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响叮当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铃儿响叮当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6-02 13:1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铃儿响叮当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能用轻快、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 二声部的和谐.
了解弱起小节。
2学情分析
能用轻快、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
3重点难点
弱起小节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引入部分: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走到咱们的课堂当中来,大家紧不紧张啊?老师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些紧张,大家能不能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啊?!〔
设计意图:减轻学生压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活动2【活动】二、谈话导入,感受音乐
1.创设情景
教室里播放《铃儿响叮当》的音乐。
2.导入聆听
师引入:同学们你们闭上眼睛欣赏音乐,想象一下,大学也纷飞、悄然落在旷野上的图景.
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复听歌曲,感知歌曲的情感。师总结:这首歌描述
了迷人的雪景,孩子们按耐不住了,他们想在这个雪白的世界中尽情地玩乐.
再次聆听,感知歌曲的节拍及声部特点。
活动3【活动】二、分声部学唱,深入挖掘
师:这首歌是二声部合唱歌曲,相信大部分同学都会唱高声部的旋律和歌词.
1.哼唱高声部旋律。
师范唱,引导学生用“轻声、高位置、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3.老师解决处理重难点:
(1)弱起小节:指拍数不足的小节,称“不完全小节”。常出现在乐曲的开头和结尾,B段有连续四个弱起.
(2)歌词一字一音的吐字的要清晰而欢快, 要注意唱准.
4.视唱低声部旋律
教师用琴演奏低声部旋律,学生跟着琴演唱低声部旋律.
5.处理重难点:
演唱弱起小节,要唱的有推动感,启发学生想象犹如自己坐在雪橇上奔驰的感觉。
6.二声部的学唱:两个声部的合成,可采取由学生自己选择演唱的声部,教师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同时,平衡两个声部的人数.教师帮扶弱声部,师生跟随音乐演唱低声部,最后进行二声部合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对旋律熟悉之后,学习歌词.
〔1〕跟着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
〔2〕分声部跟着琴声小声的演唱歌词
(2)视唱谱子先慢速,待较为熟练准确后再加快速度回原速.低声部学习。
活动4【活动】三、全曲聆听,表现歌曲
1.要求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为音乐编创优美的舞蹈动作。
2.为歌曲二声部创编新的衬词,如“嘣、嘟”等大自然的音响声或表达心情的衬词。
3.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方式表现音乐。
4.师小结:同学们,音乐源于自然,音乐融于自然。美妙的音乐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最后,让我们走出课堂,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寻找更美妙、动听的音乐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