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抖、蟋”等9个生字。
2.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歌韵”“叮咛”等词语的意思。(重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秋天的各种声音,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难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任务驱动趣导入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欣赏到秋天美丽的风光、丰富的色彩,闻到了秋天香甜的味道,其实秋天更有好听的声音呢。接下来,我们就要去聆听秋的声音。
1.读读课题。注意逗号处的停顿,再读一次。
2.我们的秋日画展已经收集到很多图文作品,现在还需要制作一本秋日主题的有声绘本作为展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完成这个任务吧!
板块二 初读诗歌寻秋声
1.在制作绘本前,我们需要先把这首小诗学明白、读动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单元导语和课前学习提示都是我们的学习好帮手。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本课要求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下面就请带着这些任务去读课文吧!
2.这些词语你能读准吗?先一起读一读。用什么方法去理解它们呢?
①歌韵:歌曲的韵味(组词法)
②歌吟:歌唱、吟唱(组词法)
③叮咛:再三叮嘱(找近义词)
④掠过:擦过、闪过(联系上下文)
⑤辽阔:广阔(找近义词)
3.接下来,我们就去寻找秋天的声音。在刚刚的朗读中,相信你们已经和秋天有了一次亲密接触,谁愿意用朗读带领大家去听听秋的声音?(请个别学生依次读每一节诗,提醒“听听”读成轻声)
4.在朗读中,你们找到了哪些秋天的声音?(黄叶唰唰、蟋蟀 、大雁的叮咛、秋风的歌吟)
板块三 读出画面品诗韵
1.下面我们要来读出画面,再将朗读定格成绘本故事。这首诗中秋的声音集中在诗的前三节,仔细读,你会发现这三节诗里藏着一些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成对出现的,例如:大树和黄叶是好朋友。你还找到了哪几对好朋友?(蟋蟀和阳台、大雁和白云、秋风和田野)
2.你喜欢哪一对朋友的故事?去读一读,想象它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再把你的想象分享给组员听。
(1)想象一下,黄叶会如何道别?先请选择这一节的同学一起美美地读读这一节。黄叶会在落下之前和大树妈妈说些什么?(预设:妈妈,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用自己的身体为您贡献养料。)小结:真是重情义的黄叶,带着不舍和感恩,读一读这节诗。老师给你们录音。
(2)蟋蟀又会和阳台如何告别呢?(预设:秋天来啦,我要走啦,来年春天再见!)用朗读表现出这种期待和留恋。(录音)
(3)大雁会对白云叮咛什么?(预设:亲爱的白云,我要去过冬了,你留在这里要等我回来啊。)用朗读表现出这殷切的嘱托。
(4)秋风掠过田野,会唱出怎样的丰收之歌?(预设:丰收啦,真替农民伯伯高兴啊!)带着丰收的喜悦,读读这一句。
3.把这一节连起来,读好大雁温暖的叮咛和秋风丰收的歌吟。(录音)
4.同学们请看,这个字是“听”。我们用耳朵听到了黄叶唰唰、蟋蟀 、大雁的叮咛和秋风的歌吟。还有一些秋的声音是需要用心去听的。你发现了哪些声音?想一想,说一说,在叶子、小花、汗水和谷粒里,你都听到了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你能学着课文中那样,用拟声词来形容吗?(预设:农民伯伯在田间劳作时“呼哧呼哧”的喘气声;蜜蜂采蜜时“嗡嗡”的歌吟;叶子被风吹动发出“沙沙”的歌唱……)
5.秋天的声音,我们可以到何处寻找?读读第四小节,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指的是什么?(秋天的大自然)是啊,快快去大自然中寻找吧,因为秋的声音,读——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6.秋天的美景不等人,秋天的声音不等人,需要我们快快去寻,细细去找,再想办法留着它们。下面我们合作来读录制整首诗的有声绘本。请三位同学来读1-3小节,剩下三小节分别给男生、全体同学、女生来读。听清楚了吗?来吧。(录音)课后老师将会把这些录音做成二维码贴在有声绘本上,发送给同学们。
板块四 感悟仿写创绘本
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还会听到什么声音呢?仿照课文,写一写。我们先来探究一下课文写作的奥秘。
1.第一个奥秘,课文都用了拟声词来形容秋天。我们刚刚也说了一些,老师再给你们送来了一些,读一读。
2.第二个奥秘,读一读红色的字,发现了什么?使用了量词,秋天的景物就更丰富了。
3.第三个秘诀,请看三小节红色框里的字,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任务: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任选一段来进行仿写。注意,故事的主人公要成对出现,而且请用上拟声词来形容秋天的声音。写完以后还可以配上好看的插图,再让爸爸妈妈给你们录音,制作成二维码贴在你的作品上,你就拥有了自己的秋日有声绘本啦!期待大家的作品!
【板书设计】
黄叶唰唰
蟋蟀
大雁的叮咛
秋风的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