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8 21:05:01

文档简介

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一年级 语文学科
(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积累运用(32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题。(9分)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带着对扬州的憧憬,从御码头下湖,只见水道若扬州
的瘦巷,由船而视,柳桃夹岸,顺水蜿(yán),“瘦巷”豁然开朗,水中点缀小汀洲,
有人凝然垂钓,望去仿佛迷蒙之境,人工种植的芭蕉、杨柳和野生的草卉夹杂,是西湖、
太湖不曾见过的情景。
扬州的巷子是俗趣(àng)然的。除去新城区不说,老城的巷子照例是瘦,瘦也瘦得
各自曼妙。有的是细劲,笔直得一透到底;有的是如水盘纡,拐个小弯一个老井台,转个
身几户人家,一路下来,始终与终点隔着一段红绸舞;有的却瘦中有腴,不喜骨感,但要
匀称,并行三人是没有问题的,这样的巷子边上常开着小店,烟杂店、菜铺、点心店,冷
不丁还有大户人家的几进院落,比如“汪氏小院”,如此巷子就添了几分热闹。候客的黄
包车、挂相机的游人和卖水果的贩子、提着菜篮子回家的扬州人来来往往。无一例外的是,
瘦的巷子不仅走人,还行车,好在扬州的老巷子是修.缮.过的,青石板齐整,就希望它们身
子骨够坚实,否则如何经得起。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的字写出正确的读音。(4分)
① 蜿(yán) ▲ ②(àng) ▲ 然 ③瘦中有腴. ▲ ④匀称. ▲
(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先指出错误类型再给出修改意见。(2 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分)
A.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由船而视”的“由”是介词,“还行车”的“还”是连词。
C.语段中加点的“修缮”一词不可以改成“修葺”,因为二者虽是同义词但搭配有区别。
D.语段中画双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2.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3分)
A.北宋欧阳修所著《归田录》中有一篇《卖油翁》,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沉稳
谦逊的老翁形象,并告诉我们“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及“熟能生巧”等道理。
B.孙犁的小说《山地回忆》,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从看到故人穿的“阜平蓝”粗布裤
褂,引出作者在阜平的回忆,展现了在抗日战争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革命战士与人民群众
之间深厚的鱼水情谊,赞美了纯朴真挚的人情。
C.光未然的诗歌《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期间,全诗采用呼告、反复、比喻等修辞,
主要以直接抒情的方式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D.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列夫·托尔斯泰》巧妙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前半部分极
力蓄势表现其“粗拙”的长相,后半部分笔峰一转,展现了他丰富的情感世界,字里行间
洋溢着仰慕、崇敬之情。
3.默写(9 分)
①独坐幽篁里, ▲ 。(王维《竹里馆》)
②双兔傍地走, ▲ ?(《木兰诗》)
③谁家玉笛暗飞声,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 ▲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⑤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
⑥《晚春》中的诗句“ ▲ , ▲ ” 表达“植物能如雪花
般尽情飞舞,舒展生命本色,我辈也应当如此”的感慨。(韩愈《晚春》)
⑦《木兰诗》中运用互文的修辞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 , ▲ 。
4.综合性学习(11 分)
学校七年级决定在四月上旬开展“品味生活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下
面各项活动要求积极参加。
(1)仿照“活动项目一”再设计两个活动项目。(4 分)
活动项目一:搜集巧用成语的广告
活动项目二: ▲ 活动项目三: ▲
(2)为更好地呈现本次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巧妙渗透语文学习,校团
委计划为本次活动筹备一场汇报演出,请你作为主持人为本次演出写一段开场白,要求至
少使用一种修辞。(3分)

(3)校团委拟于四月十五日下午三点于学校报告厅举行汇报演出,请你以团委的口吻给
七年级同学发布一则活动通知。(4分)
通知
七年级全体同学:

