米,她最好走着去。
23.(1分)王阿姨网购了4千克红枣,包裹总量是4000克,说明商家诚信。
24.(1分)在有括号的算式里,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5.(1分)6+6+6+6+7可以改写成6×5+1。
【第二部分】基础运算与基本技能
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4分)
26.(12分)直接写出得数。
8×7= 79﹣63= 58+23= 4×7+8=
6×9= 3×7= 4×8= 9×7﹣8=
7+35= 72﹣42= 7×9﹣6= 8×8+12=
27.(6分)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8×36 40×85 ※21×93
28.(6分)脱式计算。
500﹣135+277 243﹣24÷3 756﹣(432﹣327)
五.操作题(共2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
29.(4分)把竖式中圈起来的一步和左边的算式连一连,并在右边的点子图中圈出这一步。
15×1=15 15×10=150 15+150=165
30.(4分)连线。
【第三部分】生活实际与综合应用
六.应用题(共7小题,满分35分,每小题5分)
31.(5分)“太行泉城”杯邢台国际龙舟邀请赛于2023年6月25日在七里河湖心岛周边水域成功举办。此次赛龙舟活动共有18条龙舟参赛,每条龙舟上有12名船手。此次比赛一共有多少名船手?
32.(5分)三年级二班共有45名同学,老师给每人买一支钢笔,每支钢笔13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33.(5分)四(1)班有16位同学,要代表学校参加乒乓球比赛。王老师带了1000元为他们买比赛服。你认为王老师应该选购哪一种?一共要花多少钱?
34.(5分)张奶奶编中国结,每个中国结需要4分米彩绳。
(1)张奶奶有2米长的彩绳,能编几个中国结?
(2)小丽要编6个中国结,需要多少分米彩绳?
35.(5分)李明和4个工人用电梯运送装修材料,电梯限重1吨,已知装修材料700千克,平均每人的体重为70千克,他们连人带物能一次运完吗?
36.(5分)田奶奶用丝带编中国结。一卷丝带长910厘米,这卷丝带能编多少个中国结?
37.(5分)某杂志是一本半月期刊,每月发行两期,2024年12月发行的最后一期是第384期,这本杂志创刊了多少年?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小学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9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1分)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A
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17分)
10.【答案】680;1683。
11.【答案】420,104。
12.【答案】14×26=364。
13.【答案】四,8。
14.【答案】5000,6,1000,7。
15.【答案】20,440
16.【答案】16;数量=总价÷单价。
17.【答案】5。
18.【答案】31。
三.判断题(共7小题,满分7分,每小题1分)
19.【答案】×
20.【答案】√
21.【答案】√
22.【答案】×。
23.【答案】×
24.【答案】×
25.【答案】√。
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4分)
26.【答案】56;16;81;36;54;21;32;55;42;30;57;76。
27.【答案】2808;3400;1953。
28.【答案】642,235,651。
五.操作题(共2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
29.【答案】
30.【答案】
六.应用题(共7小题,满分35分,每小题5分)
31.【答案】216名。
32.【答案】585元。
33.【答案】第①套或第③套;912元或448元。
34.【答案】(1)5个;(2)24分米。
35.【答案】不能。
36.【答案】26个。
37.【答案】16年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小学数学试题
考试难度:;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判断题、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判断、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测试范围:1-4单元。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一.选择题(共9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1分)
1.(1分)与24相邻的两个数的积是( )
A.552 B.575 C.600 D.576
2.(1分)85×49的积的最高位是( )
A.万位 B.千位 C.百位
3.(1分)如图是苗苗计算12×13时的转化过程,能正确表达她思路的算式是( )
A.13×10=130,12×3=36,130+26=166
