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下第六单元16《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田忌赛马》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经常与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办法,帮助田忌在与齐威王的对阵中获胜,最后孙膑因此被田忌引荐给齐威王,成为齐国军师。本课的内容浅显易懂,但在简单的文字背后却又充满了“思辨与智慧”的价值。因此,本课时重在引导学生在感知故事后,深入故事内容,在探究“怎样赢”和“为什么赢”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助推语言与思维的共同发展。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认识“策、荐”等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8个词语。
语言运用: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思维能力: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
审美创造:能联系孙膑观察到的情形,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课文关键语句,了解田忌赛马的策略,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感受田忌的内心。
2.转变思维,续想故事,发展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
一、走近故事,了解人物
1.单元概览导入,揭示课题。
孩子们,这个单元,我们读智慧故事,探思维密码,已经学习了《自相矛盾》,今天我们要走进另一个智慧故事,谁来读一读课题?
2.引导质疑课题,了解人物。
(1)借资料,知田忌和齐威王。
(2)出示第一段,认识孙膑,相机理解“门客”。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本单元课文,概览单元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单元课文之间的联结,形成单元的整体性。并通过学生读题后真实的质疑,对故事中的三位人物进行简单梳理和资料的补充,让学生对故事和人物都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初读故事,感知事件
◎学习提示:
自由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
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田忌、齐威王和孙膑之间的故事。
1.出示“学习提示”,开展自读活动。
围绕着赛马,这三个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孩子们,打开书本,去读一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三个人之间的故事。
2.同桌之间说一说故事。
3.指名说故事,借助板书梳理关键词,相机指导书写“赢”字。
4.借助板书,指导简洁地讲一讲。
5.小结设疑,引发新的思考。
孩子们,田忌赛马,赢了齐威王。看着这个“赢”字,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事件,让学生根据课文讲一讲故事,在教师的帮助下提炼关键词,并借助图示,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大意。在此基础上,聚焦“赢”字,引发学生新的思考:田忌是怎么赢比赛的?为什么会赢得比赛?以问展思,开启后面的学习活动。】
三、研读故事,细悟谋略
(一)知“怎么赢”
◎学习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田忌是怎么赢齐威王的 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完成课后第二题。
1.出示“学习提示”,学生自读圈画。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默读课文,想一想:田忌是怎么赢齐威王的?
2.全班反馈交流,请学生上台边说边连。
3.聚焦三场比赛,师生合作读一读。
(二)解“为什么赢”
◎学习提示:默读课文1-9自然段,想一想田忌为什么能赢得这场比赛
自学:思考问题,在文中圈画关键信息。
合学:和组内同学交流。
1.出示“学习提示”,学生默读圈画。
田忌为什么能赢下比赛呢?默读1-9自然段,圈画关键信息并与组内同学交流。
2.全班交流反馈。
(1)原因一:仔细观察。引导学生理解“马的脚力相差不多”。
(2)原因二:用心思考。并填写《作业本》69页孙膑的内心想法,进一步感受孙膑的思维过程。
(3)原因三:深得信任。指名读句子。
3.重温比赛,猜一猜田忌的内心。
(1)重温三场比赛。
正是因为孙膑“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深得信任”,所以才会帮田忌赢下这场比赛,三者缺一不可。让我们再来重温这场比赛,一起来读一读。
(2)走进田忌内心。
孙膑的计策是那么巧妙,田忌是如此信任孙膑,所以我们看到在赛马的过程中,田忌的神情泰然自若,请你们根据他的表情分别来猜一猜,他是怎么想的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赢”字生发的疑问下,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找出赢的计策和赢的原因,展开“思”与“辨”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发现孙膑计策的巧妙,走入他的内心,展开思维过程;同时关注田忌不同表情下的内心,在探寻人物思维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人物在文中的表现,发展思维。】
四、延续故事,转变思维
1.再次赛马,出对策赢田忌。
如果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时候,你就是齐威王,再给你一次机会和田忌赛马,你有没有办法能够赢他?
2.全班交流,碰撞思维。
3.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像这样突破思维的故事,在我们的历史上还有很多,课后请大家去搜集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找找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以角色转换的形式,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局限,想出更好的计策对阵田忌,在学生自己与他人的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思维火花,帮助学生跳出固有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思维过程”和“加深内容理解”这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也就是说,“了解思维过程”有利于“加深内容理解”,同时“加深内容理解”也有利于“了解思维过程”。这也是语言和思维之间的本质关系。本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聚焦人物思维,通过语言的品析解开人物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助推语言与思维的共发展。
一、以问导学,构建思维活动
在“问—思—辨”学习路径下,立足文本内容,以核心问题构建三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从质疑课题开始,理清人物身份,引出第一个核心问题“围绕着赛马,他们三个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整个事件。第二个核心问题聚焦一个“赢”字,在学生自主质疑中生发出相关联的问题链“田忌是怎么赢得比赛的?”“田忌为什么能赢得比赛?”从而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以同伴互学,小组合作等方式细悟孙膑谋略,知计策,解比赛能赢的原因。课堂的最后,设置问题“如果你就是齐威王,若再次与田忌赛马,你有没有办法赢得比赛?”这一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延续故事中充分进行思维的碰撞,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局限。
二、聚焦“赢”字,实现思维进阶
这个板块中,我以“赢”字为切入点,在“怎么赢”和“为什么赢”的问题引领下,铺展学生思维过程,帮助学生从文字表层透析人物内心,实现思维从浅层到深层的进阶。
1.信息提取,知“怎么赢”。
知晓“田忌怎么赢”,实际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孙膑的计策是什么?”借助“学习提示二”引导学生在默读文本时去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画一画,读一读,自主提取信息,理解文本内容。再将自己的理解通过“边连边讲”的方式进行语言的输出。最后发现孙膑的计策就是“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三局两胜”。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理解课文语言到了解人物思维的过程,帮助他们从文字表层初步解开人物思维。
2.内心补白,解“为何赢”。
本课时的重难点就是了解“田忌为什么能赢?”,即知道孙膑是怎么想出这样的妙计,深入解开他和田忌的内心想法。聚焦课文的1-9自然段,发现赢的原因之一是孙膑仔细观察发现“马脚力相差不多”和“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在学生与老师共同的思辨和图示展示之中,理解其意思是“同一个等级之间的马速度差不多”。进而借助《语文作业本》中的习题,将孙膑的内心想法以文字的方式展开,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能赢的原因之二是“用心思考”。但我发现学生实际写出来的内容都比较单一,无法前后对比进行全面分析,课后我也在思考,是否可以提供一个句式,比如用“如果……那么……”来假设,帮助学生完整表达,更好地展开孙膑的内心过程,助推思维深度。能赢的原因之三是孙膑深得田忌的信任,通过关注田忌比赛过程中的三次表情,补白内心,更好地走进田忌心中,内化“深得信任”的理解。
三、打破常规,助力思维创新
孙膑能赢,是他能发现他人未能发现的马的特点以及赛制的规则。本课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孙膑的创新思维,更要让学生成为孙膑,甚至超越孙膑,在突破思维中再创新。因此,通过延续故事情境,让学生以自主思考和同伴间的互助交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在思维的碰撞中激活创新思维。上完课后,我也发现,课上学生交流赢的办法时,我其实应该适时总结,如“让田忌先出马”的方法其实就是“改规则”,齐威王“把三匹马都换成上等马”的计策就是“换好马”,帮助学生在适当的总结中深化对计策的本质认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