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考试试卷(2016.5)
温馨提示: 1、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试卷满分100分,含卷面分3分
一、卷面书写(要求: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不用胶带纸或涂改液等)(3分)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闷热(mèn) 伫立(chù) 义愤填膺(yīng)
B.酝酿(niàng) 炽热(chì) 锲而不舍(qiè)
C.馈赠(kuì) 栖息(xī) 颔首低眉(hàn)
D.狡黠(jí) 惬意(qiè) 忧心忡忡(chōng)
2、下面的词语里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潜心贯注 惹人注目 荒草萋萋 五彩斑谰
B.妇儒皆知 沥尽心血 博学多识 鞠躬尽悴
C.义愤填膺 兀兀穷年 迥乎不同 九曲连环
D.慷概淋漓 峰芒毕露 人声鼎沸 亦复如是
3、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学做错了某件事,你想建议他去道歉,最合适的说法是 ( )(3分)
A.这事你错了!该找人赔礼道歉去!
B.这事你是确确实实做错了!还不去认错?
C.这事你难道没做错吗?赶快去认错吧!
D.这事你也有不对,最好还是去向人家说清楚。
4、默写(共10分,每空1分,错1字不得分)
(1) , 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2)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3)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5)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 。(《论语》)
(7)在《木兰诗》中,写出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的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8)请写出古诗中有关咏春的连续两句: , 。
5、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4分)
(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 (2)父利其然也( )
(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 (4)会宾客大宴 ( )
6、名著阅读。(6分)
(1)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
(填人名),这本书就是《 昆虫记 》,被誉为“ 昆虫的史诗 ”。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3分)
在《昆虫记》中,你最不喜欢的昆虫是什么 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3分)
现代文阅读(共17分)
桥边的老人
何君华
①那时节,如果赶不上清溟桥头的渡船,我们就不得不步行十几里山路去镇上上学。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所以总是早早备好书包、大米和一个星期的腌菜,坐在大同水库岸边等渡船到来。
②开渡船的驾船佬总是最后一个来。仿佛知道我们无论多久都会继续等下去似的,驾船佬总是慢悠悠地把船锚抛上岸,眯缝着眼睛,看我们这帮学生娃争先恐后地往船上挤,还不忘大声斥责道:“莫挤莫挤,淹死你们这帮急死鬼!”但所有人都不理会他的训斥,还是像一群急不可耐的蝌蚪一样往上蹿。偌大的大同水库偏偏只有他这一条渡船,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跳进船舱。
③等所有人都坐定了,驾船佬却丝毫没有要开船的意思。有人坐不住了,催促道:“怎么还不开,莫非等酒喝?”“等酒喝”是乡里骂人的俗话,指一个人慢性子、怠惰,一般只有长辈对晚辈说。有学生娃胆敢这样没大没小地骂他,驾船佬却并不生气,照样坐在船头上一动不动。原来,驾船佬是在等迟来的学生,想多赚几块钱渡费。
④还真有不着急的“吊死鬼”(“吊”、“掉”同音,指凡事掉在后面、不着急不抢先的人)慢悠悠地从山路上下来。整整一下午驾船佬都不着急,这时候反倒着急起来,大声朝山上喊道:“吊死鬼,还不赶快!”听了他一声吼,几个吊死鬼才快步跑起来。
⑤嘟嘟嘟……驾船佬摇响柴油机,船终于开动了。船头劈开波浪,像一条巨大的青鱼,向下游的大同镇开去。
⑥每个星期天的下午,我都会准时去清溟桥头等渡船,但是有一次,我也当了“吊死鬼”。那是一个秋日的上午,我在池塘里帮爷爷挖藕,不小心弄湿了校服,因为奶奶非要等校服晒干才肯让我穿上去上学,又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我已经不记得了。总之那个星期天的下午迟到了,我在狭窄的乡村公路上疯狂地奔跑着,风呼呼地从我耳边吹过,我感觉肯定赶不上渡船了,但还是一次次地加快步伐。等跑过了三个山头,清溟桥头终于在我眼前出现时,让我欣喜不已的是,渡船竟还等在那里!