B.12×10=130,13×3=39,120+39=159
C.12×10=120,12×3=36,120+36=156
4.(1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肯定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
A.大 B.小 C.不能确定
5.(1分)小明在做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时不小心把算式弄脏了,变成了24×2,下面四个数中,( )可能是这道算式的得数。
A.238 B.768 C.2508 D.10028
6.(1分)如图中的牛奶配上长( )的吸管比较合适。
A.2分米 B.20毫米 C.1分米4厘米
7.(1分)(1分)丽丽明天要和爸爸妈妈去离家60千米的古北水镇游玩,他们的出行方式选择( )最合适。
A.步行 B.骑自行车 C.乘汽车
8.(1分)某旅游团准备用940元购买31盒佛山盲公饼,计算单价的竖式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箭头指的3表示3个一,虚线框中的1表示1个一。
B.箭头指的3表示3个十,虚线框中的1表示1个一
C.箭头指的3表示3个十,虚线框中的1表示1个十。
D.箭头指的3表示3个一,虚线框中的1表示1个十
9.(1分)盘锦大米是盘锦市名特产品。超市里5袋大米275元,买3袋大米要用多少钱?正确列式的是( )
A.275÷5×3 B.275÷5÷3 C.275×3×5
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17分)
10.(2分)68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最大的两位数与17的积是 。
11.(2分)35的12倍是 , 的9倍是936。
12.(1分)欢欢在做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时,是这样想的:先算14×6=84,再算14×20=280,最后把84和280加起来,欢欢计算的这道题是 。
13.(2分)49×62的积是 位数,积的个位上的数是 。
14.(4分)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
5千米= 米 6000千克= 吨
10米= 厘米 2000千克+5000千克= 吨
15.(2分)A÷21=20……□,在方框里最大能填 ,这时被除数是 。
16.(2分)1箱牛奶58元,928元能买 箱,解决这个问题时,依据的数量关系是 。
17.(1分)王老师买了8个足球,35个篮球,再买 个篮球,篮球的数量是足球的5倍。
18.(1分)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抄写学过的40个汉字,每个汉字写一遍。小文每行写5个,写了6行,第7行应从第 个字写起。
三.判断题(共7小题,满分7分,每小题1分)
19.(1分)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20.(1分)在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同时乘10,积就乘100。
21.(1分)计算1□×□5的结果个位上是4,说明得数一定算错了。
22.(1分)小红家距离奶奶家45千米,她最好走着去。
23.(1分)王阿姨网购了4千克红枣,包裹总量是4000克,说明商家诚信。
24.(1分)在有括号的算式里,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5.(1分)6+6+6+6+7可以改写成6×5+1。
【第二部分】基础运算与基本技能
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4分)
26.(12分)直接写出得数。
8×7= 79﹣63= 58+23= 4×7+8=
6×9= 3×7= 4×8= 9×7﹣8=
7+35= 72﹣42= 7×9﹣6= 8×8+12=
27.(6分)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8×36 40×85 ※21×93
28.(6分)脱式计算。
500﹣135+277 243﹣24÷3 756﹣(432﹣327)
五.操作题(共2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
29.(4分)把竖式中圈起来的一步和左边的算式连一连,并在右边的点子图中圈出这一步。
15×1=15 15×10=150 15+150=165
30.(4分)连线。
【第三部分】生活实际与综合应用
六.应用题(共7小题,满分35分,每小题5分)
31.(5分)“太行泉城”杯邢台国际龙舟邀请赛于2023年6月25日在七里河湖心岛周边水域成功举办。此次赛龙舟活动共有18条龙舟参赛,每条龙舟上有12名船手。此次比赛一共有多少名船手?
32.(5分)三年级二班共有45名同学,老师给每人买一支钢笔,每支钢笔13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33.(5分)四(1)班有16位同学,要代表学校参加乒乓球比赛。王老师带了1000元为他们买比赛服。你认为王老师应该选购哪一种?一共要花多少钱?
34.(5分)张奶奶编中国结,每个中国结需要4分米彩绳。
(1)张奶奶有2米长的彩绳,能编几个中国结?
(2)小丽要编6个中国结,需要多少分米彩绳?
