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8 20:4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宁波四中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们有可能预见100年后的世界吗?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过去,在预测未来的时候,除了少数例外,我们总是犯明显低估未来的错误。1893年,曾有74位名人对下一个100年的生活进行了预测。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全部低估了科学发展的速度。在我们这个时代里,现代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已经基本奠定了,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些基本知识不会发生重大的改变;而现代的计算机科学、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量子理论,也为我们的预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使我们相信,我们可以看到100年后世界的轮廓。
但是,人们对信息时代所做的若干预测却没有成为现实。例如很多未来学家预测“无纸办公室”,然而,只要看一看任何一个办公室,你就会发现现在用纸的数量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多。我们再来看一下“可视电话”,在1964年世界博览会期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花了1亿美元去完善一种可以连接电话系统的电视屏幕,你在打电话时可以看到对方,对方也可以看到你。这个产品仅售出很少,这是一个代价昂贵的失败。另外,也有人预测,通过互联网召开会议将会使面对面的生意洽谈不再必要,人们都在家里而不是在办公室里工作,城市几乎变为一座空城;“网络旅游”兴起,人们会整天躺在沙发上,通过互联网漫游世界和欣赏景色;还有人认为传统的媒体即将消失,因特网将会吞噬剧场、收音机、电视。然而,实际发生的事情并非如此。尽管在因特网上进行视频对话很容易,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并不愿意上镜头,城市的交通堵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糟;去外国旅游的人数打破了纪录;因特网改变了整个媒体的面貌,但是并没有消除电视、无线电广播和剧场的作用。
为什么这些预测不能成为现实呢?我猜测大部分人拒绝这些高级的方式是因为我所说的洞穴人原理。遗传和化石证据说明,看起来很像我们的现代人是10多万年前从非洲起源的,但是我们没有证据说明,与那时相比,我们的大脑和个性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你拿出一个那个时期的人,在解剖学上他和我们是相同的;如果你给他洗个澡、再刮刮胡子,让他穿上三件套西装,然后把他放在华尔街上,他和其他人在外表上并没有任何差别。我们的需要、梦想、个性和愿望也大同小异,在10万年中恐怕也没有多大变化,我们仍然像我们的洞穴祖先那样思考问题。
我想说的是,每当现代技术和我们原始祖先的愿望发生冲突时,总是这些原始的愿望占上风。这就是洞穴人原理。
例如,洞穴人总是要提供“被杀死猎物的证据”,仅仅吹嘘一个大猎物跑掉了是不够的。一个到手的有血有肉的猎物,始终比跑掉的猎物要实惠得多。类似的,当处理文件时,我们总想保存一份打印稿。我们本能地不信任飘浮在我们计算机屏幕上的那些电子符号,因此会把电子邮件和报告统统打印出来,甚至在毫无必要时也这样做。这就是无纸办公室一直没有出现的原因。
同样,我们的祖先喜欢面对面地会见。这有助于加强我们与其他人的联系,了解他们内心的情感。这就是无人城市也没有出现的原因。例如,一位老板可能想要仔细地品评他的雇员,通过在线网络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以面对面的方式,老板就能够读到这个人的身体语言,获得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近距离观察一个人,我们就能够理解他微妙的身体语言,发现他的头脑中正在想些什么,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我们的类人猿祖先,在他们能讲话之前的几千年中都是使用身体语言传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这也能解释网络观光游览始终未能代替实地旅游的现状。看一张泰姬陵的图片是一回事,亲自实地去看它则是另一回事。其中的理由是,我们古代的祖先总是希望亲自看到某件事物或事情,而不依赖道听途说。依靠实际的身体体验而不是传言,对他们在森林中幸存下去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我们的祖先是打猎的人,因此,我们喜欢看别人,甚至坐在电视机前几个小时无休止地观看我们同类的表演,但是当我们感到别人在看我们的时候就会立即感到紧张。事实上,科学家已经计算出,当陌生人盯着我们看大约4秒钟,我们就会感到紧张;大约10秒钟后,我们甚至会对盯着我们看的人产生敌视。这就是为什么原来的可视电话会昙花一现。
