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讲 光现象
命题点1 光现象辨识
1.( 岳阳)下列成语所描绘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A.立竿见影 B.凿壁偷光 C.镜花水月 D.坐井观天
2.(天津)如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人们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来计时.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3.(重庆A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蕴含了光的折射知识,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4.课标新增情境素材 (本溪、铁岭、辽阳)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举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光源
B.“起舞弄清影”中的“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掬水月在手”中的“月在手”是光的折射现象
D.“疏影横斜水清浅”中的“水清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命题点2 光的反射、折射规律
5.(舟山)如图所示,小舟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AO 是入射光线
B.反射角等于 30°
C.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B会靠近ON
D.绕ON前后转动F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
6.(扬州)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O 点.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 O 的连线为法线.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命题点3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7.(临沂)临沂市文化公园是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5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6m(如图),蜻蜓在水中的像 ( )
A.因光的折射而形成 B.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
C.在水面下0.9 m深处 D. 与蜻蜓相距1.2m
8.(益阳)如图所示,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人面镜时,他的像变大
B.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他与像的距离变小
C.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他的像位置不变
D.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他的像位置不变
9.(苏州)用图甲中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发现不便得到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选用图乙中的 (选填“a”“b”或“c”)棋子进行实验,分析可得像与物关于镜面 .
10.[传统文化(广东省卷)“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 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若水深3m,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 m.
命题点4 光的色散(含物体的颜色、红外线与紫外线)
11.(宜宾)如图所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需要用额温枪检查出入人员是否发烧.额温枪测体温利用的是 (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12.传统文化(无锡)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 现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红、 、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
命题点5 光现象综合题
13.|课标新增情境素材(毕节)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峰多巧障日———山峰挡住太阳光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
C.明镜可鉴形——镜子可以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江清月近人————看到江中的月亮,是月亮的实像
14.(河北)雨过天晴,地面上会出现建筑物的影子,影子是由于 形成的.通过地面上一层薄薄的积水还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像,如图所示,像的大小与建筑物的大小 .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装饰,强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会发生 反射,造成“光污染”.
命题点6 光现象作图
考向1 光的直线传播作图
15.(赤峰)如图所示,在路灯(A点表示)的照射下,地面上出现了小树BC的影子BD,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确定点D 的位置.
考向2光的反射作图
16.(黄冈)有时,黑板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如图所示,A点表示被“晃”人的眼睛,OA 是发生这种现象时的一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OA 的入射光线.
17.(梧州)如图所示,小玲利用一块平面镜,将正午时分直射的太阳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内,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考向3 光的折射作图
18.(长沙)一束光斜射向水面,请画出这束光进入水后的光线.
19.(铜仁)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向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20.(随州)小聪同学在鱼池边欣赏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常言道“眼见为实”,在这里却是“眼见为虚”.设真实的鱼尾上有一点A,在小聪眼里这一点“跑到了A'的位置”,如图所示.请画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光路图(只需用一条光线的光路示意即可,并保留作图痕迹).
考向4 光的反射、折射综合作图
21.(安徽)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物理模型.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表面,一部分光射进玻璃中,另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请在图乙中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Flash“动”悉重难点
光的反射、折射作图
22.(广东省卷)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射向水面O点,画出法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考向5平面镜成像作图
23.(雅安)如图所示,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
24.(娄底)图甲中,牙医借助平面镜观察牙齿的背面,请在图乙中画出能反映此过程的光路图.
25.(河南)如图所示是某戏曲演员在平面镜前化妆的情景.请在图中画出演员头饰中弧线AB段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演员通过平面镜看见头饰上A点的光路图.
命题点7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更多试题见P93
26.(自贡)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实验时,把纸板ENF 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入射光线AO的法线是 ,光线AO 的入射角大小是 度;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内(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 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 .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命题点8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7.(福建)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 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
(2)将蜡烛1放在A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蜡烛2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 时,该位置记为A'.
(3)将光屏放在A'位置.任意转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4)改变蜡烛1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 .
(5)将图乙中C处的蜡烛沿直线CC'向玻璃板方向移动1cm,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 cm,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28.(扬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装置如图甲所示.
(1)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最好选用 (选填“无色”或“茶色”)玻璃板,玻璃板应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可用 (填器材名称)来检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将棋子A置于玻璃板前方,观察到A的两个像,在玻璃板后方放置棋子B,使之与棋子A较亮的像重合.在白纸上记下棋子A和B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物到镜面的距离为 ,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选填“AC”“AD”“BD”或“BC”).可沿 方向(选填“MN或“PQ”)移动棋子A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1. C 【解析】“立竿见影”“凿壁偷光”“坐井观天”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选 C.
