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举例说明与观点论述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统治集团是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产物,它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国家亦是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唐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如唐高祖之母为鲜卑化的匈奴独孤氏,皇后长孙氏亦是鲜卑人。李唐统治集团与少数民族接触、融合,更容易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发展进步的民族观,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摘编自范香立《唐代和亲研究》
依据材料,概括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民族政策的原因。结合所学,举例说明此政策有何具体体现。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摘编自中共二十大报告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作出的努力。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并举例说明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事件
1862年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
1913年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1928-1937年 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1929—1933年 经济大危机
1933年 罗斯福实行“新政”
1968年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
1991年 苏联解体
1993年 欧盟成立
2003年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请从下面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序号表示),并从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对所选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观点:①改革创新能够促进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 ②技术创新和经济政策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的关键因素 我选择的观点: 选择的事件: 阐述或说明: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史事
1945年10月 联合国成立
1961年 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1991年 苏联解体
1993年 欧盟成立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1999年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进行持续轰炸
2001年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3年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2015年 中国强调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请从下面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序号表示),并从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对所选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观点:①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②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我选择的观点: 选择的事件: 阐述或说明:
答案
1.原因:唐朝是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唐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李唐统治集团与少数民族接触、融合,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发展进步的民族观。(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具体体现: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立唐蕃会盟碑;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封渤海首领为渤海郡王;等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努力: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城乡出现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行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过程:一战结束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结束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重大贡献: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热点问题上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中国通过发展促进和平,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先后参加多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承担大国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示例一】
我选择的观点:①
选择的事件: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罗斯福新政
论述: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适时进行改革创新,优先发展重工业。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适时进行改革创新,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使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总之,适时进行改革创新能够促进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推动大国的崛起。
【示例二】
我选择的观点:②
选择的事件: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
论述: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这一技术创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不仅推动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对全球制造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美国在当时全球经济中的领先地位。日本在二战后通过技术创新和经济改革,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其成功的经济政策和技术创新不仅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使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技术创新和经济政策都在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经济政策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是国家繁荣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5.【示例一】
我选择的观点:①
选择的事件: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苏联解体
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形成两极格局。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标志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冲击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示例二】
我选择的观点:②
选择的事件:联合国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论述:1945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的1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它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共同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