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新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钛合金在航天、医学等方面应用广泛。下列关于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钛合金属于化合物 B.x=8
C.一个钛原子的质量为47.87 D.Ti2+的核外电子数为20
2.如图是CO2转化为甲酸(HCOOH)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的化学式为H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整个转化过程共涉及3种氧化物
D.反应中消耗和生成的物个数比为2:1
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除去CO中混有的CO2 B.图2:探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质量分数有关
C.图3: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D.图4:测定氧气的体积
4.在铁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锌粉,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②中是氯化亚铁溶液 B.③中可能有盐酸
C.③中有氯化锌溶液 D.③中固体有铁和锌
5.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6.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合成乙烯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9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验证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
C.探究能否加快分解
D.实验①②对比说明铁的锈蚀需要与水接触
8.取等质量的四种金属X、Y、Z、M,分别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稀盐酸,Y、M与稀盐酸不反应。再将Y投入溶液中充分反应。得到以下两个关系图,据此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X>Z>Y>M B.X>Z>M>Y C.Z>X>M>Y D.M>Y>Z>X
9.我国力争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可将二氧化碳转化甲醇实现碳减排,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有两种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10.已知金属A和B能够发生如下反应:①,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活动性为 B.可以是氯化铜
C.B可能是金属铝 D.反应前后A、B化合价均不改变
二、填空与简答
11.古籍是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时也涉及大量化学知识。
(1)《神农本草经》记载:“药性有宜丸者……宜酒渍者”。“酒渍”类似于酒精在“自制指示剂实验”中的作用,“酒渍”的作用是 。
(2)《没铜要略序》记载:“山施有胆泉(硫酸铜),土入汲以没铁,锻炼成铜”,其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开宝本草》记载了KNO3的提纯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与“乃煎炼而成”相似的实验操作是 。
(4)《神农本草》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叶中的茶多酚有较好的抗癌、防治心血管病的作用,酯型儿茶素(C22H18O11)是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5)苏轼《石炭》中记载:“投泥泼水愈光明”,指的是在高温条件下,投入的炭与灼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可燃性气体,使燃烧更旺,则生成的另一种可燃性气体的化学式为 。
12.铜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铜及铜的合金及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如图是我国西汉青铜雁鱼灯及其结构示意图。灯油燃烧时,烟气通过鱼身和雁颈导入雁体内水中,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①青铜是一种合金,其硬度比纯铜 (填“大”或“小”)。
②转动灯罩可使灯火熄灭的原因是 。
③“雁腹”中盛放清水的作用是 。
(2)明朝时期《天工开物》一书中最早介绍了黄铜的冶炼方法:以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黄铜)。如图为模拟黄铜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根据图回答:
①反应I中,炉甘石(Zn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锌和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此流程中加入木炭粉,是利用木炭粉的 性。
③黄铜与黄金外观上非常相似,请用一种方法对两者进行区分: 。
(3)工业上,切割钢板时,通常利用硫酸铜溶液在钢板上先画出红线,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微观粒子是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13.中国古代典籍中记录了很多化学知识,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1)《韩非子 内储说上》中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能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化学性质 。
(2)《周礼 考工记》中记载了关于将铜、锡按不同比例熔合制成功能各异的青铜器。如图是铜锡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随其中锡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表示熔点的曲线是 (填“曲线a”或“曲线b”)。
②利用表中数据回答问题,制作青铜箭头之类作战用的短兵器,铜锡的最佳质量比为 。
(3)《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挹其水热之,则成胆矾(CuSO4 5H2O),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①流程“熬”的过程类似于下列的 (填字母)实验操作。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②“烹胆矾则成铜”的过程存在一步反应为:2CuSO42CuO+2X↑+O2↑,则X的化学式为 。
③写出“铁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以上两种制取铜的流程中,同学们认为流程二更佳,请简述原因 。
14.某电镀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硫酸铜、硫酸锌和硫酸亚铁,为减少水污染及约成本,回收重要物质硫酸锌及有关金属,设计如图所示流程。根据流程请回答:
(1)操作①、②、③都是相同的操作,化学上叫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漏斗、烧杯外还有 。
(2)污水中加入过量甲时,请任写一个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滤液C中的阳离子有 。
