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2024年中考生物二模考试试卷
1.(2024·枣阳二模)“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是襄阳地区清明节和端午节特有的传统。一是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思念。二是希望柳树能驱蚊虫赶疾病,图一个好寓意。据此完成第(1)、(2)题。
(1)由题可知影响插柳植树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2)移柳树时为提高成活率常采用一些措施,下列措施中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A.根部带一个土坨 B.减去部分枝和叶
C.在阴天或傍晚植树 D.在树苗上盖上遮盖物
2.(2024·枣阳二模)丰都车前是三峡库区特有的珍稀草本植物,个体数量稀少,被称为“植物大熊猫”,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植物资源。2024年3月12日,遨游太空“回家”后的丰都车前,在湖北宜昌秭归县首次完成大规模野外回归。野归后,丰都车前将改善三峡库区消落带环境。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三峡库区的丰都车前 B.三峡库区
C.三峡水 D.三峡库区的所有动物
(2)将太空育种后的丰都车前在三峡进行首次野外回归,除了三峡小气候适宜植株生长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它能固土保湿,修复库区消落带生态。说明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3.(2024·枣阳二模)“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的《蝶恋花.春景》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杏树和柳树是襄阳常见的被子植物。据此完成第(1)、(2)题。
(1)由“花褪残红青杏小”这句词可知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哪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
A.传粉和受精 B.开花和结果 C.传粉和结果 D.开花和受精
(2)“枝上柳绵吹又少”,柳绵亦作“柳棉”“柳絮”。从词中可知“柳绵”主要是柳树的什么器官( )
A.果实 B.叶 C.花 D.种子
4.(2024·枣阳二模)拒绝抽烟、远离毒品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人体健康来说,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之一是有氧运动。它的特点是:强度较低、持续时间长、节奏较缓。在有氧运动过程中,身体所消耗的氧气量大致等于吸入的氧气量,可使身体的肌肉细胞在运动过程中不致缺氧。合理科学的有氧运动能够增进健康,预防感冒。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面是同学们在学校里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其中属于有氧运动的是( )
A.100米冲刺跑 B.引体向上 C.做广播体操 D.跳远
(2)人在感冒发烧的过程中血液成分明显增加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浆 D.血小板
(2024·枣阳二模)李明家里养了许多鸡和鸭,老师讲过它们都属于鸟类,但李明没有看到它们像鸟一样飞行,因此他对老师的观点产生了怀疑,于是去查找资料。据此完成第(1)、(2)题。
5.下列对鸡和鸭的描述中,哪个不会在李明所查的资料中出现( )
A.体表被覆羽毛
B.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C.体温恒定
D.主要用气囊辅助肺呼吸,气囊能进行气体交换
6.为了预防禽流感,李明家的鸡和鸭要经常注射疫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特异性免疫
7.(2024·枣阳二模)习总书记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枣阳市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种植大棚蔬菜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如图所示,图一是晴朗的夏季一昼夜内大棚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图二中A、B、C、D为大棚蔬菜叶肉细胞内的四种生理状况,图中①②分别为叶内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大棚蔬菜主要是通过尖根的 吸收的水分,通过 向上运输。
(2)某同学在图一中的曲线上标了a、b、c、d、e五点,其中,大棚内氧气浓度最大时对应的点是 。在曲线bd段,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的原因是 。
(3)叶肉细胞在图一中a点的生理状况与图二中 (填字母)图所示的生理状况相匹配。图二中,D图表示了植物的 作用。
(4)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多选)
A.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B.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
C.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餐盒等一次性用品
D.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
(5)请你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为大棚蔬菜种植户提出一条增产的建议:
8.(2024·枣阳二模)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通过“血泵”将患者的静脉血引入体外的“氧合器”中,使血液进行氧合后再泵入患者的体内,这样既减轻了患者肺的负担,又减轻了患者心脏的负担。因此ECMO适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图甲是ECMO中的一种连接方式,图乙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ECMO中的“氧合器”替代的是患者 的生理功能,“血泵”替代的是患者 的生理功能。
(2)图甲所示ECMO的连接方式,主要是通过替代肺循环来保护患者的肺,这种连接方式适合心脏功能正常而肺功能衰竭的患者。若患者心肺功能都衰竭,则ECMO的连接方式是将图甲中的插管 (选填“A”或“B”)连在主动脉上。
(3)按图甲中的连接法,从“氧合器”流出的血液,其携带的氧气要到达患者的脑,按图乙中的循环路线,流经的途径依次是: →脑(用图乙中的字母、数字和箭头表示)。
(4)患者的脑细胞利用氧分解葡萄糖释放的 来维护脑细胞的生命活动,同时在脑细胞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尿素,将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肾脏并以 的形式排出体外。
(5)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但主要受到 的调节,它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9.(2024·枣阳二模)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湖北有“鱼米之乡”之称,水稻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空实验2022年,神舟十四号上我国第一次在太空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即包括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材料二:种子基地2023年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在公安县举办,现场展示了农民种植的太空甜椒和太空番茄等。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在这里袁隆平院士赠送的杂交水稻亲本种子曾落地开花。