二、阅读理解(55 分)
(一)名著阅读(11 分)
5. 下面对《骆驼祥子》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骆驼祥子》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
的小福子,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尖酸刻薄的高妈等。
B.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表现了一个有良知
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C. 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是因为祥子很早就来到人和车厂,而且刘四
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D. 刘四爷卖掉人和车厂并抛弃虎妞,二强子卖了女儿还踢死了老婆,阮明因没借到钱而
告发曹先生,《骆驼祥子》中这些自私冷漠的人物体现了社会的凉薄。
6.学校话剧社准备重新演绎《骆驼祥子》,请结合知识卡片,参考示例,任选下面一个片
段,为祥子拍写一个镜头,并说明理由。(4分)
知识卡片:
远景:有开阔的视野,除了拍摄人物,还可以拍摄环境等,以便渲染气氛。
近景:表现人物和景物局部面貌的画面。
特写:聚焦人物的某个细节,如外貌、动作、色彩等。
【示例】“小福子自杀以后”我选择用特写镜头进行拍摄。小福子的死对于祥子来说是压
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绝望到只能往深渊里掉,无力反抗。特写镜头可以刻画他沧桑
无奈、面如土灰的脸部表情,又瘦又黑又脏的落魄形象。
A.孙侦探诈走祥子买车的钱以后 B.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情景

7.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道:“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
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
你认为祥子变成走兽是“他自己的过错”,还是他周围的人把他驱到了野兽里去?请结合
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4 分)

(二)古诗文阅读(19 分)
请阅读以下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读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 蝇头二万言。
【注释】①元元:人民、百姓。②课:阅读。
【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孙权劝学》)
【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 ,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

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 ,而风雨雷雹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
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选自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8.小语和小文就三则诗文的内容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他们的对话。(5分)
小语:读了以上诗文,我发现孙权和陆游都是好学之人,孙权百忙之中常读书,《读书》
一诗中三、四句刻画出陆游① ▲ 形象。(2 分)
小文:我的脑海里浮现了这两句诗的画面:② ▲ 。(3分)
小语:陆游正是因为热爱读书,所以才筑书巢。
9.请运用下面的方法解释加点的字。(4分)
加点字 方法 相应内容 正确解释
乃.亦大笑 课内迁移法 蒙乃.始就学 (1)乃:
A.完成,达到
(2)就:
乃引客就.观之 字典查找法 B.即使
(填选项)
C.接近,靠近
俯仰四顾. 成语推断法 顾.盼生辉 (3)顾:
既.入又不能出 联系语境 客始不能入 (4)既:
10.请用“/”给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2分)
间 有 意 欲 起 而 乱 书 围 之 如 积 槁 枝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12.乙文中提到“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请结合文本,分别说说吕蒙和陆游从读
书中获得的益处。(4分)

扬州初一家长 QQ 交流群:312098938(试题资料免费下载)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材料一】
青团的前世今生
①青团是江南人家在清明节吃的一道传统点心,其色泽青绿,所以叫作青团。在不
同的地方青团又被称为艾团或清明果等。艾草、糯米等是做青团的主要食材,吃了有散寒
除湿的功效。
②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古时候人们做青团
主要用作祭祀,但如今它作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而是成了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
因其外形为圆形,亲朋相聚吃青团也寓意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希望家庭幸福圆满,
家人健康长寿。
【材料二】
青团的制作过程
【材料三】
“我为青团代言”文案
文案一 文案二
如果说有一种食物,能把江南绿透,能让 别看我小小一团,我可是从宋朝一直火到今天
春天醒来,清甜甘冽,令人如坠温柔暖乡, 呢!我的全身糯韧绵软,里面裹着的绵密的豆
想必,非青团莫属。在味蕾间回味的片刻, 沙更是点睛之笔,软糯 Q 弹不粘牙。我是一个
春天便真正融进了心里。 有颜值、有内涵的青团!
【材料四】
青团宜“浅尝辄止”
糯米粉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膳食纤维素,这些物质在人体中比较难被消化,食用过
量可能会加重人体肠胃负担,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糖尿病人禁食青团,青团中含有大量的糖分,糖尿病人食用青团无疑会使病情恶化;
同时青团对肥胖人士不友好,吃多了不利于健康。(摘自《健康网》)
13.同学们将制作“青团名片”,作为本次推销的海报。请你根据【材料一】,补全名片
的内容。(3分)
出生时令:(1) ▲
青 别名:艾团
团 外衣:青绿色
名 主要原料:糯米、(2) ▲
片 功效:散寒除湿
寓意:(3) ▲
14.【材料三】有两则宣传文案,你认为哪一则最合适放入宣传册中,为什么?(3 分)

