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 内能 内能的利用 2025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分点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 12 节 内能 内能的利用 2025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分点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30 15:3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12 节 内能 内能的利用
命题点1 分子动理论
1.(扬州)蜜蜂能循着花香四处采蜜,表明 ( )
A.分子间有斥力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是运动的
2.(常德)下列生活中的事例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端午节蒸粽子时,满屋子都弥漫着粽香
B.将一勺糖放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
C.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腌制腊肉时,将盐涂抹在猪肉表面,几天后整块肉都变咸了
3.(宜昌)如图所示,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4.(烟台)装修房屋时,如果选用不环保的材料会闻到对人体有害的刺激性气味.材料散发出刺激性气味是 现象,说明了 .这种现象在夏天特别明显,原因是 ,所以我们要选用优质环保的材料进行装修.
命题点2 内能 改变内能的方式
5.(吉林省卷)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搓手取暖 B.用冷水冷却热鸡蛋
C.钻木取火 D.磨刀时刀的温度会升高
6.(天津)年5月20日,我国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同时将3颗试验卫星发射成功.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其外壳与大气摩擦后温度升高,内能 ,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
7.传统文化( 福建)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把木制推杆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时,杆前端的艾绒立刻燃烧起来,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筒内空气内能 ,温度升高,达到艾绒的着火点.
命题点3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8.(连云港)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的冰块内能为0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汽油机做功冲程汽缸内燃气的内能增加
D.两个发生热传递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温度差
9.(武汉)如图所示,炽热的岩浆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火山上喷涌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白雪温度低,内能小
B.岩浆温度高,内能大
C.白雪温度低,分子热运动停止
D.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10.(泰州)夏天,将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饮料温度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饮料将温度传递给冰箱中的空气
B.饮料放出热量后自身所含热量减少
C.饮料温度降低的过程伴随着内能的转移
D.饮料放热是因为饮料的内能比冰箱中空气的内能多
命题点4 比热容的理解和应用
11. ( 新疆)位于沙漠边缘的罗布泊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这是因为与水相比,砂石的 ( )
A.比热容较小 B.比热容较大
C.密度较小 D.密度较大
12.(龙东)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使用相同的热源为其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甲、乙两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则 液体升高的温度较多;两者比较, 液体更适合作汽车的冷却剂.
命题点5 热机
13.(郴州)水壶内的水沸腾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此过程中能量转化关系与内燃机工作的哪个冲程相同 (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14.(十堰)为实现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东风汽车集团研发了一款新型汽车.与某款汽车同样油耗和使用条件下,发动机工作时,尾气中“汽油味”明显降低,动力更强劲.如图所示为其发动机某一冲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尾气中“汽油味”降低,是因为汽油在汽缸中燃烧比较完全
B.该冲程为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汽油在汽缸内完全燃烧,发动机效率可达100%
D.该发动机减少了碳排放,有利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
15. 新趋势·开放性试题(山西)热机的效率是衡量汽车发动机性能的关键指标.年9月,我国潍柴集团发布全球首款热机的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这一成果的意义犹如人类历史上首次百米赛跑突破10s.立志成为汽车设计师的小明,也想设计改造发动机,使热机的效率达80%.考虑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你认为小明可以在哪些方面改进创新 .假如小明的设想实现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写出一条即可)
命题点6 能量转化和守恒
16.(攀枝花)下图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17.(广州)下列选项可能符合汽车热机能量流向的是 ( )
(宜昌)现代电动汽车为了节能,都安装了能量回收装置,在汽车刹车时带动发电机,将汽车的 能转化为电能,为汽车提供后续运动的能量.有人认为,只要不断改进,这种汽车就可以一边行驶,一边发电,永远运动下去,这种观念违背了 .
命题点7 热学综合题
19.(北京)(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
B.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C.长时间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互相渗入,是由于发生了扩散现象
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0.(成都A卷)“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对成都的赞誉.漫步在成都的这段“寻香道”,观花赏水,令人心旷神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闻到花香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溪水的温度高低取决于水流的速度
C.阳光下湖水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
D.阳光下的石板温度升高,其比热容增大
21.(云南省卷)关于如图所示的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炙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没有内能
B.图乙中冬天搓手取暖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图丙中用湿毛巾冷敷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人体的内能
D.图丁中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年6月5日,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关于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时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使用的燃料热值较小
B.大量“白气”涌向四周是扩散现象
C.燃料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燃气主要通过热传递使周围的空气内能增大
23.(广东省卷)班级厨艺展示活动中,用煤气炉烹饪食物主要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大食物的内能;现场香气四溢属于 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活动结束,剩余煤气的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长沙)如图所示,在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看到的现象是 .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使空气的内能 ,温度升高,这一过程与内燃机工作的 冲程原理相同.