35.(5分)李明和4个工人用电梯运送装修材料,电梯限重1吨,已知装修材料700千克,平均每人的体重为70千克,他们连人带物能一次运完吗?
36.(5分)田奶奶用丝带编中国结。一卷丝带长910厘米,这卷丝带能编多少个中国结?
37.(5分)某杂志是一本半月期刊,每月发行两期,2024年12月发行的最后一期是第384期,这本杂志创刊了多少年?期中重难点高频易错押题卷答题卡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共9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1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17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三.判断题(共7小题,满分7分,每小题1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9. 20. 21. 22. 23. 24. 25.
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4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6.(12分)直接写出得数。 8×7=79﹣63=58+23=4×7+8=6×9=3×7=4×8=9×7﹣8=7+35=72﹣42=7×9﹣6=8×8+12=
27.(6分)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8×36 40×85 ※21×93
28.(6分)脱式计算。 500﹣135+277 243﹣24÷3 756﹣(432﹣327)
五.操作题(共2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9.(4分)把竖式中圈起来的一步和左边的算式连一连,并在右边的点子图中圈出这一步。 15×1=15 15×10=150 15+150=165
30.(4分)连线。
六.应用题(共7小题,满分35分,每小题5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31.答:
32.答:
33.答:
34.答:
35.答:
36.答:
37.答: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小学数学答案解析
考试难度:;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判断题、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判断、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测试范围:1-4单元。
一.选择题(共9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1分)
1.(1分)与24相邻的两个数的积是( )
A.552 B.575 C.600 D.576
【答案】B
【分析】根据100以内数的认识,找出与24相邻的量两个数,再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24+1)×(24+1)
=23×25
=575
答:与24相邻的两个数的积是57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2.(1分)85×49的积的最高位是( )
A.万位 B.千位 C.百位
【答案】B
【分析】计算出85×49的积,看积的最高位是什么位即可。
【解答】解:85×49=4165
4165是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3.(1分)如图是苗苗计算12×13时的转化过程,能正确表达她思路的算式是( )
A.13×10=130,12×3=36,130+26=166
B.12×10=130,13×3=39,120+39=159
C.12×10=120,12×3=36,120+36=156
【答案】C
【分析】由图可知:苗苗计算12×13时是将先计算出12乘10的积,然后计算出12乘3的积,最后相加,据此解答。
【解答】解:12×13=12×10+12×3=120+36=156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法则,准确分析苗苗的计算思路,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4.(1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肯定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
A.大 B.小 C.不能确定
【答案】C
【分析】列举算式进行验证,由此经过计算后判断即可。
【解答】解:10×10=100
90×8=720
100<720
90×90=8100
90×9=810
8100>810
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不能确定大小,需要计算才能确定积的大小。
故选:C。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列举算式进行验证,再选择正确答案,还要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5.(1分)小明在做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时不小心把算式弄脏了,变成了24×2,下面四个数中,( )可能是这道算式的得数。
A.238 B.768 C.2508 D.10028
【答案】B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先用下面因数个位的数去乘上面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下面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下面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上面的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下面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那么将24个位上的4,与2个位上的2相乘,4×2=8,可知积的末位上是8;再分别计算出24×12与24×92的积,得出积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再逐项分析;据此解答。
【解答】解:4×2=8,积的末位上是8,24×12=288,24×92=2208,那么积最小为288,最大为2208;
A选项.238<288,不符合题意;
B选项.238<768<2208,符合题意;
C选项.2208<2508,不符合题意;
D选项.2208<10028,不符合题意;
所以768可能是这道算式的得数。
故选:B。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一定的推理能力。
6.(1分)如图中的牛奶配上长( )的吸管比较合适。
A.2分米 B.20毫米
C.1分米4厘米
【答案】A
【分析】吸管的长度要大于牛奶的高度15厘米,根据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解答】解:2分米=20厘米
20毫米=2厘米
1分米4厘米=14厘米
20厘米>15厘米
