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八单元《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斗、棒”等12个生字,会写“术、斗”等11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重点)
3.借助关键语句感受白求恩的美好品质。(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看一个词。(出示“手术台”)看到这个词,你就会想到什么?(医生和病患;医院)是的,手术台就是开展外科手术和麻醉的平台。再看第二个词。(出示“阵地”)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字又会想到什么?(战争)阵地就是军队为作战而占据的地方。
2.如果说手术台就是阵地,你们脑中一定会冒出一连串的问号。请大胆提问。(预设: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手术台是谁的阵地?他在阵地上怎么做?……)
3.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第26课,去了解一个动人的故事,去认识一个伟大的人物。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下这个课题。齐读课题。
任务一:自主识字,梳理故事
1.翻开书,自由读课文。请看任务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反复读几遍。
(2)用横线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
2.现在挑战读一读这些生字词。开火车检查。(提醒读好两个多音字)为了加深印象,我们再做做下面的题。读一读句子,巩固多音字的读音。
3.还记得刚才我们针对课题提出的几个问题吗?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画出关键语句,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预设:
①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急需手术。)
②手术台是谁的阵地?(白求恩大夫)
③他在阵地上怎么做?(白求恩大夫冒着生命危险给伤员做手术。)
4.白求恩是谁?课前你们都查找过资料,现在来简单介绍一下他吧。(生自由答,师补充文字资料)
5.如今,在白求恩逝世的地方——河北省,就建有白求恩纪念馆,在这座纪念馆中,收藏着一张珍贵的照片。从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白求恩大夫正在一座破庙里为伤员做手术)是啊,这张照片就是拍摄于齐会战斗期间,它背后的故事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任务二:聚焦环境,感受形象
1.那么他当时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做手术的呢?现在我们要为这张照片配上一段解说词。想要配好“解说”,我们就要了解当时的战斗环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战斗环境的语句。再和同桌分享你的感受。交流反馈。
预设:(交流句子,朗读指导,读出战斗的激烈)
①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直接描写了战斗十分激烈;伤员也越来越多,白求恩大夫的工作任务非常重。从哪里看出伤员的多?“陆续”,就是指有先有后,接二连三。)
②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的画面你能想象得到吗?借助这几张照片和这个音频,我们切身去体会一下战斗的惨烈。
如果让你在硝烟滚滚、弹片纷飞的小庙里做手术,你有什么感觉?(很危险、随时有生命危险)是啊,白求恩大夫的工作处境此时也变得非常危险。
过渡:这种危险还在不断升级,谁找到了第三处?
③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两个“不断”让你感觉到什么?危险越来越近,白求恩大夫处境越来越危险了!)
④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此时此刻,战况愈发危机,战火步步紧逼,死亡近在咫尺。)
2.当时情况如此危急,白求恩又是如何给伤员做手术的?带着这个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摘录关键词句填写表格。
战斗激烈 白求恩大夫的表现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白求恩正在给伤员做手术,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做了一个又一个。
3.交流反馈。连起来说一说当时战斗的激烈,以及白求恩大夫的表现,为照片配上解说。个别说,问:听着这段解说词,老师不禁有个疑惑,手术台为什么要在这么危险的地方?(能第一时间抢救伤员)由此,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白求恩大夫?(临危不惧,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岗位)是啊,战斗如此激烈,但是白求恩大夫却能坚守岗位,多么令人敬佩。
4.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白求恩大夫又有哪些令人感动的言行举止值得我们品读呢?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去体会。
生字指导:
①焰:左窄右宽,注意右部下面是一个“臼”字,中间两个短横不粘连;
②烈:注意上下部件的比例。四点底写大、拉长,拖住上面的“列”。
③离:最后两笔是撇折、点,不要写成小“人”。
【第二课时】
游戏导入,巩固前知:
1.同学们,在开始挑战新的学习任务之前,我们先来放松一下,玩一个“药到病除”的游戏,读准药丸上的生字词,你就能为伤员送上一颗药。
2.上节课我们抓住课题提问,然后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到关键语句,串起来讲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既然是一个故事,那么一定有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你能找到它们分别在哪些段落吗?(起因:第1段;经过:2-4段;结果:第5段)