材料三:杂交育种某品种水稻有糯性和非糯性,也有抗病与感病的。通过杂交后进行若干代选育后可以得到目标类型的种子,如糯性抗病的水稻种子。
材料四:田间管理水稻制种过程中,稻穗中易出现黑粒现象。水稻黑稻粒是由真菌引起的,若不及时处理,这种病害极易蔓延且在下一代出现。黑粒中真菌会在水稻中产生毒素,人若食用后会危及健康。
(1)水稻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会通过 散失到空气中。
(2)在太空中水稻的培养实验需要注入营养液,营养液为水稻的生长主要提供 。
(3)杂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的多样性。
(4)太空甜椒是一种受到变异的辣椒品种。这种变异属于 变异。
(5)文中列举出水稻的相对性状有 对。现用糯性感病的种子与非糯性抗病种子进行杂交,子一代中除了产生糯性抗病类型的种子外,还可能产生了 三种类型的种子(填一种类型即可)。
(6)制种时,定期检查水稻的生长状况,若发现有病稻穗,有以下处理方式:①不做处理②直接清除有病稻穗③在有病稻穗套袋后清除④喷洒相应的高效农药,你会选择哪种处理方法,并说明该方法的优缺点。
。
10.(2024·枣阳二模)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泡菜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食品,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检验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体摄入亚硝酸盐过量,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下表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实验时得到的数据,记录的是温度为15℃时,泡菜发酵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
盐水浓度% 发酵天数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1号坛4 1.6 3.2 3.8 3.5 3.4 3.2
2号坛6 1.2 5.5 4.0 1.8 1.2 1.2
3号坛8 0.5 2.0 1.8 1.6 1.5 1.2
请分析以上数据,回答问题: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制作时,将备好的原材料和盐水按一定的比例装坛后,给泡菜加盖,并用水封口,该做法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
(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知道,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 。
(3)该兴趣小组同学在25℃时重复进行了上述实验,测定的各发酵天数亚硝酸盐含量都低于在15℃时测定的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亚硝酸盐是在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在较高温度下,乳酸菌通过 的生殖方式快速繁殖,并分解糖类,产生的大量 ,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也能分解一部分亚硝酸盐。
(4)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哪些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请你举例说明: 。(至少写出1种食品及其应用的细菌或真菌的名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A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1)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句话中比较鲜明的是所处的节气不同,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的是我国中原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概况,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雨雪的指南针,与温度有关。因此影响插柳植树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 A. 移栽时,根部带一个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不受伤害,防止植物的吸水能力降低,与蒸腾作用无关,故A错误;
B. 蒸腾作用进行的部分主要是叶片,因此减去部分枝和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故B正确;
C. 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光照不强烈,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避免出现姜蔫现象,提高成活率。与降低蒸腾作用有关,故C正确;
D. 在树苗上盖上遮盖物使得植物接受不到强烈的光照,从而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较少水的散失,避免出现萎蔫现象,利于植物的成活。与降低蒸腾作用有关,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
2.【答案】(1)B
(2)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的概念
【解析】【解答】(1) A.三峡库区的丰都车前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故A错误。
B. 三峡库区中既有生物成分,又有非生物成分,能构成生态系统,故B正确。
C. 三峡水属于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故C错误。
D. 三峡库区的所有动物,是生物成分的组成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故D错误。
故选B。
(2)A、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与题干不符,故A错误。
B、生物影响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它能固士保湿,修复库区消落带生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B正确。
C、 环境影响生物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与题干不符,故C错误。
D、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环境影响生物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与题干不符,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
3.【答案】(1)B
