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钢铁长城
【课程标准】
认识这一时期取得的国防等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清晰阐述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分析国防建设不断加强的原因和意义;通过分析图片、数据等资料,提高归纳总结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运用史料分析、对比归纳、小组讨论等方法,探究国防建设的发展变化,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通过绘制国防建设发展时间轴,增强历史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感受我国国防建设的伟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认识到国防建设对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建设成就;新时代强军之路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国防建设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我国国防建设不断加强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内容:展示2024年青岛港舰艇开放日和1937年上海南站遭日军轰炸的对比照片。
教师提问:同学们,观察这两张照片,它们拍摄时间相差不到百年,但画面却截然不同。从照片中,大家能感受到什么呢? 可以从人们的生活状态、国家的安全状况等方面思考。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中人物的表情、环境等细节,思考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如国家军事力量的变化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直观感受。
过渡语: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这两张照片鲜明地反映出我国从曾经的饱受欺凌到如今拥有强大国防力量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 15 课《钢铁长城》,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
(二)新课讲授
1. 陆、海、空军的建设
(1)陆军建设
展示内容:展示陆军各兵种进行现代化训练和演习的图片、视频资料。
教师提问:从这些资料中,大家能看出陆军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视频,从陆军兵种的多样性、武器装备的先进性等方面总结变化;思考这些变化对提升陆军战斗力、维护国家主权的意义。
过渡语:陆军不断发展壮大,而海军作为国家海上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历程又是怎样的呢?
(2)海军建设
展示内容:展示中国近代遭受入侵、海军发展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海军成立的时间、第一支海军部队、各舰队的建立以及海军装备发展的图片和数据。
教师提问:中国发展海军有什么重要性?我国海军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旧中国有海无防,新中国却能保卫祖国海疆,这是为什么呢?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中国的海洋领土、历史上遭受海上入侵的教训等方面阐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海军发展的关键节点;从国家综合实力、政策重视、科技发展等方面分析新中国能保卫海疆的原因。
过渡语:海军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在海洋领域的不断进步,那么空军又是如何建立和发展的呢?
(3)空军建设
展示内容:展示人民空军建立的背景资料、抗美援朝空战的视频片段、空军不同时期装备的飞机图片。
教师提问:人民空军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空军取得了哪些辉煌战绩?从进口到仿制再到自主研制,空军装备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什么?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了解人民空军在陆军基础上建立的背景;从视频和资料中提取空军在抗美援朝中的作战成果;从科技实力、工业水平、民族精神等方面分析空军装备发展的意义。
过渡语:陆、海、空军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导弹部队也在国防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导弹部队的发展
展示内容:展示周恩来总理宣布发展导弹武器的资料、第二炮兵部队组建和更名的信息,以及东风系列导弹的图片和介绍。
教师提问:我国为什么要组建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它在我国国防建设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从国际形势、国防安全需求等方面思考组建导弹部队的原因;从资料中明确第二炮兵部队(火箭军)核反击和常规精准打击的任务;从战略威慑、维护国家安全等角度理解其重要地位。
过渡语: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国防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强军之路。
3. 新时代强军之路
展示内容:展示 2013 年强军目标、2014 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2016 年成立五大战区等相关资料,以及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图片和数据。
教师提问: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内容是什么?成立五大战区和构建新的军队格局有什么重要意义?我国国防力量日益强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引导:引导学生牢记强军目标的具体内容;从提升作战能力、优化军队结构、适应现代战争需求等方面分析成立五大战区和构建新格局的意义;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家重视、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国防力量强大的原因。
过渡语:通过学习,我们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有了全面的了解。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
(三)课堂小结
展示内容:用思维导图展示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建设历程,以及新时代强军之路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同学们,回顾本节课内容,谁能说一说我国陆军、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是如何发展的?新时代强军之路有哪些重要举措?我国国防建设不断加强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提示引导:依据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按顺序回顾重要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各军种发展与国家整体国防建设的关系,新时代强军举措对提升国防实力的作用等。
总结语: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从曾经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强大 “钢铁长城”,这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努力。强大的国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保障,希望同学们能为祖国的国防事业感到骄傲。
(四)中考链接(真题练习)
1.(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面史实说明我国( )
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造的第一艘国产护卫舰下水。 1974年,我国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编入海军战斗序列。 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A.国产护卫舰种类比较丰富 B.海军的主要装备是核潜艇
C.航空母舰实现了规模建造 D.海军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强
2.(2024·广西·中考真题)“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自2008年以来,这条以汉英双语播发的通告从未间断。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助力亚丁湾、索马里这个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这表明中国海军( )
A.装备日趋完善 B.维护世界和平 C.防御体系健全 D.守护国土安全
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2024年5月1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
A.致远舰 B.南昌舰 C.辽宁舰 D.山东舰
3.(2023·西藏·中考真题)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中搜集的资料,由此判断他探究学习的主题是( )
A.经济建设 B.外交成就 C.国防建设 D.社会生活
参考答案:DBCC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借助丰富的图片、视频和史料,学生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有了较为直观和深入的理解,课堂参与度较高。在分析各军种发展和新时代强军之路时,学生能积极思考并结合资料发表见解。然而,在探讨国防建设与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难以从宏观角度把握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后续教学中,应增加更多具体案例,如经济发展如何为国防科技研发提供支持,国防建设怎样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在时间把控上,小组讨论环节略显仓促,导致部分学生的观点未能充分表达。今后教学需更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