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高中化学作业》参考答案
1.C
【详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因此T-碳(T-Carbon)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核磁共振氢谱可检测出有机物中氢原子的种类及个数比,故B错误;
C.氮化硼陶瓷具有特殊结构及性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
D.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A.乙碳化钙为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A错误;
B.铜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9,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故B错误;
C.头碰头的p p σ键电子云轮廓图为,故C错误;
D.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空间填充模型为,D正确;
故选C。
3.A
【详解】A.烷基是供电子基团,碳原子个数越大,供电子能力越强,分子中羧基中氢氧键的极性越弱,电离出氢离子的能力越弱,酸性越弱,所以丁酸的酸性弱于乙酸,故A正确;
B.金刚石与碳化硅晶体都是原子晶体,碳元素的电负性大于硅元素,碳碳键的键能大于碳硅键,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小于硅原子,碳碳键的键长小于碳硅键,所以金刚石中的碳碳键强于碳化硅中的碳硅键,硬度大于碳化硅,故B错误;
C.二氧化硅是熔沸点很高的原子晶体,二氧化碳是熔沸点低的分子晶体,所以二氧化硅的熔点高于二氧化碳,故C错误;
D.氟化氢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氯化氢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氟化氢的分子间作用力强于氯化氢,沸点高于氯化氢,故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A.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苯酚和苯甲醇结构不同,不是同系物,A项错误;
B.在有机化学中,将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和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是不属于位置异构,官能团不同属于官能团异构,B项错误;
C.,主链上有 4个碳的烯烃,系统命名为3-甲基-1-丁烯,C项正确;
D.二氯甲烷空间构型为四面体,不存在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答案选C。
5.B
【详解】
A.泡沫灭火器的两个钢筒内分别盛装溶液和溶液,用于灭火时,将两溶液混合,发生完全双水解反应:,A正确;
B.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会产生氢氧化镁沉淀,离子方程式中会出现氢氧化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等物质的量溴化亚铁与氯气反应,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溴离子一半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会生成四氨合铜离子,D正确;
故选B。
6.D
【详解】A. 部分水解,单个胶体粒子中含有多个,1 mol形成的胶粒数目小于,故A项错误;
B.32 g的物质的量是mol,每个分子含有8个σ键,所含σ键的数目为,故B项错误;
C.冰中的每个水分子可以和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冰融化为水约有15%的氢键断裂),每个氢键被2个水分子共用,所以每个水分子含有的氢键数目为个,故冰晶体中,1 mol水分子含有氢键的数目为,故C项错误;
D.足量的铁与反应生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0.1 mol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故D项正确;
故本题选D。
7.B
【分析】烃A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得B,B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C,C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脱水成醚,结合烯醚的结构逆推可得C为HOCH2C(CH3)=CHCH(CH3)OH、B为BrCH2C(CH3)=CHCH(CH3)Br、A为CH2=C(CH3)CH=CHCH3。B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为BrCH2CH(CH3)CH2CH(CH3)Br,D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由于E与溴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说明E分子中只有1个碳碳双键,据此解答。
【详解】
A.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H=CH(CH3),键线式为,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B为BrCH2C(CH3)=CHCH(CH3)Br,由于碳碳双键是平面形结构,且单键可以旋转,因此B分子结构中最多有10个原子共面,故B正确;
C.D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由于E与溴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说明E分子中只有1个碳碳双键,根据D的结构简式可判断E分子可能有3种结构,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反应、水解反应、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8..C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阳极泥在氧气中焙烧得到含有氧化铜、金、银等的烧渣和产物A二氧化硒,二氧化硒与水反应生成,与甲酸共热反应得到粗硒。