(2)D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1)一朵花开放以后,要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可见,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是: 植株生长→传粉→受精→开花→结果。题中词的意思是花凋落后结出青杏,在这个过程里需要经过开花和结果两个生理过程,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 柳树是绿色开花植物,其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形成果实,柳絮是柳树的种子,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其中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是花、果实、种子,称作生殖器官。
4.【答案】(1)C
(2)B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人体能量的供给
【解析】【解答】(1)100米冲刺跑、引体向上、跳远运动的强度比较大,持续时间短,不属于有氧运动,故ABD错误。做广搔体操强度较低,节奏较绶,属于有氧运动,故C正确。
故选C。
(2) A、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故A错误;
B、人在感冒发烧时,身体内有炎症,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起到防御保护的作用,故B正确;
C、血浆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故C错误;
D、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对人体健康来说,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之一是有氧运动。它的特点是: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节奏较缓。那些在高强度和短时间内完成的运动,人体吸入的氧气量远不能满足机体的消耗,体内的氧气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而在有氧运动过程中,身体所消耗的氧气量大致等于吸入的氧气量,这样可使身体的肌肉细胞在运动过程中不致缺氧,从而起到更好的增进健康的作用。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散步、慢跑、做操等。
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
【答案】5.D
6.C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1、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嗥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鸟类属于恒温动物。
2、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5.鸡和鸭都是鸟类,结合分析可知:“体表被覆羽毛”、“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体温恒定”都是鸟类的特征;鸟类的呼吸器官是肺,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而气囊能暂时储存气体,辅助肺呼吸,但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一般来说,凡是对健康人采取的措施均为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等;凡是对病人或怀疑是病人的采取的措施均为控制传染源,如隔离病人等;其余的“环境消毒、消灭媒介蚊虫、讲究个人卫生、戴口罩"等措施可判断为切断传播途径。可见,李明家的鸡和鸭要经常注射疫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保护易感者,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1)成熟区;导管
(2)d;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B;光合作用和呼吸
(4)A;B;C
(5)增加光照强度(白天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夜间降低温度、延长光照时间等)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根毛与根毛细胞;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大了吸水的表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是部位,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由此可知,大棚蔬菜主要是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2)某同学在图一中曲线上标注了a、b、c、d、e五点,一天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时候是二氧化碳最低的时候,对应曲线中的d点;在曲线的bd段,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的原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叶肉细胞在图一a点时,此时是0时,没有太阳,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图二中B所示的生理状况相匹配,因为只有B图示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
图二D中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足以提供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此时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图二中,D图表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A.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满足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符合绿色发展理念,A符合题意。
B. 绿色低碳,人人有责,也人人可为。每个人都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在点滴之间汇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磅礴力量,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因此,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符合绿色发展理念,B符合题意。
C. 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餐盒等一次性用品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发展理念,C符合题意。
D.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环境,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需求,避免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而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5)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等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减去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因此,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并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和时间)、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等。因此,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保证水分充足、合理施肥、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措施有: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叶绿体中进行。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2)图二:①线粒体;②叶绿体。