(4)电镀厂中常用硫酸铁和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铜,请你写出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5.灵神星是太阳系最大的金属小行星,具备潜在的矿产资源价值,其金属成分可能由铁和镍组成。请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
(1)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写出关于镍的一条信息 。
(2)将铁丝放入溶液中,观察到铁丝表面有固体析出,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镍 (填“强”或“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学习小组同学查得实验室制取高纯镍的资料如下:
资料ⅰ沸点43℃,60℃以上与空气混合易爆炸;
资料ⅱ不纯的镍与CO在50℃~80℃时反应,生成;在180℃-200℃时,分解成Ni与CO;
资料ⅲ用石英玻璃封管制取高纯镍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石英玻璃封管中生成的是 (填“固体”、“液体”或“气体”),生成的镍在 (填“50”或“190”)℃区域端。
②该实验必须在密封管中进行的原因是 (写一点)。
三、科学探究题
16.构建思维模型,合理调控化学反应,让化学更好服务于我们。
【宏观辨识】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图1中,证明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模型建构】金属锈蚀条件的模型
(2)根据图1中实验结果,完善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模型:图2中“▲”表示的是 。
(3)铜制品长时间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成铜锈。已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则铜锈蚀的条件是铜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和 同时接触。
【归纳总结】金属锈蚀条件的思维模型
(4)对比不同金属锈蚀的条件,可以构建金属锈蚀条件的思维模型如图3所示。由此可推测:铝虽然比铁活泼,但在空气中铝却不易进一步氧化的原因是 (双选,填序号)。
①没有能反应的物质 ②反应物间不能接触 ③生成物会阻碍进一步反应
【模型应用】合理调控化学反应
(5)防锈: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可以采取的具体方法有 (写一种)。
(6)控锈:“暖宝宝”的发热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放热,其原料之一通常选铁粉而不用铁块的原因是 。
17.在比较铝、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时,小波和小倩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小波 将未打磨的铝片插入盛有氯化铜溶液的试管中 覆盖红色固体,溶液蓝色逐渐变浅,反应一段时间后有大量气泡,且在一段时间内气泡越冒越快,试管壁发烫
小倩 将未打磨的铝片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无明显变化
(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波实验中出现红色物质的原因: 。
【问题1】为什么小倩实验中无明显变化?
【猜想】猜想1:破坏了铝的氧化膜;猜想2:对铝的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
【设计实验】
(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C中 ,D中很快出现红色固体,并产生气泡 猜想1正确,猜想2不正确
【讨论】
(3)B试管中加入的X是 ,小美提议用盐酸代替氯化钠,小美的提议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
【问题2】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小倩猜想该气体是氢气。
【实验】小倩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她用pH计测得氯化铜溶液的pH为3.5.
【解释与结论】
(4)请说明小倩得出结论的依据: 。
【拓展】
(5)小波实验中,观察到气泡越冒越快的可能原因是 。
(6)生活中不宜用铝质器皿盛放咸菜,原因是 。
四、计算题
18.哪吒是宜宾传说文化中著名人物,他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神通广大。传说中火尖枪由铁、碳及少量其他元素制成的合金打造而成。为了测定火尖枪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5.8g该合金粉末放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火尖枪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9.黄铜是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向盛有20g黄铜粉末样品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已全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求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B C C A A B B
11.(1)酒精做溶剂,溶解有效成分
(2) 置换反应
(3)蒸发结晶
(4)44:3
(5)CO
12.(1) 大 隔绝氧气 吸收灯油燃烧产生的烟气,减少污染
(2) 还原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是黄铜,无气泡产生则是黄金
(3) 铁原子和铜离子 置换反应
13.(1) 单质 稳定
(2) 曲线a 7:3
(3) C SO2 方案二操作更简单,且不需要加热,无污染
14.(1) 过滤 玻璃棒
(2)Zn+CuSO4=ZnSO4+Cu / Zn+FeSO4=ZnSO4+Fe
(3)Zn2+、Fe2+、H+
(4)Cu+Fe2(SO4)3=CuSO4+2FeSO4
15.(1)镍原子序数为28(合理即可)
(2) 强 置换反应
(3) 气体 190 在60℃以上与空气混合易爆炸、CO有毒等
16.(1)AB
(2)水(或H2O)
(3)二氧化碳(或CO2)
(4)②③
(5)涂油、刷漆等
(6)使用铁粉能增大接触面积或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
17.(1)
(2)A、B 中铝片表面覆盖红色固体,并产生气泡,C 中无明显现象
(3) 氯化钠/NaCl 不合理,盐酸中的H+会与铝反应产生氢气,干扰实验探究
(4)氯化铜溶液pH为3.5,溶液显酸性,铝能与酸性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5)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6)咸菜中含氯化钠等盐分,其中的Cl 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铝质器皿
18.(1)0.2
(2)解:设火尖枪合金中铁的质量为x,
x=5.6g
火尖枪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00%≈96.6%
答:火尖枪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6.6%。
19.(1)0.2
(2)解:设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则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2.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