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月考语文检测试卷
语 文 答 题 卷
语 文 答 题 卷
高三数学(理)答题卡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11.(2分)
12.(2分)
13.(2分)A B
14.(3分)
穆 公 不 说 召 伯 乐 而 谓 之 曰 败 矣 子 所 使 求 马 者!
15.(3分)( )
16.(2分)
四、语言文字综合运用(40分)
17.(10分)
120
7.(2分)
8.(3分)
9.(4分)(1)
(2)
(3)
(4)
10.(6分)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姓 名_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____
考 号________________
注 意 事 项
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禁用涂改液,涂改胶条。
缺考标记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填涂样例
一、语文知识积累(含书写3分,共28分)
1.(4分)(1) (2) (3) (4)
2.(10分)
(1) (2)
(3) (4)
(5) (6)
(7)
(8)
3.(4分)(1) (2)
(3) (4)
4.(3分)( )
5.(4分) A B
C D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6.(3分)( )
6.(3分)( )
12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8.(30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月考语文检测试卷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 书写(3分)
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说明: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25分)
1.(4分,每空1分)偌 标 矫 衷
2.(10分,每空1分,有错、漏、添字者,则该空不得分。)
⑴松枝一何劲 ⑵东风不与周郎便
⑶蜡炬成灰泪始干 ⑷先天下之忧而忧
⑸君子坦荡荡 ⑹自缘身在最高层
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8)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3.(4分,每空1分)⑴凄清 ⑵通“披”,穿 ⑶往、到 ⑷迫近
4.(3分)A
5.(4分,每空1分)A.尼摩船长 B.莎莉文 C.圣地亚哥 D.列夫·托尔斯泰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6.(3分) A
7.(2分)“挑”、“弹”、“举”、“叼”四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刻画出了杜主任炫耀、得意的神情与嚣张的气焰。(2分)(评分标准:能扣住动词或动作描写说妙处,语言表达流畅,意思对即可。)
8.(3分)不能删去。这个句子既渲染了当时紧张尴尬的气氛,又呈现了一幅“群像”,有看笑话的,有附和的,也有同情的,更有无数个不敢抗争的“不吭声”的大嘴哥哥,深化了文章主旨。(评分标准:能点出当时紧张尴尬的气氛得1分,“群像”的刻画与主题之间的作用占2分,视分析水平酌情给分。)
9.(4分)⑴为自己或亲人的合法权益无畏无惧、敢说真话的人。
⑵多嘴,喜欢质疑、攻击他人,说话不严谨,爱大肆宣扬的人。
⑶在公共事务和社会热点中不惧流俗、为公众利益站出来说话的科学权威。
⑷像柴静一样勇于探寻社会事件的真相、敢说真话的人。
(评分标准:描述词语不必相同,但大体方向要准确,每点1分。)
10.(6分)示例:(1)生活需要说真话。如果没有人说真话,在愚昧面前,我们就会被蒙蔽,如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皇帝的新装》中若没有小孩说真话,皇帝与大臣永远陷在自欺欺人的漩涡中无法自拔。(2)说真话需要超人的勇气与胆识。《大嘴》中的大嘴面对不公,勇于呼吁,敢于抗争。柴静为了大众利益,敢于探寻真相,不怕得罪他人。雨果正是有着公正的立场、正直的良知、清醒的头脑、超人的胆识,才敢向英法联军说真话,予以无情的鞭笞。(3)说真话会促进社会正能量的发展。社会是需要理性精神的,一个人若为了公众利益敢于站出来说话,会对其他人群产生示范作用,一步步促成社会良好氛围的形成。
(评分标准:有自己的看法,并能联系文章内容及读过的课文或其他作品予以阐述,整体较有深度。不必太拘泥于以上提供的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11.批、入(2分,每空1分。)
12.表达诗人积极进取、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感。(2分)
13.A—乎;B—安(2分,每空1分)
14.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3分,每处1分)
15. B(3分)
16.(2分)要真正认识一件事物,必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对待人事物的时候,要抓住本质特征,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问题时要有所舍弃,才会有所专注。/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意思对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题(40分)
17.(10分)评分细则:本题分两个方面评分。
评分一:表达5分
评分点 分值 细 则
字形 2分 错别字每满三个扣1分,未满三个不扣分,重现者不计,扣完2分为止。
标点 1分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满三处扣1分,未满三处不扣分,扣完1分为止。
语句 2分 语句表达出现一处错误扣0.5分,重现者不计,扣完2分为止。
评分二:内容5分(称呼1分,道歉1分,方法及语言表达3分;称呼格式不计分。)
【示例】
小明:
您好!先前您在我店订购了一本《名人传》,但因我们的失误,错发成了《朝花夕拾》,给您添麻烦了,深表歉意!现您的《名人传》已经寄出,两天内一定到货。烦请您在收到后将《朝花夕拾》寄回,地址是ⅹⅹ,姓名是ⅹⅹ,邮资由我们承担。欢迎再次惠顾!