8.【答案】(1)肺;心脏
(2)B
(3)5→C→D→6→9
(4)能量;尿
(5)神经系统;反射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人体能量的供给;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1)将人体内上腔静脉中的血液引出体外,经氧合器将其充氧,并送回患者肺静脉。所以,图甲中的氧合器替代了图乙中受损器官肺的生理功能,当血液流经氧合器后,血氧饱和度增大,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通过“血泵”将患者的静脉血引入体外的“氧合器”中,可见“血泵”替代人体心脏的生理功能。
(2) 结合题图可知,若人体的心脏功能受损,则血液不需要经过左心房、左心室,则插管B直接与主动脉相连。
(3)结合题图可知,经“氧合器”回到人体心脏的血液,再经体循环,到达脑,途径是:5肺静脉→C左心房→D左心室→6主动脉→9各级动脉→脑。
(4)血液中的氧进入脑细胞后,在线粒体中参与葡萄糖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脑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使患者保持神志清醒。同时,在脑细胞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尿素,将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肾脏并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5)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其中神经调节起主要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分析】(1)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自动有节律的收缩,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2) 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替代肺的功能。图甲表示该设备将人体内上、下腔静脉中的血液引出体外,经氧合器将其充氧,并送回患者肺静脉;图乙表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图。
9.【答案】(1)叶片气孔(或气孔)
(2)水和无机盐
(3)基因
(4)可遗传的
(5)二或2;糯性感病、非糯性抗病、非糯性感病
(6)选择①不给分;选择②,简洁处理病害,不污染环境;但需要大量人工(成本高),还会产生残留的真菌孢子;选择③,该病会通过孢子传播,套袋可以及时有效处理病害,不污染环境,但需要大量人工(成本高)。选择④,可以及时高效的处理病害,但可能污染环境,带来农药残留。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叶片的结构;气孔;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解析】【解答】(1)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进出叶片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可见,水稻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都可以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
(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植物缺乏含氮的无机盐时叶片变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因此营养液为水稻的生长主要提供了水和无机盐。
(3)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子代。因此杂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4)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太空甜椒是一种基因变化引起的变异辣椒品种,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5)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文中杂交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抗病与感病是两对相对性状。水稻杂交时,两对性状可以自由组合,因此将糯性感病的种子与非糯性抗病种子进行杂交,子一代中可以产生糯性抗病、糯性感病、非糯性抗病、非糯性感病四种类型的种子。
(6) 田间管理水稻制种过程中,若发现稻穗中出现黑粒现象,需要及时处理,尽量把损失减小。如果直接清除有病稻穗,优点是简洁处理病害,不污染环境,缺点是需要大量人工。如果在有病稻穗套袋后清除,优点是因为该病会通过孢子传播,及时有效处理病害,不污染环境,缺点是需要大量人工(成本高)。如果喷洒相应的高效农药,优点是可以及时高效的处理病害,缺点是可能污染环境,带来农药残留。
【分析】(1)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2)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所以营养液中含有水分和无机盐,才能满足水稻的生长需要。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将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5)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10.【答案】(1)乳酸菌;隔绝空气,为乳酸菌提供无氧的环境
(2)先上升后下降
(3)分裂;乳酸
(4)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面包或酿酒;利用霉菌制作腐乳或奶酪;利用醋酸菌制作醋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的生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结合分析可知,用于发酵泡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坛内,给厌氧型的乳酸菌创造缺氧的环境。
(2)据表中数据可见:不同时期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不同,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
(3)乳酸菌等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乳酸能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也能分解一部分亚硝酸盐。
(4) 结合分析可知,我们可以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面包或酿酒;利用霉菌制作腐乳或奶酪;利用醋酸菌制作醋。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腐乳要用到多种霉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1 / 1湖北省枣阳市2024年中考生物二模考试试卷