可见,现代技术和我们原始祖先的愿望之间依然存在竞争,即坐在椅子上看电视与走出去接触我们周围的事物之间的竞争。在这个竞争中,我们两者都需要。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网络空间和虚拟现实时代畅游,我们仍然有真人演出的剧院、摇滚音乐会、纸张和实地旅游。但是,如果有人拿出一张我们喜爱的歌星的免费照片和一张他的音乐会的门票,我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门票。这就是洞穴人原理:我们情愿两者兼得,但是如果要我们选择,我们会像我们的洞穴人祖先那样,选择后者。
让我们再回到因特网刚刚创立的时候;当时人们普遍相信它将演化为科学和进步的论坛,结果它很快就退化或一个让人为所欲为的地方,这是可以预料到的。在部落中快速传播信息的基本方法是传言,今天,部落传言的规模被大众媒体极度放大了,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就能够绕地球很多次。因此,如果你想预测将来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只要想一想10万年前我们祖先的社会关系并将其放大10亿倍即可。
现在,让我们开始遐想下一个100年。(摘编自加来道雄《物理学的未来》,伍义生等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预测未来是个艰巨的任务,而了解科技的基本知识,评估科技的发展速度,有助于人们构想未来图景。
B.过去,一些未来学家根据科技带来的便利想象将来的生活场景,某些场景与现在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
C.现代城市的交通堵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这为现代技术总会与原始祖先的愿望发生冲突提供了佐证。
D.我们出于原始时代“提供证据”的心理,总是要把文件打印出来,这使得无纸化办公难以得到普遍实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面对面的会见中,微妙的身体语言会透露出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应聘者更好的面试策略是多使用肢体语言。
B.正是由于没有意识到原始愿望对我们的影响,所以指望因特网成为科学与进步的论坛无疑是过于理想化了。
C.我们的祖先在森林中生存,更需要依靠身体体验而非传言,这给我们大力整治网络谣言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D.作者谈及原始愿望时,常联系祖先的狩猎生活,可见原始祖先的狩猎经验对人类的影响远大于其他生活经验。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郑也夫在《神似祖先》中说到,现代人往往乐于聚餐、期待聚餐,这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人获得的猎物无法长期保存。
B.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及,如果我们不想想采集者祖先的饮食习惯,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我们一碰到最甜、最油的食物就难以抵抗。
C.德斯蒙德·莫利斯在《裸猿》中举例说,司机违规被警察截停时,常常不愿意离开驾驶室,这源于原始人保卫领地的意识。
D.丹尼尔·利伯曼在《人体的故事》中提到,为了获得更健康的身体,一些人尝试像石器时代的祖先一样饮食和运动。
4.文中说,我们更愿意“走出去”而不是“看电视”,同时,我们愿意“看电视”而不太愿意用“可视电话”聊天。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4分)
本文摘自加来道雄《物理学的未来》的引言,作者为什么在“开始遐想下一个100年”之,前,先探讨“洞穴人原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有声电影 老舍
二姐还没看过有声电影。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不然便是当电人——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候,台下鼓掌特别发狂,以成其“有声”。她确信这个,所以根本不想去看。
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恰巧打牌赢了钱,于是大请客。二姥姥三舅妈,四姨,小秃,小顺,四狗子,都在被请之列。
大家决定看午后两点半那一场,所以十二点动身也就行了。
到了十二点三刻谁也没动身。二姥姥找眼镜找了一刻来钟;确是不容易找,因为眼镜在她自己腰里带着呢。跟着就是三舅妈找钮子,翻了四只箱子也没找到,结果是换了件衣裳。四狗子洗脸又洗了一刻多钟,总算顺当。
出发了。走到巷口,一点名,小秃没影了。折回家里,找了半点多钟,没找着。大家决定不看电影了,找小秃更重要。把新衣裳全脱了,分头去找小秃。正在这个当儿,小秃回来了;原来他是跑在前面,而折回来找她们。好吧,再穿好衣裳走吧,反正巷外有的是洋车,耽误不了。
二姥姥给车价还按着老规矩,多一个铜子不给。这几年了,她不大出门,所以现在拉车的三毛两毛向她要,不是车价高了,是欺侮她年老走不动。她偏要走一个给他们瞧瞧。她确是有志向前迈步,不过脚是向前向后,连她自己也不准知道。四姨倒是能走,可惜为看电影特意换上高底鞋,似乎非扶着点什么不敢抬脚。她过去搀着二姥姥,要是跌倒的话,这二位一定是一齐倒下。
三点一刻到了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映。这当然是电影院不对;二姐实在觉得有骂一顿街的必要,可是没骂出来,她有时候也很能“文明”一气。
