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总也倒不了的小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 《总也倒不了的小屋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8 19:3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教学目标】
1. 认识“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洞 、准”等13个字,会写”变成、门板”等13个词语。
2.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里的一些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重点)
3.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难点)
【教学建议】不需要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任务一:导语解读,初识预测的含义
1.同学们,我们都看过天气预报,那你们知道气象工作者是怎么对天气进行预测的吗?(自由说话,师补充:古代的人通过观察天空情况,现在我们利用计算机、气象卫星等现代化工具来预测天气)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在什么时候也做过预测?依据是什么?(预设:①预测下个周末一家人要去野餐,因为家里人已经开始做相关准备;②预测某同学考试成绩会很好,因为他近期学习很用功;③预测会得到什么生日礼物,因为自己已经向妈妈表达过想法;④看书的时候会预测后面的情节;……)
3.小结:其实,预测是生活中常常会用到的策略,你们每个人都有“预测”这个技能。读一读单元导语(分别请两位同学读单元学习主题和单元学习任务)。总结起来就是要做两件事,一起读:体验预测的乐趣、学习预测的方法。
过渡:
1.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去读的故事是——生读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2.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你对故事产生了什么预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测?(自由说话:分成两部分人——①读过课文的学生,回忆自己第一次读到课题的时候有什么预测?②没读过课文的孩子,看到课题,有什么预测?)
预设1: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下呢?是他自己一直坚持着不愿意倒下吗?
预设2:是不是有人来修理老屋,所以老屋总也倒不了?
3.瞧,有一个学习小伙伴也对题目做了一个预测,读: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魔法吗?这个预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大胆、天马行空、魔幻、夸张)你觉得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测?(预设:很多童话故事里都有魔法的存在,这位同学应该是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4.小结:这是课文中的第一处预测,是对题目的预测,让我们感觉到预测可以很大胆。【板书:题目 大胆预测】
5.快问快答:快速浏览课文,数一数,加上这一处,课文中一共有几处预测?(7处)它们都出现在课文的什么位置?(课文内容的旁边空白处)这就是旁批,是学习伙伴的预测。
6.这些预测又是怎么得出来的呢?让我们来完成任务二。
任务二:范例引领,学习预测的方法
出示任务要求,请学生读一读: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拼音的生字多读两次。
(2)边读边记录自己脑中产生预测的次数,在课文相应位置写下序号①②③④……
(3)读一读2-7处预测,想想是怎么得出这些预测的,把你的想法用简单的词语写在旁边。(提醒:可以模仿老师刚刚在第一处预测旁写的笔记)
学习活动反馈:
1.先来挑战读一读这些生字词语吧,请三位同学读,读正确了就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两次。
(1)看看这些红色的生字,哪个字比较难记?(预设:暴、孵)谁有好办法记住它们?(生自由说)补充:“暴”字的篆书是这样的,表示日出了,双手捧着谷子在太阳下暴晒。再到隶书,最后到楷体,下面的“米”字变成了这样。
2.在刚刚的阅读过程中,你们都产生了几次预测?伸出手指告诉老师。(不必指名分享预测内容)你们都是会思考、会阅读的孩子。
3.现在一起说说看学习伙伴的每一处预测是怎么来的。
(每一处请一位同学先读一读内容,再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全班一起讨论前面四条、下结论。)
①题目。(已有)
②插图。
*第二处比较简单,预测里有关键词“图中”,所以学生可以很快得出结论)
③生活经验。
*第三处先提醒学生关注关键词“我想”:这里的“我”是谁?(读课文的学习伙伴)
*这一处预测也就是他读到这里产生的想法。
*你们有没有过不耐烦的经历?说说看。(自由谈话)
*在这里,他说老屋可能会不耐烦,老屋在这里已经被打搅了几次?(2次)被谁打搅的?(小猫、母鸡)不停地跟他说话,要他一直站着,而且第二次打扰,让他继续站多久?(二十几天)。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
*我们和课后的学习小伙伴想到一处去了,读读她说的话。所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我们预测老屋接下来会不耐烦。
④课文内容(上文)
*这句话是哪句话?——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这句话在文中哪里也出现了?——第二段、第六段分别出现了一次。
*前面两次老屋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有没有按照自己说的倒下去?——没有,每次都有小动物找他帮忙,让他先不要倒下。
*我们联系了上文,总结出了故事发展规律。所以看到这里,后面这一页还没有翻,就可以知道了,后面肯定又有人要来打搅他,要请他帮忙。所以,联系课文内容,比如联系上文,也是可以预测的。)
小结:所以说预测不能随便乱猜,要有依据。刚才,我们就通过阅读了解了常用的预测依据有这样四条。就像学习伙伴说的那样,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帮助我们预测。同学们平时在预测的时候,往往也会根据这样的角度去猜。
4.继续来看第五条预测,这个预测是根据什么得出来的?(一生读,说想法)
*联系上文,老屋每次都会答应动物们的请求,所以猜测这里老屋也会这样回答。
*所以这也是联系了故事的内容。
*还有没有不同意见?我们看看课后题中这个小伙伴说的话。你觉得她是依据什么得出的预测?(生活经验)
小结:所以预测的依据也不是唯一的。
5.请一位同学读读第六个预测,做这个预测的时候又依据什么呢?为什么?