18.(30分)(略)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月考语文检测试卷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请认真审题,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四大题,18小题。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祝你成功!
▲书写(3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端正。
一、语文知识积累(25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时常,我会迷失在成长ruò (1)▲ 大的森林里。我没能形成自己的真善美的价值biāo (2)▲ 尺,总被他人的言行左右,我总在不停地成为别人,而不是自己。突然明白,求真路上,要学会停步,学会不断地回眸,不断地jiǎo (3)▲ 正。迷途寻梦,只盼勿忘初zhōng (4)▲ ,一切的一切,只为找到那个最真的自己。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风声一何盛, ▲ 。(刘祯《赠从第(其二)》
▲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子曰:“ ▲ ,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借月亮的盈亏写人事多变的句子是“ ▲ ,
▲ ”。
(8)知心好友即将离别之际,我们总会用王勃的千古名句“ ▲ , ▲ ”形容只要心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
(1)以其境过清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3)造饮辄尽 ▲ (4)薄暮冥冥 ▲
4.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或置酒而招之 B 以乐其志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 不戚戚于贫贱 D 无怀氏之民欤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名著阅读。(4分)
根据下列名著中的内容,写出选段中加点的“他”或“她”。(4分)
A.阿龙纳斯接受他的建议,步行到海底采珠场。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他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他救起那个穷苦的采珠人,又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采珠人。(选自《海底两万里》)( )
B.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我以为是母亲,立刻伸出双手。可是,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C.他又往上爬去,到了顶上摔倒了,便在地上躺了一会,桅杆还横在肩膀上。他想爬起来,可是太吃力了,他便扛着桅杆坐在那里,望着大路。(选自《老人与海》) ( )
D.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选自《名人传》) ( )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6~10题。(18分)
(一)大嘴(节选) 莫言
⑴九岁的大嘴钻进兴奋的人群,面对着村子里的锣鼓队。打鼓的人,依然是哥。哥是村子里最好的鼓手,这让大嘴感到骄傲。哥脸色发红,眼睛闪光,站在鼓架前,挥舞着两根圆溜溜的鼓槌子擂打鼓面。他入迷地盯着哥虽然粗大但十分灵巧的双手和那两根上下翻飞的鼓槌子,身体随着鼓声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
⑵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爆响着铃铛,从桥头上直冲下来,到了人群外边,车上的人轻捷地跳下来。大嘴听到有人低声说:“杜主任来了。”
⑶杜主任先是对着人群点头,神色突然严肃起来。他按了几下车铃,激越的锣鼓声把铃声淹没,杜主任大声喊叫:“停下,别敲了!”
⑷锣鼓声戛然而止。
⑸杜主任走下高坡,皮鞋嗒嗒响着,走进人群,站在鼓前,扫了哥一眼,不阴不阳地说:“叶老大,你很卖力嘛!”
⑹哥咧开嘴,尴尬地笑着。杜主任撇撇嘴,冷笑一声。哥将鼓槌子放在鼓上,两只手,在身上摸索着,摸出一个瘪瘪的烟盒,剥开,捏出一根香烟,递到杜主任面前。杜主任哼了一声,从自己上衣兜里,用两根指头,夹出一盒没开包的烟,用小指的指甲挑开锡纸,用大拇指弹出一支,举到嘴边,用嘴巴叼出来,然后又摸出一个白亮的打火机,将烟点燃。杜主任将手中的烟盒举起来,大声说:“谁抽 ”都盯着烟盒,但无人吭气。
⑺杜主任将烟盒装进口袋,目光上下打量着局促不安的哥,然后直盯着哥的脸,似乎是很惋惜地说:“叶老大,你的鼓打得确实很好,但是,你不用再打了。”
⑻哥咧开嘴,仿佛要说话,但是说不出话,只有两片嘴唇上下开合,脸通红,猴子腚,耳朵比脸还红,两片经霜柿子叶,膝盖弯曲,双手低垂,身体矮了许多。“麻子,你来打!”主任指着哥身后的方麻子说。方麻子急不可待地跑到鼓前,抓起鼓槌子来。
⑼哥尴尬地退到一边,和大嘴站在一起。
⑽大嘴感到腹中似乎有一把火燃烧起来,耳朵上那些冻疮奇痒难捱,嘴巴不由自主地张开,他大声喊叫着:“主任,你不公道!我爹不是还乡团①,我爹那时才14岁,他是被人领着到那帮还乡团里去吃了两个羊肉包子。小孩子谁不馋 大人也馋,你见了羊肉包子不也要流口水吗 我爹只吃了两个羊肉包子,你要是我爹也会去吃,说不定你还要吃三个,吃四个,吃五个,吃六个。你吃了六个包子都不是还乡团,我爹怎么就成了还乡团! ”
⑾哥用手捂住了大嘴的嘴巴。大嘴挣扎着,咬了哥的手指。哥松开手。大嘴跑上高坡,大声喊叫:“我爹不是还乡团!我爹就吃了两个包子,你们凭什么不让我哥打鼓 我们不是还乡团……”
⑿主任愣了片刻,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了一阵,指着大嘴的嘴巴说:“你这小子,怎么长了这么大一张嘴呢 ”
⒀有的人笑出了声,有的人咧开嘴,做出笑的表情,但没发出声音。
⒁“大嘴,听说你能把自己的拳头吞下去 如果真有这本事,让你爹把你送到杂耍班子里当小丑吧。”
⒂哥跑上高坡,用巴掌堵住大嘴的嘴。
⒃大嘴踢着哥的腿,挣出头,张开口,大声喊叫。哥扇了大嘴一巴掌,大喊:“不许说话!”