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一进门,小顺便不干了,黑的地方有红眼鬼,无论如何不能进去。二姥姥一看里面黑洞洞,以为天已经黑了,想起来睡觉的舒服;她主张带小顺回家。谁不知道二姥姥已经是土埋了半截的人,不看回有声电影,将来见阎王的时候要是盘问这一层呢?大家开了家庭会议。不行,二姥姥是不能走的。至于小顺,买几块糖好了,吃糖自然便看不见红眼鬼了。事情便这样解决了。四姨搀着二姥姥,三舅妈拉着小顺,二姐招呼着小秃和四狗子。看座的过来招待,可是大家各自为政的找座儿,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观众们全忘了看电影,一齐恶声地“吃——”,但是压不下去二姐的指挥口令。二姐在公共场所说话特别响亮,要不怎样是“外场”人呢。  
直到看座的电筒中的电已使净,大家才一狠心找到了座。不过,总不能忘了谦恭呀,况且是在公共场所。二姥姥年高有德,当然往里坐。可是四姨是姑奶奶呀;而二姐是姐姐兼主人;而三舅妈到底是媳妇;而小顺子等是孩子;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大家打架似的推让,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爷。好容易一齐坐下,可是糖还没买呢!二姐喊卖糖的,真喊得有劲,连卖票的都进来了,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
糖买过了,二姥姥想起一桩大事——还没咳嗽呢。二姥姥一阵咳嗽,惹起二姐的孝心,与四姨三舅妈说起二姥姥的后事来。老人家像二姥姥这样的,是不怕儿女当面讲论自己的后事,而且乐意参加些意见,如“别人都是小事,我就是要个金九连环。也别忘了糊一对童儿!”这一说起来,还有完吗?说也奇怪,越是在戏馆电影场里,家事越显着复杂。大家刚说到热闹的地方,忽,电灯亮了,人们全往外走。二姐喊卖瓜子的;说起家务要不吃瓜子便不够派儿。看座的过来了,“这场完了,晚场八点才开呢。”
只好走吧。一直到二姥姥睡了觉,二姐才想起问:“有声电影到底怎么说来着?”三舅妈想了想:“管它呢,反正我没听见。”还是四姨细心,说看见一个洋鬼子吸烟,还从鼻子里冒烟呢。“鼻子冒烟,和真的一样,你就说!”大家都赞叹不已。(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塑造了市井妇女的群像,同时对其中人物也分别作了较为精细的刻画,如“外场”人二姐、“特意换上高跟鞋”的四姨、“不大出门”的二姥姥。
B.在公共场所电影院观看具有私密性的“电人巨吻”并发狂鼓掌,或是在这一场合大谈家事而心安理得,都是作者眼中当时社会生活的怪现象。
C.小说开头部分写二姐等人对有声电影无知,结尾写大家对有声电影“赞叹不已”,较为完整的描写了普通市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
D.小说标题为“有声电影”,既是指有声电影这一新奇事物,也可指二姐等人在电影院里一系列“有声”的喧哗表现,可谓一语双关。
7.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4分)
8.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5题。
材料一: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材料二:
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子云近世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虽秃千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谷之皮,敛无半分之骨。以兹播美,非其滥名耶?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选自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材料三:
王右军(羲之)与谢太傅(安)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指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选自《世说新语》)
9.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写出需要断开的三处的字母。(3分)
观其点A曳之工B裁成之C妙D烟霏E露结F状若断G而还连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彭殇”意为寿命的长与短,“彭”指道教中以长寿著称的彭祖,“殇”指未成年就夭折。
B.“区区”在文中的意思是“愚拙,没见识”,和《孔雀东南飞》中“何乃太区区”的“区区”意思相同。
C.“手足胼胝”也作“胼手胝足”,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在文中用以形容大禹劳动的艰辛,操劳不断。
D.“垒”,在文中指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垒西边”的“垒”意思相同。
1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羲之谈到有人喜欢清谈,有人好纵情山水,但当他们面对死生大事时,都会不由得感慨万千,心生悲痛之感。
B.王羲之认为无论寿命长短最终都会走向尽头,生死本来就是虚诞的,显得悲观感伤;不同于材料三中他的积极态度。
C.唐太宗运用对比、比喻等手法,批评近代书法家名不副实,浪得虚名,称赞王羲之书法尽善尽美