因此2分米的吸管比较合适。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7.(1分)丽丽明天要和爸爸妈妈去离家60千米的古北水镇游玩,他们的出行方式选择( )最合适。
A.步行 B.骑自行车 C.乘汽车
【答案】C
8.(1分)某旅游团准备用940元购买31盒佛山盲公饼,计算单价的竖式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箭头指的3表示3个一,虚线框中的1表示1个一。
B.箭头指的3表示3个十,虚线框中的1表示1个一
C.箭头指的3表示3个十,虚线框中的1表示1个十。
D.箭头指的3表示3个一,虚线框中的1表示1个十
【答案】C
【分析】从竖式中可知,箭头指的“3”在商的十位,表示3个十,虚线框中的“1”是940中的94除以31所得的余数,“1”在十位,表示1个十。
【解答】解:由分析可得,箭头指的3表示3个十,虚线框中的1表示1个十。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理解竖式中各步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9.(1分)盘锦大米是盘锦市名特产品。超市里5袋大米275元,买3袋大米要用多少钱?正确列式的是( )
A.275÷5×3 B.275÷5÷3 C.275×3×5
【答案】A
【分析】先求出1袋大米的价钱,再求出3袋大米的价钱,据此解答。
【解答】解:275÷5×3
=55×3
=165(元)
答:买3袋大米要用165元钱。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整数乘除法的应用,先用除法求出1袋大米的价钱,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17分)
10.(2分)68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680 ;最大的两位数与17的积是 1683 。
【答案】680;1683。
【分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即列式为68×10,99×17,因此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它们的积即可。
【解答】解:68×10=680
99×17=1683
答:68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680;最大的两位数与17的积是1683。
故答案为:680;1683。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1.(2分)35的12倍是 420 , 104 的9倍是936。
【答案】420,104。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列式解答。
【解答】解:35×12=420
936÷9=104
答:35的12倍是420,104的9倍是936。
故答案为:420,104。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一位数除多位数的计算方法。
12.(1分)欢欢在做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时,是这样想的:先算14×6=84,再算14×20=280,最后把84和280加起来,欢欢计算的这道题是 14×26=364 。
【答案】14×26=364。
【分析】14×6=84,表示6个14是84,14×20=280,表示20个14是280,把84和280加起来,表示6+20=26个14是364,即14×26=364;据此解答。
【解答】解:14×6=84
14×20=280
84+280=364
表示6个14加20个14是26个14,就是364;
所以,14×26=364。
故答案为:14×26=364。
【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运用。
13.(2分)49×62的积是 四 位数,积的个位上的数是 8 。
【答案】四,8。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先用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解答】答:49×62=3038
答:49×62的积是四位数,积的个位上的数是8。
故答案为:四,8。
【点评】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14.(4分)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
5千米= 5000 米 6000千克= 6 吨
10米= 1000 厘米 2000千克+5000千克= 7 吨
【答案】5000,6,1000,7。
【分析】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解答】解:
5千米=5000米 6000千克=6吨
10米=1000厘米 2000千克+5000千克=7吨
故答案为:5000,6,1000,7。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15.(2分)A÷21=20……□,在方框里最大能填 20 ,这时被除数是 440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余数最大为:除数﹣1,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最大,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余数最大为:21﹣1=20
20×21+20
=420+20
=440
答:方框里最大能填20,这时被除数是440。
故答案为:20,440。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余数最大为:除数﹣1,然后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16.(2分)1箱牛奶58元,928元能买 16 箱,解决这个问题时,依据的数量关系是 数量=总价÷单价 。
【答案】16;数量=总价÷单价。
【分析】1箱牛奶58元,要求928元能买几箱,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用928除以58即可求解。
【解答】解:928÷58=16(箱)
答:1箱牛奶58元,928元能买16箱,解决这个问题时,依据的数量关系是:数量=总价÷单价。
故答案为:16;数量=总价÷单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明确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17.(1分)王老师买了8个足球,35个篮球,再买 5 个篮球,篮球的数量是足球的5倍。
【答案】5。
【分析】首先求出足球的5倍是多少,再减去篮球的个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8×5﹣35
=40﹣35
=5(个)
故答案为:5。
【点评】此题考查表内乘减的计算及应用。
18.(1分)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抄写学过的40个汉字,每个汉字写一遍。小文每行写5个,写了6行,第7行应从第 31 个字写起。
【答案】31。
【分析】根据题意,用5乘6求出已写的字数,然后再加上1即可。
【解答】解:5×6+1
=30+1
=31(个)
答:第7行应从第31个字写起。
故答案为:31。
