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测评A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测评A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8 19:4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综合素养测评A卷
基础巩固与综合运用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10 分)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yáo lán( ),是那样美丽zhuànɡ ɡuān( ),hé ǎi( )可亲。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球不断遭到破坏,令人慨叹。lì rú( ),过度捕捞导致江河生态ɡēn jī( )受到重创,乱砍滥伐导致风沙肆虐,塑料垃圾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命安全……为了不让地球将来变得cǎn bù rěn dǔ( ),我们应该立即行动,为保护生机盎然、五彩斑斓的地球ɡònɡ xiàn( )自己的力量,给zǐ sūn( )后代留下一个满载希望的美丽家园!
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4 分)
2. 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 分)
慨叹(gài /kǎi) 肆虐(nüè/ lüè) 威胁(xié/ xiě) 满载(zǎi/ zài)
3. “滥”字的解释有:①流水漫溢;②不加选择,不加节制;③不切实际,浮泛。语段中“乱砍滥伐”中的“滥”应选第______种解释,“陈词滥调”中的“滥”应选第______种解释。(填序号)(2 分)
4. 语段中提到的“五彩斑斓”中的“五彩”,原来指的是什么?( )(2 分)
A. 黄、青、蓝、白、黑 B. 黄、青、赤、白、黑
C. 黄、青、赤、白、褐 D. 黄、青、蓝、白、褐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2 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正的朋友会和你风雨同舟,在你遇到困难时会帮助你。
B. 刘备领兵来到关上,马超三番五次叫阵。
C. 这根绳子太细了,只能不紧不慢地拉着,否则容易断掉。
D. 我们新时代的少年绝不能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
2. 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再加上水电站大坝截住了河水,____大瀑布水量逐年减少。几年之后,____在汛期,____见不到大瀑布昔日雄伟的气势。
A. 因此 无论 也 B. 但是 即使 也
C. 而且 虽然 但是 D. 所以 即使 也
3. 小明从陕西旅游回来画了一幅画。看到他的画,我想到的诗句是“( )”。
A.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B.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D.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4. 六年级的同学们正在开展关于“古诗词学习方法”的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来体会。
B. 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C. 读古诗词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理解。
D. 古诗词只要熟读成诵就行了,不用理解意思。
5. 下列关于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相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庄稼丰收。在传统文化中,“五谷”指稻、麦、粟、菽、稷。
B. 写倡议书时,要依据倡议的对象写称呼,也可以不用称呼,在正文中点出即可。
C. 《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浪淘沙》(其一)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千古佳作,诗人们以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D.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6.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阅读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有很大不同。后者是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滋滋地与人共享;而前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可以独啜,仿佛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窃窃私语,它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此时你感觉它只在为你歌唱。
A. 阅读的乐趣来源于不同的对话。 B. 阅读的收获难以与人分享。
C. 阅读的魅力需独自品味。 D. 在阅读中最能体验孤独的滋味。
三、按要求完成练习。(6 分)
1. 阅读《环保人之歌》部分简谱,完成填空。(2 分)
音乐简谱中的“1(do)、2(re)、3(mi)、5(sol)、6(la)”分别对应我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_______、_______、_______、徵、_______。
2.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填空。(4 分)
(1)《浪淘沙》(其一)的前两句写了黄河汹涌澎湃的雄伟气势,而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诗人由景色联想到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表现出诗人豪迈的进取精神。
(2)江南古镇依山傍水,每到草长莺飞时节,河道两旁酒旗招摇,让人不禁想起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读过的古诗中还写到“莺啼”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中体现湖阴先生勤劳、爱整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16 分)
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植树节设立46周年,为此六年级(1)班开展了“绿化家园,健康成长”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 【任务一:拟写宣传标语】 此次宣传活动缺少一条宣传标语,请你仿照示例,围绕“树木与希望”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 分)
例: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2. 【任务二:推选代言人】 本次活动面向全班同学征集代言人,下面是一位同学为课文《青山不老》中种树老人拟写的一段推选理由,读一读,并完成练习。(8 分)
①巍巍青山,有多少人能默默守护一生?②而他,一杆旱烟袋,一排三间房,却在那“怪物”盘踞的晋西北,用十五年的时光,奇迹般地创设了一块绿洲。③大山深处,这位山野老农,用生命捍卫着青山,用坚守珍爱着土地。④他真正做到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1)句①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换一种说法表述。(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②是一个病句,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中修改。(2 分)
而他,一杆旱烟袋,一排三间房,却在那“怪物”盘踞的晋西北,用十五年的时光,奇迹般地创设了一块绿洲。
(3)仿照画“____”部分,结合种树老人的事迹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在代言人的选择上有不同意见,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准确把握他人观点,不曲解,不断章取义。
B. 抓住对方的漏洞步步紧逼,直到对方无话可说。
C. 尊重不同的意见,态度平和,以理服人。
D. 听到不同意见时,要换位思考,积极沟通。
3. 【任务三:设计出行路线】此次植树活动的地点在红沙浦,下面是典典搜集到的公交站牌信息,请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
(1)典典同时看到774路和63路站牌,那他所在的站点不可能是
( )(2 分)
A. 温泉镇 B. 宋家洼 C. 凯旋路 D. 黄龙湾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2 分)
①拼音有误的公交站牌是774 路。 ( )
②典典坐774 路从温泉镇到南园要付4 元车费。 ( )
(3)典典家住温泉镇,他需要在植树活动当天9:00 前到达红沙浦,他只能乘坐___路公交车;活动结束后典典想早点到家,想尽量少坐几站,他可以先乘坐____路公交车,在____站换乘____路公交车。(2 分)
五、课内阅读。(10 分)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①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②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 借助关键词句,提取关键信息,把握选文的主要观点。(1 分)
选文先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围绕这一观点,选文先以____________为例说明不可再生资源将枯竭,然后列举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可再生资源遭受破坏,从而不可再生的例子。
2. 读句子,品味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6 分)
(1)选文第①段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2)选文第②段中画“_____”的句子中的“本来”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画“~~~”的句子,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3 分)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6 分)
植树造林有什么科学门道?