1.(2024·枣阳二模)“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是襄阳地区清明节和端午节特有的传统。一是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思念。二是希望柳树能驱蚊虫赶疾病,图一个好寓意。据此完成第(1)、(2)题。
(1)由题可知影响插柳植树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2)移柳树时为提高成活率常采用一些措施,下列措施中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A.根部带一个土坨 B.减去部分枝和叶
C.在阴天或傍晚植树 D.在树苗上盖上遮盖物
【答案】(1)B
(2)A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1)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句话中比较鲜明的是所处的节气不同,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的是我国中原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概况,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雨雪的指南针,与温度有关。因此影响插柳植树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 A. 移栽时,根部带一个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不受伤害,防止植物的吸水能力降低,与蒸腾作用无关,故A错误;
B. 蒸腾作用进行的部分主要是叶片,因此减去部分枝和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故B正确;
C. 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光照不强烈,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避免出现姜蔫现象,提高成活率。与降低蒸腾作用有关,故C正确;
D. 在树苗上盖上遮盖物使得植物接受不到强烈的光照,从而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较少水的散失,避免出现萎蔫现象,利于植物的成活。与降低蒸腾作用有关,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
2.(2024·枣阳二模)丰都车前是三峡库区特有的珍稀草本植物,个体数量稀少,被称为“植物大熊猫”,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植物资源。2024年3月12日,遨游太空“回家”后的丰都车前,在湖北宜昌秭归县首次完成大规模野外回归。野归后,丰都车前将改善三峡库区消落带环境。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三峡库区的丰都车前 B.三峡库区
C.三峡水 D.三峡库区的所有动物
(2)将太空育种后的丰都车前在三峡进行首次野外回归,除了三峡小气候适宜植株生长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它能固土保湿,修复库区消落带生态。说明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答案】(1)B
(2)B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的概念
【解析】【解答】(1) A.三峡库区的丰都车前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故A错误。
B. 三峡库区中既有生物成分,又有非生物成分,能构成生态系统,故B正确。
C. 三峡水属于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故C错误。
D. 三峡库区的所有动物,是生物成分的组成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故D错误。
故选B。
(2)A、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与题干不符,故A错误。
B、生物影响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它能固士保湿,修复库区消落带生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B正确。
C、 环境影响生物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与题干不符,故C错误。
D、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环境影响生物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与题干不符,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
3.(2024·枣阳二模)“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的《蝶恋花.春景》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杏树和柳树是襄阳常见的被子植物。据此完成第(1)、(2)题。
(1)由“花褪残红青杏小”这句词可知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哪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
A.传粉和受精 B.开花和结果 C.传粉和结果 D.开花和受精
(2)“枝上柳绵吹又少”,柳绵亦作“柳棉”“柳絮”。从词中可知“柳绵”主要是柳树的什么器官( )
A.果实 B.叶 C.花 D.种子
【答案】(1)B
(2)D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1)一朵花开放以后,要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可见,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是: 植株生长→传粉→受精→开花→结果。题中词的意思是花凋落后结出青杏,在这个过程里需要经过开花和结果两个生理过程,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 柳树是绿色开花植物,其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形成果实,柳絮是柳树的种子,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被子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其中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是花、果实、种子,称作生殖器官。
4.(2024·枣阳二模)拒绝抽烟、远离毒品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人体健康来说,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之一是有氧运动。它的特点是:强度较低、持续时间长、节奏较缓。在有氧运动过程中,身体所消耗的氧气量大致等于吸入的氧气量,可使身体的肌肉细胞在运动过程中不致缺氧。合理科学的有氧运动能够增进健康,预防感冒。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面是同学们在学校里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其中属于有氧运动的是( )
A.100米冲刺跑 B.引体向上 C.做广播体操 D.跳远
(2)人在感冒发烧的过程中血液成分明显增加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浆 D.血小板