⒄大嘴从高坡上倒下来。过了一会儿,他艰难地爬起来,看到哥站在杜主任面前,低声下气地说着什么。他感到耳朵里嗡嗡响,仿佛有苍蝇在里边飞。他感到正午的阳光很刺眼,众人的眼睛都在盯着自己。他还想喊叫,但喉咙已经发不出声音。他张大嘴巴,把自己的拳头,用力地往嘴里塞。他感到心中充满了怒火,仿佛只有把拳头塞进嘴里,才可以缓解那种让他几乎要发疯的激烈情绪。塞,他感到嘴角慢慢地裂开,拳头上的骨节顶得口腔胀痛,牙齿也划破了手掌上的冻疮,嘴巴里全是血腥的气味。塞啊,终于把整个的拳头,全部塞进去了。
(节选自莫言《大嘴》,有删改)
【注】①还乡团: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尾随国民党进攻解放区的地方反动武装。文革时期,凡还乡团成员都被划为反革命分子,遭受歧视,不能参加各种活动。大嘴父亲十四岁时由于饥饿跟人到还乡团里吃了两个包子,被诬为“还乡团成员”。
(二)关于“大嘴”的那些事儿
【生活中的这些“大嘴”】
2013年5月,在香港举办的“五四现代文学”讲座上,顾彬认为,莫言小说语言啰嗦,没有幽默感,写女性没有灵魂等等,他断言“没有了葛浩文,莫言不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认为葛浩文是很好的译者,翻译时不是死板地一字一句地译,莫言的小说翻译成英文时,有了第二个作者,葛浩文创造了国外的莫言。顾彬甚至说:“如果葛浩文是为王安忆翻译,也会为她卖广告,去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便会是王安忆,而不是莫言了。”
顶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光环,莫言也不断地遭受各种质疑与非议,比如质疑莫言获奖有黑幕;比如批评莫言在某些场合的表现不够勇敢等等。
面对生活中的这些“大嘴”,莫言继续选择“莫言”。
——《大嘴大嘴,莫言莫言,再复再复》(有删改)
【“大嘴”去哪儿了?】
与西方科学家在公共事务和社会热点中勇于亮出自己相比,某些中国科学家就显得过于冷静了。在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特别提到:以自然科学家作为消息来源的报道,在政治性媒体上只占到3.5%,在公共网络论坛上只有3.2%,在新闻媒体上只有13.3%。在全社会为之轰动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在公共网络论坛上,自然科学家作为消息来源的竟然为零!韩启德呼吁:我们科技工作者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不能选择沉默或逃避,要有不惧流俗的勇气!科学家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精神,如果因为讲真话而挨骂,那恰恰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光荣。
——游宇明《科学家的另一只翅膀》
【“大嘴”在行动】
柴静自费一百来万拍摄了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柴静试图在纪录片中回答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调查,能有新的发现,看见别人看不见的真相。
为了解答雾霾疑问,柴静遍访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专程到一些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接触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环保部等职能机构,也寻访伦敦、洛杉矶那些曾经被污染所困的城市,想找到破解之道。
柴静说,通过调研,她发现我国燃煤和燃油大概存在“相对低质”、“末端排放缺乏控制”等四大问题,也尝试揭示这几大问题背后的管理与执法困境。
柴静的努力,更多的是在悲观中寻找出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雾霾中寻找阳光。
——高明勇《穹顶之下,柴静的调查真相》(有删改)
【再论说真话】
无情的时间对盗名欺世的假话是不会宽容的。
奇怪的是今天还有人要求作家歌颂并不存在的“功”、“德”。我见过一些永远正确的人,过去到处都有。他们时而指东,时而指西,让别人不断犯错误,他们自己永远当裁判官。他们今天夸这个人是“大好人”,明天又骂他是“坏分子”。过去辱骂他是“叛徒”,现在又尊敬他为烈士。他们把自己当做机器,你装上什么唱片,他们唱什么调子;你放上什么录音磁带,他们哼什么歌曲。
哪怕是给铺上千万朵鲜花,谎言也不会变成真理。
人只有讲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活下去。
——节选自巴金《再论说真话》(有删改)
【初读感知】
6.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3分)
A.大嘴大喊着为哥哥抗争时,杜主任哈哈大笑,说他嘴大,可见杜主任挺喜欢大嘴的。
B.顾彬认为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完全得益于葛浩文的翻译。
C.柴静希望通过调研,揭示我国燃煤和燃油问题背后的管理与执法困境。
