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火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X X X、 X X .,以更好的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2、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迷人的火塘》,表达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了解少数民族——侗族的音乐风格和风土人情,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侗族的音乐风格及风土人情的掌握和了解, 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难点: 侗族音乐风格X X X 、 X X .的节奏特点。
教学用具: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创设音乐情境。
【设计意图:歌曲《爱我中华》是学生比较熟悉喜爱的歌曲,融入视频,能够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对各个民族不同的服饰产生了兴趣。】
二、感受侗族音乐和风情文化
1、初次聆听歌曲《迷人的火塘》
师:一首《爱我中华》拉开了我们今天这节音乐课的序幕。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每个民族都有它不同的文化和生活。那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是哪个民族呢?你们猜猜看,答案就在这首歌里面。
(师播放音乐范唱,生边听边思考师提出的问题。)
师:答案找到了吗?是哪个民族?
生:侗族。
2、侗族风情文化介绍
师:侗族同胞能歌善舞,最喜唱歌,最著名的侗族文化有侗族大歌,鼓楼,风雨桥,吊脚楼。下面我们一起去侗族的村寨看看,领略侗族的风土人情。
【设计意图:学生在欣赏侗族风景片中加入本课的歌曲伴奏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在了解侗族的生活以及侗族的风土人情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的对本课的歌曲旋律有了一次认识。同时课件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侗族的印象。】
3、出示歌名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火塘吗?
生:说一说自己对火塘的理解。
师: 侗族多居“干栏”楼房,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住人。前半部为廊,宽敞明亮,光线充足,为全家休息或从事手工劳动之场所;后半部为内室,其中设有火塘,这既是“祖宗”安坐之位,也是全家取暖、为炊的地方。侗族认为火塘是祖先寄居之所,禁止一切污秽之物沾染、也不允许从中间跨过。
侗家人有个习惯,就是在忙碌了一天后全寨子的人都会聚集在火塘的四周,在那里举行篝火晚会,那载歌载舞的场面,让人别提有多开心了。同学们想不想去参加这场篝火晚会呀?别急,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我们得闯过几道关才能有资格加入。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三、学习歌曲
1、第一关,聆听歌曲
带问题聆听,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什么情绪特点?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第二关,节奏训练。
(1)师:我们再来挑战第二关。老师这有两条不同的节奏,请同学们先观察一遍。我来拍击其中的一条节奏,请同学们听一听我拍击的是哪一条,并且能够把它模仿出来。听明白了?我们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X X X 、 X X ·
生:认真聆听,猜出来后再模仿拍击节奏。
3、第三关解决重点:切分节奏
(1)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即第7、8小节)。
板书这两小节,教师分别范唱歌词与曲调。
设问:“X X X 和 X X X ·”这两种节奏是什么节奏?与学过的“X X X”切分节奏有什么联系?——师生讨论,复习“X X X”节奏。
教师归纳并讲授新知识,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X X X 和 X X X ·”;它是与“X X X”属特殊的节奏型,也称切分节奏,该音称切分音。
“X X X”是“X X X”的缩短,而“X X X · ”与“X X ·”是同一种形式,而“X X X · ”是“X X ·”的变化,所以是同出于“X X X”的切分音的形式。
(2)找一找书上的切分音。
4、第四关演唱歌曲
(1)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带领学生分声部随琴用“lu”小声哼唱第一、二乐句(即第1—4小节),并能流畅地唱好。
(教学意图:通过聆听与跟唱,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并自主发现发现学习难点,然后学生提问,教师通过范唱或者弹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分声部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乐谱。
(3)在琴声伴奏下,分声部学唱歌词。
(提示咬字、吐字、情感等进一步演唱好歌曲)
(4)以中速、抒情优美地合唱歌曲。
四、情感渗透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何收获?
(教学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热爱)
五、下课结束语
师:伴随着这动听的歌声,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做一个爱唱歌的人。
学生在《迷人的火塘》优美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在各个环节中,让音乐贯穿始终,使学生在本节课中始终在音乐的氛围中歌唱、舞蹈、欣赏以及表演,突出了音乐的主体性。】
教学反思:
《迷人的火塘》是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欢乐地村寨》中的一首歌曲,也是本册中我喜欢的一首歌曲,因此我非常想把它展现给大家听听,就准备了评优课。课前我想,平时看电视,都有什么闯关游戏栏目,我何不也用用它呀,这样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于是我准备了三个闯关项目。第一关:了解侗族音乐文化,聆听歌曲。第二关:节奏练习。第三关:有感情地学唱歌曲。我的总体思路是由《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切入,引导同学们寻找今天学习的歌曲是哪个民族的?也为闯关做了铺垫)。 在知道了是侗族的歌曲,接下来进行节奏的练习和切分音的学习,最后进行歌曲部分的学习。本课的难点是切分音,因此用的时间多了一些,使得整堂课的节奏有些前松后紧,不尽人意。结束部分侗族大歌的欣赏没有进行,有些遗憾。??
总体感觉还是自己课前想的不周全,同事们也对我的这节课提出了不同的看
法和很好的建议,我应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特别是进行高年级演唱教学时,一定要抓住歌曲的音乐要素,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渗透,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准确得去理解和感受歌曲。帮助学生掌握演唱的要领和方法。
课件33张PPT。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迷人的火塘爱我中华聆听歌曲,你能听出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美丽的侗族美丽的侗族美丽的侗族美丽的侗族侗族 火塘美丽的侗族侗族 火塘美丽的侗族侗族 火塘美丽的侗族侗族 火塘美丽的侗族侗族 火塘美丽的侗族侗族 火塘美丽的侗族侗族 火塘侗族大歌节美丽的侗族美丽的侗族侗族大歌节美丽的侗族侗族大歌节美丽的侗族侗族 鼓楼美丽的侗族侗族 鼓楼美丽的侗族侗族 风雨桥美丽的侗族侗族 风雨桥美丽的侗族侗族 吊脚楼美丽的侗族侗族 吊脚楼迷人的火塘聆听歌曲,思考:
1、感受歌曲是什么情绪?
2、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节奏听辨: 聆听下列乐句,框起来的两种是什么节奏?
与前面学过的 和 有什么不同?讨论:节奏对比:第一组 迷
人
的
火
塘迷
人
的
火
塘思考: 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你得出了怎样
的道理呢?用一句话总结:做人要踏踏实实,不能华而不实。bAcxAcbA xAcxA/ bAnbA AlbAnbA Al/A Aty’uA A/ xAcxAtuA/xA A xA/ xA Al/ bAnbA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