【点评】考查了运用整数乘法和加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判断题(共7小题,满分7分,每小题1分)
19.(1分)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答案】×
【分析】本题可以举两个因数末尾没有0,但乘积的末位却有0的算式来判断。
【解答】解:15×4=60,15和4的末尾都没有0,但是积的末尾有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如果两个因数中其中一个因数的个位是5,另一个因数的末尾是个不为零的偶数,则这两个因数的积的末尾也是0。
20.(1分)在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同时乘10,积就乘100. √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两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扩大的倍数就等于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两个因数都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缩小的倍数等于两个因数缩小倍数的乘积;由此解答.
【解答】解:在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同时乘以10,它们的积就乘10×10=100.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21.(1分)计算1□×□5的结果个位上是4,说明得数一定算错了。 √
【答案】√
【分析】根据5的乘法口诀可知,与5相乘的积的个位一定是0或者5,所以计算1□×□5的结果个位上是4,说明得数一定算错了。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计算1□×□5的结果个位上是4,说明得数一定算错了。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及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22.(1分)小红家距离奶奶家45千米,她最好走着去。 ×
【答案】×。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个人每小时步行约5千米,45千米不是一段很长的路程,也不是一段很短的路程,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小红家距离奶奶家45千米。45千米是较远的路程,她走路去不太合适,最好的出行方式是乘车去,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及应用。
23.(1分)王阿姨网购了4千克红枣,包裹总量是4000克,说明商家诚信。 ×
【答案】×
【分析】4千克=4000克,包裹总量是4千克红枣质量和包装质量和,包裹总量是4000克,说明红枣质量小于4000克,即小于4千克,说明商家不诚信。
【解答】解:王阿姨网购了4千克红枣,包裹总量是4000克,说明商家不诚信。
故答案为:×。
【点评】熟记质量单位间进率是解题关键。
24.(1分)在有括号的算式里,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
【答案】×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直接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要熟记运算顺序,进行灵活运用。
25.(1分)6+6+6+6+7可以改写成6×5+1。 √
【答案】√。
【分析】6+6+6+6+7,可以看作5个6多了1,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6+6+6+6+7
=6×5+1
=30+1
=31
答:6+6+6+6+7可以改写成6×5+1,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运用乘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4分)
26.(12分)直接写出得数。
8×7= 79﹣63= 58+23= 4×7+8=
6×9= 3×7= 4×8= 9×7﹣8=
7+35= 72﹣42= 7×9﹣6= 8×8+12=
【答案】56;16;81;36;54;21;32;55;42;30;57;76。
【分析】对于表内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对于表内乘法题目,运用表内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对于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题目,根据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
8×7=56 79﹣63=16 58+23=81 4×7+8=36
6×9=54 3×7=21 4×8=32 9×7﹣8=55
7+35=42 72﹣42=30 7×9﹣6=57 8×8+12=76
【点评】此题考查表内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表内乘法计算及100以内加减计算。
27.(6分)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8×36
40×85
※21×93
【答案】2808;3400;1953。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解答】解:78×36=2808
40×85=3400
※21×93=1953
【点评】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28.(6分)脱式计算。
500﹣135+277
243﹣24÷3
756﹣(432﹣327)
【答案】642,235,651。
【分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
【解答】解:(1)500﹣135+277
=365+277
=642
(2)243﹣24÷3
=243﹣8
=235
(3)756﹣(432﹣327)
=756﹣105
=651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五.操作题(共2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
29.(4分)把竖式中圈起来的一步和左边的算式连一连,并在右边的点子图中圈出这一步。
15×1=15 15×10=150 15+150=165
【答案】
【分析】竖式中的“15”表示150,是15与10的乘积,也就是10个15的和。
【解答】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突出了对算理的理解。
30.(4分)连线。
【答案】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口算出得数,然后连线即可,要注意得数末尾0的个数。
【解答】解: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六.应用题(共7小题,满分35分,每小题5分)
31.(5分)“太行泉城”杯邢台国际龙舟邀请赛于2023年6月25日在七里河湖心岛周边水域成功举办。此次赛龙舟活动共有18条龙舟参赛,每条龙舟上有12名船手。此次比赛一共有多少名船手?
