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第 7 讲 压 强 2025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分点练(含解析)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407.7KB | ||
资源类型 | 试卷 | ||
版本资源 | 通用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5-04-30 15:40:01 |
C. ρ甲>ρ乙,P甲>P乙 44. B 【解析】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空气流动速度增大时,压强减小;在b上方持续水平吹气,导致b处气流速度大于a处气流速度,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p。>pb,,B正确;由图可知,c、d在同一深度,所以 ,A错误;a处空气不流动,故Pao=p ,C错误;b处空气流速比原来大,所以 Pto
22.(新疆)一正六边形钢质螺母的质量为7.9g,其空心圆的面积为正六边形的面积的 .当螺母如图甲所示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螺母对地面的压强为p;当螺母如图乙所示立放在水平地面上时,螺母对地面的压强为4p.已知钢的密度为 则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 )
23.(宜宾)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块砖先平放如图A,再立放如图B.平放时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FA和pA,立放时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FB和PB,则 FA FB,PA PB.(均选填“>”“=”或“<”)
24.(梧州)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均匀实心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质量为16kg,体积为 则甲的密度为 kg/m .如图所示,当甲竖放,乙平放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均为 将它们均顺时针旋转90°,旋转后甲对地面的压强为8×10 Pa,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Pa.(g取10 N/ kg)
命题点3 液体压强相关判断及计算
25.(百色)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坦克,它具有潜渡功能.当坦克潜入水中,顶部舱门离水面5m 深时,舱门受到水的压强为 ( )
26.(无锡)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水>ρ酒精),B和C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且其中的液体深度也相同.三个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 )
A. A容器 B. B容器 C. C容器 D.无法比较
27.(北京)如图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它们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z.液体内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其压强分别为PA、PB.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ρ甲<ρz,PA
C. ρ甲>ρz,PA=PB D. ρ甲>ρz,PA
29.( 贺州)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底面积均为 甲容器内盛有体积为 的水,乙容器内盛有深度为0.35m的酒精,则甲容器内水的质量为 kg;从甲、乙两容器内抽出 m相同高度的液体后,液体对两容器底部压强相等.
30.(凉山州)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且质量相等的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向容器中分别注入两种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等高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甲 Pz,所受液体的压力. (均选填“>”“=”或“<”).
31.(柳州)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的底面积为 盛有质量为 的盐水,乙的底面积为 盛有深度为 的酒精.已知盐水的密度 酒精的密度 g取10 N/ kg.
(1)求甲中盐水的深度h ;
(2)求盐水在甲底部产生的压强p ;
(3)为使两种液体在各自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相等,小丁和小刚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如下表),你认为他们的方案可行吗 请通过计算做出判断.
学生 设计方案
小丁 分别从甲、乙中抽出相同高度的盐水和酒精
小刚 分别从甲、乙中抽出相同体积的盐水和酒精
命题点4 大气压强
32.(扬州)使用吸管能将牛奶“吸”入嘴中,以下“吸”的原理与此相同的是 ( )
A.电磁铁通电后“吸”引铁钉
B.紧压塑料吸盘使之“吸”在瓷砖上
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
D.两个表面刮净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
33.(枣庄)如图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玻璃管长约1米,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适当向右侧倾斜,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仍为760 mm
B.若将玻璃管向上提2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以下,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为780 mm
C.在实验中,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所测的大气压值偏大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
34.(乐山)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峨眉山金顶因海拔较高,此处水的沸点 100℃(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5.(十堰)如图是抗击“新冠”疫情使用的负压救护车,车内空间为负压舱,它能有效防护病毒再传播,负压装置的主要部分是一个抽气机,将经消毒、杀菌处理后的被污染空气, (选填“从车内抽出”或“抽入至车内”),使车内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车外大气压,在 作用下,清洁的空气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
36. 新趋势·跨学科试题(青海省卷)暑假期间某同学到青岛参加研学活动,返回西宁后发现携带的洗发水瓶子鼓起来了.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帮助她解释原因.
