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响叮当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铃儿响叮当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6-02 14:43:37

文档简介

铃儿响叮当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在学唱歌曲、二声部演唱、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创编集体舞蹈等各种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在学习中通过感悟,理解,合作,创编感受音乐带来的无尽快乐。
通过学唱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充分感受2拍子的歌曲的节奏感,感受歌曲欢快、富有节奏感的情绪及欢快愉悦的情感。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到音乐活动中,体验一群孩子欢声笑语在风雪中的飞奔的情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向往愉悦的情感。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学唱歌曲把握歌曲的情感,用准确的情绪熟练的演唱歌曲。
2、用打击乐器敲击为歌曲《铃儿响叮当》伴奏。
教学难点:
1、用欢快生动的情绪演唱来表现歌曲,进行二声部合唱《铃儿响叮当》,吐字准确,合唱声部音色和谐统一。体验合唱的美感。
2、感受歌曲的情绪,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歌曲所蕴含的跳跃的、极富推动力的律动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小乐器(碰铃、双响筒、铃鼓、手铃、三角铁),圣诞节饰品若干
活动2【导入】情景创设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并播放背景音乐,听《铃儿响叮当》伴奏音乐请学生戴圣诞帽律动走进教室。把学生分为两个单元安排坐好。
【设计意图】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后面的教学中分两个单元坐进行二声部合唱。
2、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圣诞小礼物、圣诞老人和雪橇。快乐奔驰的马车给我们送来了神秘的礼物!
活动3【讲授】学唱歌曲
1、听音乐感受歌曲意境。
设问:下面我们就来听一首有关圣诞节的歌曲。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曲是几拍子?力度、速度、情绪如何?请大家想一下,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铃儿响叮当》这首歌呢?
多媒体课件播放《铃儿响叮当》第一遍:边听音乐边打拍子。要求学生随音乐自由律动。
归纳总结:2拍子,感觉非常的欢快。
第二遍:感受乐曲的韵味,能轻轻跟唱。分析歌曲的结构。理解歌曲的含义,体会歌曲意境。
师生交流。主要从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
2.学生打节奏,在节奏的伴奏下,跟老师律动,通过拍手、拍肩、拍地、拍桌子、跺脚等形式,把感到困难的节奏提出来练习。男生按节奏读歌词,女生打节奏。(交替练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节奏感,寻找创作音源。为创作铺垫。
3.教师弹琴范唱高声部歌谱旋律,老师范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跟琴一句句跟唱。注意唱的时候注意轻声高位。学生跟着音乐,把歌词带进旋律里演唱,要注意吐字准确。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通过反复学唱,教师弹奏歌曲的旋律,学生跟琴轻唱歌曲。学生可以试着听唱、模唱进行学唱歌曲。男生唱旋律,女生唱歌词。(交替练习)
4.教师范唱。老师边弹伴奏边示范演唱歌曲的高声部歌谱。
设问:孩子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
师生交流: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全体学生跟钢琴伴奏唱一遍。学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高声部。教师随机指导,提醒学生延长记号,学唱的坐姿要求。用明亮、跳跃的声音完整,熟练的唱歌曲。
活动4【讲授】学唱歌曲二声部
1.模唱、学唱二声部。
(1)听老师弹奏低声部旋律,学生哼唱。教师指导学生低声部演唱旋律。注意轻声高位。
(2)老师在学生再次哼唱歌曲的同时,加入模唱旋律训练时进行“卡农”轮唱。
2.训练学生“对位的耳朵”。
设问:你听能听到其他声部的声音吗?
反复组织学生变化形式地练习声部互换,注意音准,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合唱声部音色和谐统一。引导学生自己演唱时倾听另外声部的声音面貌。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
【设计意图】多声部哼唱是引领学生歌唱时用心倾听,各声部在歌曲中的相互作用。二声部歌曲训练学生“对位的耳朵”,进一步加强音准的巩固训练。
3.让学生试着把歌词带到旋律当中演唱要注意吐字准确。学生跟课件的歌曲伴奏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分声部演唱。
【设计意图】开展二个声部的合唱训练,让他们学习在歌唱中合作的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活动5【活动】打击乐为《铃儿响叮当》伴奏:
1.认识乐器
设问:孩子们认识这些乐器吗?
课件出示碰铃、双响筒、铃鼓、手铃、三角铁,并演示打法。
2.选乐器为歌曲伴奏
设问:选用哪些打击乐器,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叮叮当"的铃声?根据歌曲的表现,每种打击乐器采用什么节奏,主要的节奏型是什么?
小组讨论,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和铃声。学生依据自己选择的表演方式敲击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的打出节奏,创编一个两拍子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悟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发挥学生独特的个性特点。小组合作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3.教师弹琴,学生配以打击乐器,展示创编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铃儿响叮当》进行伴奏。师随机指导,根据歌曲的情绪强弱变化敲击。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通过比较和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根据歌曲情景的发展,通过音响的强弱变化,进行敲击的强弱变化。去想象歌曲描绘的情景。
活动6【活动】创编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即兴自由发挥的活动特点创编动作。我们一起架起雪撬在风雪中飞奔吧。启发学生把各自想象中的情景创编成动作,跟着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用2拍子的节奏来律动感受歌曲。
2.多媒体课件播放《铃儿响叮当》音乐,营造圣诞气氛。小组进行交流表演歌曲,结合歌曲进行情景律动表演,进行“架雪撬”的律动。
【设计意图】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能力,感受舞蹈学习的快乐。
活动7【活动】创编成果小展示
学生分组表演创编成果
A组学生表演打击乐器伴奏
B组学生表演二声部合唱
C组学生表演创编的集体舞蹈
师小结:鼓励和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活动8【练习】拓宽思维
让学生把歌曲变换成3拍子进行创编,师生一起用手划三拍子图示。学生用手拍强弱弱的三拍子XXX,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拍号决定着乐曲基本节奏的强弱的循环规律。感受歌曲创编后三拍子的旋律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变换拍子的创编活动,让学生感受乐曲节拍的变化会引起音乐情绪的变化,从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参与音乐表现和即兴创作。
活动9【活动】课堂小结
设问:孩子们,今天我们坐着雪橇在雪地里飞奔,玩的愉快吗?听到大家的欢歌笑语,感觉开心极了。让我们冒着风雪愉快的奔驰吧!全体学生欢快的随音乐声律动走出教室。下课!
课件11张PPT。歌曲范唱听音乐打节奏
xx xx | xx xx | ……歌曲范唱黑鸭子合唱组合“你听能听到其他声部的声音吗?”想一想?打击乐器为歌曲《铃儿响叮当》伴奏歌曲范唱律动表演,进行“架雪撬”的律动 创编成果小展示:
A组学生表演打击乐器伴奏
B组学生表演二声部合唱
C组学生表演创编的集体舞蹈
拓宽思维:把歌曲开始8小结旋律,改编成拍的《铃儿响叮当》。乐曲节拍的变化会引起音乐情绪的变化吗?课堂小结:让我们冒着风雪愉快的飞奔吧 !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