D.王羲之认为清谈误国,文风浮华妨碍大事,应效仿大禹和文王之勤勉;谢安则以秦朝二世而亡为例表达不同意见。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以兹播美,非其滥名耶?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
(3)驼业种树,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13.三则材料反映了王羲之的不同侧面,请分点概括。(3分)
文言小题(4分)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字而幼孩
A.旦视而暮抚(《种树郭橐驼传》)
B.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C.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并序》)
D.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1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2分)( )
A.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B.仰观宇宙之大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为仲卿母所遣
(二)古诗词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6~17题。(7分)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17.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杜甫《蜀相》中“ , ”两句,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武侯祠庄严肃穆的气氛,抒发凭吊情怀。
(2)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 ”一句,写面对社会的不公、人生的不平,诗人内心愤然不平,但面对现实只能“ ”,黯然神伤。
(3)在《故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用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意思相近的比喻表达渴望回归田园,相关的句子是:“ , 。”
(4)《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的句子是:“ , 。”
(5)杜甫在《客至》中,表面写老朋友来访突然、草堂距街市较远、酒食简单,而实则显出主客深厚友情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本题共5小题,16分)
在《说文解字》中,“木”是作为木本植物的专用字。
本字 增笔 减笔 重笔
木 本 末 朱 片 才 林 森
在小篆中,“木”可以直接生成不同的汉字(见图表):“木”加上一笔,可以变成“本”“末”“朱”。加在下面是“本”,“本”的本义是树根,用一横标示出树根的位置。(甲)。在中间加一横是“朱”,标示出树木的主干,如果“朱”再加上木字旁,就成了“株”,它的本义为露出地面的树根部,即树桩、树干。如“ ① ”中的“株”指的就是树桩。我们再来看“片”字,它实际上是(乙),表示是木头的一半;把“木”右面去掉一笔,就是“才”,也就是“材”的古字,树木劈开后就成为木材。此外,汉字构形中,双木为林,三木为森。在汉语中,“林”和“森”也是有区别的:林是树林,森则是树木更多、更为密集的树林, A ,如杜甫歌颂诸葛亮的诗《蜀相》的名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森森”即是此义。
在《说文解字·木部》中还介绍了树木的各种功用。其中,树木最高的使用价值是用于建筑材料。由于中国古代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无论是地基、支撑,还是打板、夯墙,因而都离不开木头。所谓“建材贵直”,建筑房屋的木材以直为贵。而在种种建筑材料中,栋梁的价值和重要性仍是最高的。在房屋结构中,栋梁指的房屋的大梁,承担了整个房屋的主结构,要选用上好的木材制成。后来,我们把能够支撑起事业、能派上大用场的人,也称“ ② ”。木材的第二种重要功用是做车轮。古代没有橡胶,车轮是以木材制成的。具体的办法就是荀子所说的“ 以为轮”,即把木头一边烤,一边掰弯,经过工匠漫长而细心的制作,最终将原本直的木材,加工成圆形的车轮。因此,做车轮的木头就需要有韧性,能够达到弯曲而且还不断的标准,这就是所谓“ B ”。
依据图表所示,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对“增笔”与“减笔”的表述,在文中甲、乙两处括号内填写句子,分别解释“末”与“片”两字的构形。(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两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1.请在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分)
22.文中最后一段加点的词语有两处使用错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
