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船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小白船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6-02 13: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白船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3/4歌曲的节奏特点;用声势动作表现出童船儿随波荡漾摇曳的音乐形象。
2.通过听唱、模仿的形式学习歌曲《小白船》,让学生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音乐听觉和记忆,并能用自然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唱准旋律,感受合唱的魅力;选择唱、奏等最擅长的方式进行表演,表达对美好梦想的向往。
2学情分析
五年级1至3班的学生,是本人从一年级亲自带上来的。平时音乐课堂常规好,音乐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不错,对音乐课具有较浓厚的兴趣。自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口琴以来,每堂音乐课能抽出5分钟学习,能吹奏教材中的中等难度的歌曲;四年级和五上学期学习了一年半时间的葫芦丝,能吹奏像《映山红》、《友谊地久天长》、《荷塘月色》、《美丽的神话》、《月光下的凤尾竹》、《望春风》、《友谊地久天长》等乐曲,学生吹奏兴趣浓厚,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口琴和葫芦丝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在识谱方面有了较为夯实的积累,还通过合奏有了较多的和声积累。进入五下年级,新教材中出现大量的二声部的歌曲,给歌曲教学增添了难度。本人未雨绸缪,能从二年级开始,在平时的课堂中,本人就有意识地添加多声部节奏、音程、和声的练习。纵观《小白船》合唱部分,只要本人在教学时能予以搭桥和拐杖,利用器乐辅助、钢琴同时弹奏两个声部的旋律等方法,相信学生能把握音准,保持两个声部的统一与和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自然、甜美、舒展的歌声,学唱《小白船》,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能较好表现歌曲的意境,感受二声部合唱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的和谐与音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师:夜,静谧而优美。广袤的夜空中,有一只小船在轻轻飘荡,你听,它在向我们飘过来呢。(播放歌手杨钰莹演唱的《月亮船》),让我们也坐上这只月亮船,轻轻晃动我们的身体,一起去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边听边思考:它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
反馈: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演唱者:通俗唱法歌手:杨钰莹
(设计意图: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课伊始,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杨钰莹演唱的《月亮船》,创设幽静甜美的教学情景,然后通过体态律动感受歌曲的韵律,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兴趣,很自然地导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活动2【活动】教学活动
(二)发声练习
师:夜渐渐深了,夜空是那么的神奇,星星眨着调皮的眼睛,月亮船在其间自在穿行,让我们也来唱唱美丽自在的月亮船的歌。
A用“lu”演唱《小白船》低声部旋律
1.出示《小白船》低声部乐谱
听老师唱,请你用身体的语言告诉大家这条旋律的节拍特点(反馈)
2.学生跟琴用“lu”唱
师:旋律那么长,什么时候换气最合适?
(听,试唱) 反馈:出示换气记号“∨”
3.用上换气记号,用“lu”优美连贯地唱一唱
4.唱低声部乐谱
B用“lu”演唱歌曲二声部旋律
师:月亮船的歌那么优美动听。星空的那头还传来了动听的和声,你听:
(教师同时弹奏两个声部)
3 — 3| 3 — 2| 3 — 6| 5 — — | 3 — 2| 3 — 6| 5— —||
Lu
1 — 1| 1 — 7| 6 — 1| 7 — — | 1 — 7| 6 — 1| 7— —||
(跟琴进行二声部发生练习)
(设计意图:发声练习这一环节,既有先入为主熟悉低声部音乐旋律的作用,又能将歌唱技能技巧提前融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加上声音和气息的要求,为后面的学唱歌曲埋下伏笔)
(三)感受歌曲
师:是啊,夜已深,弯弯的月亮船在星空中缓缓穿行,让我们再次坐上月亮船,飞向太空去探求秘密吧!这儿有另外一首有关月亮船的歌,仔细听,这月亮船是什么颜色的?你能用身体的动作来感受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
1.律动,初步感受歌曲
播放歌曲范唱和画面,引导学生边听边随音乐律动,感受歌曲旋律
(反馈是四三拍的歌曲,歌中的月亮船是白色的,称为“小白船”)
2.歌曲简介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小白船》,这是一首在我国流传已久的朝鲜童谣,李老师小时候也学唱过。说到朝鲜,它是我国的邻居,是我们的好朋友(出示地图)。节日里,朝鲜人的穿着打扮非常有特色,她们喜欢穿长裙,敲长鼓,载歌载舞,庆祝自己的节日(播放图片)。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首歌的魅力吧!
3.节奏练习,二次感受歌曲
师:首先让我们模仿朝鲜姑娘来演奏吧
长鼓: X X X| X X X| X X X| X XX X||
三角铁: 0 0 0| 0 0 0 | 0 0 0 | X — —||
(大多数同学把凳子当作长鼓来敲击,少数同学用三角铁来演奏;配上音乐的范唱进行)
4.分辨歌曲演唱形式,再次感受歌曲
师:再听音乐,你能听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吗?
