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火塘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迷人的火塘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6-02 13:0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迷人的火塘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用优美的情绪演唱《迷人的火塘》,学习另一种形式的切分节奏(xxx、xx.)感受侗族的音乐风格.21cnjy.com
2.能力目标: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表达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2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受社会,家庭等环境和音乐学习条件的限制,在音乐鉴赏,音乐创造和音乐表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根据学生整体音乐水平的高低、学生自身的特点、课堂上发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www.21-cn-jy.com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侗族的音乐风土及风土人情的掌握和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2·1·c·n·j·y
教学难点:侗族音乐风格、切分的节奏特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你好
导入:投影播放侗族的生活图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少数民族?学生回答出侗族后教师简介侗族的风情文化:侗族同胞能歌善舞,最喜欢唱歌,最著名的就是侗族大歌,鼓楼,风雨桥,吊脚楼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设计意图:通过初步了解侗族风情,意在激起学生对侗族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活动2【讲授】聆听感受歌曲:
聆听感受歌曲:
①初听范唱:播放歌曲,教师示范踩歌堂(侗族的一种舞蹈)的基本动作,学生原地学习。
②复听范唱:学生围成里外两圈,跟着音乐调踩歌堂。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律动感受侗族小朋友踩歌堂时的欢乐心情,了解踩歌堂的表演形式,同时初听歌曲《迷人的火塘》熟悉曲调,为后面的歌曲学唱做铺垫。
活动3【活动】节奏游戏、配唱旋律
黑板上出示两组节奏卡,教师播放鼓声,找到侗族的鼓声后请全体同学以击掌或跺脚的方式模仿。
(1)xxxxxxxx.|xxxxxxxx.|
(2)xxxxx|xxxxx|xxx.xxx.|
学生掌握节奏后教师出示旋律谱:
⑴35565335.|35565312.|
让学生分别演唱(演奏)两条曲谱。学生可借助课堂乐器葫芦丝完成此环节。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节奏游戏和旋律配唱,学习切分音,在游戏中解决歌曲节奏难点,为后面的歌曲演唱做进一步的铺垫。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节奏规律、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4【讲授】完整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迷人的火塘》。找一找歌曲中熟悉的旋律和节奏(也就是前面节奏练习中出现过的节奏和旋律)。找到后随琴演唱,解决难点乐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教师用葫芦丝演奏旋律,学生聆听找出歌曲中节奏相同的乐句,找到后用葫芦丝演奏。
(3)教师弹旋律,学生借助葫芦丝自主学习旋律
(4)按节奏高位置朗读歌词。
(5)、教师弹旋律,学生分小组以竞赛的方式自主学习。
(6)、各小组自主学习反馈,教师指导纠正错误,并为各小组打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师生接力、生、生接力唱,巩固熟悉旋律。
(8)、声音、情绪处理,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指导与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作用在于学生学法的指导,通过引导学生主动的学、质疑的学、合作式的学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21·cn·jy·com
活动5【活动】加深体验
学生围成圈,跟随音乐,载歌载舞跳踩歌堂。(前面律动中已有体验)
设计意图:这是课的结束部分,通过表演踩歌堂的形式边唱边跳,既巩固演唱,又对侗族的民族歌舞表演形式有更深的印象和了解,使主题突出,情感升华。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