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章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
(第2课时)
课题 10.2.2 《巴西》 单元 十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大量的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1.大量的混血种人的社会:介绍巴西的人口特征,特别是混血种人的数量多这一显著特点,以及这种人口特征对巴西文化的影响。2.发展中的工农业:分析巴西的经济发展历程,特别是工农业的发展状况。通过数字、图表等信息,让学生了解巴西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3.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探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和问题,以及巴西在热带雨林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这部分内容突出了人地关系和谐的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022新课标要求 1.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生立的途径。3.举例说明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描述巴西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综合思维】运用图文资料,说出巴西的人种构成及形成原因,说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影响。【人地协调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巴西热带农业生产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实践力】联系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热带农业生产的途径。
学情分析 初中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但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还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和引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重点难点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巴西经济发展历程及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巴西的工业特点及影响因素。(重点)运用图文资料,说出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说明巴西在开发热带雨林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培养人地协调观。(重点、难点)
材料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中国与巴西的经贸合作 观看视频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学习活动一】发展中的经济大国【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101,读图10.12,回答问题。【问题引领1】结合课文,说出目前巴西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哪些?结合地形、气候、矿产等因素,分析巴西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课堂探究】读图,20 世纪以前,巴西经济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主导产品是什么?经济发展有哪些共同特点?【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目前,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的咖啡、蔗糖、大豆、玉米、牛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②巴西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气候湿热,热带气候分布广;矿产资源丰富。③从16世纪到20世纪,巴西经济经历了五个阶段:出口木材—种植甘蔗—淘金热—种植咖啡—天然橡胶。共同点是:依赖农矿产品生产,经济结构单一,现代工业不发达。【承转】想一想:长此以往的不平等交易,对巴西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为了巴西更好地发展,你有什么好建议?【问题引领2】巴西农矿产业的现状结合课文,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农矿产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近几十年来,巴西的工业取得哪些成就?【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种植面积扩张,农业生产进一步机械化,育种等农业技术进步,巴西农业稳定发展。巴西的铁矿储量大、品质优,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②目前,巴西民用支线飞机制造业和生物燃料产业居世界领先水平,航空航天业规模较大。近几十年来,巴西侧重发展服务业,工业在世界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问题引领3】【课堂探究】:说明科技对巴西大豆产业发展的影响。结合巴西的位置和地形图,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解释巴西南部适合种植大豆的原因。结合巴西大豆主产区图,说说育种技术对巴西大豆主产区分布的影响。结合数据资料,说说科技对大豆产量和种植面积的影响。【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巴西南部地形以高原、丘陵和山地为主,排水性好,土壤肥沃。巴西南部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光照充足,能够满足大豆生长对光照的需求。②巴西科研人员研究开发出适应热带气候的大豆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适应湿热环境,还提高了大豆的产量,使得巴西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③种子改良技术的运用极大提升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精准农业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耕作效率和播种质量更高效,降低了人工成本,进一步推动了种植面积的扩大。【学习活动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104—P105,读图10.18亚马孙热带雨林的过度开发,回答问题。【问题引领】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课文,分析巴西热带雨林在开发过程中产生哪些环境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保护热带雨林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你能为保护热带雨林提出哪些对策呢?【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涵养水源、提供木材和药品、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②环境问题:人们砍伐雨林,焚烧野草,种植牧草;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等等。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严重的破坏,不仅对巴西本土的环境造成影响,如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问题的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③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雨林的砍伐要与人工造林相结合,采育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经济;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等等。 课堂探究,合作学习,交流看法。认真阅读,思考问题,分析归纳。课堂探究,合作学习,交流看法。课堂探究,合作学习,交流看法。 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的经济结构特点,探究巴西经济发展的历程,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巴西经济的现状,了解巴西的工业成就,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对巴西农业的影响,探究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提升地理实践技能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探究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
课堂练习 见同步教学课件第28页—35页
课堂小结 同学们,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国家。学习的过程就是了解世界的过程,也是学习别国经验,汲取他国教训的过程。通过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不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 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强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板书 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巴西出口的农产品巴西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巴西农矿产业的现状巴西工业的特点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1)亚马逊热带雨林概况(2)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开发(3)亚马逊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4)如何保护亚马逊热带雨林 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利于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遵循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的能力,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深入分析和思考,教师可以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