23.文佳同学看到一副有趣的对联,“□森淼焱垚五行俱全,□羴骉猋麤万物祥和”,但上联和下联首字都模糊不清了,请你运用汉字构形中“重笔”的知识,帮她补写出这两字,并简要说说理由。(4分)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古代工匠通过代代相传的“榫卯技艺”营造木塔,使建筑历经千年仍巍然屹立。中世纪欧洲医生长期依赖“放血疗法”治疗发热,导致无数患者枉死。同样是遵循经验传统,结果却截然不同——前者在实践中不断验证改良,后者则固守教条拒绝革新。
当科学尚未建立系统认知时,人类往往通过经验积累应对未知,但经验有时成就智慧,有时却成为桎梏。在人类探索未知的过程中,经验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及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这为现代技术总会与原始祖先的愿望发生冲突提供了佐证”错误。由原文“还有人认为传统的媒体即将消失,因特网将会吞噬剧场、收音机、电视。……城市的交通堵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糟”可知,现代城市的交通堵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是为了反驳“有人认为传统的媒体即将消失,因特网将会吞噬剧场、收音机、电视”这一观点。且原文提到“每当现代技术和我们原始祖先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并没强调“总会”冲突。
2.【B】
A.“因此应聘者更好的面试策略是多使用肢体语言”错误,于文无据。原文“以面对面的方式,老板就能够读到这个人的身体语言,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是强调从老板的角度可以读取身体语言,而不是从应聘者的角度强化使用身体语言。
C.“这给我们大力整治网络谣言带来了重要的启示”错误。整治网络谣言与“身体体验”之间没有关联,因此不能得出整治网络谣言的启示。
D.“可见原始祖先的狩猎经验对人类的影响远大于其他生活经验”错误。作者谈及原始愿望时,常联系祖先的狩猎生活,是一种“洞穴人原理”,是强调原始祖先的愿望对我们的影响,即“我们仍然像我们的洞穴祖先那样思考问题”,而没有强调原始祖先的狩猎经验对人类影响的大小。
3.【D】
第三段观点是:洞穴人原理,我们和我们的祖先无论是身体结构还是样貌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没有太大改变。
A.该说法支持了“洞穴人原理”,因为聚餐不仅是分享食物的一种方式,也是加强社群联系的一种方式,这与原始人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
B.这一描述支持了“洞穴人原理”。在原始社会中,高热量的食物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更多的能量,帮助原始人生存下来,这种偏好至今仍存在于现代人身上。
C.这一例子也很好地支持了“洞穴人原理”,因为它表明了现代人对于个人空间的保护意识可能源自于原始人对于领地的保护欲望。
D.“为了获得更健康的身体,一些人尝试像石器时代的祖先一样饮食和运动”恰恰说明现代人的饮食和运动与我们的祖先不同了。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
4.①因为我们的祖先更喜欢亲眼看到事物,依靠身体体验认识事物,所以我们更愿意“走出去”,而不是“看电视”;
②因为我们的祖先更愿意看别人,而在别人看自己时会感到紧张,所以我们愿意“看电视”,而不是用“可视电话”聊天。
5.①“洞穴人原理”指出现代技术和我们原始祖先的愿望一直共存且相互竞争,当两者冲突时,总是原始的愿望占上风;
②作者先用洞穴人原理解释了过去未来学家预测失准的原因,是忽略了原始祖先的愿望;
③再将洞穴人原理运用于下一个100年的预测,强调要兼顾科技与人文两大因素。
6.【C】“较为完整的描写了普通市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错误。小说结尾虽然大家对有声电影赞叹不已,但不是因为思想转变,他们没有真正了解有声电影,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胡乱做出的评价。从头至尾,众人的思想意识并没有变化。
7.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8.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
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
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
④如“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
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
⑥如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9.【BDF】句意:细细观察他的书法点画精工,布局巧妙,有如烟浓露结,笔形似断而实连。
“点曳之工”和“裁成之妙”做“观”的宾语,结构一致,中间要断开,故应在BD处断开;“若断而还连”并列短语,作主语“状”的整体谓语,故应在F处断开。故选BDF。
10.【B】“在文中的意思是‘愚拙,没见识’”“意思相同”错。“区区”,不重要;/愚拙,没见识。句意:其余那些小人物,有什么值得评论呢!/你怎么这样狭隘固执!