【答案】(1)C
(2)B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人体能量的供给
【解析】【解答】(1)100米冲刺跑、引体向上、跳远运动的强度比较大,持续时间短,不属于有氧运动,故ABD错误。做广搔体操强度较低,节奏较绶,属于有氧运动,故C正确。
故选C。
(2) A、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故A错误;
B、人在感冒发烧时,身体内有炎症,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起到防御保护的作用,故B正确;
C、血浆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故C错误;
D、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对人体健康来说,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之一是有氧运动。它的特点是: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节奏较缓。那些在高强度和短时间内完成的运动,人体吸入的氧气量远不能满足机体的消耗,体内的氧气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而在有氧运动过程中,身体所消耗的氧气量大致等于吸入的氧气量,这样可使身体的肌肉细胞在运动过程中不致缺氧,从而起到更好的增进健康的作用。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散步、慢跑、做操等。
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
(2024·枣阳二模)李明家里养了许多鸡和鸭,老师讲过它们都属于鸟类,但李明没有看到它们像鸟一样飞行,因此他对老师的观点产生了怀疑,于是去查找资料。据此完成第(1)、(2)题。
5.下列对鸡和鸭的描述中,哪个不会在李明所查的资料中出现( )
A.体表被覆羽毛
B.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C.体温恒定
D.主要用气囊辅助肺呼吸,气囊能进行气体交换
6.为了预防禽流感,李明家的鸡和鸭要经常注射疫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特异性免疫
【答案】5.D
6.C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1、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嗥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鸟类属于恒温动物。
2、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5.鸡和鸭都是鸟类,结合分析可知:“体表被覆羽毛”、“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体温恒定”都是鸟类的特征;鸟类的呼吸器官是肺,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而气囊能暂时储存气体,辅助肺呼吸,但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一般来说,凡是对健康人采取的措施均为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等;凡是对病人或怀疑是病人的采取的措施均为控制传染源,如隔离病人等;其余的“环境消毒、消灭媒介蚊虫、讲究个人卫生、戴口罩"等措施可判断为切断传播途径。可见,李明家的鸡和鸭要经常注射疫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保护易感者,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2024·枣阳二模)习总书记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枣阳市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种植大棚蔬菜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如图所示,图一是晴朗的夏季一昼夜内大棚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图二中A、B、C、D为大棚蔬菜叶肉细胞内的四种生理状况,图中①②分别为叶内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大棚蔬菜主要是通过尖根的 吸收的水分,通过 向上运输。
(2)某同学在图一中的曲线上标了a、b、c、d、e五点,其中,大棚内氧气浓度最大时对应的点是 。在曲线bd段,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的原因是 。
(3)叶肉细胞在图一中a点的生理状况与图二中 (填字母)图所示的生理状况相匹配。图二中,D图表示了植物的 作用。
(4)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多选)
A.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B.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
C.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餐盒等一次性用品
D.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
(5)请你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为大棚蔬菜种植户提出一条增产的建议:
【答案】(1)成熟区;导管
(2)d;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B;光合作用和呼吸
(4)A;B;C
(5)增加光照强度(白天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夜间降低温度、延长光照时间等)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根毛与根毛细胞;导管及其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大了吸水的表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是部位,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由此可知,大棚蔬菜主要是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2)某同学在图一中曲线上标注了a、b、c、d、e五点,一天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时候是二氧化碳最低的时候,对应曲线中的d点;在曲线的bd段,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的原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叶肉细胞在图一a点时,此时是0时,没有太阳,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图二中B所示的生理状况相匹配,因为只有B图示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
图二D中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足以提供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此时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图二中,D图表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A.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满足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符合绿色发展理念,A符合题意。