源自人教九年级P9演示
命题点8 热量相关计算
25.(重庆 B卷)小铭周末在家做家务,他在水壶中装入质量2kg、温度18℃的水后,放在燃气灶上加热,利用 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直至将水加热到 68℃,这个过程水吸收的热量为 J.[比热容
26.(泰安)沼气是一种清洁燃料,部分地区因地制宜建造沼气池,利用沼气烧水做饭.已知沼气的热值为 完全燃烧0.2m 沼气,放出的热量为 J.
27. (常德)某台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1 200 r/ min,在1 s 内汽油机对外做了 次功.如果汽油机在某段时间内消耗了400g汽油,则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为 J.(q汽=4.6×10 J/ kg)
28.(宜昌)小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为0.2kg的水和0.3kg的另一种液体进行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则水在 16 min 内吸收的热量为 J,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
29.(安徽)小明利用家中的燃气表和温度计测量燃气灶烧水的效率.将1kg的水从20℃加热到60℃,消耗了0.01m 的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天然气的热值为 则此次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
30.(铜仁)全球汽车保有量在迅速增长,截至2011年,全球处于使用状态的汽车数量已突破10亿辆.设汽车的燃油为汽油,每辆汽车每年耗油约2.1t,若不计热量损失,这些燃料完全燃烧可供1×10 kg的水温度升高 ℃;汽车内燃机的效率平均值取30%,如果能把内燃机的效率提高1%,全球每年可以节约 kg燃油,从而减小全球的碳排放,为环保作出贡献.[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汽油的热值为
31. 传统文化(云南省卷)顺口溜“五月五、过端午、蒸粽子、吃包子、挂菖蒲、佩香囊、赛龙舟”,生动地呈现了某地端午文化习俗.蒸粽子是利用水沸腾产生的蒸气进行加热.若将2.5kg的水加热到沸腾,水温升高了 在此过程中.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采用煤炉加热,煤炉加热水的效率为10%,煤燃烧放出的热量;
(3)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
命题点9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32.(福建)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
(1)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 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2)加热 10 min 后,测得水的温度如图所示,该示数为 ℃.
(3)多次实验后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得: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比沙子吸收更 的热量.
(4)根据实验结论推理: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更 .
升高的温度/℃ 5 10 15 20
加热水的时间/min 2.5 5 7.5 10
加热沙子的时间/min 1 2 3 4
第12章 内能 内能的利用
1. D 【解析】蜜蜂循着花香四处采蜜,说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正确.故选 D.
2. C 【解析】蒸粽子时,粽子飘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不符合题意;将一勺糖放入一杯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会变甜,这是扩散现象,该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不符合题意;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符合题意;腌制腊肉时,腊肉变咸是扩散现象,是盐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D不符合题意.故选 C.
3.变大 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析】如图,当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再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时,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即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距较小时,会受到分子间引力的作用,所以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
4.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析】带有刺激性气味的分子进入到空气中,向四周传播被人们闻到,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 B 【解析】A、C、D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B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B符合题意.故选 B.
6.增大 做功 【解析】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7.做功 增大 【解析】当把木制推杆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时,筒内的空气被压缩,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艾绒的着火点,使杆前端的艾绒燃烧.
8. D 【解析】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冰块也有内能,A错误;热量是过程量,描述它时可说“吸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B错误;汽油机做功冲程汽缸内燃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少,C错误;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D正确.故选 D.
9. D 【解析】内能与温度、质量等因素有关,A、B仅以温度高低判断内能大小,未控制其他因素相同,A、B错误;无论温度高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C错误;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D正确.故选 D.
10. C 【解析】饮料放入冰箱后热量会从饮料传递给冰箱,致使饮料的内能降低,温度下降,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A错误;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因此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的多或少,B错误;饮料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实质是内能发生了转移,C正确;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而不是物体内能的多少,D错误.故选 C.
11. A 【解析】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又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砂石的比热容小,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沿海地区同沙漠地区相比,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甲 乙 【解析】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使用相同的热源为其加热,当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两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由图像可知,甲液体升高的温度较多,因此乙的吸热能力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液体,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乙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因此乙液体更适合作汽车的冷却剂.
13. C 【解析】水沸腾时水蒸气将壶盖顶开的过程中,水蒸气对壶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内燃机工作时,做功冲程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上述能量转化相同,C符合题意.故选 C.
