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蒙蒙地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在美,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歌曲情感,并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两声部合唱能力,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并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歌曲情感。
知识与技能:通过歌曲的学唱,掌握切分节奏和弱起小节。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意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常规和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每节课堂教学,贯穿整个学期。
3重点难点
重点: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难点:(1)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做到音准和谐和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2)注意掌握歌曲的换气,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春雨蒙蒙地下
一、导入新课,铺垫训练
师:在课的开始,先请同学们来听一段声音。听到这段声音,你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哪个场景中?(这段音乐让我们仿佛置身在雨中。)今天张老师带来的雨可不寻常,它们是一群懂音乐的雨,先来听听这是一场怎样的雨?
1、唱雨声
师钢琴弹奏旋律(出示浅蓝色的雨滴)范唱小结:轻快的小雨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想象雨滴落在高处的树叶上,把声音位置放高,让声音竖起来。唱的真好
师:这是一场轻快的小雨把它的小伙伴都吸引过来了!你听—
师钢琴弹奏旋律(出示深蓝色雨滴)范唱,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一群小伙伴的歌声吧。想象雨滴落在低处的草坪上,把声音位置放低,但是声音还是要竖起来。大家的小雨真动听。
二声部训练
师:那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分分组,一、二大组唱第一条旋律,三、四大组唱第二条旋律。
一二大组准备好,生跟琴唱,唱的非常好。
好,三四大组,生跟琴唱,你们唱的雨声真动听。
双声部合作两次
师:活泼的小雨点把风姑娘都吸引过来了,请你听听风姑娘刮了几阵风
生:三阵
听风声
师:哪阵风刮得最长 哪阵风最短?(师唱)
生:第一阵风最长,第二阵最短
师:耳朵真灵,听的真仔细,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动听的风声吧!
师:弹琴生唱,大家想象一下春风从远处吹来,轻抚我们的面庞,又渐渐吹向远方,师范唱,生唱。大家的歌声真动听。
师:在风姑娘的抚摸下,小雨点发生了变化!你听—
师范唱(雨声越来越小,出示浅蓝色雨)是什么记号让小雨滴发生了变化呢(出示mp和pp)你们认识它们吗?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唱出小雨点的渐弱的感觉。
一二大组高声部,生跟琴唱,注意中弱弱和极弱记号,跟琴唱(按双声部),唱的非常好。
三四大组低声部,生跟琴唱,注意中弱和极弱记号,跟琴唱(按双声部),你们唱的雨声真动听。
两声部一起唱两次,非常好,唱出了雨滴慢慢变小的的感觉。
二、学唱全曲
1、聆听全曲
师:春雨下啊下啊,时而轻快活泼,时而连绵不断,时而越下越小,它给春天带来了生机,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有关春雨的歌曲《春雨蒙蒙地下》,听完请同学来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活泼欢快。
师:那么请再次聆听,回答歌曲描绘了春天哪些美丽的画面?你听到了什么?
生:绿了河边的杨柳,浇红了村前的杏花,种子开始长大。
2、朗读歌词
师:那么美丽的歌词让我们有感情的来朗读朗读吧。
生:读
师:朗读的真有感情,你们听老师来读一读这句歌词,你们听一听跟你们读的节奏有什么不同?“春雨蒙蒙地下”(解决切分节奏)
生:读
3.听音乐,划旋律线条
师:你们深情到朗读,让老师想起了画家吴冠中的《春如线》,他用点和线表现了春天的景象,让我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来划一划这首歌曲的旋律线条吧。
4.唱旋律
师:我们用手指感受了歌曲的旋律,接下来让我们的歌声再来感受这首动听的歌曲吧。
先用“la”哼唱全曲两遍(唱一遍提醒弱起,几拍子,在弱拍进入)
5.唱歌词
6.高潮部分处理
同学们,你们觉得歌曲当中哪一句是高潮部分呢?
“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如果用渐强渐弱的方式来唱,你会怎么唱?
7、完整演唱全曲
三、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师:唱的太棒了!还有一个小乐器也想加入你们,你看它是谁?(沙锤)
怎样演奏?看老师示范
在歌曲的哪些地方加入伴奏比较合适
练习:两处二声部(没有乐器的同学摩擦手掌)
跟着歌曲来一次
四、完整演绎歌曲
A首先老师请几位同学为朗诵组,在歌曲的开头进行朗诵
B伴奏组:有沙锤的同学为歌曲伴奏
C一二大组和三四大组分别负责高声部和低声部的演唱部分
五、总结
师:春雨是一首优美的诗,春雨是一幅多彩的画,春雨是一首动人的歌。同学们,在即将到来的春天里,让我们用眼睛,用耳朵,用歌声去感受那生机勃勃,花红柳绿的春天吧!今天的音乐课堂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让我们伴随着春雨的歌声下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