①从卫星上看地球,近20 年的数据表明,地球正在持续变绿,其中我国贡献最大,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25%。目前,我国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森林覆盖率达24. 02%。“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 05% 提高到13. 84%,为我国北疆筑起万里绿色屏障。从一点点绿长成一片片绿,植树造林的科学门道可不少。
②科学植树造林,树种选择是关键。如果造林树种选择不当,种植后苗木难以成活,浪费种苗、劳力和资金;即便一开始成活,后来生长不良,也难以成林,发挥不了应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的造林地多种多样,南方、北方,平原、山地,东部湿润地、西部干旱地,肥沃地、贫瘠地,自然条件明显不同。因此,适地适树是植树造林中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特性和造林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相适应。
③适地适树的目标有两个主要实现途径——选地适树和选树适地。所谓选地适树,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等条件确定主要发展树种后,为其选择最适合的造林地;而选树适地是在造林地确定以后,根据其条件选择适合的造林树种。
④我国造林树种选择的成功例子有很多。比如“三北”工程建设区,水分条件较差的内蒙古科尔沁、浑善达克和毛乌素等沙地,选择柠条、沙棘等灌木树种防沙治沙效果好;在水分条件较好的黑龙江地区,则可选择兴安落叶松、红松等树种形成大规模乔木林。又比如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当年专家在调查中发现了一株华北落叶松古树,经过论证后确定这一树种适合在该地区生长由此,一株“功勋树”成就了现在的“百万亩林海”。在科学植树造林中,“向大自然学习”是法宝,充分考虑当地生态承载力,做到以水定林、以乔定林,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
⑤适地适树还有两条实现途径。一是改地适树,通过整地、施肥、灌溉等来改变造林地环境,使其适合原来不适应的树种生长,这一点在生产上应用很广泛;二是改树适地,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其更适应造林地的条件。
⑥当然,树种选择也要考虑造林目的。用材林树种选择要求速生、丰产、优质、稳定等;经济林则要求早实、丰产、优质等;农田防护林要求抗风、速生、根系发达、稳定、价值较高等;水土保持林要求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生长旺盛、根系发达、树冠宽阔等;薪炭能源林要求速生、热值高、适应性强、综合效益高等。
⑦目前,我国造林树种的选择已经发展到适地适种源、适地适良种的阶段。我国条件较好的造林地基本实现了成功造林,剩余造林地多是“硬骨头”,如盐碱地、滨海滩涂、风沙侵蚀土地等。总之,审慎科学选择树种,锲而不舍植树造林,才能达到大规模国土绿化的目的,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有删改)
1. 根据关键句,理清本文的说明思路,完成思维导图。(4 分)
2. 本文第①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3. 第⑦段中,“硬骨头”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4. 结合文本,下面这则材料对应的植树造林的实践是( )(2 分)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戈壁砂石滩干旱缺水、风沙肆虐,当地人民通过修复治理湿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污水资源等方式植树造林,荒滩成功变绿。
A. 选地适树 B. 选树适地 C. 改地适树 D. 改树适地
5.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近几年来,地球持续变绿,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植被覆盖率逐年递增25%。
B. 我国造林树种选择的成功例子有很多,例如在黑龙江地区选择柠条等树种。
C. 第⑥段运用了举例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具体清楚地说明了不同类型树林在树种选择上的特点。
D. 农田防护林和用材林在树种选择上的共同点是都要求抗风、速生、丰产。
6. 第④段列举的我国造林树种选择的两组成功例子,其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30 分)
街道上车辆乱停乱放,马路上行人随意横穿,小区里各种宠物随地大小便……在我们的身边,各种不文明的现象破坏了我们的美好生活。请就某一现象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题目自拟,格式正确,内容清楚,不少于450 字。
参考答案
一、1.摇篮 壮观 和蔼 例如 根基 惨不忍睹 贡献 子孙
2.慨 kǎi 虐nüè 胁xié 载zài
3.② ③
4.B
二、1.C 2.D 3.B 4.D 5.A 6.C
三、1.宫 商 角 羽
(1)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2)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3)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四、1.每一铲泥土都是希望,每一棵树木都是未来。
(1)巍巍青山,没有多少人能默默守护一生。
(2)
(3)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用岁月书写着传奇。
(4)B
3.(1)B
(2)①√②×
(3)63 63 黄龙湾 774
五、1.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矿产资源
(1)举例子 列数字 矿产资源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强调了其珍贵性和不可再生性
(2)不能删除。“本来”指“原先”,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现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由原先的可以不断再生,变成了现在的不可以不断再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3.乱砍滥伐加剧水土流失;工厂任意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污染水源。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资源就是珍惜我们的生命。
六、1.科学门道 植树造林中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 适地适树还有两条实现途径 审慎科学选择树种,锲而不舍植树造林
2.列数字 具体而准确地展现我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的成就
3.条件较差,很难成功造林的地方
4.C
5.C
6.不能。首先列举“三北”工程建设区根据各地的水分条件选择适合的造林树种的例子,然后列举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由一株“功勋树”成就“百万亩林海”的例子,两个例子分别与前面选地适树和选树适地的顺序一一对应,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七、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