11.【B】“王羲之认为……生死本来就是虚诞的,显得悲观感伤;不同于材料三中他的积极态度”错。“固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是说: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王羲之坦然承认生命的短暂,但又看到了生和死的本质的不同,人不能庸庸碌碌如行尸走肉般地生,应该让自己的生命空间充实丰盈,体现出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12.(1)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2)凭着这样的书法来扬名显声,岂不成了虚名吗!以上这几位书法家,都是名声超过了他们的实际。
(3)凡是长安的有钱有势的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
13.①生活态度:参悟生命哲理,追求平和旷达。②书法艺术:自成一家,尽善尽美。③政治思想:积极入世,反对虚谈废务。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材料二
文字的产生,开始于中古黄帝时代,当时那些结绳记事和摹仿鸟兽之迹的原始文字,实在很不中看。商周以后,人们舍弃古朴的书法,极力追求华美的文字。大家铺纸运笔,争着以字体的华丽相标榜,以笔画的美丑相竞赛。……萧子云出于近代,在江南很有声名,但他的书法只能说写得成字,没有一点男子汉的刚劲气势,一行一行就像春天的蚯蚓萦绕,一字一字恰如秋天的长蛇盘结。这种书体像王濛那样姿容秀丽无男子气,象徐偃那样有筋而无骨,使他写秃上千只兔子毛制成的笔,聚集所写的字也没有一笔能见到字的筋;即使他写尽上万株谷树皮制成的纸,收拢所写的字也没有半分能见到字的骨。凭着这样的书法来扬名显声,岂不成了虚名吗!以上这几位书法家,都是名声超过了他们的实际。所以广泛考察古今书坛,研习书法最为精妙,达到尽善尽美,只有王羲之一人啊!细细观察他的书法点画精工,布局巧妙,有如烟浓露结,笔形似断而实连;又象凤飞龙绕,字体似斜而实正。把玩它不觉厌倦,观赏它不知头绪,心中仰慕,手上临摹,我只是推崇王羲之一个人罢了。其余那些小人物,有什么值得评论呢!(选自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材料三
王右军(王羲之)与谢太傅(谢安)一道登上冶城。谢太傅潇洒地凝神遐想,有超世脱俗的神态。王右军对他说:“夏禹为国事辛劳,连手脚都长满了老茧;周文王忙得无法按时吃饭,每日里没有一点儿空闲的时间。如今整个国家都处于战乱之中,人人都应当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果一味空谈而荒废政务,崇尚浮夸无物的文章而妨害国事,恐怕不是现在该做的事吧!”谢太傅回答说:“秦国任用商鞅,只传两代就灭亡了,难道也是清谈导致的祸患吗?”
(选自《世说新语》)
14.【D】题干中,“而”,通“尔”,代词,你们的。句意:养育你们的小孩。
A.连词,表并列。句意:早晨察看并且晚上抚摸。
B.连词,表承接。句意:泉水缓缓流动。
C.连词,表修饰。句意: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
D.“尔”,代词,你的。句意:你的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算账。
15.【B】A.被动句,焚:被焚。B.定语后置句,之:定语后置的标志。C.被动句,许:被许。
D.被动句,为……所。
16.【A】“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说法错误。文诗中主要描写画眉鸟的叫声,初听之时,声音来自“高笼”之中;但等到诗人了却简单的公事,众人散尽之后,衙署清幽安静,则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一般,从而衬托出诗人不慕名利、淡泊悠远的人物形象,但并没有直接对画眉鸟进行描写。
17.①欧诗中的画眉鸟寄托了诗人的感情,诗歌表面上是写鸟,实际上是写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②文诗中画眉鸟的鸣叫声烘托出轻松的气氛,有助于表现诗人在公务闲暇时悠然自得的状态。
18.【答案】(1)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2)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3)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返
(4)恨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5)盘飨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19.甲处:“木”加在上面一横是“末”,“末”的本义是树梢,用一横标示出树梢的位置。
乙处:把“木”从中间砍掉一半。
20.①守株待兔 ②栋梁之才
21.A处:因此森有茂密之义 B处:轮材贵韧
22.修改:删去“因而”。 修改:“仍”改为“也”。
23.上联补写:鑫 理由:上联前五字均应为重笔构形,且缺五行中的“金”。
下联补写:犇 理由:下联前五字均应为重笔构形,且应填入与“羊马犬鹿”相类似的驯养动物。
24.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