⑦“吊死鬼,就等你了,还不赶快!”驾船佬照例远远地吼了一句。我连忙欢快地朝他跑去。
⑧直到这时,我才恍然明白,这个驾船佬嘴上不饶人,心地倒是挺善良——他之所以每次都不肯早早开船,根本就不是为了多赚几个船费,而是要等所有的学生娃都齐了才行。驾船佬是那么精明的人,周围几个村子有多少娃在镇上上学,他心里能不清楚吗?要是船开走了,学生们该怎么办呢?
⑨这个驾船佬!
⑩我们支付的那几毛钱船费怕是还不够渡船烧柴油的钱!这是很多年后我才知道的事情。那是在驾船佬的葬礼上,他的儿子偶然跟我说的。他曾想把父亲接到城里去,父亲死活不肯,说:“当年你不也是这样做渡船到镇上去上学的吗,我若走了,谁来渡娃儿们去上学呢?”
⑩现在,村里到镇上早已修起了水泥路,人们到镇上再也不用坐渡船,大同水库也开发成了旅游景点,连名字也改了,叫仙人湖。过年回家的时候,一个人坐在清溟桥岸边,看夕阳洒满金色的仙人湖,我还是会想起那驾船佬,
7、品析第②段划线句中加点词的妙处(3分)
但所有人都不理会他的训斥,还是像一群急不可耐的蝌蚪一样往上蹿。
8、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的语句。(4分)
船头劈开波浪,像一条巨大的青鱼,向下游的大同镇开去。
第⑨段:“这个驾船佬!”独立成段,包含“我”怎样的感情?(2分)
文章多次使用照应,请写出其中相互照应的一组(4分)
细读全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驾船佬的善良?(4分)
四、古诗文阅读(21分)
(一)(5分)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2、诗中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离别时的 和 。(2分)
13、试赏析“杨花愁杀渡江人”(3分)
(14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
注释: 让:责备
14、 解释加横线的词。(4分)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及鲁肃过寻阳 (4)涉猎经史
15、 翻译句子。(6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2分)
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4分)
五、写作(30分)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灵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会触动我们的心弦,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以《相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内容实在,感情真挚,要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和体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和校名;不少于600字。
飞云中学七年级下册语文考试答题卷(2016.5)
一、书写(3分)
二、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共29分)
1、( ) 2、( ) 3、( )(每题3分)
4、古诗名句默写(10分)
(1) (2)
(3) (4)
(5) (6)
(7)
(8)
5、解释下列文言字词。(4分)
(1) (2) (3) (4)
6、名著阅读。(6分)
(1) (3分)
(2) (3分)
三、现代文阅读。(17分)
7、
(3分)
(4分)
9、
(2分)
10、
(4分)
11、
(4分)
四、古诗文阅读(21分)
12、_______________ (2分)
13、
(3分)
1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4分)
(1) (2) (3) (4)
15、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2分) 17、
(4分)
作文(30分)
飞云中学七年级下册语文考试参考答案(2016.5)
B 2.C 3.D 4.略 5.略
(1)法布尔(1分) 法布尔热爱科学,善于观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坚韧不拔(2分)(意对即可,写出一点只得1分)(2)略(3分)(写出昆虫名得1分,理由2分)
“蹿”字运用了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娃儿们上船时的迅速和急切 (3分)
8.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船比作一条青鱼,写出了驾船佬驾船技术的娴熟,表现了孩子们欢快的心情(4分)
9.此句独立成段,表明“我”明白驾船佬等人的原因后,终于读懂了驾船佬的为人,强烈地表达了“我” 对他由衷的赞美之情(2分)
10.如:①“原来,驾船佬是在等迟来的学生,想多赚几块钱渡费。”与“他之所以每次都不肯早早开船,根本就不是为了多赚几个船费,而是要等所有的学生娃都齐了才行。”②”如果赶不上清溟桥头的渡船,我们就不得不步行十几里山路去镇上上学。”与“我若走了,谁来渡娃儿们去上学呢?”(4分)
11. ①要等所有的学生娃到齐了才开船;②为了渡孩子们上学,不肯去城里跟孩子生活;③学生没大没小骂他,他也不生气(写出2点即可满分)
12.时间 地点 (2分)
13.美好的江头柳色,春光宜人,诗人却要和友人分别,各奔东西,以乐景写哀情,更能写出诗人愁绪之浓重。(3分)
14.略(每小题1分,共4分)
15.(1)略 (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4分)
16、他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2分)
17、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4分)(写出2点即可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