【答案】216名。
【分析】用每条龙舟上有船手的人数乘18,即可计算出此次比赛一共有多少名船手。
【解答】解:12×18=216(名)
答:此次比赛一共有216名船手。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2.(5分)三年级二班共有45名同学,老师给每人买一支钢笔,每支钢笔13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答案】585元。
【分析】用同学的人数乘每支笔的价钱,即可求出一共需要多少元。
【解答】解:45×13=585(元)
答:一共需要585元。
【点评】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33.(5分)四(1)班有16位同学,要代表学校参加乒乓球比赛。王老师带了1000元为他们买比赛服。你认为王老师应该选购哪一种?一共要花多少钱?
【答案】第①套或第③套;912元或448元。
【分析】总价=单价×数量,先分别求出每种比赛服的总价,再与1000元比较,小于或等于1000即为所购买的比赛服。
【解答】解:16×57=912(元)
16×64=1024(元)
16×28=448(元)
448<912<1000<1024
答:王老师应该选购第①套或第③套,分别花费912元或448元。
【点评】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掌握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4.(5分)张奶奶编中国结,每个中国结需要4分米彩绳。
(1)张奶奶有2米长的彩绳,能编几个中国结?
(2)小丽要编6个中国结,需要多少分米彩绳?
【答案】(1)5个;(2)24分米。
【分析】(1)2米=20分米,再利用彩绳的总长除以每个中国结用的彩绳的长度;
(2)利用每个中国结需要的彩绳的长度乘个数即可。
【解答】解:(1)2米=20分米
20÷4=5(个)
答:能编5个中国结。
(2)4×6=24(分米)
答:需要24分米彩绳。
【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单位的应用及乘除法的应用。
35.(5分)李明和4个工人用电梯运送装修材料,电梯限重1吨,已知装修材料700千克,平均每人的体重为70千克,他们连人带物能一次运完吗?
【答案】不能。
【分析】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5人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再加上装修材料重量,再与1吨比较进一步求解答即可。
【解答】解:70×5+700
=350+700
=1050(千克)
1吨=1000千克
1050>1000
答:他们连人带物不能一次运完。
【点评】此题先计算出4个人的体重再加上装修材料的重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6.(5分)田奶奶用丝带编中国结。一卷丝带长910厘米,这卷丝带能编多少个中国结?
【答案】26个。
【分析】求最多可以编多少个中国结,即求910里面含有几个35,根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
【解答】解:910÷35=26(个)
答:这卷丝带能编26个中国结。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除三位数的应用题,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
37.(5分)某杂志是一本半月期刊,每月发行两期,2024年12月发行的最后一期是第384期,这本杂志创刊了多少年?
【答案】16年。
【分析】一年为12个月,先用12乘2计算出一年一共发行几期,再用384除以一年一共发行的期数,计算出这本杂志发行了多少年,也就是创刊了多少年;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上面的分析,列式如下:
一年=12个月
384÷(12×2)
=384÷24
=16(年)
答:这本杂志创刊了16年。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与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