15.软糯而不塌陷的青团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请你仔细观察【材料二】的图片,用文字
描述青团的制作过程。(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3 分)

16.小胖同学对你说:“哇,你们做的青团真诱人!我特别喜欢甜豆沙,我要多买几个,
今天中午饱餐一顿。”你将如何回复?试结合【材料四】的内容进行劝说。(3 分)

(四)记叙文阅读(13 分)
传灯
曹文军
①裴先生教我的时候,已经五十多了,膝下似无儿女,常年穿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
装,冬天裹条黑色的围巾。裴先生早年毕业于名校,他那时教两个班的语文,最喜欢两个
大文人:苏东坡和鲁迅。上课时,讲着讲着,就讲到东坡居士和迅哥儿那里去了。久而久
之,我也爱看鲁迅,半懂不懂地读《呐喊》《彷徨》。
②裴先生是城里人,但似乎一直住在学校。有时候,我去得早,会看到裴先生蹲在
低矮的宿舍前面刷牙。许是牙口好,普通话极端正、流利。仅这一点,就足足让我们这些
乡下的少年佩服不已了。在裴先生教我们之前,无论师生,没有人说普通话的。他来了,
语文课才渐渐有了“语”和“文”的样子。裴先生不反对读课外书,他自己订阅的杂志,
常在班上传阅。这让我对他的钦佩又多了一层。裴先生第一次布置我们写作文,写家乡的
树,我就写了柿子树。文章的构思模仿鲁迅,开头便是:”我家屋前有一棵柿子树,还有
一棵也是柿子树……”隔了一天,作文发下来了,我小心翼翼打开,想看看得了多少分。
③然而我只看见一个刺眼的“58”分,我不敢相信,但红笔写的分数,像块图章那
样印在那里,赫然在目。那个博学而有风度的裴先生,竟这样无声地给我了一巴掌。
④放学后,我犹豫再三,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敲开了裴先生宿舍的门。那是一间低矮
的平房,门前搭了一个花坛,旁边是一棵很大的柿子树。
⑤裴先生听我结结巴巴说明了来意,却不做声,转身写了一个题目。我立刻明白了
他要我现场重写一篇。我又羞又气,但略加思索便一挥而就。写完天已向晚,裴先生依旧
不说话,却拿了一只火红的柿子递给我。我拿了,头也不回一直走,快到家时,才发现手
上还捏着软软的柿子,心头顿起无名火,一气之下,将那柿子扔得老远。
⑥第二天,我故意迟到了一会儿,及至推进门去,吃了一惊,裴先生早已站在讲台
前,我以为又要挨批了。想不到,他说:“上次这位同学的文章,我以为是抄袭哪本书上
的,所以给了不及格,后来这位同学主动找我,我当场命题,让他重写了一篇,我才知道
错怪了他,为此我向他道歉!”说完,他竟对我作揖,将我那篇文章在班上当场朗读起来,
读得声情并茂。我恨不得将头埋到书桌里。那次误会之后,我得以经常出入裴先生的宿舍,
在他的指点下,我的文章经常出现在学校板报上。每每在天黑无人之时,我悄悄溜到那儿,
借着路灯,瞅上一眼,然后心满意足地走回去。
⑦离开学堂后,与裴先生联系并不多,但我一直保持着读书写作的习惯,这都裴先
生所赐。裴先生并不藏书。只是热爱读书,而且借给我们读,我时常在周日的午后,去拜
访他,陪他聊聊天,或者一人一椅,坐在窗下,细读一个下午。很多书上,都有他用钢笔
精心写下的批注。我日后也养成了裴先生的读书习惯,喜欢在书上写写划划。工作八年后,
有一天忽然收到裴先生寄来的信,让我把有些重要的书取走,将它们传之于我。我知道这
些书在裴先生心目中的分量,现在他竟托付于我,令人既感恩又惭愧。那天,我装了满满
一车裴先生的藏书,还有他赠予我的屋前的那棵柿子树。回转头来,裴先生仍站在学校门
口张望,秋风拂起他额前的白发,背后的枫叶正火一样在秋阳下燃烧。我将柿子树种在小
区里,望着它,总会想起裴先生。
⑧春去秋来,柿子树越长越茂盛,而我却因工作调动搬离了原来的寓所。那天傍晚,
回去看望老友,看到小区因为拆迁,人都搬走了。我的柿子树已.被连根拔起,树上孤.零.零.
地挂着三两只小小的柿子。那一刻,我想起好些年没有裴先生的消息了。我总以忙于各种
杂事为由,久未前去探望。前几年,我听说乡镇的母校也因为合并全部拆掉了,而裴先生
应该愈发衰老了吧。
⑨一转眼,秋风起,杜子花落,梧桐叶黄,满目萧瑟。那天,在公园散步时,我遇
到一棵茂盛的柿子树。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悬挂在枝头,引得我痴痴地凝望许久。
⑩我忽然流下泪来。
(选自《美文》,有删改)
【梳理·脉络】
17.梳理“我”和裴先生的交往过程,补充让“我”难忘的往事及“我”的感受,充成下
面的思维导图。(4 分)
【品味·语言】
18.本文的语言质朴平实,品读下面语句,完成相关任务。(3 分)
我的柿子树已.被连根拔起,树上孤.零.零.地挂着三两只小小的柿子。(结合加点的字词
进行语言赏析)