命题点5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7.(福建)如图所示,小华利用自制喷雾器浇花.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吸管内水面上升,这是因为吸管上方空气 ( )
A.流速大,压强大 B.流速大,压强小
C.流速小,压强大 D.流速小,压强小
38.(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看似“轻”的空气,却有很大作用.以下事例中,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
A.塑料吸盘“吸”在光滑的墙上
B.我们交谈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
C.茶壶盖上开小孔便于把水倒出
D.飞机机翼设计成上表面弯曲,下表面较平
39.(河北)(多选)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
40.(杭州)如图所示,对着两张纸中间用力向下吹气,两张纸会 (选填“靠拢”“分开”或“保持静止”),理由是
命题点6 压强综合题
41.(绍兴)下列关于压强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甲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B.实验乙说明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C.实验丙说明气体的压强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
D.实验丁说明同种液体中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2.(成都A卷)又到了轻松而愉快的周末,家住成都的小新同学起床洗漱后,吃着糕点,喝着牛奶,推窗远望,眼前是城区与雪山同框的一幅美丽画卷.对于小新生活场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塑料吸盘挂钩靠分子引力贴在墙壁上
B.乙图中,吸管一端做成斜切口是为了增大压力
C.丙图中,使用吸管喝牛奶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D.丁图中,远处雪山山顶的大气压比成都城区高
命题点7 压强综合判断
43.(铜仁)如图所示,一密闭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 ;将容器倒 立放置,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 , 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44.(广州)如图甲所示,连通器中的水静止,此时水面上方a,b处的气压为 Poo、Pb ·在b上方持续水平吹气,水面稳定后如图乙所 示,此时a、b处的气压为 ,水面下c、d处水的压强为p。、Pa, 若大气压保持不变,则 ( )
45.(柳州)家里放置较重的柜子时,考虑到避免压坏木质地板,人们会倾向选择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支撑脚中的 .如图丙,水中的气泡随着水流,从水管较粗的一端流入较细的一端,其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命题点8 压强综合计算
46.(龙东)将一未装满水的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则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强是 Pa;正立时水对瓶底的压力为F ,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力为 则F F (选填“>”“=”或“<”).
47. (兰州A卷)如图所示,质量为120g的平底烧瓶内装有300mL的水,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烧瓶底面积为 ,测得水的深度为5cm.则水对瓶底的压强为 Pa,烧瓶对桌面的压强为 Pa.(ρ水=1.0×10 kg/m ,g=10 N/ kg)
48.(安徽)在某星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3.8 N/kg,大气压约为760 Pa.假设能在该星球表面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 则经实验测出的h约为 m.
49. (湖北三市一企)底面积 300 cm 、深度20cm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6N,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中盛有6cm深的水,如图甲,然后将一质量为 2.7kg的实心正方体铝块放入水中,如图乙. 求:
(1)铝块的体积是多少m
(2)图甲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Pa
(3) 挑战设问放入铝块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Pa
命题点9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50.课标新增情境素材( 凉山州)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由 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对比乙、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 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丙两图,该同学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他的观点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命题点10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课标新增点)
51.( 福建)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中,用几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进行实验,在5号管中装入盐水,其他管中装入水,如图所示.
(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 的大小.
(2)根据图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或 有关.
(3)图乙中,4号管上段更粗,下段与2号管粗细相同,两管中水的总长度相同,发现两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都 .
(4)图丙中,5号管和2号管的液柱长度相等,利用5号管和2号管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 是否有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选用2号管和6号管进行实验,6号管水柱比2号管水柱长,实验时需控制两管水柱的 相等.
1. B 【解析】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或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都可以减小压强.啄木鸟的喙尖尖的、狼的犬齿尖锐、老鹰的爪非常锋利,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鸭子趾间有蹼,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选 B.
2. B 【解析】坦克通过履带与地面接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A不符合题意;单钢轮压路机的前轮质量很大,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B符合题意;滑雪板与雪地接触面积较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C不符合题意;背包背带做得较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D不符合题意.故选 B.
3. B 【解析】图钉尖做得很尖、斧头刃做得很薄、推土机土铲做得很锋利,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铁轨铺在路枕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强.故选 B.
4.减小 弹 【解析】口罩的鼻夹与鼻梁接触处附有海绵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为使口罩使用时与脸部贴合更紧密,口罩带通常使用弹性材料制成.
5. B 【解析】由图可知,受困者比救援者对淤泥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所以 故选 B.
6. A
7. 1.5×10 20 【解析】墙壁受到的压力 30 N,受力面积 墙壁受到的压强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f=G=20 N.
8.等于 1×10 【解析】茶壶盖上开了小孔能使壶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茶水可以顺利倒出;茶壶和水的总重力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9.2:1 9:2 【解析】根据G= mg可知,甲、乙的重力之比 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由此可知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 因甲、乙正方体的边长之比 3,由 可得,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10. 9 000 3×10 小于 【解析】汽车满载时对路面的压力F=G= mg=900 kg×10 N/ kg=9 000 N;i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 车陷入松软的草坪中时,受力面积增大,而压力大小不变,所以压强减小,即p 小于p .
11.甲 由图可知,甲同学食指与抽板处的接触面积小于乙同学食指与抽板处的接触面积,而抽板处对两同学食指的压力相等,根据公式 可知,甲同学食指承受的压强较大.
