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一学期小学
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评分标准及部分参考答案
展示书写的作品(专项评价 5分)
阅读勤思助成长(23分)
8分(每字0.5分。)丰满 胸怀 力量 自信 成熟 庄稼 葡萄 科技
5分(每字0.5分,选词1分。)威风 玉立 英勇 高远 D
4分(每空2分,每字0.5分。)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缘身在此山中
2分(每项1分。)A B
2分 A
2分 B
三、处处留心皆学问(17分)
1. 2分(每词1分。) 秩序 统率
2. 3分(第1、2空各0.5分,第3空2分。)
例:北方 南方 北方的冬天太寒冷、黑暗,不适合大雁生活。(意思相近即可。)
1分 巢/窝/鸟巢/鸟窝
2分(每处1分,所标的语句能体现连续观察或细致观察的即可。)略
2分 B
4分(每句2分;每空1分,错别字每2个扣0.5分,扣完为止。)
里来雁门开 雁儿脚上带霜来
略(写出积累的有关天气的谚语,课内外均可。)
3分 (能用带点字描绘飞行的大雁2分,表达1分。) 略
四、童年乐事难忘怀(16分)
1. 2分(每字1分。)lòu zhā
2. 3分(每空1分,答案非唯一,合理即可。)
例:狂喜/兴奋/快乐 竹蜻蜓能飞起来 懊恼/失落
2分 A
2分 B
4分(每小题1分。)(1)X (2)√ (3)√ (4)√
3分 (写出这样写的好处2分,表达1分。)
例:作者把小鸟和燕子们当成人来写,将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看作来为“我”捧场和展开讨论,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心情的愉快。(意思相近即可。)
五、神话故事永流传(14分)
1. 4分(每空2分,答案非唯一,意思相近即可。)
例:经过:女娲用黄土造了无数小人。/她用黄土捏小人,用藤条甩出泥团变成人。 结果:大地布满了人类踪迹。
2分 A
2分 B
2分 (画句子1分,在批注栏中作批注1分。答案非唯一,写句子或词语均可,言之有理即可。)
3分 (写出形象1分,结合内容来谈1分,表达1分。答案非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例子:我心目中的女娲是拥有非凡的法力,善良和勤劳的。如本文中写到她能用黄泥来造人,而且她还夜以继日地工作,让大地上布满了人类。
1分 略
六、手写我心乐表达(25分)
说明:由学校主管行政组织阅卷老师参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P37-40“学业质量”相关要求以及《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相关评价要求,并根据学生的习作情况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
备注:如果遇到与本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不同的情况,请学校主管行政组织阅卷组的老师讨论并确定统一的评分标准。2024学年第一学期小学
三、处处留心皆学问。
大雁
8
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参考卷
①秋天,一群一裤的大及在天空飞过,发出清亮的叫声。大厘的家乡在北
(完卷时问:90分钟)
方。那儿秋天就飞雪,到了冬天,什么东西都给冰雪盖没了。太阳每天只露一
四
下脸,立刻又落下去了。这样寒冷,这样黑时,大雁怎么能生活呢?所以到了
评价
秋天,它们就结队迁移,向南方飞来。
评卷人
②大雁的飞行队很有(秩序顺序),常常排成“人”宇形、“之”字形、
一、展示书写的作品(专项评价,复习期间完成。
“一”字形。大雁飞行的时候,由一只高有经验的大压(统率统一)全队。
二、阅读勤思助成长。
③到了春深时节,它们的家乡渐渐暖和起来,冰雪融化了。太阳每天照得
①读书能增长智老,让我们羽翼feng man(
很长久,只有三四个小时黑夜。大雁从南方飞回去,用芦秆等东西做基础,放
)xiong huci
上枯叶和羽毛,做成了寞,就把卵生在窠里。母雁解卵非常专心,除非十分机
)究广。读书能给予我们斤idng(
).引导我们zixn
为
饿,它决不肯离开一步。一个月之后,小雁出壳了,一出壳就能活泼地走动。
)乐观
母雁带领着它们到有水的地方去觅食。
战
②读《观潮,我们欣赏了天下奇观。读徒月龙,我仿佛走在了乡向小路.
1联系上下文,在第②自然段的括号内选出合适的词语,打“V”。
看到cheng shu(
)的zhuang jia(
),闻到p0to0(
2.大雁的家乡在
,每当秋天,就会飞向:原因是」
的甜香。读《呼风唤雨的世纪》,我见证了现代k短(
)创造的奇迹。
③读西门豹治,我认识了足智多谋的西门豹: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3.读了短文,我知道了大雁的家叫窠。我还知道鸟的家可以叫
不
切,我认识了【】的少年周恩来。
4.从哪里能感受到作者进行连续细致观察?用“△△”标出关键语句,至少标2处。
④读古诗,是与先贤对话。读础塞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
5.关于“它们的家乡渐渐暇和起来”这个语句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我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读《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
A“浙渐”的意思是逐渐。
B“渐”一词可以掉,句意完全不变。
过
真面目,
”,我明白了要跳出局部,从整体上进行视察的道理。
C有“渐渐”一词,表达的意思更准确。D.“渐渐”说明气温不是一下子变暖和的,
6.我国的劳动人民善于观察大自然。他们发现在秋天看到大雁迁徙,就预示着
此
1.读拼音写词语,将第①和第②自然段补充完整。
2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最能表现课文中少年周恩来特点的词语填
要下霜,于是创作了谚语“八月
到第③自然段的】中(写序号)。
我还积累了有关天气的语:
A.()()凛凛B.亭亭)()C.(()无畏D.志存()
7.第②自然段写了大雁飞行。请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飞行的大雁。
3.将第④自然段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菱时顿时忽然过了一会儿,会儿功夫
4.“观”字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在“观潮”这个词中的解释是().在“奇观”
这个词中的解释是()。
A看B.景象或样子
C.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D.道教的庙字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四、童年乐事难忘怀。
竹蜻蜓
A船舶bi
B.花蕾i
C.依赖6i
D.饶恕shd
①竹靖蜒很简单,一根小小的木祝,一条薄蒋的木片。制作工具是一把小
6.以下两种表达,更能突显自己为祖国感到自豪的是哪一种?()
刀。用刀尖在小木片上钻洞,将小木片制成匀净的螺旋菜形。也就是说事先要
A我为祖国的壮美河山、传统文化、经济发展感到自豪。
用尺子画钱,在中间留下钻网的点。随后你要小心翼翼地切剂木片,先斜着向
左刚,制出斜且平滑的一面:再针着往右剂,几刀过后,木片就呈现出一种扭
B.我为祖国的壮关河山应到自素,为传统文化感到自豪,为经济发展感到自豪。
曲的螺旋状,安上木祝,竹蜻诞就“活“了。
四年级语文第1页(共4页)
四年级语文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