【揣摩·细节】
19.文章结尾“我”遇到一棵茂盛的柿子树,痴痴凝望许久,忽然落下泪来。“我”为何
会有如此反常的表现?结合“我”和裴先生的交往过程简要分析。(2 分)

【探究·主旨】
20.本文题目为《传灯》,可文中并未直接提及与传灯相关的内容。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
材料,探究作者以此为题的意图。(4 分)
【链接材料】
>>>“传灯”是传承也是点亮,是穿破黑暗的光华。
>>> 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

三、作文(60+3 分)
21.平凡的“人世间”,每个中国人都怀揣着属于自己不平凡的家国情怀,为小家,
为大家,奉献青春与汗水。请聚焦我们身边的人,他(她)真诚的帮助,无私的关爱,执
着的理想,家国的情怀……都让我们感动、赞赏、敬佩,成为我们心中的一道光。
请以“我心中的一道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抓住典型事例,捕捉人物细节,写出人物的精神。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③不少于 600 字。初一年级 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1)蜒 盎 yú chèn
(2)成分残缺或者缺主语,第一或者第二个分句的开头加上主语我。
(3)C
2.B
3.①弹琴复长啸②安能辨我是雄雌③散入春风满洛城④万里赴戎机
⑤凭君传语报平安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⑦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1)示例:活动项目二:搜集有趣的对联 ;活动项目三:纠正招牌中的错别字
(2)示例:亲爱的同学们,有人说,语文是课本上的字句,是考卷上的题目,是古诗文里的平仄对仗。但
是我们不能忽视了语文也是菜市场里此起彼伏的市井交响,是手机屏幕上一闪而过的朋友圈文案,是祖辈
口耳相传的方言里沉淀的智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下面我宣布本次
活动正式开始!
(3)此题 4分的赋分为通知的背景 1分,右下角落款 1分,主体部分 2分。
通知
七年级的同学们:
为展示本月七年级开展的“品味生活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我们年级定于四月十五
日下午三点于学校报告厅举行该活动的汇报演出,请届时各班有序整队到场。
学校团委
2025.4.12
5.B
6.示例一:A.“孙侦探诈走祥子买车的钱以后”,我选择用近景镜头进行拍摄,祥子当时非常沮丧、无奈,
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近景镜头可以表现他当时的怒火,无处可去、无家可归的窘迫心情,也可以把他在
街头茫然闲逛、无措的场景记录下来。
示例二:B.“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情景”,我选择用远景拍摄。暴雨如瀑,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他在雨中
艰难地迈着步子,挣着命。整个镜头画面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空无一人的社会环境来凸显底层劳动人民命
如草芥的凄凉、落魄。
其他表述有理也可酌情赋分。
7. 示例一:我认为祥子变成走兽是“他自己的过错”。祥子自己其实也很狭隘,有着小市 民的封闭思维。例
如从军营逃出来的时候,顺手牵走了几匹骆驼;小福子死后,祥子自 甘堕落,甚至不惜出卖他人,最后成
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示例二:我认为是祥子周围的人把他驱到了野兽里去。大兵抢走祥子的车,刘四爷害怕 祥子会继承自己的
财产而赶走祥子,虎妞骗婚和小福子的死等都加速了祥子的沉沦和堕 落,祥子正是被他周围的人驱到了野
兽里去的。
【上述示例的表述最高得两分,二者结合表述清楚可以得满分。】