*联系课文内容。因为老屋一直在帮助不同的小动物,所以后面还会出现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最后一处预测,你觉得是怎么得出来的呢?(联系故事内容、根据阅读经验……言之有理均可)
任务三:故事续编,体验预测的乐趣
1.孩子们,这个故事其实还没有讲完,学习伙伴预测老屋不会倒。你同意这种预测吗?为什么?如果让你续编故事,你会怎么编?
2.让我们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三:①和小伙伴说说你是否同意学习伙伴的预测,并说明理由;②续编故事结尾,组员可以一人说一句,合作完成故事结尾(就像二年级时编织沙滩上的童话一样。)
3.先来交流第一个小任务的完成情况——
(先请同意的同学说,顺势引出故事的反复结构。)
预设同意:
①因为老屋一直都在帮助小动物们,可能还会有其他动物来请求帮忙。
②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有讲完,所以老屋在认真地听,所以没有倒下。
预设不同意:(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看法)
①会倒下。结合课文插图和课文1-2自然段,老屋已经很老很破。
*我们一起来看看插图,再读读第1自然段,你看到了一座怎样的老屋?(苍老、年迈、衰败、破旧……)
*这样的老屋,如果刮来一阵大风、下一场大暴雨,或者发生一场地震,它会怎么样?(肯定会倒下)
*再看第二段,他自言自语说的话。你觉得他自己怎么想的?(应该倒下了,它累了)自己都觉得会发生的事情,应该是会实现的。
师:所以我们结合课文内容、课文插图,也做出了自己的预测。
②蜘蛛的故事会有讲完的一天,老屋到时候也就倒下了。
4.下面请一个小组来把自己组编织的故事分享给同学们听。(选择一个小组进行分享,师生共评。)
小结:这就是在用预测的方法来为故事创编一个结尾。
5.想知道这个故事的作者慈琪写的结尾是怎么样的吗?听老师给你们读——又过了许多年,老屋更破旧了,看起来像一堆破烂的木头,身上落满阳光和灰尘。房梁和窗框都静悄悄的,杂草已经长得很高了。老屋说:“好了,我总算可以休息了。”它停下来听了听,这次没有人请它再等一等,屋外一片安静。鸟儿和虫子仿佛都飞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它整整等了一天,下定决心,明早一定要倒下去。朝阳落在房梁上,很暖和。老屋醒来,清清嗓子:“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说完,它认真地竖起了耳朵。等等吧,再等等吧。
6.有的同学猜对了结局,有的没猜对,就像这位学习伙伴那样:预测的内容有的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有的不一样。但是都没关系,都可以,只要有一定的依据,这就是预测带给我们的乐趣。
结课:下节课我们再继续运用预测策略去读故事。
【第二课时】
任务一:回顾课文,感受老屋的形象
(一)回顾课文
1.出示填空:
这是一座活了( )岁的老屋,它很久很久( )。它前后一共( )次打算倒下,但是,因为要给( )、( )、( )提供帮助,它一直没有倒下。
2.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关键信息。
3.现在你能看着老师的提示,说一说吗?(个别同学边读边填空)大家一起说。
4.现在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老屋在你心中的印象吗?(善良、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慈祥……)
(二)感受形象
1.还有什么不同的印象吗?让我们回到故事中去品读。