14. C 【解析】尾气中“汽油味”降低,是因为汽油在汽缸中燃烧比较完全,发动机减少了碳排放,有利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A、D正确,不符合题意;图中该冲程两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下行,是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正确,不符合题意;热机在工作时,总要克服机器零件间的摩擦做功,还有热量的散失,导致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00%,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C.
15.改良发动机的结构(或减小连杆转轴处的摩擦;或使用合适的燃料,使燃料充分燃烧;或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答案合理即可) 节能(环保)(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在现有条件下,热机工作过程中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机械摩擦和散热要消耗能量、废气带走较大部分能量,所以燃料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全部用来做有用功;改良发动机的结构、减小连杆转轴处的摩擦、使用合适的燃料,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都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热效率提高后,输出相同的有用功,热效率高的热机消耗的燃料更少,更加节能、环保.
16. B 【解析】A中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此时为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不符合题意;B中酒精灯给水加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使塞子冲出,B符合题意;C中小朋友下滑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屁股感觉发烫,C不符合题意;电热水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 D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转化前后的能量总量保持不变,故转化后机械能和内能的总和为1000J,A错误;热机消耗的是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不是电能,B错误;汽车热机在做功冲程将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余的以内能形式散失,其效率大约为30%,不可能是100%,C错误,D正确.故选D.
18.动(或机械) 能量守恒定律 【解析】由于汽车安装有能量回收装置,汽车刹车时带动发电机,则汽车的机械能会转化为电能并为电池充电;这种汽车是不可能永远运动下去的,因为这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汽车在运动过程中还会克服摩擦力做功,将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散失掉.
19. ACD 【解析】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一是沿海地区多水,内陆地区多砂石,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A正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冬天双手互搓导致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B错误;长时间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互相渗入,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正确;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D正确.故选 ACD.
20. A 【解析】闻到花香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A正确;溪水的温度高低主要取决于环境的温度,B错误;阳光下湖水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C错误;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与物质的温度无关,D错误.故选 A.
21. C 【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也具有内能,A错误;冬天搓手取暖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错误;用湿毛巾冷敷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人体的内能,从而实现降温,C正确;压缩空气点燃硝化棉是通过对气体做功增大气体内能的方式点燃硝化棉的,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错误.故选 C.
22. D 【解析】热值只跟燃料的种类有关,由于运载火箭空间有限,所以使用的燃料热值较大,等质量或等体积的燃料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更多,A错误;“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白气”涌向四周是小水珠的宏观运动,不是扩散现象,B错误;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错误;燃气温度很高,主要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周围的空气内能增大,D正确.故选 D.
23.热传递 扩散 不变 【解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在用煤气炉给食物加热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食物的内能;香气四溢表明香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燃料的热值属于物质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因此剩余煤气的热值是不变的.
24.硝化棉燃烧 增加 压缩 【解析】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使硝化棉燃烧,压缩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
25.热传递 【解析】放在燃气灶上加热水,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水吸收的热量
26. 3.8×10 【解析】完全燃烧0.2 m 沼气放出的热量
27. 10 1.84×10 【解析】飞轮转速是1 200 r/ min=20r/s,表示每秒飞轮转动20圈,因为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要经过4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返2次,飞轮转动2圈,所以1s要对外做功10次;完全燃烧400g汽油,即0.4kg的汽油能放出的热量是
28. 2.52×10 1.4×10 【解析】由坐标图可知,水在16 min内温度由 10℃升高到40℃,则水吸收的热量 ; 因相同的电加热器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则在8 min内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 10 J,由坐标图可得,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29. 42% 【解析】1kg水从20℃被加热到60℃吸收的热量 的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此次燃气灶烧水的效率η=
30. 23 6.77×10 【解析】2.1 t=2 100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 ,这些燃料完全燃烧可供1×10 kg水温升高 23℃;内燃机的效率为30%时,内燃机实际输出的能量为 内燃机效率提高1%时,一辆车需要的能量为 需要的汽油质量为 032.3kg,可以节约的燃油质量 032.3kg=67.7 kg,全球每年可以节约燃油
31.解:(1)水吸收的热量
(2)煤燃烧放出的热量
(3)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
32. (1)加热时间 (2)48 (3)多 (4)小
【解析】(1)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用到了转换法,将吸收的热量转换为加热时间;(2)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48℃;(3)由表格和(1)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水的时间比加热沙子的时间更长,所以水比沙子吸收更多的热量;(4)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前者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更多,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更小.路中后,能使小灯泡发光.故选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