8.①年老时仍坚持苦学 ②我伴着一盏青灯读书,眼神已经大不如从前,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
字。
9.(1)于是,就 (2)C (3)看 (4)已经
10.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11.我屋子里(的书),有的藏在木箱里,有的陈列在眼前,有的排列在床头,俯仰观看,环顾四周,没有
不是书的。
12.吕蒙通过读书了解历史、借鉴历史,增长了治军、治国才略,更好地“当涂掌事”。陆游读书的益处在于
怡情,享受读书之乐,是精神寄托、情感慰藉,疾痛呻吟、悲忧愤叹都在读书中消解。
参考译文:
【丙】陆子已经年老而且多病,仍不放弃读书,我把自己的居室取名叫书巢。有客人问我说:“现在您有幸
有屋子居住,屋室有门窗墙壁,还可以连接其他的屋室,可是你却称它为巢,这是为什么呢?”陆子说:“我
屋子里(的书),有的藏在木箱里,有的陈列在眼前,有的排列在床头,俯仰观看,环顾四周,没有不是
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伤忧虑,愤激感叹,没有不和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妻子和儿女都
不相见,连天气风雨雷雹的变化,也都不知道。偶尔想站起身,可乱书围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有时
甚至到了不能走路的地步,于是自己笑着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巢吗?’”于是带领客人进屋观看。客人开
始不能进来,进来了又不能出去,于是也大笑说:“确实是像巢一样啊。”
13.清明或清明节 艾草或艾草汁 家庭幸福圆满,家人健康长寿
14.示例 1:我认为采用文案一更合适,因为文案一语言优美,生动形象。“绿透”“醒来”“融进”等词富有诗
意与丰富的情感,不仅说明了青团的颜色、食用的季节,对青团美好内涵的赞美更是溢出笔端。采用文案
一更能激起买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起到宣传作用。
示例 2:我认为采用文案二更合适,因为文案二的语言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如“有颜值”“有内涵”等词,能
激起买家的兴趣。还运用了第一人称,说明了青团的历史、口感和主要原料,给人感受更真实、亲切,语
言口语化,极具生活气息。多用感叹句,校园推销买家多为初中生,此文案用语符合初中生活泼的个性,
以此文案宣传更贴近同学的心理。所以,采用文案二更适合。
15.示例:首先将艾草洗净,焯水,打碎成汁。接着在糯米粉中加入艾草汁,揉捏至面团,软硬适中。然
后取一块面团,揉搓成约 25 厘米的长条,切成小块备用,加入馅料,包成团子。最后蒸锅加水,冒热气后,
放入青团,蒸 6—10 分钟。
16.示例:同学,你好!虽然青团美味,但是糯米中的淀粉和膳食纤维素比较难被消化,食用过多可能会
加重人体肠胃负担;青团中含有太多糖分,吃过了不利于健康。所以只可“浅尝辄止”,不建议作为主食哦!
17.(1)裴先生普通话极端正、流利,鼓励我们读课外书(2)又羞又气(3)惊讶、感动、难为情(4)
裴先生将他的藏书和柿子树托付给我
18.“已”强调柿子树已被连根拔起,“孤零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柿子树被拔起后柿子所剩无几的
情态,流露出作者的心疼、惋惜之情。
19.看到眼前这棵茂盛的柿子树,作者想起裴先生对自己的关怀与指导,既感激又思念。乡镇的母校已拆
掉,自己也久未与裴先生联系,想到裴先生可能也愈发地衰老,不由愧疚和思念。
20.裴先生在偏远的镇上教书育人,将对文学的热爱传递给学生;他引导“我”阅读课外书,“我”在他的影响
下养成读书写作的习惯;裴先生将藏书传给我,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文学前行之路。文章以《传灯》
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裴先生的感激、怀念,以及对像裴先生这样扎根乡镇,教书育人的知识分子的敬佩。
21.作文评分标准参照中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