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8 人之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3.初步了解《三字经》这本儿童启蒙读本,大致理解文中四句话的意思,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4.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三字经》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汉字。
执教时间 2025年 月 ___日
前置学习 1.将课文大声读3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主学习书后一类字、识记二类字。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师示《三字经》书本图片,古时候儿童学习的启蒙读物,每句话都是三个字,所以叫做《三字经》,内容十分丰富。 2.师激趣:《三字经》开篇的第一句是“人之初”,这也是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 3.师板书课题,指导生字“之”的写法:“之”有三笔,第一笔点画居中,第二笔横撇略扁,最后一笔平捺,注意运笔的变化。 4.指名生朗读课题,认识生字“初”。 名生朗读课题,认识生字“初”。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交流听后的感受。 2.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学习第一句话。 ①指名生朗读第一句,出示字词卡片:相、近、习、远,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 ②出示反义词“近——远”,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③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话,全班齐读第一句话。 (2)学习第二句话。 ①指名生朗读第二句,出示生字卡片:教、道、贵、专,指名多生认读。 ②学习“教”,交流两个读音的意思,师小结:在“教别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读第一声。 ③再次指名生朗读第二句话,全班齐读。 (3)学习第三句话。 ①指名生朗读第三句话,出示生字卡片:幼,指名生认读。②指导学生读好这个问句。 (4)学习第四句话。 ①指名生朗读第四句话,出示生字卡片:玉、知、义,指名生认读。 ②再次指名生朗读第四句话,全班齐读。 4.生再次轻声自由练习朗读文本,同桌互相练读。 5.指名生分小节朗读课文,全班齐读,读出课文三字一停、朗朗上口的节奏。 生认真倾听,交流听后的感受 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朗读第一句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话,全班齐读第一句话 生朗读第三句话,指名生认读,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中见过这个字:幼小、幼儿园 生再次轻声自由练习朗读文本,争取读正确度通顺,同桌之间互相练读。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1.生再次朗读课文,并与同桌合作朗读,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2.师再次随机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3.独立出示本课13个生字,鼓励学生说说在生活中或在哪里其他的词语中也见过这些汉字。 4.师小结:在识记汉字的时候,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偏旁、与形近字进行比较的方式来进行识记。 生再次朗读课文,并与同桌合作朗读,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汉字:近、习、远、学、玉、义。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生自主观察这些汉字,交流书写要领,师重点指导:“近、远”是半包围结构,其中“斤、元”书写时要略小,最后写走之儿;“义”字先写中间的点,再写撇、捺,注意撇画笔捺画略高。 4.师范写,生认真观察并进行书空练习。 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生自主观察这些汉字,交流书写要领 生认真观察并进行书空练习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三字经》的内容,还读熟了其中的几句话,认识了很多的汉字。那么,《三字经》中的这些句子究竟藏着什么意思,为什么值得古代和现代的小朋友们学习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三字经》这本儿童启蒙读本,大致理解文中四句话的意思,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2.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三字经》的兴趣。
前置学习 了解《三字经》是传统文化,知晓本文的出处。 验尝试背诵《三字经》的内容。
执教时间 2025年 月 ___日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回顾课文 1.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 2.指名生朗读课文。 生朗读课文
二、精读句子,理解意思 1.学习第1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一句话,说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指名生交流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组词、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初:刚出生;性:本性;善:善良;相近:差不多;习:性情和行为;相远:差别很大。 (3)鼓励学生大致说说意思,师小结: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纯洁的,只是因为后天的学习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性情和行为就有了好坏之分。 (4)全班齐读第一句话。 (5)指名生朗读第二句话,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说说这句话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6)师讲解:“苟”是如果的意思,“迁”指的是改变;“贵以专”的意思是指最重要的是专心致志。 (7)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师适当小结: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那么孩子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 (8)生齐读第二句话。 (9)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实际谈谈对这段话的体会,师相机点拨:小朋友们刚出生的时候都差不多,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有人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那么他们长大以后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这段话告诉我们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学习第2小节。 (1)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圈出自己不理解的字 (2)指名生交流自己弄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还有哪些词语和句子不太明白。 (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讲解: 非所宜:这是不应该的。老何为:长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琢:精心打磨;器:物品、器物;义:知识和道理。 (4)鼓励学生大致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5)师适当讲解:小孩子不努力学习,这是不应该的,如果小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长大了以后还能有什么作为呢?玉石不经过工匠的精心打磨,就不能成为精美的物件,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得知识和道理。 (6)师小结:这段话告诉我们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4.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通过师生对读。同桌对读。拍掌伴奏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读出《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味。 生自由朗读第一句话,说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生交流自己的问题 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大致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全班齐读第一句话 生朗读第二句话,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说说这句话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学生互动 生齐读第二句话 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实际谈谈对这段话的体会 生有节奏地齐读第1小节 自由朗读第2小节,圈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并尝试与同桌相互交流。 交流自己弄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还有哪些词语和句子不太明白。 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大致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学生互动
三、练习背诵,适度拓展 1.生自主练习背诵课文,师适当指导:可以先分句背诵,再连起来背诵;在背诵的时候结合句子的意思帮助记忆。 2.指名生分句背诵,分小节背诵,全文背诵。 3.适度拓展。 (1)师出示:“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柕。”“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师范读,生自主读一读。 (2)指名学生说说这两句话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师适当补充,讲述“孟母三迁”和“孔融让梨”的故事。 (3)生齐读出示的两句话。 通过拍掌伴奏读、同桌对读、全部齐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读出儿歌的节奏和韵味。 全班有节奏地齐读第2小节。 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同桌对读。拍掌伴奏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读出《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味。
四、课堂小结 《三字经》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而且还藏着很多有趣的故事、丰富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多读一读,相信你从中一定会得到很多的收获。
教学设计尾页
作业设计 一、连线。 二、填空。 性相_______,_______相________。 _____不琢,不成器,______不学,不知______。
板书设计 8.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为专。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