B. 绿色低碳,人人有责,也人人可为。每个人都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在点滴之间汇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磅礴力量,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因此,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符合绿色发展理念,B符合题意。
C. 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餐盒等一次性用品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发展理念,C符合题意。
D.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环境,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需求,避免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而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5)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等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减去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因此,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并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和时间)、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等。因此,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保证水分充足、合理施肥、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措施有: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叶绿体中进行。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2)图二:①线粒体;②叶绿体。
8.(2024·枣阳二模)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通过“血泵”将患者的静脉血引入体外的“氧合器”中,使血液进行氧合后再泵入患者的体内,这样既减轻了患者肺的负担,又减轻了患者心脏的负担。因此ECMO适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图甲是ECMO中的一种连接方式,图乙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ECMO中的“氧合器”替代的是患者 的生理功能,“血泵”替代的是患者 的生理功能。
(2)图甲所示ECMO的连接方式,主要是通过替代肺循环来保护患者的肺,这种连接方式适合心脏功能正常而肺功能衰竭的患者。若患者心肺功能都衰竭,则ECMO的连接方式是将图甲中的插管 (选填“A”或“B”)连在主动脉上。
(3)按图甲中的连接法,从“氧合器”流出的血液,其携带的氧气要到达患者的脑,按图乙中的循环路线,流经的途径依次是: →脑(用图乙中的字母、数字和箭头表示)。
(4)患者的脑细胞利用氧分解葡萄糖释放的 来维护脑细胞的生命活动,同时在脑细胞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尿素,将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肾脏并以 的形式排出体外。
(5)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但主要受到 的调节,它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答案】(1)肺;心脏
(2)B
(3)5→C→D→6→9
(4)能量;尿
(5)神经系统;反射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人体能量的供给;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1)将人体内上腔静脉中的血液引出体外,经氧合器将其充氧,并送回患者肺静脉。所以,图甲中的氧合器替代了图乙中受损器官肺的生理功能,当血液流经氧合器后,血氧饱和度增大,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通过“血泵”将患者的静脉血引入体外的“氧合器”中,可见“血泵”替代人体心脏的生理功能。
(2) 结合题图可知,若人体的心脏功能受损,则血液不需要经过左心房、左心室,则插管B直接与主动脉相连。
(3)结合题图可知,经“氧合器”回到人体心脏的血液,再经体循环,到达脑,途径是:5肺静脉→C左心房→D左心室→6主动脉→9各级动脉→脑。
(4)血液中的氧进入脑细胞后,在线粒体中参与葡萄糖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脑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使患者保持神志清醒。同时,在脑细胞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尿素,将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肾脏并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5)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其中神经调节起主要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分析】(1)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自动有节律的收缩,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2) 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替代肺的功能。图甲表示该设备将人体内上、下腔静脉中的血液引出体外,经氧合器将其充氧,并送回患者肺静脉;图乙表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图。
9.(2024·枣阳二模)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湖北有“鱼米之乡”之称,水稻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空实验2022年,神舟十四号上我国第一次在太空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即包括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材料二:种子基地2023年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在公安县举办,现场展示了农民种植的太空甜椒和太空番茄等。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在这里袁隆平院士赠送的杂交水稻亲本种子曾落地开花。
材料三:杂交育种某品种水稻有糯性和非糯性,也有抗病与感病的。通过杂交后进行若干代选育后可以得到目标类型的种子,如糯性抗病的水稻种子。
材料四:田间管理水稻制种过程中,稻穗中易出现黑粒现象。水稻黑稻粒是由真菌引起的,若不及时处理,这种病害极易蔓延且在下一代出现。黑粒中真菌会在水稻中产生毒素,人若食用后会危及健康。
(1)水稻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会通过 散失到空气中。