3.如果说故事的起因是战斗打响,故事的经过和结果你想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生自由说,教师指导学生尽可能在文中提取关键词进行概括,师生共同交流得出答案:坚守阵地、胜利结束)
过渡:在这个故事中,白求恩大夫的许多言行和表现令人感动,接下来我们走近这个人物,去感受他的美好品质。
任务一:聚焦人物,感悟品质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动的语句,轻声读一读,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品质。请注意,不要放过每一处描写白求恩大夫的句子,要细细品读,读懂文字背后的情绪。
预设:(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第二自然段)
①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问:这是对白求恩大夫的什么描写?(外貌)
问:这样的外貌,给你什么印象?(白求恩大夫很疲惫)不是普通的劳累,是疲惫不堪了。
问:他的身体已经快达到极限,但是他有没有休息?为什么不休息?由此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白求恩大夫?(没有休息,为了给更多伤员治疗,他是一个不怕劳累、坚守岗位的人。)
过渡:在这段话中,还有描写白求恩大夫的语句,谁找到了?读出来。
②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问:“仍然”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换近义词:依然)在课文中指的是白求恩大夫继续做着刚刚正在做的事情,也就是为伤员做手术。在炮弹和硝烟如此逼近的情况下,他仍然能继续着手术,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从容不迫、临危不惧)
③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问:再看第二句,这里面写了好几个他的动作,请圈出来,有?(接、取、丢)除了动作描写,还有一个细节,他是敏捷地取出弹片,速度很快,手法很利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医术高超)
过渡:文中除了对他的外貌和动作进行了描写,还写了他的语言,下面我们来聚焦第三自然段,请两位同学来分角色朗读,老师为你们读旁白。
④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问:同学们,“恳求”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办法理解它?(组词扩充:恳切、诚恳地请求)部长是真诚而恳切地希望能保护白求恩周全,请一位同学再读读部长这句话,把恳求的语气读出来。
问:面对师长的关心、部长的恳求,白求恩的反应是沉思了一会儿,言辞拒绝了,沉思中,他可能会思考什么?(伤员们需要我,如果我走了,他们就没办法得到及时的救治,我不可以抛下他们)
补充资料: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些白求恩的基本信息,现在再来看看这段文字,哪里让你特别感动?(自由谈)。我们再来对比着看看白求恩大夫在加拿大的住所和他在中国的住所条件吧。结合文字和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白求恩大夫非常伟大,为中国献出了一切,甚至是生命)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八路军战士,而非一个外国人,一个客人。
问:现在你能明白“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含义了吗?请你结合白求恩大夫的语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白求恩大夫把动手术抢救伤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
是啊,就是这样的一份坚守和大爱,让他不顾个人安危,甘愿奉献一切。这是他临死之前写给聂荣臻将军的信,自己默读,说说你的感想。(生自由谈,小结: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怀着对抗日战士的满腔热爱。)
过渡:感动还在继续。你还找到了哪些语句?
⑤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问:“争分夺秒”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这个词?(拆一拆: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放过)
问:你从这句话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白求恩大夫?(尽职尽责,一心只为救伤员)
过渡: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而他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多少时间?(69个小时)
⑥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换算一下,69个小时候就是2.875天,整整三天的战斗,他也连续工作了将近三天时间,中间有没有停顿?(没有)哪个词告诉你?(连续)普通人是难以做到的,他的坚持就意味着有更多伤员能够活下来,真的很了不起。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内心对他的敬佩。
小结:刚才同学们找到句子,抓住关键词语谈了自己的理解,分享了白求恩大夫令自己感动的瞬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表达我们对白求恩大夫的无限崇敬。(师读描写环境的内容,生读描写白求恩大夫的内容。)
任务二:对话人物,书写敬意
1.如今,白求恩大夫的塑像就静静地站在白求恩纪念馆中,他始终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从未离开。接下来,就让我们把满腔敬意化成最动人的文字,传递给这位伟大的战士吧。
2.学生在笔记本上自由书写,个别朗读书写内容,师生共评。
3.课后,请同学们为白求恩大夫制作闪光人物卡,请永远记住这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生字书写指导:
匆:不要忘了点。
险:不要忘了右部“人”下面的短横。
【板书参考图】
手术台就是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