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树和喜鹊(两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树和喜鹊(两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8 17:5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5 树和喜鹊
教学目标:
1.认识“孤、单”13个生字,其中“只”一个多音字。会写“从、好” 6个字。认识尸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孤单、邻居”的意思积累词语“从前、叽叽喳喳、安 安静静”。
4.读准“一”的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
5.朗读课文,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教学重点: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孤、单”13个生字,其中“只”一个多音字。会写“从、好” 6个字。认识尸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执教时间 2025年 月 ___日
前置学习 1.借助拼音读课文,将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2.自学书后二类字和两个新偏旁。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树和喜鹊。 2.齐读课题。 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4.导入:让我们看看树和喜鹊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1.齐读课题。 2.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教师随机纠正读音:“单”前鼻音,“招”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识记生字:字形上,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可采用以下方法识记: 1.加一加。“孤、邻、招、呼”均可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2.比一比。“静”可以和第一单元《小青蛙》中出现的“青、清、情、请、睛”进行比较,从形声字特点识记巩固这一字串;“都、邻”都是双耳旁的字,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 较识记。 3.利用图片、生活经验来理解字义。“窝”字,可以观察图片找到鸟窝,再让学生扩词,想想还有哪些窝,从而理解“窝”是指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招、呼”二字, 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打招呼的样子,了解“招呼” 一词的意思。 (2)认读本课新词: 从前 喜鹊 孤单 叽叽喳喳 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 多音字。 学以致用: 这里只( )有一棵树和一只( )鸟。 我在家门口种( )下一颗桃子种( )子。 听音乐()使我快乐()。 3.整体了解内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 (1)从前的树和喜鹊为什么感到孤单 (因为只有一棵树,只有一只喜鹊,没有同类朋友。)(板书:孤单) (2)后来,怎么样了?(后来种了很多的树,飞来很多喜鹊到这儿住) (3)树和喜鹊感到怎么样了?(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板书:快乐) 提示:作者情感学生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 1.初读课文。 2.多种方式读字。 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4.认读本课新词。 5.学习多音字并学会运用。 6.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引导认识并书写新偏旁:尸字旁 2.出示本课生字:从、好、们、叫、他、回 (1)观察生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书写。 3.学生在书上描红,完成课后的描红,老师巡视检查指导.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这些生字,师指导字形结构及笔顺,巡视指导。 1.学习本课生字。 2.学习新偏旁。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喜鹊和树,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孤单、邻居”的意思积累词语“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 2.读准“一”的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前置学习 1.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孤单、邻居”的意思。 2.练习读“一”的变调。 3.想一想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很快乐。
执教时间 2025年 月 ___日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出示词语,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出示词语: 从前 喜鹊 孤单 叽叽喳喳 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1.读字。 2.读词。 3.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交流理解 (一)学习1、2自然段。了解“孤单”的意思,初步感受树和喜鹊的孤单。 自由读第1自然段,圈一圈这段中的事物,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1.交流后出示: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2.读好“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引导学 生体会:一棵树,让我们感受到“树很孤单”,一只喜鹊,让 我们感受到“喜鹤很孤单”。 3.比较句子。 (1)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2)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 引导学生对比着读,结合板画,进一步体会孤单。 4.请学生说说自己对“孤单”的理解。 小结:从“一棵、一个、一只”“只有”,让我们感受到 了树和喜鹊的心情,我们可以从第1自然段的词句中知道第2自然段 “孤单”的意思了。 5.想象画面,体会心理,读好课文 (1)引导体会:如果你是一棵树,只有你一棵树,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呢?如果你就是这一只喜鹊,只有你一只喜鹊,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呢? (2)带着这种感受再读。 树很孤单。喜鹊很孤单。 (3)连短句成长句。 (4)朗读:树很孤单。喜鹤很孤单。 (5)引导学生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连起来读好第一个画面。 (二)学习3到6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我们能知道要想鸟窝多,要想鸟儿多,就要有很多很多的树。不然鸟没有地方做窝,鸟没有地方可住。) 2.学习第4自然段 有了邻居有什么好处呢? (树有了邻居,就不会孤单,可以相互说话,相互团结起来抵抗风暴;鸟儿有了邻居,也不会孤单,出门找食吃有了伴,晚上回家有了伴,还可以呼朋引伴呢) 指导朗读3、4自然段:“好多好多树”一句重读,强调树非常多;“每棵”“每个”重读,表现树多了鸟窝多了,喜鹊多了,同时要读出他们的快乐。 (板书:好多树 好多喜鹊) 3.学习第5自然段 “叽叽喳喳”写出了喜鹊叫声的热闹; “打着招呼”是拟人的说法,是说他们相约一起飞出去找食物,捉害虫。“睡觉”也是拟人的说法,写他们又一起飞回鸟窝睡觉。 4.学习第6自然段 出示:“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①为什么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因为树有了邻居,喜鹊在他们身上做窝,他不孤单了;喜鹊也有了邻居,每天早晨一起飞出去,晚上一起飞回来,也有了伴,不孤单了。所以觉得很快乐。 ②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用上“……也……”说话。(板书:快乐) ③指导朗读6自然段:“树”、“喜鹊也有了”重读,表达出因为有了邻居高兴的心情。 1.自由读第1自然段,圈一圈这段中的事物,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 2.学生对比读。 3.学生说说自己对“孤单”的理解。 4.学生自由说。 5.读句子。 6.学生自由说。 7.学生读3、4自然段。 8.朗读课文。
三、播放歌曲,总结全文。 1.播放歌曲《找朋友》。 2.交流和好朋友之间快乐的事情。 1.听歌曲。 2.交流。
教学设计尾页
作业设计 1.基础题: 书写《硬笔习字册》本课的字词句,完成《补充习题》中的练习。 2.提高题: 一、连线组词。 孤      来 喜  单 后  鹊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安安静静 (     ) (     ) (     ) 三、发挥想象,写一写。 例: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________有了________,________也有了________。 ________有了________,________也有了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选文中形容树数量多的词语是: 。 每棵树上都有(  )。 A.鸟窝    B.鸟蛋 对选文第一自然段理解正确的是(  ) 这里有好多树、鸟窝和喜鹊。 B.这里有好多喜鹊。
板书设计 从前——孤单 一棵树 树和喜鹊 一只喜鹊 互助友爱 好多好多树 后来——快乐 每棵树上都有喜鹊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