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8 19:5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前解析】
关注主旨:《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的物产,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海疆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关注结构:全文结构清晰,按“总-分-总”顺序分为3个部分,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点明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总领了全文。第2-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分别从美丽的海水、海底多样的生物、岛上众多的海鸟三方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第6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主要写了西沙群岛必将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与开头互相呼应。其中,第5自然段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一关键句来描写的。
关注语言:本文语言生动,及其富有儿童情趣。
关注配图:课文配有一幅西沙群岛的图片,视野开阔,海水碧蓝,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饶、优”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2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能够发现段落中的关键句。
4.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5.能选择一幅图,用几句话描写图上的景观。
【教学重点】
1.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策略】
1.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到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去。
2.指导观察法。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以图带文、以文为本、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与理解。
3.美读训练法。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朗读。
4.合作学习法。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把课文的内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5.积累运用法。在朗读、观察和对课文内容理解与欣赏的基础上,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挑选喜欢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把它们摘抄下来,再让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摘抄了哪些词句,让学生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个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饶、优”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淡、浅”等12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导入:同学们,在上周的学习中,我们跟着课本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望天门山》一诗中,我们跟随着唐朝诗人李白的脚步游览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象。《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苏轼笔下的西湖在晴天和阴天时呈现的不同风姿,《洞庭湖中》一诗中,我们看见了刘禹锡描绘的秋天月下的洞庭湖美景。我们已经走过了这些地方,那今天我们来继续游览海南省三沙市的西沙群岛。
(设计意思:教师试图通过一幅幅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这些地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产生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新的游览地点——西沙群岛,学生可以继续遨游祖国大好河山。)
教师板书:(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齐读课题。18富饶的西沙群岛,预备起。
教师引导:同学们要想乘坐轮船驶入西沙群岛,首要来了解它,所以我们今天的第一个活动——初识西沙群岛。
教师利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了解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紧接着引导学生再联系整个祖国的地图,体会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地图了解“群岛”(是一群岛屿的合称),“岛屿”(单指某一个岛)。教师利用西沙群岛的照片(海水、海底、海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
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第十八课,自由的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落,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教师引导学生:刚刚我们了解了西沙群岛,那我们现在就要获取登船船票,开启今天的第二个活动——获取登船船票。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
4.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本课生字较多,可布置学生预习,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有关词语。
5.注意读音
读好平舌音“错”,翘舌音“参、数、饶”,前鼻音“岩、粪、浅”,后鼻音“挺”。
“海参”的“参”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里读shēn(海参)(人参),它还有两个读音是cān(参加)(参与)这里的“与”是四声和cēn(参差不齐)。
6.注意书写
本课要求写的13个字,以左右结构的为主。但这些字左右两部分大小的比例,高低、宽窄都不尽相同,要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例字。
“优”“错”“挺”“浅”要写得左窄右宽,
“数”要写得左右均衡。
课文中还有几个上下结构的字,教师要提醒学生写“岩”的时候,“山”“要变扁,“山”写在横中线的上方;“石”要变短,写在横中线的下方。“贵”字的上半部分要写得扁长些,最后一横也要长。
“挺”“数”“贵”教师范写,和同学们一起写一写。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究的能力。)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已经获得了去往西沙群岛的船票,那今天的第三个活动——遨游西沙群岛,进入课文的学习。
同学们先来看第一段,看看第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找到后同桌互读互相交流,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预设:第一段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
预设:告诉了我们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教师追问:这一句概括的告诉了我们西沙群岛的样子,也就是全文的什么句?同学们一起说。
同学们,那我们男生先来读一遍,女生再来读一遍,然后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段,反复朗读体会。
2、小组交流给短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西沙群岛的重要地理位置,点明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十分可爱。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分别写了海水五光十色,十分美丽,形成不同色彩的原因;海底有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各样数不清的鱼;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岛上是海鸟的天下。树上栖息着海鸟,树下堆积着鸟粪,遍地都是鸟蛋。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3、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2-5自然段,把课文中写的风景和物产圈出来,再填写下面的表格。
每段找齐之后,概括和呼应第一段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课堂练习。
1.指导完成课堂作业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