(反馈:这是一首童声合唱歌曲。歌曲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齐唱,从“桨儿桨儿看不见”这一句开始,是后半部分,也是歌曲的合唱部分)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应该在学生反复聆听的基础上,再来引导他们感受和表现音乐。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聆听歌曲范唱,做到有层次、有梯度的聆听。首先是整体初步感知,是学生通过身势完整地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意境,体验到音乐学习的趣味性;接着通过节奏练习,再次感受音乐,强化对四三拍音乐的体验和实践;最后让学生聆听并区分歌曲的演唱形式,第三次感受音乐带来的美。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的感受和了解,避免了形式的单调,并为新歌学习打下基础。)
(四)学唱歌曲
1.学唱高声部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出示乐谱和歌词)
(1)用“lu”演唱高声部旋律,注意换气和旋律的优美连贯。
(2)跟琴轻声演唱高声部第一段歌词。
(3)提高情感要求演唱第一段歌词。(师:蓝蓝的天空里有银河、白云、白兔、桂花树,景色真美啊!当你来到这里会有什么样的心情,让我们一起亮开优美的歌喉,用动听的歌声,尽情地表达我们快乐的心情吧!)(提醒学生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和长音的保持)
2.学唱低声部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出示乐谱和歌词)
(1)用“lu”演唱低声部旋律,注意换气和旋律的优美连贯。
(学生一定会发现在发声练习时已经学唱过了)
(2)跟琴轻声演唱低声部第一段歌词。
(3)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和长音的保持
3.难点:两个声部处的合成(出示合唱部分乐谱和歌词)
(1)听老师同时弹奏两个声部的旋律,全班同学跟琴轻唱低声部歌谱
(2)听老师同时弹奏两个声部的旋律,全班同学跟琴轻唱低声部歌词
(3)听老师同时弹奏两个声部的旋律,分声部进行第一段歌词合唱部分的合成(教师帮助低声部同学演唱)
(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注意合唱部分的音准与和谐
(5)学唱第二段歌词
(设计意图:学唱歌曲的环节,往往是最枯燥的环节。为了让孩子们能唱准唱好歌曲,教师应先让孩子们用“lu”跟琴模唱旋律,既能找到头声的感觉,又能做到气息的连贯和声音的柔和优美;等熟悉了旋律,再填词唱,就水到渠成了。另外,两个声部的合成是难点中的难点。之前因为在发声练习的时候,学生就先入为主熟悉了低声部的旋律,此时,教师应充分利用钢琴,同时弹奏两个声部的旋律,让全班学生找出低声的旋律唱一唱,为孩子们建立纵向和声的形象;等唱准了低声部的歌词,在二声部合成时,教师一边同时弹奏两个声部,一边再帮低声部同学唱,就会避免低声部同学跑偏的情况)
(五)情感处理
师:是啊,夜晚是如此宁静优美,坐上小白船的小朋友是那么的悠闲自在,他们在美丽的星际自由穿行,常常有激动的时刻。你觉得歌曲什么地方小朋友的心情发生变化了,变得激动起来了?
(“桨儿桨儿看不见”这一句开始,小朋友的心情反生了变化,变得激动起来了)
师:小朋友一直激动下去吗?什么时候又开始慢慢平静下来了。
(“飘呀飘呀”这一句开始,小朋友的心又开始慢慢平静下来了)
1.跟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改变演唱形式唱(第一部分领唱,其余同学用“lu”哼鸣,第二部分分声部合唱)
3.加入第三声部:(在“看不见”的“见”延长时、“也没帆”的“帆”延长时,加音乐短句“看不 见”、“也没 帆”,体会音乐短句带来的“活泼、有趣、生动、丰富的感觉)
(设计意图:一首歌曲,一种意境,一份心情。表现好一首歌曲不仅有声音、气息、音准的要求,还要有情感的表现要求。通过对歌曲旋律的感知,让孩子们找到情感变化的乐句,尽情表现;通过演唱形式的改变和尝试,让孩子们体验演唱形式对意境营造的作用。只有情感的表现淋漓尽致了,才能唱出自己的内心,唱出对未来事物的憧憬和美好遐想。)
(六)拓展延伸
欣赏黑鸭子版本的《小白船》
师:同学们的歌声如此优美,深深打动了我的心。这首耳熟能详的朝鲜童谣,不仅深受我们小朋友的喜爱,还被成年人热衷表现。接下来,老师想为大家介绍我国著名的一个歌手组合,它是广东三个女歌手组合,这个组合最靓丽的风格是高中低声部和谐统一,音色优美,情感细腻。组合的名字叫——黑鸭子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黑鸭子演唱的《小白船》,注意感受和声带给我们的美。
(设计意图:不同的演唱形式,能让孩子们再次感受到歌曲静谧优美的意境)
(七)器乐演奏
师:黑鸭子的歌声让我们回味无穷,如果用葫芦丝演奏《小白船》,也一定非常动听。
请学生合奏《小白船》
(温馨提示:这首歌曲最高音“1”,把它改成“6”)
(设计意图:“学习器乐“是最自觉的学习音乐的手段和方法。这一环节不仅能让学生再次巩固旋律,还能进行识谱的积累,同时,对纵向和声的建立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
(八)小结再见
师总结:《小白船》这首歌把我们带入美丽的遐想之中,让我们领略了广袤无际的天空是那样的神奇,那样的充满诗情画意。我们期待将来有一天,能坐上飞船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今天的课到这儿。
(播放《小白船》音乐,学生随音乐边唱边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