12. 解:(1)金砖的体积
V砖=0.7 m×0.7 m×0.1m =0.049 m
金砖的质量
金砖的重力G砖=m砖g=98kg×10 N/ kg=980N
(2)金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0.7m×0.7m=0.49 m
金砖对地面的压强
13. D 【解析】由 可知,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A选项中沿物体中线处竖直切割,压力和受力面积同时减半,压强不变;B选项中沿物体中线处水平切割,压力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受力面积不变,因此压强减小为原来的一半;C、D选项中,物体沿倾斜方向对称切割,剩余部分压力减半,D的受力面积更小,受到的压强最大.故选 D.
14. D 【解析】正方体水平放置在地面上,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所以有P甲=ρ甲 gh甲, Pz=ρ∠ghz.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为h甲'、hz',因为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有 由图可知, 所以有ρ甲>ρz,截去的体积相同,则有 ,因为S甲
15. > > = 【解析】两正方体的质量相等,由F=G=mg 可知,两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由图知, 所以由 可得,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A>PB;当同时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时,压力和受力面积均减小一半,所以
16. 3×10 8 4 【解析】由图可知切去高度Δh之前,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乙为边长为20cm 的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根据公式可得 由图可知甲正方体的边长是10cm=0.1m,故甲的体积 甲的质量 图中的交点表示切去相同的高度Δh,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同,则 代入数据可得△h=0.04m=4cm.
17. C 【解析】甲对海绵的压力大小等于甲和乙的重力大小之和,即 A错误;乙对甲的压力大小等于乙的重力大小,即.乙为边 两个力概念不同,不能说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B错误;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 C正确;乙对甲的压强 L错误.故选 C.
18. B 【解析】由压强公式 可得,甲图中A对地面的压力 因为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所以A的重力 ,A错误;B的体积 丙图中,B对A的压强 则 3g/cm ,B 正确;乙图中 B 对桌面的压强 Pa,所以 错误;按图丙的方式叠放时,A对桌面的压强 D错误.故选 B.
19. B 【解析】由图乙可知,L的最大值为10cm,则正方体A的边长 ,正方体B的边长 2LA= 20cm= 0. 2 m,B 的底面积 ,C错误;当B 上没有叠加物体时,对地面的压强 Pa,解得 ,A 错误;当L=10cm时,即A全部叠加到B上,此时B 对地面的压强 解得 未切割时,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10 Pa,A 为质量均匀的正方体,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宽为L的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仍为4×10 Pa,D错误;L=2.5cm时,B对地面的压强
所以 B正确.故选 B.
20. 解:(1)由 可得,甲的质量
(2)由p=ρgh可得,圆柱体乙对地面的压强
(3)将截去部分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方,乙的底部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 由 乙的
底部对地面的压强的变化量
21. B 【解析】长方体甲、乙的形状和体积相同,设它们长为l,宽和高均为a,则它们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由 可知,,ρ甲<ρ∠,C、D错误;因为体积相等,由G= mg、ρ=mV可得,( 又因为 由 可得P甲< Pz,A错误,B正确.故选 B.
22. B 【解析】钢材料的体积 1cm ,设正六边形的边长为a,厚度为h,由图甲可知 由图乙可知, 又因为 正六边形的面积为 由①②③解得,正六边形的边长 故选 B.
23.= < 【解析】砖在水平地面上,虽然放置方法不同,但对地面的压力都等于重力,故 根据压强公式 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平放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立放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故
24. 8×10 3.2×10 【解析】长方体甲的密度 因甲、乙两均匀实心长方体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所以 旋转前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则旋转后乙对地面的压强
25. C 【解析】当坦克潜入水中,顶部舱门离水面5m深时,舱门受到水的压强 故选C.
26. B 【解析】由 p=ρgh 可得,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越大,即PA
28.连通器 小于 【解析】两侧水渠和中间的涵洞两端开口,中间连通,所以相当于一个连通器;水不流动时,A点的深度比B点的深度小,由p=ρ水 gh可知,水对A点的压强小于水对B点的压强.
29. 3 0.1 【解析】由 可得,甲容器中水的质量 甲容器中水的深度 设从甲、乙两容器内抽出相同高度h的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 p'z,代入数据,解得h=0. 1m.
30.> > 【解析】已知距容器底部等高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且B点的深度大于A点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知,甲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中液体的密度,A、B两点到底部的深度相等,所以A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大于 B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故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甲> Pz,因为两容器底面积相同,由F=pS可知,所受液体压力
31. 解:(1)由 可得,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深度
(2)由p=ρgh 可得,盐水在甲底部产生的压强 (3)小丁的设计方案,假设抽出液体的相同高度为h
要使 则需
可得
由于 ,因此小丁的方案可行
小刚的设计方案,假设抽出液体的相同体积为V
要使 则需
可得
由于 所以小刚的方案可行.