2. A 【解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 A.
3. B 【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河底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造成的;透过树林的光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长廊上的树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 B.
4. B
5. B 【解析】由图可知,激光笔由A点向 O 点照射,AO是入射光线,A正确;由于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所以入射角为 ,因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60°,B错误;将激光笔靠近N时,入射角变小,由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变小,因此反射光线OB会靠近法线ON,C正确;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绕ON前后转动 F 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D正确.故选 B.
6. A 【解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应远离法线,光线从水球进入气泡球时,法线沿OO 方向,则折射光线可能为①.故选 A.
7. D 【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蜻蜓在水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A错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B错误;若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时,蜻蜓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也为0.6m,此时蜻蜓在水中的像与蜻蜓相距1.2m,C错误,D正确.故选 D.
8. C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所以当人面镜时,他的像大小不变,A错误;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要增大,他与像的距离变大,B错误;由于人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当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时,他的像位置不变;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时,他的像的位置会发生变化,C正确,D错误.故选 C.
9. a 对称 【解析】为了便于得到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应选左右不对称的a棋子;分析可得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10.反射 虚 5 【解析】水中的“白鹭”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与水的深度无关.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5m.
11. C 【解析】额温枪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来测量人体温度的.故选 C.
12.色散 绿 【解析】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将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13. A 【解析】“峰多巧障日”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正确;“潭清疑水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B错误;镜子可以成像是因为光在镜面发生了反射,C错误;江中看到的月亮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月亮的虚像,D错误.故选 A.
14.光的直线传播 相等 镜面 【解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积水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建筑物的玻璃幕墙表面光滑,当强光照射到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
15.如答图所示
【解析】先将光源A点与小树顶端C 点连接,然后再延长,与地面交于一点D,BD 即为小树BC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如答图所示.
16.如答图所示
【解析】由图可知,反射角为 .过O 点作反射面的垂线(即法线),根据“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入射光线,具体如答图所示.
17.如答图所示
【解析】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过入射点作法线的垂线得到平面镜的位置,如答图所示.
18.如答图所示
【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作出折射光线,如答图所示.
19.如答图所示
【解析】光线从空气穿过玻璃砖,发生了两次折射.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经过两次折射后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如答图所示.
20.如答图所示
【解析】人之所以能看到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虚像A',所以直接连接眼睛与A',连线与水面的交点即为折射点,折射点到A'的连线用虚线表示,折射点到眼睛的连线为实际光路,用实线表示,连接A 和折射点即为入射光线,用实线表示,用箭头标注光的传播方向.具体如答图所示.
21.如答图所示
22.如答图所示
【解析】在作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线时,先过入射点作法线,法线与界面垂直;反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在另外一种介质中,根据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作出折射光线,如答图所示.
23.如答图所示
24.如答图所示
【解析】先作牙齿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像点,将人眼和像点连接,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将牙齿和入射点连接即为入射光线,人眼与入射点连接即为
25.如答图所示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弧线AB 段在平面镜中的像A'B';连接眼睛与A'交平面镜于一点即为入射点,连接A与入射点即为入射光线,入射点与眼睛的连线即为反射光线,如答图所示.
26. (1)ON 40 (2)D (3)不能 同一平面 (4)B
27. (1)竖直 (2)完全重合 (3)虚 (4)对称 (5)10 不变
【解析】(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竖直放置;(2)蜡烛2和蜡烛1相同,移动蜡烛2直到和蜡烛1的像完全重合时,可判断蜡烛1成的像的位置;(3)能用光屏承接的是实像,用光屏承接不到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4)由图乙可知,平面镜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和蜡烛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二者连线垂直于镜面,则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5)当C处的蜡烛沿直线CC'向玻璃板方向移动1 cm,蜡烛到镜面的距离为6cm-1cm=5cm,像到镜面的距离也变为5cm,则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5cm+5cm=10cm;由平面镜成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可知,移动后像的大小不变.
28. (1)茶色 竖直 铅垂线 (2)AC BC PQ
【解析】(1)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最好选用茶色玻璃板,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可用铅垂线来检验;(2)由图乙可知,A为物体所在的位置,B为像所在的位置,则物距为AC,像距为BC;要探究像与物的距离关系,可沿 PQ 方向移动棋子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