【详解】A.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式为[Ar]3d104s24p4,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焙烧”时,硒化银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硒和银,反应中银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与甲酸共热反应生成硒、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正确;
D.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顶点的银离子与位于面心的银离子距离最近,则晶胞中银离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银离子的数目为12,故D错误;
故选C。
9.B
【分析】根据短周期元素Y能形成2对共价键可知Y为O元素,Y与G同周期即第二周期,G形成4对共价键,则G为C元素,X与Y同主族,则X为S元素,R形成1对共价键且原子序数最小,则R为H元素;
【详解】A.Y为O元素,形成的氢化物H2O、H2O2常温下均为液态,G为C元素,形成的氢化物CxHy,碳原子数目较大时为固态,则O的氢化物沸点可能低于C的氢化物沸点,A错误;
B.X为S元素,基态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空间运动状态即原子轨道数,有9种,B正确;
C.丁为H2SO4,丙为CH3CH2OH,甲为CH2=CH2,乙为H2O,反应③为CH3CH2OH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2和水,浓硫酸在反应③中做催化剂和脱水剂,C错误;
D.G为C元素,X为S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H2CO3、H2SO4,碳酸的酸性弱于硫酸,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A.CH3COONH4中水解,,会消耗CH3COO-水解生成的OH-,测定相同浓度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不能说明Kh(CH3COO-)<Kh(),A错误;
B.浓盐酸也能与KMnO4发生反应,使溶液紫色褪去,B错误;
C.K2CrO4中存在平衡2(黄色)+2H+(橙红色)+H2O,缓慢滴加硫酸,H+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溶液黄色变成橙红色,C正确;
D.乙醇和水均会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故不能说明乙醇中含有水,D错误;
答案选C。
11.D
【详解】A.中间体P、Q中不饱和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故相同,A正确;
B.根据能量图,步骤Ⅱ活化能最大,故为决速步,B正确;
C.甲苯与乙酰氯反应过程中做催化剂,参与反应后又重新生成,Ⅰ中生成四氯合铝离子后,又会发生反应,C正确;
D.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焓变和体系初末状态能量,D错误;
故选D;
12.B
【详解】A.该图说明前10s内,反应速率v(Y)=0.0395mol/(L·s),A错误;
B.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由图可知,初始反应速率较慢,后来迅速增加,可能是反应生成的Mn2+对该反应的催化作用,B正确;
C.据图可知I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间较长,反应速率较慢,平衡时n(CH3OH)较大,Ⅱ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间较短,反应速率较快,平衡时n(CH3OH)较小,则TI
K2,C错误;
D.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t1时压缩体积,二氧化碳的浓度瞬间增大,反应逆向进行,二氧化碳浓度减小直到平衡,但由于温度恒定,平衡常数不变,即K=c(CO2)不变,所以新平衡时c(CO2)和原平衡一样大,D错误;
故选B。
13.A
【详解】A.乙池中Y电极上的反应为O2+2H++2e-= H2O2,之后再发生H2O2+H++Fe2+= Fe3++H2O+, 当产生1mol羟基自由基时,需要 1mol H2O2,消耗1mol的O2。所以,标准状况下,消耗22. 4L的O2时,产生的是1mol的羟基自由基,A错误;
B.甲池为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燃料电池,b电极上氧气被还原,为正极,a电极为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B正确;
C.甲池为原电池,a电极为负极,b电极为正极。乙池为电解池,X电极为阳极,Y电极为阴极。串联装置中,电子由原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阴极,即a→Y,由电解池的阳极流向原电池正极,即X→b,C正确;
D.乙池中生成自由基的反应:H2O2+H++Fe2+= Fe3++H2O+,其中过氧化氢作氧化剂,二价铁离子作还原剂,D正确;
故选A。
14.A
【分析】由于多元弱酸,所以L3表示随pH的变化曲线,L2表示随pH的变化曲线,L1表示随pH的变化曲线,据此回答。
【详解】A.根据分析,L3表示随pH的变化曲线,A错误;
B.根据分析,L1表示随pH的变化曲线,由a点数据可得,B正确;
C.d点溶质为,c点溶质为,相同浓度时草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草酸氢根,草酸根更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c点D.c点溶质为,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点溶液中:,D正确;
故选A。
【15题答案】(每空2分共14分)
【答案】(1)ACFBDE或ACDBFE
(2)冷却,使蒸气转变为固体
(3)容量瓶、三颈烧瓶
(4)降低晶体溶解度,减少损失
(5)
(6) ①. 3 ②. AB
【16题答案】(每空2分共14分)
【答案】(1)+3 (2) ①. 将Fe2+氧化为Fe3+,便于后续除杂 ②. 4.9
(3)2Mn2++H2O2+4NH3 H2O=2MnOOH↓+4NH+2H2O
(4)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若不出现白色浑浊,说明MnOOH已洗涤干净,反之则未洗涤干净
(5) ①. (,1,) ②.