32. B 【解析】用吸管能将牛奶“吸”入嘴中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电磁铁通电后“吸”引铁钉,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A不符合题意;紧压塑料吸盘使之“吸”在瓷砖上,也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B符合题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是利用了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C不符合题意;两个表面刮净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3. A 【解析】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无论玻璃管倾斜还是向上提,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高度就不变,A正确,B错误;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空气会对水银柱产生向下的压强,抵消了大气压强的部分作用效果,使水银柱高度降低,所测的大气压值偏小,C错误;由于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小,D错误.故选 A.
34.减小 低于 【解析】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峨眉山金顶因海拔较高,此处的大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所以此处水的沸点低于 100℃.
35.从车内抽出 低于 大气压(强) 【解析】车内空间为负压舱,小于外界大气压,因此必须用抽气机将经消毒、杀菌处理后的被污染的空气从车内抽出,使车内气压低于车外大气压,在大气压(强)作用下,清洁的空气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
36.答:西宁的海拔较高,因为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所以返回西宁后,外界大气压变小,而洗发水瓶子内气压不变,且大于外部大气压,洗发水瓶子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会鼓起来.
37. B 【解析】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吸管上方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液体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上升形成喷雾.故选 B.
38. D 【解析】塑料吸盘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吸”在光滑的墙上的;交谈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茶壶盖上开小孔便于把水倒出利用了大气压;飞机机翼“上凸下平”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使飞机获得升力.故选 D.
39. ABC 【解析】用吸管将饮料吸到嘴里是先把吸管中的空气吸走,在大气压作用下将饮料“压”入嘴中,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无关;热气球升空是因为其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无关;向烧瓶浇冷水使得其内部的空气温度降低,水面上方气压降低,其沸点也降低,水将再次沸腾,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无关;往b管中吹气,导致a管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a管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可以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故选ABC.
40.靠拢 纸片中间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纸片中间气压小于两侧大气压,在两侧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纸片向内挤压
41. C 【解析】图甲杯子倒置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不会流出来,这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A正确;图乙向沸腾的烧瓶内的水打气,水停止沸腾,说明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B正确;图丙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将会靠近,说明气体压强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C错误;图丁压强计探头处于液体的不同深度,可说明同种液体中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正确.故选 C.
42. C 【解析】塑料吸盘挂钩靠大气压强压在墙壁上,A错误;吸管一端做成斜切口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B错误;使用吸管喝牛奶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C正确;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则雪山山顶的大气压比成都城区低,D错误.故选 C.
43. B 【解析】甲图中液体受到容器壁向下的压力,对容器底的压力F 大于自身重力,乙图中液体受到容器壁向上的支持力,对容器底的压力F 小于自身重力,即F >F ;甲乙两图中,容器整体的重力不变,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大小不同,根据 得,p
【解析】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 ;正立时,瓶装水的部分是规则的圆柱体,水对瓶底的压力 倒立时,水有一部分重力压在瓶的侧壁,因此水对瓶盖的压力F
烧瓶对桌面的压强
48.0.2 【解析】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是P气=P液,由题可知, 由 p=ρgh 可得,h =
49. 解:(1)由 得,铝块的体积
(2)放入铝块前,水的重力
由 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根据铝块的体积 可计算出
铝块的底面积 边长
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放入铝块后,水的深度
块
则水深增加量
0.03m
所以,放入铝块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50. (1)凹陷程度 (2)甲、乙 (3)受力面积 (4)错误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等
【解析】(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甲、乙两图海绵的受力面积相同,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同,乙图中海绵受到的压力大,海绵凹陷程度大,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所以甲、乙两图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3)对比乙、丙两图可以得出:海绵的受力面积不同,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4)对比甲、丙两图,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等.
51. (1)压强 (2)深度 (3)无关 (4)密度 (5)深度
【解析】(1)薄膜鼓起的程度越明显,说明玻璃管内液体对薄膜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2)由图甲可知,三支相同玻璃管薄膜鼓起程度不同时,除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外,液体的深度也不同,所以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3)由图乙知,2号管与4号管液体的质量、重力和体积都不相同,但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都无关;(4)由图丙知,2号管内液体为水,5号管内液体为盐水,两者密度不同,当2号管与5号管的液柱长度相同时,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5)已知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由题知2号管和6号管内液体都为水,密度相同,所以还需要控制两管水柱的深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