2.上节课,我们通过开头两段话和第一幅插图,感受到了老屋的破旧、苍老。请一位同学扮演老屋,读一读老屋这句话。(一生读)你觉得老屋在说这句话时,心情是怎样的?(落寞、难过、不情愿)
小结:漫长的生命旅程即将走到终点,几分无奈,几分悲凉。我们一起来自言自语,读一读老屋的话,把这种落寞感读好。
3.再继续读3-4段(请个别学生读),小猫来请求老屋多站一个晚上,老屋答应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此时它又是什么心情?(预设:高兴,能够帮助弱小;感激,能够有小猫的陪伴,自己也没这么寂寞了。……)
小结:原来,老屋帮助小动物,就是在帮助——自己。带着高兴、感激,甚至是激动的心情,来读好老屋的这句话。
4.第二天,小猫道谢离去,老屋又说“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这是第二次说这一句话,和第一次说时心情是否一样?(不一样。预设:①此时他带着些许满足,因为他帮助了小猫,实现了最后的人生价值;②此时他挺失望的,小猫只陪了他一个晚上,他就又要倒下了;……)
5.老母鸡来了,请它再等二十几天,老屋也同意了。这时候老屋是什么心情?(老屋又开心起来,这一次又有朋友来陪它了。)
6.可是此时他真的非常非常老了,读:墙壁吱吱呀呀地响。给人感觉老屋随时要撑不住了。为什么还要答应母鸡的请求?比起帮助小猫,这一次帮助母鸡有什么不同之处?(母鸡要孵小鸡,这是在帮助新生命诞生)
7.当他第三次说起这句话的时候,心情又有什么变化?(它这一次更满足了,因为它不但帮助了小猫,还帮助母鸡孵出了小鸡,它觉得更有价值了。)是的,这次,他觉得自己真的可以放心倒下了。
8.三处一模一样的语言,我们却读出了完全不同的心境,这就是走进故事、走进人物内心,才能读懂文字背后的意味。
9.此刻你心中对老屋又有了什么新的看法?先和小伙伴交流一下,再用一两句话来说说你心中对老屋的印象。(预设:老屋充满了对动物们的关怀,充满温情,就像一个老爷爷一样保护弱小,呵护小动物。言之有理即可。)
任务二:感知结构,创编温情的故事
1.孩子们,童话故事往往在结构上有一些特别之处,让我们一起去感知课文结构,也来根据结构特点,也来创编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片段。
2.老师把这个故事整理成了这样一个表格,一起来看看。你发现这个故事情节有什么规律吗?(都是先写老屋要倒下的时候,来了一只小动物请求老屋不要倒下,然后写老屋答应了请求,接着写动物的反应。)这就是童话故事的反复结构。
3.我们已经找到了故事的发展规律,如果要在中间加一个片段,你会怎么加?可能会有哪些小动物前来求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创编故事,分享故事)
4.同学们,既然童话故事是以反复结构推进情节发展的,为什么最后写小蜘蛛的时候,不写小蜘蛛也像小猫、老母鸡一样离开老屋,而是写他留下来给老屋讲故事?(补充知识:童话故事在第三次重复的时候,往往要发生一点变化,让故事更加有趣、曲折)
5.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情,还学到了很有用的阅读技巧。下面就来小试牛刀,用预测的阅读策略,去读一个新的童话故事。
【生字书写指导】
1.故事读完了,我们来看看本课要写的生字。你们觉得哪个字最容易写错?(暴)
伸出手,一起写下这个“暴”字。注意“日”和“共”要压扁,撇捺舒展,最后的部件和老师一起数着笔画写。
2.课文中还有一个字也带有“日”字,就是“晒”,它是日字旁,“日”字在左,要写瘦长,右边是“西边”的“西”。“暴”和“晒”可以组成词语“暴”,在你的本子上工工整整写两个。
3.指导其他难写字如“等”“壁”的书写。
【板书参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