(2)在太空中水稻的培养实验需要注入营养液,营养液为水稻的生长主要提供 。
(3)杂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的多样性。
(4)太空甜椒是一种受到变异的辣椒品种。这种变异属于 变异。
(5)文中列举出水稻的相对性状有 对。现用糯性感病的种子与非糯性抗病种子进行杂交,子一代中除了产生糯性抗病类型的种子外,还可能产生了 三种类型的种子(填一种类型即可)。
(6)制种时,定期检查水稻的生长状况,若发现有病稻穗,有以下处理方式:①不做处理②直接清除有病稻穗③在有病稻穗套袋后清除④喷洒相应的高效农药,你会选择哪种处理方法,并说明该方法的优缺点。
。
【答案】(1)叶片气孔(或气孔)
(2)水和无机盐
(3)基因
(4)可遗传的
(5)二或2;糯性感病、非糯性抗病、非糯性感病
(6)选择①不给分;选择②,简洁处理病害,不污染环境;但需要大量人工(成本高),还会产生残留的真菌孢子;选择③,该病会通过孢子传播,套袋可以及时有效处理病害,不污染环境,但需要大量人工(成本高)。选择④,可以及时高效的处理病害,但可能污染环境,带来农药残留。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叶片的结构;气孔;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解析】【解答】(1)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进出叶片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可见,水稻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都可以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
(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植物缺乏含氮的无机盐时叶片变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因此营养液为水稻的生长主要提供了水和无机盐。
(3)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子代。因此杂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4)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太空甜椒是一种基因变化引起的变异辣椒品种,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5)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文中杂交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抗病与感病是两对相对性状。水稻杂交时,两对性状可以自由组合,因此将糯性感病的种子与非糯性抗病种子进行杂交,子一代中可以产生糯性抗病、糯性感病、非糯性抗病、非糯性感病四种类型的种子。
(6) 田间管理水稻制种过程中,若发现稻穗中出现黑粒现象,需要及时处理,尽量把损失减小。如果直接清除有病稻穗,优点是简洁处理病害,不污染环境,缺点是需要大量人工。如果在有病稻穗套袋后清除,优点是因为该病会通过孢子传播,及时有效处理病害,不污染环境,缺点是需要大量人工(成本高)。如果喷洒相应的高效农药,优点是可以及时高效的处理病害,缺点是可能污染环境,带来农药残留。
【分析】(1)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2)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所以营养液中含有水分和无机盐,才能满足水稻的生长需要。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将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5)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10.(2024·枣阳二模)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泡菜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食品,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检验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体摄入亚硝酸盐过量,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下表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实验时得到的数据,记录的是温度为15℃时,泡菜发酵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
盐水浓度% 发酵天数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1号坛4 1.6 3.2 3.8 3.5 3.4 3.2
2号坛6 1.2 5.5 4.0 1.8 1.2 1.2
3号坛8 0.5 2.0 1.8 1.6 1.5 1.2
请分析以上数据,回答问题: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制作时,将备好的原材料和盐水按一定的比例装坛后,给泡菜加盖,并用水封口,该做法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
(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知道,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 。
(3)该兴趣小组同学在25℃时重复进行了上述实验,测定的各发酵天数亚硝酸盐含量都低于在15℃时测定的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亚硝酸盐是在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在较高温度下,乳酸菌通过 的生殖方式快速繁殖,并分解糖类,产生的大量 ,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也能分解一部分亚硝酸盐。
(4)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哪些细菌或真菌制作发酵食品?请你举例说明: 。(至少写出1种食品及其应用的细菌或真菌的名称)
【答案】(1)乳酸菌;隔绝空气,为乳酸菌提供无氧的环境
(2)先上升后下降
(3)分裂;乳酸
(4)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面包或酿酒;利用霉菌制作腐乳或奶酪;利用醋酸菌制作醋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的生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结合分析可知,用于发酵泡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坛内,给厌氧型的乳酸菌创造缺氧的环境。
(2)据表中数据可见:不同时期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不同,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
(3)乳酸菌等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乳酸能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也能分解一部分亚硝酸盐。
(4) 结合分析可知,我们可以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面包或酿酒;利用霉菌制作腐乳或奶酪;利用醋酸菌制作醋。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腐乳要用到多种霉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