【17题答案】(每空2分共16分)
【答案】(1)-172.4 (2)BC
(3) ①. 甲 ②. p1(4)
(5)① (6)反应i、ii的H>0,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或反应正向进行程度大),CO2消耗的量多;反应ⅳ的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或反应正向进行程度小),CO2的生成量少。温度升高时,这两种因素均能增大CO2平衡转化率
(7)
【18题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答案】(1)①. ②.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2)羟基、醛基(3)①. ① ②.
(4)
(5)pH随滴入氯水体积的变化和pX[pX=-1gX,X为cNH),
chc,od或
c(NH3H2O)c(H2CO)
e(C
]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c(HC,O
H
a-2.5,6.7)
d
-3.8,5.4)
3
pX246
-8
20
40(复水)/m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HC,O4)
A.L2表
随pH的变化曲线
c(H,C,0)
B.该温度下,K,(NH,·H,O)=108
C.水的电离程度:c点D.c点溶液中:c(H,C0,)+c(HC,O)tc(CO)=c(NHt)+c(NH,H,O)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8分。
15.三水合草酸合铁四酸钾{K,[F (C04),3H,0],x、y均为整数)常用于化学光量
计。实验室用FCl3(易潮解,易升华)和K,C,0,为原料制备,实验步骤如下:
L无水FeCl,的制备:
浓盐酸
铁屑
b
饱和
NaOH
P,0
食盐水
溶液
浓硫酸
C
D
(1)仪器连接顺序为A→
(仪器不重复使用)。
(2)B中冷水的作用为
Ⅱ三水合草酸合铁四酸钾晶体的制备:
称取一定质量草酸钾固体,加入蒸馏水,加热。溶解。9095℃时,边搅拌边向草酸钾
溶液中加入过量FCl,溶液。将上述溶液置于冰水中冷却至绿色晶体析出。用布氏漏斗过
滤、乙醇洗涤、干燥得三水合草酸合铁酸钾晶体。整个过程需避光
(3)用无水FeCl,配制所需FeCl,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填仪器名称)。
20°℃
100mi
(4)乙醇代替水洗涤的目的是
皿晶体组成的测定及误差分析
取少量晶体配成溶液,用0.0200mol·L标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第一次滴定,达终点
时消耗18.00mL标准液,向滴定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粒将Fe+还原为Fe2+。过滤,用
该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第二次滴定,终点时消耗2.95mL标准液(杂质不反应)。
(5)第二次滴定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6)K.[F (C,0),]3H,0中y=一。下列情况会导致y偏高的是
。(填标
号)。
A样品中含有草酸钾杂质
B第一次滴定前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第二次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
D.第二次滴定终点时颜色为深紫红色
16.M0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以菱锰矿(住要成分为MnC0,还含有少量Fe304、
Pe0、Co0、AhO)为原料制备M2O3的工艺流程如图。
I .MnO,
Ⅱ氨水
含$2-沉淀剂
菱锰矿
酸浸池
(硫酸)
沉淀池I
沉淀池Ⅱ
MnS0,溶液
I.3%双氧水
废渣
滤渣1
滤渣2
Ⅱ.0.2mol·L氨水
Ⅲ实验操作
250℃
Mn,O3
72h
高纯度的MnOOH
25℃时,相关物质的Kp见表。
物质
Fe(OH)2
Fe(OH)3
Al(OH)3
Mn(OH)2
Co(OH)2
1×10l6.3
1×10-38.6
1×1032,3
1x10l2.7
1.09×1015
已知:氢氧化氧锰MnOOH)难溶于水和碱性溶液。
(I)MOOH中M的化合价为价。
(2)向“沉淀池中加入MO2,MnO2的作用是,在“沉淀池中,滴加氨水调节
溶液的pH,使溶液中铝、铁元素完全沉淀,则理论上pH的最小值为
(当溶液中某离
子浓度c≤1.0x10moL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3)MS04转化为M00H的离子方程式为。
(4)MnSO4转化为MnOOH中TⅢ实验操作”包含过滤、洗涤、干燥。检验MnOOH是否
洗涤干净,具体操作为
(5)MnS晶胞与NaCl晶胞属于同种类型,MmS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Mn
①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坐标。在
MS晶胞坐标系中,1号S原子坐标为0,0,0),3号S原子坐标为(1,1,1),则2号S
试卷笔8而此11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