D.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没有一个科学家为了公众利益站出来说话,对公众予以引领。
【细读品味】
7.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说说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妙处。(2分)
(杜主任)用小指的指甲挑开锡纸,用大拇指弹出一支,举到嘴边,用嘴巴叼出来,然后又摸出一个白亮的打火机,将烟点燃。(《大嘴》第⑹段)
▲
8.有同学认为《大嘴》第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闲笔,完全可以删去,你以为呢?(3分)
“有的人笑出了声,有的人咧开嘴,做出笑的表情,但没发出声音。”
▲
▲
▲
【联读发现】
9.请根据对文本的理解,说说四个“大嘴”各指怎样的人。(4分)
⑴《大嘴》中的“大嘴”指 ▲
⑵【生活中的这些“大嘴”】中的“大嘴”指 ▲
⑶【“大嘴”去哪儿了?】中的“大嘴”指 ▲
⑷【“大嘴”在行动】中的“大嘴”指 ▲
10.两篇文章的着笔点都是“说真话”,许多文学作品也写到了“说真话”,如《皇帝的新装》《就英法联军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等,这引发了你对“说真话”的哪些思考?结合《大嘴》《关于“大嘴”的那些事儿》这两篇文章,并联系你读过的课文或其他作品加以阐述。(6分)
▲
▲
▲
▲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一)房兵曹胡马(4分)
杜 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诗歌写于开元二十八年,正值杜甫漫游齐赵、少年清狂的一段时期。
11.诗歌第三、四句以 ▲ 、 ▲ 两个极传神动词,勾勒骏马凌厉奔驰的雄姿。(2分)
12.诗歌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诗人以托物言志的手法,想要借马表达 ▲ 。(2分)
(二)(10分)
【甲】马说(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 ▲ (A)?”
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②薪莱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日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问:“何马也 ” 对曰:“牝③而黄。”
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④。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马色牡牝,尚弗能知,又 ▲ (B)知天下之马也?”
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者。 ——节选自《列子·汤问》
[注] ①子姓:子孙。②纆(mò):挑东西的绳索,代“挑”。③牝(pìn)母马。④骊:纯黑色。
13.通读【乙】文,请将文言词语 “安”“乎”准确填入文中(A)(B)处。(2分)
14. 用“/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B.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C.才美不外见 请见之
D.其真无马邪 得其精而忘其粗
16.阅读选文,根据你的理解填空:(2分)
【甲】文中食马者不识马,使得千里马遭埋没;【乙】文中九方皋不见牝牡、不见骊黄,却能识得天下之马,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
四、语言运用(40分)
17.根据下面的内容,请你写一条微信。(10分)
小明在当当网上订购了一本《名人传》,店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本《朝花夕拾》给他。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的身份拟一份处理此事的微信发给小明,地址、姓名等信息用ⅹⅹ代替。
要求:①清晰得体地介绍;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
③120字左右。
18.根据要求完成作文。(30分)
“真”是我们人生追求的一大境界。“说真话”,说真实想法,而不是言不由衷。“干真事”,务实真干,而不是搞花样。“求真理”,研究学习科学、正确的思想认识,去伪存真。“做真人”,诚实而不虚伪,坦率而不掩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我们一路成长,一路追寻“真”的足迹。
以“寻真”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可以记叙个人的真性情、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感;可以描摹自然的真美丽,也可以抒发生活的真感受;还可以探究人生的真道理。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